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楚红袖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扬州平山堂位于蜀冈主峰,为北宋庆历八年扬州太守欧阳修所建。若干年后,清代的扬州知府、大书法家伊秉绶,在平山堂前写了一幅名联:
过江诸山到此堂下
太守之宴与众宾欢
上联写的是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被世人景仰;下联写的是写欧阳修被贬扬州太守时,在平山堂公余雅集,比酒斗文,与民同乐的景象。欧阳修在扬州的这段日子,他自己也十分怀念,离扬七年后,他写了一首词朝中措 送刘仲甫出守维扬,为友人送行,也抒发了对扬州的思念之情:
平山栏杆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春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其实,欧阳修一生宦海沉浮,被贬过很多地方,知滁州,写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尽游宴之欢;知颖州,写过十首采桑子,道西湖之胜概“篮舆酩酊插花归”仕途颠踬,生活肆意,除了“借杯中之物,浇胸中块垒”外,更重要的是,欧阳修是一个能真正从生活中得到乐趣的人,一个懂得怎样从漂泊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欣赏美好的人。
作为一代文宗,欧阳修有许多学生,苏轼就是其中一个。
苏东坡曾经说过:“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者,十有六年于兹。”欧阳修是苏轼的前辈,更是恩师。当苏洵、苏轼、苏辙父子进京应试,主持进士考选的欧阳修,看到苏氏父子的文章,连呼:“后世文章当在此!”并将文章荐于朝庭。批阅苏轼试卷时,赞叹道:“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苏轼、苏辙双双中了进士,父子三人名震京师。后来,苏轼有上梅直讲书,欧阳修读后致信梅尧臣:“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对学生的爱惜之情,溢于言表。
欧公作古后,苏轼登平山堂凭吊,看到平山堂上所刻的欧公朝中措 送刘仲甫出守维扬手迹,不胜感慨,写下西江月 平山堂一词: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
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之后,苏轼有缘步欧公后尘,出任扬州太守,在平山堂后建了一座谷林堂,堂名取自“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诗句,作为苏轼缅怀恩师、读书作诗的处所。
苏轼的宦海一生,比欧阳修还要坎坷。“乌台诗案”后,苏东坡先贬黄州、汝州,再贬惠州、儋耳。谪黄州,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谪汝州,说“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谪惠州“心平气和,故虽老而体胖”;谪儋耳“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鱼者未必得大鱼也”其志趣之超迈,胸襟之旷达,更在乃师之上。
苏轼在另一首诗里写到: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是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哪复计东西。
人的一生会发生多少事?会遇见多少人?又能有几个知已?谁也说不清楚。
所以,苏公有欧公,是苏公之幸;欧公有苏公,又何偿不是欧公之幸呢?一生际遇有如欧、苏者,夫复何求!
扬州平山堂位于蜀冈主峰,为北宋庆历八年扬州太守欧阳修所建。若干年后,清代的扬州知府、大书法家伊秉绶,在平山堂前写了一幅名联:
过江诸山到此堂下
太守之宴与众宾欢
上联写的是欧阳修作为一代文宗,被世人景仰;下联写的是写欧阳修被贬扬州太守时,在平山堂公余雅集,比酒斗文,与民同乐的景象。欧阳修在扬州的这段日子,他自己也十分怀念,离扬七年后,他写了一首词朝中措 送刘仲甫出守维扬,为友人送行,也抒发了对扬州的思念之情:
平山栏杆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春柳,别来几度春风。
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其实,欧阳修一生宦海沉浮,被贬过很多地方,知滁州,写过醉翁亭记、丰乐亭记,尽游宴之欢;知颖州,写过十首采桑子,道西湖之胜概“篮舆酩酊插花归”仕途颠踬,生活肆意,除了“借杯中之物,浇胸中块垒”外,更重要的是,欧阳修是一个能真正从生活中得到乐趣的人,一个懂得怎样从漂泊的生活中发现美好、欣赏美好的人。
作为一代文宗,欧阳修有许多学生,苏轼就是其中一个。
苏东坡曾经说过:“昔我先君怀宝遁世,非公则莫能致;而不肖无状,因缘出入,受教于门下者,十有六年于兹。”欧阳修是苏轼的前辈,更是恩师。当苏洵、苏轼、苏辙父子进京应试,主持进士考选的欧阳修,看到苏氏父子的文章,连呼:“后世文章当在此!”并将文章荐于朝庭。批阅苏轼试卷时,赞叹道:“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苏轼、苏辙双双中了进士,父子三人名震京师。后来,苏轼有上梅直讲书,欧阳修读后致信梅尧臣:“读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可喜!可喜!”对学生的爱惜之情,溢于言表。
欧公作古后,苏轼登平山堂凭吊,看到平山堂上所刻的欧公朝中措 送刘仲甫出守维扬手迹,不胜感慨,写下西江月 平山堂一词:
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
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之后,苏轼有缘步欧公后尘,出任扬州太守,在平山堂后建了一座谷林堂,堂名取自“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诗句,作为苏轼缅怀恩师、读书作诗的处所。
苏轼的宦海一生,比欧阳修还要坎坷。“乌台诗案”后,苏东坡先贬黄州、汝州,再贬惠州、儋耳。谪黄州,说“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谪汝州,说“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谪惠州“心平气和,故虽老而体胖”;谪儋耳“笑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钓鱼者未必得大鱼也”其志趣之超迈,胸襟之旷达,更在乃师之上。
苏轼在另一首诗里写到:
人生到处知何似?
应是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鸿飞哪复计东西。
人的一生会发生多少事?会遇见多少人?又能有几个知已?谁也说不清楚。
所以,苏公有欧公,是苏公之幸;欧公有苏公,又何偿不是欧公之幸呢?一生际遇有如欧、苏者,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