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穿书之不当恶毒继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刘长旭并不是家里独子,他还有几个庶出的弟弟,比起他这个不服安排常年在外的嫡子,他的父亲也许更喜欢其他儿子。这些年刘长旭举荐了不少同族子弟却不提携他的几个庶弟,这让刘父很不满,不过他最不满意的地方应该是刘父自己也想让刘长旭帮着谋一个缺刘长旭却没有答应。
自从被革职后,刘父心心念念就是重新上任,把那些当年落井下石的小人踩在脚下。当然,他在念着这些的时候,也没有少跟妾室相处。现在他的儿子要去山东任一方之主,给他安排一个官职是很容易的,他当然不想错过。
刘长旭自然不愿,就是他的母亲来劝他也没有答应,他的母亲先前还来劝他给他的庶弟安排位置,端得是贤惠大方。
刘长旭也不知自己是喜这贤惠还是厌这贤惠,秋萍也是贤惠的,什么事都为他和儿子着想,其实她便是被那男人带走了,府里也有人在后面跟着呢,并不会伤着她什么,只是在人多的地方一时不好出手。就是那男人想要的怕也不是她这个人,而是银钱。
可女子当街跟男子拉扯,到底是坏了名声,更有可能让人因此知道她的过往,她怕是不欲拖累他们,才这般决绝。
只可怜了松哥儿,听说这事后连饭也不肯吃,隔天就病倒了,刘长旭除了应付外面的事还得劝解他。比起家里来,刘长旭反倒更担忧儿子。
家里的事在父亲对他的公事指手划脚开始,他已经有了打算。刘家也是书香门第,家里不止刘父一个读书人,只是里面最出息的一个是他。当然这是在二十年前,现在最出息的是刘长旭,且他不像他的父亲,对刘家其他子弟只可有可无地提拔一下。
刘家有族长,刘长旭提拔的其中一人就是族长的孙子,有这份情份在,刘长旭本也不怕刘父拿身份压他。只是秋萍的事出得太快,让他没来得及反应,他索性下了猛药,免得这事永远不干不净地恶心他。
他不信那个男人找上门来没有一点猫腻,搬出刘府后,他就让人细细去查了。刘府里用的下人有一半是他的人,前面看似稍微有点不寻常的事,现在都能串联起来。
到了开朝那天,圣上拿着弹劾刘长旭的折子当朝质问,刘长旭谢罪,之后被贬为七品参议。圣上又命工部侍郎徐长林为山东布政使,令刘长旭随徐布政使上任。
这位徐长林是徐皇后的二哥。徐皇后有两位哥哥,都不曾读书,哪怕徐平当年回来后说要供他们读书,他们也读不进去。
大哥徐长木喜欢农事,现在挂职在户部,任司农一职,同部的官员都知道他就是挂个职,平常大朝会小朝会他想来就来不想来也可以不来。京中虽有国丈府,但里面常住的就只有徐长林一家还有几个孩子,徐父徐母还有徐长木夫妇已经在城效买好了一个庄子,东西也都搬过去了,准备在那里继续种田过日子。
徐长林对农事兴趣不大,他喜欢木工,京中技艺高超的工匠多,他进京后喜欢跟他们切磋学习,还开了一间工坊,养着几个弟子继续像在金陵一样接活做生意。但是一般人都不知道他在工坊做事,他也很少接活亲自动手,怕给妹妹丢脸,而且这价也不好定。
他的许多木活都是做给自己家的,最近他正在赶一个雕着缠枝牡丹花纹样的衣柜,准备摆到乡下给他父母用,这当口他的妹夫皇帝忽然跟他商量让他去山东当布政使,他心里是拒绝的,甚至不惜让皇帝选他兄长徐长木去。山东总闹饥荒,他去更对口。
刘长旭这事在朝堂上肯定要闹出来,刘长旭也愿意闹出来,顺便也给皇帝做面子,但山东布政使这个位置也的确是个难题。两人一商量,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由国舅爷去当明面上的布政使,至于后面的事要怎么来,全都让他听刘长旭的。
换成别人可不会这么听话,也没有足够的身份担得了这职。
这事听着好像并不难,对徐长林来说仍然不易。
皇帝当时听他提到徐长木,也觉得好笑,跟他说要是能说动徐长木,也是可以换他去的。徐长林还真没有这个把握,至少在金陵开工坊时,他时常跟人打交道,嘴皮子还灵点,换成徐长木,那可真是一块木头。
勉为其难地答应后,他在朝堂上听到圣上正式下旨时,默默还盼着朝臣出来反对。
反对的人的确是有的,只是都被圣上强硬地压了下来去,刘长旭的事他给了群臣面子,那么其他事他也就不用再继续给面子了。
怕也是知道这一点,反对的朝臣也就走个过场,态度也不坚决。
圣上对刘长旭的处置可以说出乎他们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他们也看出圣上整治山东的决心。可是对刘家来说,这样的处置打击是巨大的,就连刘父也蒙了。
刘长旭从府中搬出去后,刘父心下就也有些忐忑,毕意儿子的官职也是很要紧的,这事传出去不好听,是会影响儿子前程的,要是儿子丢了官,他就不再是老太爷,也不能在族里说一不二了。只是想到刘长旭和圣上的情份,他以为训斥几句就会过去,谁知皇上罚得这位重,直接让他从一方大员降为了七品参议。
原先听说刘长旭要去山东当布政使时,刘父还想要跟着去,现在他哪里还会有这个念头。七品参议甚至都还比不上族长的孙子官位高,他跟着像什么话。刘父知道族长正在进京的路上,一想到要被比他大不了几岁却大一个辈份明明处处不如他却处处压着他的族长训,刘父真的悔不当初。
让他更是意外的是一个他宠爱的庶子好端端地出门回来时脚却折了,说是在花楼与人起了冲突被人打折的。
府里也报了官,可是官府的态度瞧着比较敷衍,估计这事会不了了之。刘父想着许是以... -->>
刘长旭并不是家里独子,他还有几个庶出的弟弟,比起他这个不服安排常年在外的嫡子,他的父亲也许更喜欢其他儿子。这些年刘长旭举荐了不少同族子弟却不提携他的几个庶弟,这让刘父很不满,不过他最不满意的地方应该是刘父自己也想让刘长旭帮着谋一个缺刘长旭却没有答应。
自从被革职后,刘父心心念念就是重新上任,把那些当年落井下石的小人踩在脚下。当然,他在念着这些的时候,也没有少跟妾室相处。现在他的儿子要去山东任一方之主,给他安排一个官职是很容易的,他当然不想错过。
刘长旭自然不愿,就是他的母亲来劝他也没有答应,他的母亲先前还来劝他给他的庶弟安排位置,端得是贤惠大方。
刘长旭也不知自己是喜这贤惠还是厌这贤惠,秋萍也是贤惠的,什么事都为他和儿子着想,其实她便是被那男人带走了,府里也有人在后面跟着呢,并不会伤着她什么,只是在人多的地方一时不好出手。就是那男人想要的怕也不是她这个人,而是银钱。
可女子当街跟男子拉扯,到底是坏了名声,更有可能让人因此知道她的过往,她怕是不欲拖累他们,才这般决绝。
只可怜了松哥儿,听说这事后连饭也不肯吃,隔天就病倒了,刘长旭除了应付外面的事还得劝解他。比起家里来,刘长旭反倒更担忧儿子。
家里的事在父亲对他的公事指手划脚开始,他已经有了打算。刘家也是书香门第,家里不止刘父一个读书人,只是里面最出息的一个是他。当然这是在二十年前,现在最出息的是刘长旭,且他不像他的父亲,对刘家其他子弟只可有可无地提拔一下。
刘家有族长,刘长旭提拔的其中一人就是族长的孙子,有这份情份在,刘长旭本也不怕刘父拿身份压他。只是秋萍的事出得太快,让他没来得及反应,他索性下了猛药,免得这事永远不干不净地恶心他。
他不信那个男人找上门来没有一点猫腻,搬出刘府后,他就让人细细去查了。刘府里用的下人有一半是他的人,前面看似稍微有点不寻常的事,现在都能串联起来。
到了开朝那天,圣上拿着弹劾刘长旭的折子当朝质问,刘长旭谢罪,之后被贬为七品参议。圣上又命工部侍郎徐长林为山东布政使,令刘长旭随徐布政使上任。
这位徐长林是徐皇后的二哥。徐皇后有两位哥哥,都不曾读书,哪怕徐平当年回来后说要供他们读书,他们也读不进去。
大哥徐长木喜欢农事,现在挂职在户部,任司农一职,同部的官员都知道他就是挂个职,平常大朝会小朝会他想来就来不想来也可以不来。京中虽有国丈府,但里面常住的就只有徐长林一家还有几个孩子,徐父徐母还有徐长木夫妇已经在城效买好了一个庄子,东西也都搬过去了,准备在那里继续种田过日子。
徐长林对农事兴趣不大,他喜欢木工,京中技艺高超的工匠多,他进京后喜欢跟他们切磋学习,还开了一间工坊,养着几个弟子继续像在金陵一样接活做生意。但是一般人都不知道他在工坊做事,他也很少接活亲自动手,怕给妹妹丢脸,而且这价也不好定。
他的许多木活都是做给自己家的,最近他正在赶一个雕着缠枝牡丹花纹样的衣柜,准备摆到乡下给他父母用,这当口他的妹夫皇帝忽然跟他商量让他去山东当布政使,他心里是拒绝的,甚至不惜让皇帝选他兄长徐长木去。山东总闹饥荒,他去更对口。
刘长旭这事在朝堂上肯定要闹出来,刘长旭也愿意闹出来,顺便也给皇帝做面子,但山东布政使这个位置也的确是个难题。两人一商量,就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由国舅爷去当明面上的布政使,至于后面的事要怎么来,全都让他听刘长旭的。
换成别人可不会这么听话,也没有足够的身份担得了这职。
这事听着好像并不难,对徐长林来说仍然不易。
皇帝当时听他提到徐长木,也觉得好笑,跟他说要是能说动徐长木,也是可以换他去的。徐长林还真没有这个把握,至少在金陵开工坊时,他时常跟人打交道,嘴皮子还灵点,换成徐长木,那可真是一块木头。
勉为其难地答应后,他在朝堂上听到圣上正式下旨时,默默还盼着朝臣出来反对。
反对的人的确是有的,只是都被圣上强硬地压了下来去,刘长旭的事他给了群臣面子,那么其他事他也就不用再继续给面子了。
怕也是知道这一点,反对的朝臣也就走个过场,态度也不坚决。
圣上对刘长旭的处置可以说出乎他们的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他们也看出圣上整治山东的决心。可是对刘家来说,这样的处置打击是巨大的,就连刘父也蒙了。
刘长旭从府中搬出去后,刘父心下就也有些忐忑,毕意儿子的官职也是很要紧的,这事传出去不好听,是会影响儿子前程的,要是儿子丢了官,他就不再是老太爷,也不能在族里说一不二了。只是想到刘长旭和圣上的情份,他以为训斥几句就会过去,谁知皇上罚得这位重,直接让他从一方大员降为了七品参议。
原先听说刘长旭要去山东当布政使时,刘父还想要跟着去,现在他哪里还会有这个念头。七品参议甚至都还比不上族长的孙子官位高,他跟着像什么话。刘父知道族长正在进京的路上,一想到要被比他大不了几岁却大一个辈份明明处处不如他却处处压着他的族长训,刘父真的悔不当初。
让他更是意外的是一个他宠爱的庶子好端端地出门回来时脚却折了,说是在花楼与人起了冲突被人打折的。
府里也报了官,可是官府的态度瞧着比较敷衍,估计这事会不了了之。刘父想着许是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