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梁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不再彻底追究,应当宽恕他到边远之地去任职。”子良回禀说:“不是这样。范云常常对我进行规劝、教诲,其进谏的文书都还保留着,请让我取来呈递给您。”拿来一看,有百余张纸,言辞都恳切而坦率。武帝无限感叹,因而对子良说:“想不到范云竟能如此。正好让他辅佐你,怎么可以让他外出当郡守呢?”
齐文惠太子曾经到束田观看收获庄稼,回头对身边的随从说:“原来收割庄稼也很值得一看啊。”众人都唯唯称是。衹有范云说:“一年三次的农忙季节,实在是长期辛苦的事,希望殿下能体察稼穑之艰难,不要贪求一朝一夕的宴乐安逸。”从束田出来以后,侍中萧缅先前不认识范云,此时走近范云的车旁,握着他的手说:“想不到今天又听到了忠直之言。”
当范云官居吏部负责选官时,担任的职守尊贵而显赫,书信文件堆满公案,宾客满门,范云却能应对如流,毫无壅塞阻滞,官府的文书批示发送快速若神,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聪敏博学。范云性格直率而易激动,缺少威严庄重,心中有所是非,都轻率地表现出来,有的士大夫就因此对他不满。起初范云做郡守人们都称颂他的廉洁,但位高权重后,颇看重与别人相互馈赠,然而家无积蓄,每有收入,随即分送给亲友。
天监二年,范云去世,当时五十三岁。高祖闻讯为之流涕,当就乘着车驾亲临吊唁。颁布诏书说:“追忆往事让人产生悲伤的情绪,这是平常有深厚感情的缘故;况且他的名誉声望还留在我们中间,又是个深受重用的大臣呢。已故散骑常侍、尚书右仆射、霄城侯范云,器量法度忠贞正直,为国家大事深谋远虑,早年就身怀大志,平常办事久负盛名。自从他脱巾来仕,清明的政绩一直很显著。在朝中协理国政,确是众所瞻望的宰辅重臣。他殷勤辅佐,大义始终铭记在我心裹,虽然他操持的不是军务,但却是长期和我议论谋划政务的文臣。正当任重道远,长久辅助国政的时候,忽然丧命殒逝,实在让人感到无限悲哀。应当加赐官爵秩禄,用来完备美好的典制。可以追赠他为侍中、卫将军,仆射、侯爵不变。并赏赐鼓吹乐队一部。”礼部官员请求加谧号为宣,皇帝下令改赐谧号为文。有文集三十卷。他儿子范孝才继承爵位,官至太子中舍人。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祖父沈林子是南翅塞征虏将军。父亲逸垄曾任2匡直太守。选坠在元嘉末年被诛杀,幼小的沈约为免遭迫害而东躲西藏,逢大赦,才免于流亡。此后,他长期流寓他乡,遇着孤苦贫困的生活,但他笃志好学,昼夜勤学不倦。母亲担心他劳累成疾,常常减少灯油熄灭灯火,使他早睡。然而,沈约就白天读书,夜间默诵,终于博览了群书,写得一手好文章。
逸饱刚开始时担任奉朝请。远堡基兴塞听说他有才华,非常赏识他;蔡兴宗任郢州刺史时,引选面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墓璺宗常对他的儿子们说:“沈记室的操行可为人师表,你们应当向他学习。”后来蔡兴宗任荆州刺史,又请选面担任征西记室参军,带压酉县令。蔡兴宗死后,选面开始任安西晋安王法曹参军,转外兵参军,并兼记室。入为尚书度支郎。
查初,逸面为征虏记室,带塞荡令,所事奉的是蛮塞塞立王。太子入居束宫,选够任步兵校尉,掌管东宫书记,直永寿省,校四部图书。逭时太子宫中才能之士很多,而沈约特别受到亲近信任,每天早晨入宫拜见太子,到曰影西斜才出来。当时王侯到东宫参见太子,有的还不能获准入内,这垫常说起此事。太子说:“我一贯懒得早起,这是你所知道的,平时听了你的谈论后,才使我忘了睡觉。你要我早起的话,可经常早点入宫来见我。”迁太子家令,之后以本官兼著作郎,迁中书郎,本邑中正,司徒右长史,黄门侍郎。当时竟陵王也在招贤纳士,沈约和兰陵萧琛、琅邪王融、陈郡谢跳、南乡范云、乐安任防等人都交游于竟陵王府,当世都称道竟陵王有知人之明。不久兼尚书左丞,接着又为御史中丞,转车骑长史。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束阳太守。齐明帝即位,沈约进号辅国将军,征为五兵尚书,迁国子祭酒。明帝崩,朝政归宰相,尚书令徐孝嗣让沈约撰定遣韶。迁左卫将军,不久加通直散骑常侍。永元二年,因家母年老上书请求解除职务,改授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进号征虏将军、南清河太守。
当初,高祖在竟陵王西邸时,和沈约有故交。建康城被攻克后,引沈约为骠骑司马,担任将军如故。逭时高祖勋业成就,登基称帝已是天意所指民心所向。沈约曾向高祖提出这个问题,高祖默然不应。另一天,沈约又向高祖进言说:“如今与古代不同了,不可以期望人人都能保持着淳朴之风。士大夫们无不攀龙附凤,都想能够得到尺寸之功,以保福禄。现在连小孩牧童都知道齐的气敷已尽,大家都说明公您应当取而代之。况且无论天文人事,都显示国运变化的征兆,束昏侯永元以来,尤其明显。谶语说‘行中水,作天子,,这又分明有所记录。天意不可违抗,人心不可失去,假如天道安排如此,您即使想要谦逊礼让,而实际上也是办不到的。”高祖说:“我正在考虑此事。”沈约又说:“明公当初起兵于樊城、沔水之间时,才应有所考虑。如今帝王基业已经就绪,还考虑什么呢?昔日周武王讨伐商纣,刚进入朝歌人们便称他为吾君,武王不违背人们的意愿,也没有什么需要考虑的。明公自从到京都建康,气敷已定,跟周武王相比祇是早晚不同而已。如果不早定大业,延误天人之望,若有一人提出异议,就会有损于您的威德。况且人非金石,时事难测。难道就仅仅把建安郡公的封爵留给子孙后代吗?如果天子回到都城,公卿们各得其位,那么君臣之间的名分已经定了,他们就不会再有什么异心。于是国君圣明,居位于上,大臣忠心,尽职于下,怎么还会有人再同您一起作反贼呢?”高祖认为很对。沈约告退后,高祖又召见范云询问他的看法,范云的回答舆沈约大致相同。高祖说:“智者所见竟如此不谋而合,卿明早同沈休文再来。”范云辞出后将高祖的话告诉沈约,沈约说:“先生一定要等我。”范云应诺。第二天,沈约却先到而入,高祖命他草拟阗于受命登基的韶书。沈约就从怀中取出预先已准备好的韶书和各方面人选名单,高祖没有什么改动。不一会儿,范云从外面来了,到殿门口不能入内,只好在寿光阁外徘徊,嘴中不停地发出表示奇怪的“咄咄”声。沈约出来,范云问:“结果如何?”沈约举手向左,表示大事已定,范云笑着说:“不负所望。”过了一会儿,高祖召见范云,对他说:“我生平舆沈休文相处,不觉他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今日见其才智纵横,可谓贤明卓识。”范云说:“明公今才了解沈约,和沈约今日才了解明公一样。”高祖说:“我起兵至今已三年了,功臣诸将都确有功劳,然而能使我成就帝业的乃是你们二位。”
梁国建立,沈约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兼右仆射。高祖受禅登基,任沈约为尚书仆射,受封建昌县侯,食邑一千户,任常侍如故。又封拜沈约母亲谢氏为建昌国太夫人。奉策命之日,右仆射范云等二十余人都来道贺,朝野上下都认为沈约无比荣耀。不久迁尚书左仆射,任常侍如故。不久又兼领军,加侍中。天监二年,沈约母亲去世,高祖亲临吊丧,因沈约年事已高,不宜因母丧而影响健康,高祖遣中书舍人前去拦止客人,劝他节哀。起任沈约为镇军将军、丹阳尹,置佐史。服丧期满,迁侍中、右光禄大夫,领太子詹事,扬州大中正,以尚书八条事上奏皇上,迁尚书令,担任侍中、詹事、中正如故。累次进表辞让,改授尚书左仆射、领中书令、前将军,置佐史,任侍中如故。不久迁任尚书令,领太子少傅。天监九年,转左光禄大夫,任侍中、少傅如故,赐给鼓吹乐队一部。
起初,沈约久居宰相之职,常向往三公之位,时论也都认为他宜居此位,但高祖始终没有同意,沈约于是请求外出任职,皇上也不允许。沈约舆徐勉素来友善,就写信向徐勉陈述自己的心情,他说:“我幼年孤苦,周围又没有可以依靠的亲属,往事即将成为过去,平日裹早晚被辛劳的政务所困扰,虽担任的仅是劳碌奔波的卑微官职,但并非是谋己之私利,衹希望能得到微薄的禄秩,让我束归乡里。过了十年,方愧任襄阳县令,不论从公私哪方面说,都不是我所能胜任的,可是还要依靠别人的帮助,不得不艰难地步入仕途。齐永明末年,出任束阳太守,心裹已经知止知足了;而齐建武初年,世道乖戾,动荡不安,一离开家乡就一直不得回返,行事极其艰难不易。到了齐末昏君当朝时,国家令出多门,我因此而打算退隐江湖,大概是可以的吧,当时还请您代向徐令表露过自己的心情,想来您还未忘记。如今王道兴起,躬逢盛世,往日的志向和心愿,复又成了失误。现在开国伊始,往后敬神之祀将周而复始,而我请求辞官家居,皇上恩遇不予允许,如果真的不能弘扬德化,使朝廷的政治发扬光大,那就要讨寻文册簿籍,议论时政的同异。自从年初以来,病情加重使我更加担忧,大概由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劳役过度,必将凋敝穷竭,走向人生之暮年,也必定会牵制人的行为举止,只好尽力多干点事情了。我现在从外表看来,还像是完整之人,而人的容貌舆体力已是不相统辖了。常常需要对自己进行约束,才可勉强办点事情。而解衣往床上一卧,四肢与身体却不再相关联。经常上身发热下肢发冷,一天比一天厉害,生火取暖又觉得闷热头痛,一旦遇到寒冷,则必定要腹泻,每次病愈之后身体都越发不如以前,病情也要比前一次来得严重。仅仅百日数旬之间,身体消瘦,腰带常要移动孔眼,用手握臂,大概每月要缩小半分。按这样推算的话,还能支持多长时间呢?如果现在再不休养,那么曰复一日,将给朝廷带来无可挽回的后果。我如今上表朝廷,请求辞官归老的禄秩。如果老天能让我多活几年,还我以安健的身体,而且才智和能力又能胜任的话,那么我还希望能受命于王,为国效力。”徐勉为其进言于高祖,请赐给他三公的仪仗,高祖不同意,仅在仪仗中加鼓吹而已。
沈约生性不会饮酒,又没有什么嗜好,虽皇上对他恩宠隆重,但他的生活却非常节俭朴素。他在东田修建了一所房舍,能远望郊外高山,曾作郊居赋抒发情怀,其文辞曰:惟道德高尚者没有自我,才能忘却周围琐事与自身。智力平庸低下者,都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百兽因藏身窄窟方能驰骋原野,飞鸟先居于巢中而后翱翔高空。陈完居于偏巷穷困自守却能事业兴泰,晏婴居住低湿之地却使道德高尚无比。公孙侨心怀仁义居住塞里,凤胸怀壮志却匿迹于西堂。我无鸿鹄之志,也无广博识见以治理国事。衹思隐居深林如鸟儿止息,情愿寄身水中如鱼儿藏匿。众多世事皆无情趣,坦荡的仕途也不存奢望。寄身寂寥的东郊,进入苍茫的原野。衹愿能自由行走自由联想,栉风沐雨纵横天地之间。
玺濩末年,我的先祖流离迁徙。舍弃名利居住海昏,在长江边上建立住宅。似黄回、渣塞源远流长,比堑翅超脱世俗更久远。有人拒收俸禄归园田居,有人弹冠相庆欲出仕途。直至塞晋隆安年间,灾难重重,国运艰难。世人争名夺利奔波劳碌,政治腐败人民流离失所。市井混乱如乱麻,人群曝晒如同莽草。大地空阔却无容身之地,天空高速,又向谁倾诉?皇祖幼年,正逢时势艰维百孔千疮。离开危邦移居平安之地,开始在塞左相土而安居,关门闭户栖息其间。正值皇祖蓬勃奋起,乃因袭风尚,施展才能。奉皇旨南巡,驾辕车驰骋长路。打开华丽的门扉,移植高大的香草。修平路旁小道,面对清直之匡丞。花香悠远沁人心脾,世道凹凸多有不平事。连续四代至今,尽微薄之力供奉百祀。感叹家国如破屋难保平安,像陨星坠落,如箨皮层层剥落随风飘扬。或除去枯枝或剪去荆棘,有时向东有时向西。衹好暂且容身于白社,不久又寄妻儿于豪富之家。
我平生性情耿直,确实有心于单独离去。想起古人幽思难忘,眼望束边的高山而长长思索。本应忘情于世俗之物,却被绳索羁绊于天壤之地。应劭屡次叹息绳索之牵挂,陆通曾说到世俗如尘纲,不幸之事层出不穷,心情忧愁,郁郁寡欢。道路将尽而更加险峭,人到暮年而心更宽广。心如兰草芬芳,何时能如愿以偿,像长江水浩荡东流。踽踽独步咏唱而归,在高山之中流连而忘返。
适逢当时君王丧失德行,凶残冷酷极端猖獗。乃战牧所未能陈述,实升陌所记载不尽。黎民百姓血流满地,如同食饵送进虎口。眼望天高路远无归路,虽非牲牢而凄惨被杀血肉模糊。始叹自己丝毫未察,终哀自己当官才遇。不久幸得上天垂怜,天下百姓得到庇护。神授符命于市井,此乃是上天给予的使命。正当诸侯诞生时,昏君积恶累累,国家灾难深重。人民普遍遭受沉溺之祸害,茫茫宇宙上縿下黩混乱不堪。事必躬亲,无暇朝食,常通宵达旦,和衣而卧。从牢笼中解救妈昌和夏后氏,又奔波于轩、顼两地。圣德浩荡覆盖远近,光明昭昭普照大地。圣恩如霖润泽荒漠,仁风和煦远拂边境。开天辟地人人怀念,以仁义治天下其贵如玉。
正值仁君在位之盛世,恰遇圣恩兴隆的佳期。感谢君主左右百官,辅佐圣朝在此时。然六军中缺乏英武的猛士,朝廷中又无擅长言辞的文人。雁鹊排列往南飞,占据河山肇启帝业。希望太子以三善为美德,鼓励百官擅天子之职事。担忧芸芸众生轻易丧失他们的生命,害怕恩宠荣禄难以持久。那些前世的高官贵爵,很少有人能寄情于故乡的山水。繁华富贵逮及楚、赵,骄奢淫逸相去不远。建上等宅第于铜驰,排排高门大户矗立于北阙。开辟大门于华丽的门槛,蓬蒿野地岂能将它埋没。孙叔敖告诫子孙世代勿居富饶之地,何氏三高隐遁于穷山恶水。回味先哲的遗言,我心中颇有同感。不羡慕权贵于城市,哪还会在屠肆中争名夺利。衹顾在老室中轻轻吟哦,庆幸小屋虽破却可避风霜。
我就姑且依傍逭穷山僻壤,来到那荒远的郊外;用茅草编织篱笆搭盖小屋,以抵挡郊野的风霜与寒冷。在百鸟争鸣的密林裹开辟空地,建造简陋的茅屋。将妨碍屋檐的枝条砍去,把影响房墓的巢穴摧毁。挖掘沟渠使停滞不前的浊水变得清澈见底,填塞井边凹陷的地方使之平坦如砥。在北渠和南浦种下芳香的柑橘和挺拔的杨树。兰室中开辟窗门,花圃边修筑短墙。用荆棘编成拱门,以茅草垫在地上铺于门外。大樾树下的庭院浓荫覆盖,芳香的杜梨边筑起篱笆墙。打开开门向外远远眺望,敞开高轩往旁边捆细欣赏。将池溏之水引到堂边檐下,四周田塍环绕,陌路横于堂下。但见那翠绿的苹草、浮萍、菁藻漂浮水面,芡莲、芰菱和荻草、茭白迎风招展;石衣、海苔、黄荇、绿蒲千姿百态各具风采。微风过处红荷掀起层层波浪,碧绿的荷叶覆盖着清澄的湖面。食用精美的果实不觉使人返老还童,抖动羽服修行于清都。而岸上的紫蕨、绿麓、天蓍、山韭绚丽多姿;雁齿、麇舌、牛唇、彘首诸草争奇斗艳。各种野菜布满池水北岸,烂漫的野花开遍北楼后坡。有的水草像布幔覆盖水面,有的青藤沿墙爬满门窗。这是一座特殊的园宅,充满了奇异的田圃。束吴丹阳太守李衡曾在汜州种橘树干棵,晋朝石崇也在金谷别墅植杂果万株。他们的行为都是豪侈之情所致,并非是俭志者所能感到欢娱的。祇是想让满园布满蓊郁茂盛的草木,到处绿叶扶疏、繁花似锦;百草罗窗映产,接霤承隅。盛开的花朵光华四照,枝叶舒张遍布九衢。满地的野花,有的紫蒂红英,有的青拊素蕊,姹紫嫣红。林中的鸟儿自由自在地上下飞翔,天空中留下它们欢快的叫声;不同种类的楚雀,嘤嘤呜叫,喧闹不已。有的鸟儿长着斑烂的尾巴色彩绮丽的翅膀,有的鸟儿身披绿衣,头顶红冠。它们悠闲自得地隐藏在茂密的树林间,忽然又呜叫着互相往来。那水面上的飞禽则有大鸿小雁以及竭鸟、泽虞;秋寒之日水鸱、溺鹏慢游水面,修鹚短凫觅食水中。轻盈的身躯在初生的参差水藻中往来嬉戏、跳跃;群鸟翻飞白浪滔滔、起泡成珠。水襄的赤鲤青鲂穿梭往来,黑白相间的巨鹱多么的悠游自得。有的鱼儿碧鳞朱尾,有的鱼儿修颇偃额。水面上小鱼嬉戏形成道道波纹,大鱼喷水扬起层层白浪。它们毫不羡慕广阔的江海,忘情游戏于我的宅边。园中修竹独秀东南,堪称九州奇绝。它们如果不是从淇水迁植于此,大概也是从乐池移植而来的。秋蝉在绿叶间长吟,寒雀于枝头上聒噪。炎热的夏季南轩之下风来阵阵,寒冷的冬天北堂之垂白雪皑皑。回想往日走过的路途,察看先前虚伪的世情。每每把玄虚之物说成实在的东西,常常将艰难之事看得极为容易。不自止而去求得满足,反而被世俗之物所拖累。这也是过去士人所迷惑之处,而现在正是我所要躲避的东西。
探讨神农氏之初始,人们开始掘地播下种子。改变衹靠狩猎为生的历史,开始以谷物为食的生活,这些五谷乃是维持人们生命的保障。追寻往日涉及井田制的记载,考察前朝古书中关于阡陌的历史。颜回虽箪食瓢饮却能安贫乐道,郑庄公虽居庙堂之高却空虚寂寞。我归隐于此,虽无几百顷之苑囿,却也有五十多亩的田园。抚念隐藏心中的情思而徘徊思虑,庆幸的是独居庭庐而有所取用。把荒废不用的旧耜修理好,引来新渠之水灌溉北面的田园。再也不必清晨不及穿衣就匆匆进食,也无须抱怨每天要向皇上上书。抛弃利欲功名的烦恼,不必像往日的我常常为官场所拖累。为何要为了千石的俸禄,而不再向往汶阳之墟。
面临东南方而放眼眺望,登上堆冢而转眼旁观。虽然造衹是一座小山丘,却是当年文靖宴饮之处。驱赶着四匹马拉的车儿,弹起清啭悠扬的鹞笳声声。搜寻天地海陆之间,但见绮纹交错、肥草萋萋。为何一旦有权就显赫伟大?委掷千金如同抛弃细线。我常常试图扪胸而言之,造些腐败之风岂可传扬?学识渊博者的深远旨意,非常人的俗虑所能明白。姑且改变思绪转换枧线,在归途的渡口处再看看小丘的方向。那飘满芳香的水岸边,人们皋起锄头对抗强秦。我又路过吴地到达越境,再取道海路通向闽郡。三只送信的青乌何时才到,此刻的故乡多么令人怀念。确实是晚年时期的差错,而非我青年之时的失误。浩荡的东川水盈盈流淌,惟有我独自伤心地流泪。昔日的我曾胡乱晋谒贤人,多次徒步游历此地。陪侍贤人拥旄骑马浩浩荡荡,跟随左右龙舟竞发抵达岸边。有的列席酒宴赋诗吟唱,有的觥筹交错欢歌笑语。终有一天这些都将逝去,西陵故地变得草木丛生,失去往日的繁华。眼望狂飙突起而叹息,又每每欢乐地在此远远观看。开始时山上钟石铿锵作响,最后以水中鱼龙四散而终结。想想人世间自是升降有序,衹管开怀畅饮何须枉费心机。历来尊贵者像西汉同辅朝政的丙吉、魏相、萧何、曹参,亲近者如梁孝王、周公旦。他们虽然名噪一时,却莫不舆霜雾一同消失,像风云一般飞散。眺望远后的墓地,寻觅英雄霸业的遣迹。孙权确为汉末的一代英王,实是东吴的开国之君主。他指定蛮亘而镇守一方,占据辽选而建立都宇。徒然面对石椁验证言辞,而占i-的结果却是灾难蔓延。顷刻间田园荒芜、杂草丛生,如同原野上长满了野草。蝼蚁尚知为生,狐狸亦能哀其同类,更不必说那遭遇灾难的平民百姓了。再次放眼眺望束山,心裹满怀凄凉不悦之感。那昔日繁华的王宫旧苑,其实是西汉卫太子博望苑的残基。万木丛林襄月桂树屹然独立,众多花草中芳香的芝兰迎风招展。楼台前清风徐徐,水榭上月挂树梢。宫殿的枓拱高高耸立,错落有致,相互映衬。诸王三公乘着皂轮车从树林中缓缓而过,荡着小舟在飘满芳香的水面上嬉戏游玩。往事悠悠如过眼烟云,倏忽之间已过了几百年。如今过去的一切繁华全都被历史冲洗得干干净净,逭并非古今时代的不同啊。
回望东北之地,衹见高高的山岭上馆舍林立。虽远远望去它跟山林已浑然一体,但仍可从中吸取历史的遣训。远处的天空云雾漫漫,高大的山陵倒映水中。乘坐着雌霓驾御的车子蜿蜒而行,衹顾能永远漂浮在遣星光灿烂的天河襄。打算在浴之咸池稍作歇息后,飞向那夜思念的瑶台仙境,并非我随便夸耀自己的高尚,祇是希望能够求得那神妙的仙方。惟有那雄伟的钟山高峻挺拔,巍然屹立在京都的面前,乃是望祭山川所宗仰之地,它饱含风云滋润万物。山的形状啊,巍峨秀美、高耸入云,高大的树枝拂拭日月;但见山势崎岖险峻,坠落的怪石星罗棋布。到处怪石嶙峋、凹凸不平;巉岩舆树木盘根错节,千姿百态。攀登向上的羊肠小道横插其间,山腰上洞穴密布;真是千山万壑,重重叠叠,气象万千。遣奇异的风光萦绕州邑,在郊外连绵不断。傍晚山上轻烟如带,清晨白雾濛濛萦绕其间。近看则满山异色,远望却是一片青黛。
纵观殷、周二代的坟墓,目睹那被摧残毁坏的墓道,真是让人百感交集。周成王颠沛流离受尽小人的虐待,周康王死于空有其名之时,但他们都能成就功业,创立成康之盛世;周穆王在朝廷上对自己要求恭谨严格,赵适于钟情于道教的玄想;周烈王穷饮而招致灾祸,安世高让国于叔出家为僧终为后人所崇敬。这些先人是如此的奇伟杰出,他们的威严纵横天地之间。惟有那圣德的天子才能继承帝业,创立太平之盛世。如今之君主继承了先世的德行,仰望前人之墓不仅让人掩面而泣。先人的寝陵非衹一座,神灵之馆舍相互对峙。筵席的旁边布满来宾乘坐的辟驹马,厅堂裹芳香的美酒遍地流淌。恭请紫皇从天而降,到湘江岸边特邀那美丽的二妃。桂木修筑的宫殿裹飘散着芳香的轻烟,扬起玉桴,握着花椒祭米啊,到南楚请求筮的巫阳。临风恍惚啊祇有高歌,手持琼茅送别啊长久伫立。心想那上天的路途是多么的遥远漫长,神仙的踪迹多么的遐阔而悠远。担心那狂怒的惊风,使芸芸众生如聚散之泡沫。惟有一乘之法方能皈依佛境,开启佛门以达到三明之境界。想要静下心来摒除尘世的烦扰,必将迷离众人而后才能领悟豁然开朗的情境。或在山麓下结庐而居,或砍伐树木搭盖小屋。让居室外萝葛蔓生,幽幽暗暗;屋檐上松枝隐栝,绿荫覆盖。既然从告别尘世中领悟真理,则早巳将饥渴置之度外。或独自攀枝远眺,或凌云而高蹈,直冲霄汉。用茅茨覆盖小屋,犹道家养空而彰颢其名号。今得以忘却自身,难道仅是期望来日的报答上天授予我之美德,我将真心保留直至永远。接受老夫的尊贵称号,又在大学裹被赐予敬老之燕礼。但是我确实是缺乏朝廷所深寄厚望的崇尚品德和珪玉般的美好品质。向朝廷请求往的隆恩,重新又在今朝担任力所不及的职务。仰慕人老休养的美好法则,希望能有闲暇安度我的晚年。劳蒙朝廷关照获准辞官归里,却又奉命任职于太子宫中。当时的我多希望回到那简陋的屋舍,姑且利用空暇的日子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在太空翱游。但愿能停留志向于佛国,回归心志于道场。即使野兽近在阶前也毫不心慌害怕,鱼虾满池也不动捕捞之念。抛弃往日印记后不久却又如迷途的羔羊,更加思念那逝去的时光。正如老树开花,初英落蕊。有时因身处不同的林中而更容易分辨出速山丹青的颜色,骤然间吹过的阵风使满山的翠绿间杂些紫红之美丽。那夜间开放的紫莲,清晨水面上婷婷玉立的红荷,在清风的吹拂下更是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凄凉的风声在园中树林间回荡,清冷的月光笼罩着水池修竹。屋檐下的桂树枝繁叶茂,庭阶前的秋菊花开似锦。冬天冰凌悬挂于圹穴山!白雪覆盖着青松原野,大地茫茫一片。野鸭屯飞而驱赶不散,大雁在高空翱翔又想降下歇息。所有应时之景物都实在令人怀想,惟有这些外来之物是那么的真切实在。这是我本性所寄托的地方,也是我倾慕而不能舍弃它的原因啊。
感叹我的情性业已衰老,却为国家的重重苦难而忧伤哀痛。可悲的是虽属殊途却又同归一处,值得庆幸的是失去了各种不同的方向。现在重又寄情于花鸟虫鱼,归而闲居于简陋的茅舍。旁边缺少吴地之美女,面前也无蠢回的琴瑟。因此而度尽晚年,在这裹以消终日。衹是担心难以报答天地神灵的恩德,不被书事之官所记述;白白被朝廷所看重,却无尺寸之功可以载入史册。实在令人悲伤啊,又何必再多说呢况且有愧于心的事也并非衹有一件。
不久加封特进,任光禄、侍中、少傅如故。型十二年,卒于任上,死时七十三岁。皇上下诏赠给本官,并赐钱五万,布一百匹以资助丧仪,谧为隐。
逝空左眼有两个瞳仁,腰间有紫痣,聪明过人。喜欢读书,收藏典籍达二万卷、京都没人能与之相比。少时孤贫,曾向族人借米敷百斛,但被族人所侮辱,他当场把米倒在地上,转身就走。后来当了大官,并不记恨,仍然任用这个族人为郡部传。曾经陪侍酒宴,有个妓师是齐文惠主王之宫人。产担问他认识在座的客人么?他回答说:“衹认识沈家令。”这垫听后顿生怀旧之念,不免伤心流泪,尘祖也感到悲伤,并因此而中止了酒宴。选钓历任塞、蛮、凿三朝官职,通晓往昔的典章制度,见识广博,当时朝廷要制定政策,往往都要听取他的意见。谢玄晖擅长作诗,任彦升精通文章,沈约却兼而有之,但都不能超过他俩。他自负才高,醉心于功名利禄,凭藉时运,追逐权势,颇为清议所讥讽。到他担任宰相之后,略见知足,每进一官,总是恳请退让,而最终还是不能推却,当时的舆论将他比作魏晋之际的山涛。在梁朝当官十多年,没有向朝廷举荐什么人才,对于朝政的得失,也不愿多加评论,衹是唯唯诺诺而已。
当初,高祖对张稷心存旧怨,张稷死后,还对沈约谈起此事。沈约说:“尚书左仆射出任边州刺史,也算是惩罚了,已经过去的事情,何必再提。”高祖以为沈约庇护亲家,大怒说:“你说这种话,还算是忠臣吗?”于是乘辇回到内宫。逸饱恐惧万分,竟没发觉直担已起身回宫,依然呆坐在那裹。回到家后,仍心神不定,未至床边便坐下,以致坐空而摔倒在地上,并因此而得病。病中梦见齐和帝用利剑割断他的舌头。请来巫师察看的结果竟跟他梦中所见相一致。于是请道士向上天启奏赤章,称禅代之事,不是自己出的主意。高祖派遣御臀徐奘前去给沈约看病,回来后将他的病状如实禀告给高祖。在这之前,沈够曾侍宴,恰逢豫州向皇上进贡栗子,直径有一寸半,高祖觉得很奇特,间沈约说:“史书上关于栗子的典故有多少呢?”并和沈约一起将所记忆之事各自分条写下,结果沈约比高祖少三件事。选面出来后对人说:“此公回护从前之错误,不让他三事就会羞死。”高祖认为他出言不逊,对皇上不尊重,要治他罪,经徐勉极力劝谏才作罢。而这次听了关于赤章的事后,高祖大怒,几次派中使前去谴责,沈约畏惧而死。有司给他谧日塞,直担说:“怀情不尽曰隐。”因此改谧为碴。他所著的晋书有一百一十卷,宋书一百卷, 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迩言十卷,谧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以及文集一百卷,都流传于世。又撰有四声谱,他以为从前的词人几千年都没有领悟到的东西,他却能独得于胸衿,穷究出它的奥妙之处,自称已达到了神妙的境界,而高祖颇不喜爱。高祖曾问周舍说:“什么是四声?”周舍回答说:“天子圣哲,遣四个字就是四声。”但是高祖还是不太遵循和使用沈约的四声谱。
儿子沈旋,沈约在世时已历任中书侍郎,永台太守,司徒从事中郎和司徒右长史。居沈约丧期满后,任太子仆,后又因母亲去世而辞官,居丧期间衹吃蔬菜不食五谷。服丧期满后,仍然不吃粳米精粮。担任给事黄门侍郎、中抚军长史。出外担任招远将军、南康内史,在任上以治政清廉著称。卒于本官,谧曰恭侯。儿子沈塞继嗣。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当年齐王朝气敷将尽,东昏侯即位后,暴虐无道,黎民百姓惶惶不可终,总担心自己会在顷刻之间命丧黄泉。此时高担发动义军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立志安宁华夏,建功立业,运筹帷幄,把希望寄托于像张皇、速垩一样的人身上。后来遇上了范云、沈鲍,他们参与计谋,辅佐高祖完成帝业;另外范重又机警明达,能很好地辅助朝廷政务,沈约才高而学识广博,其名声仅次于司马迁、董狐,他们都是兴里的功臣又正值时运昌隆之盛世,乃是名冠一代的英伟之才啊。
不再彻底追究,应当宽恕他到边远之地去任职。”子良回禀说:“不是这样。范云常常对我进行规劝、教诲,其进谏的文书都还保留着,请让我取来呈递给您。”拿来一看,有百余张纸,言辞都恳切而坦率。武帝无限感叹,因而对子良说:“想不到范云竟能如此。正好让他辅佐你,怎么可以让他外出当郡守呢?”
齐文惠太子曾经到束田观看收获庄稼,回头对身边的随从说:“原来收割庄稼也很值得一看啊。”众人都唯唯称是。衹有范云说:“一年三次的农忙季节,实在是长期辛苦的事,希望殿下能体察稼穑之艰难,不要贪求一朝一夕的宴乐安逸。”从束田出来以后,侍中萧缅先前不认识范云,此时走近范云的车旁,握着他的手说:“想不到今天又听到了忠直之言。”
当范云官居吏部负责选官时,担任的职守尊贵而显赫,书信文件堆满公案,宾客满门,范云却能应对如流,毫无壅塞阻滞,官府的文书批示发送快速若神,当时的人们都佩服他的聪敏博学。范云性格直率而易激动,缺少威严庄重,心中有所是非,都轻率地表现出来,有的士大夫就因此对他不满。起初范云做郡守人们都称颂他的廉洁,但位高权重后,颇看重与别人相互馈赠,然而家无积蓄,每有收入,随即分送给亲友。
天监二年,范云去世,当时五十三岁。高祖闻讯为之流涕,当就乘着车驾亲临吊唁。颁布诏书说:“追忆往事让人产生悲伤的情绪,这是平常有深厚感情的缘故;况且他的名誉声望还留在我们中间,又是个深受重用的大臣呢。已故散骑常侍、尚书右仆射、霄城侯范云,器量法度忠贞正直,为国家大事深谋远虑,早年就身怀大志,平常办事久负盛名。自从他脱巾来仕,清明的政绩一直很显著。在朝中协理国政,确是众所瞻望的宰辅重臣。他殷勤辅佐,大义始终铭记在我心裹,虽然他操持的不是军务,但却是长期和我议论谋划政务的文臣。正当任重道远,长久辅助国政的时候,忽然丧命殒逝,实在让人感到无限悲哀。应当加赐官爵秩禄,用来完备美好的典制。可以追赠他为侍中、卫将军,仆射、侯爵不变。并赏赐鼓吹乐队一部。”礼部官员请求加谧号为宣,皇帝下令改赐谧号为文。有文集三十卷。他儿子范孝才继承爵位,官至太子中舍人。
沈约字休文,吴兴武康人。祖父沈林子是南翅塞征虏将军。父亲逸垄曾任2匡直太守。选坠在元嘉末年被诛杀,幼小的沈约为免遭迫害而东躲西藏,逢大赦,才免于流亡。此后,他长期流寓他乡,遇着孤苦贫困的生活,但他笃志好学,昼夜勤学不倦。母亲担心他劳累成疾,常常减少灯油熄灭灯火,使他早睡。然而,沈约就白天读书,夜间默诵,终于博览了群书,写得一手好文章。
逸饱刚开始时担任奉朝请。远堡基兴塞听说他有才华,非常赏识他;蔡兴宗任郢州刺史时,引选面为安西外兵参军,兼记室。墓璺宗常对他的儿子们说:“沈记室的操行可为人师表,你们应当向他学习。”后来蔡兴宗任荆州刺史,又请选面担任征西记室参军,带压酉县令。蔡兴宗死后,选面开始任安西晋安王法曹参军,转外兵参军,并兼记室。入为尚书度支郎。
查初,逸面为征虏记室,带塞荡令,所事奉的是蛮塞塞立王。太子入居束宫,选够任步兵校尉,掌管东宫书记,直永寿省,校四部图书。逭时太子宫中才能之士很多,而沈约特别受到亲近信任,每天早晨入宫拜见太子,到曰影西斜才出来。当时王侯到东宫参见太子,有的还不能获准入内,这垫常说起此事。太子说:“我一贯懒得早起,这是你所知道的,平时听了你的谈论后,才使我忘了睡觉。你要我早起的话,可经常早点入宫来见我。”迁太子家令,之后以本官兼著作郎,迁中书郎,本邑中正,司徒右长史,黄门侍郎。当时竟陵王也在招贤纳士,沈约和兰陵萧琛、琅邪王融、陈郡谢跳、南乡范云、乐安任防等人都交游于竟陵王府,当世都称道竟陵王有知人之明。不久兼尚书左丞,接着又为御史中丞,转车骑长史。隆昌元年,除吏部郎,出为宁朔将军、束阳太守。齐明帝即位,沈约进号辅国将军,征为五兵尚书,迁国子祭酒。明帝崩,朝政归宰相,尚书令徐孝嗣让沈约撰定遣韶。迁左卫将军,不久加通直散骑常侍。永元二年,因家母年老上书请求解除职务,改授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进号征虏将军、南清河太守。
当初,高祖在竟陵王西邸时,和沈约有故交。建康城被攻克后,引沈约为骠骑司马,担任将军如故。逭时高祖勋业成就,登基称帝已是天意所指民心所向。沈约曾向高祖提出这个问题,高祖默然不应。另一天,沈约又向高祖进言说:“如今与古代不同了,不可以期望人人都能保持着淳朴之风。士大夫们无不攀龙附凤,都想能够得到尺寸之功,以保福禄。现在连小孩牧童都知道齐的气敷已尽,大家都说明公您应当取而代之。况且无论天文人事,都显示国运变化的征兆,束昏侯永元以来,尤其明显。谶语说‘行中水,作天子,,这又分明有所记录。天意不可违抗,人心不可失去,假如天道安排如此,您即使想要谦逊礼让,而实际上也是办不到的。”高祖说:“我正在考虑此事。”沈约又说:“明公当初起兵于樊城、沔水之间时,才应有所考虑。如今帝王基业已经就绪,还考虑什么呢?昔日周武王讨伐商纣,刚进入朝歌人们便称他为吾君,武王不违背人们的意愿,也没有什么需要考虑的。明公自从到京都建康,气敷已定,跟周武王相比祇是早晚不同而已。如果不早定大业,延误天人之望,若有一人提出异议,就会有损于您的威德。况且人非金石,时事难测。难道就仅仅把建安郡公的封爵留给子孙后代吗?如果天子回到都城,公卿们各得其位,那么君臣之间的名分已经定了,他们就不会再有什么异心。于是国君圣明,居位于上,大臣忠心,尽职于下,怎么还会有人再同您一起作反贼呢?”高祖认为很对。沈约告退后,高祖又召见范云询问他的看法,范云的回答舆沈约大致相同。高祖说:“智者所见竟如此不谋而合,卿明早同沈休文再来。”范云辞出后将高祖的话告诉沈约,沈约说:“先生一定要等我。”范云应诺。第二天,沈约却先到而入,高祖命他草拟阗于受命登基的韶书。沈约就从怀中取出预先已准备好的韶书和各方面人选名单,高祖没有什么改动。不一会儿,范云从外面来了,到殿门口不能入内,只好在寿光阁外徘徊,嘴中不停地发出表示奇怪的“咄咄”声。沈约出来,范云问:“结果如何?”沈约举手向左,表示大事已定,范云笑着说:“不负所望。”过了一会儿,高祖召见范云,对他说:“我生平舆沈休文相处,不觉他有什么异于常人之处,今日见其才智纵横,可谓贤明卓识。”范云说:“明公今才了解沈约,和沈约今日才了解明公一样。”高祖说:“我起兵至今已三年了,功臣诸将都确有功劳,然而能使我成就帝业的乃是你们二位。”
梁国建立,沈约为散骑常侍、吏部尚书,兼右仆射。高祖受禅登基,任沈约为尚书仆射,受封建昌县侯,食邑一千户,任常侍如故。又封拜沈约母亲谢氏为建昌国太夫人。奉策命之日,右仆射范云等二十余人都来道贺,朝野上下都认为沈约无比荣耀。不久迁尚书左仆射,任常侍如故。不久又兼领军,加侍中。天监二年,沈约母亲去世,高祖亲临吊丧,因沈约年事已高,不宜因母丧而影响健康,高祖遣中书舍人前去拦止客人,劝他节哀。起任沈约为镇军将军、丹阳尹,置佐史。服丧期满,迁侍中、右光禄大夫,领太子詹事,扬州大中正,以尚书八条事上奏皇上,迁尚书令,担任侍中、詹事、中正如故。累次进表辞让,改授尚书左仆射、领中书令、前将军,置佐史,任侍中如故。不久迁任尚书令,领太子少傅。天监九年,转左光禄大夫,任侍中、少傅如故,赐给鼓吹乐队一部。
起初,沈约久居宰相之职,常向往三公之位,时论也都认为他宜居此位,但高祖始终没有同意,沈约于是请求外出任职,皇上也不允许。沈约舆徐勉素来友善,就写信向徐勉陈述自己的心情,他说:“我幼年孤苦,周围又没有可以依靠的亲属,往事即将成为过去,平日裹早晚被辛劳的政务所困扰,虽担任的仅是劳碌奔波的卑微官职,但并非是谋己之私利,衹希望能得到微薄的禄秩,让我束归乡里。过了十年,方愧任襄阳县令,不论从公私哪方面说,都不是我所能胜任的,可是还要依靠别人的帮助,不得不艰难地步入仕途。齐永明末年,出任束阳太守,心裹已经知止知足了;而齐建武初年,世道乖戾,动荡不安,一离开家乡就一直不得回返,行事极其艰难不易。到了齐末昏君当朝时,国家令出多门,我因此而打算退隐江湖,大概是可以的吧,当时还请您代向徐令表露过自己的心情,想来您还未忘记。如今王道兴起,躬逢盛世,往日的志向和心愿,复又成了失误。现在开国伊始,往后敬神之祀将周而复始,而我请求辞官家居,皇上恩遇不予允许,如果真的不能弘扬德化,使朝廷的政治发扬光大,那就要讨寻文册簿籍,议论时政的同异。自从年初以来,病情加重使我更加担忧,大概由于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劳役过度,必将凋敝穷竭,走向人生之暮年,也必定会牵制人的行为举止,只好尽力多干点事情了。我现在从外表看来,还像是完整之人,而人的容貌舆体力已是不相统辖了。常常需要对自己进行约束,才可勉强办点事情。而解衣往床上一卧,四肢与身体却不再相关联。经常上身发热下肢发冷,一天比一天厉害,生火取暖又觉得闷热头痛,一旦遇到寒冷,则必定要腹泻,每次病愈之后身体都越发不如以前,病情也要比前一次来得严重。仅仅百日数旬之间,身体消瘦,腰带常要移动孔眼,用手握臂,大概每月要缩小半分。按这样推算的话,还能支持多长时间呢?如果现在再不休养,那么曰复一日,将给朝廷带来无可挽回的后果。我如今上表朝廷,请求辞官归老的禄秩。如果老天能让我多活几年,还我以安健的身体,而且才智和能力又能胜任的话,那么我还希望能受命于王,为国效力。”徐勉为其进言于高祖,请赐给他三公的仪仗,高祖不同意,仅在仪仗中加鼓吹而已。
沈约生性不会饮酒,又没有什么嗜好,虽皇上对他恩宠隆重,但他的生活却非常节俭朴素。他在东田修建了一所房舍,能远望郊外高山,曾作郊居赋抒发情怀,其文辞曰:惟道德高尚者没有自我,才能忘却周围琐事与自身。智力平庸低下者,都把生命看得高于一切。百兽因藏身窄窟方能驰骋原野,飞鸟先居于巢中而后翱翔高空。陈完居于偏巷穷困自守却能事业兴泰,晏婴居住低湿之地却使道德高尚无比。公孙侨心怀仁义居住塞里,凤胸怀壮志却匿迹于西堂。我无鸿鹄之志,也无广博识见以治理国事。衹思隐居深林如鸟儿止息,情愿寄身水中如鱼儿藏匿。众多世事皆无情趣,坦荡的仕途也不存奢望。寄身寂寥的东郊,进入苍茫的原野。衹愿能自由行走自由联想,栉风沐雨纵横天地之间。
玺濩末年,我的先祖流离迁徙。舍弃名利居住海昏,在长江边上建立住宅。似黄回、渣塞源远流长,比堑翅超脱世俗更久远。有人拒收俸禄归园田居,有人弹冠相庆欲出仕途。直至塞晋隆安年间,灾难重重,国运艰难。世人争名夺利奔波劳碌,政治腐败人民流离失所。市井混乱如乱麻,人群曝晒如同莽草。大地空阔却无容身之地,天空高速,又向谁倾诉?皇祖幼年,正逢时势艰维百孔千疮。离开危邦移居平安之地,开始在塞左相土而安居,关门闭户栖息其间。正值皇祖蓬勃奋起,乃因袭风尚,施展才能。奉皇旨南巡,驾辕车驰骋长路。打开华丽的门扉,移植高大的香草。修平路旁小道,面对清直之匡丞。花香悠远沁人心脾,世道凹凸多有不平事。连续四代至今,尽微薄之力供奉百祀。感叹家国如破屋难保平安,像陨星坠落,如箨皮层层剥落随风飘扬。或除去枯枝或剪去荆棘,有时向东有时向西。衹好暂且容身于白社,不久又寄妻儿于豪富之家。
我平生性情耿直,确实有心于单独离去。想起古人幽思难忘,眼望束边的高山而长长思索。本应忘情于世俗之物,却被绳索羁绊于天壤之地。应劭屡次叹息绳索之牵挂,陆通曾说到世俗如尘纲,不幸之事层出不穷,心情忧愁,郁郁寡欢。道路将尽而更加险峭,人到暮年而心更宽广。心如兰草芬芳,何时能如愿以偿,像长江水浩荡东流。踽踽独步咏唱而归,在高山之中流连而忘返。
适逢当时君王丧失德行,凶残冷酷极端猖獗。乃战牧所未能陈述,实升陌所记载不尽。黎民百姓血流满地,如同食饵送进虎口。眼望天高路远无归路,虽非牲牢而凄惨被杀血肉模糊。始叹自己丝毫未察,终哀自己当官才遇。不久幸得上天垂怜,天下百姓得到庇护。神授符命于市井,此乃是上天给予的使命。正当诸侯诞生时,昏君积恶累累,国家灾难深重。人民普遍遭受沉溺之祸害,茫茫宇宙上縿下黩混乱不堪。事必躬亲,无暇朝食,常通宵达旦,和衣而卧。从牢笼中解救妈昌和夏后氏,又奔波于轩、顼两地。圣德浩荡覆盖远近,光明昭昭普照大地。圣恩如霖润泽荒漠,仁风和煦远拂边境。开天辟地人人怀念,以仁义治天下其贵如玉。
正值仁君在位之盛世,恰遇圣恩兴隆的佳期。感谢君主左右百官,辅佐圣朝在此时。然六军中缺乏英武的猛士,朝廷中又无擅长言辞的文人。雁鹊排列往南飞,占据河山肇启帝业。希望太子以三善为美德,鼓励百官擅天子之职事。担忧芸芸众生轻易丧失他们的生命,害怕恩宠荣禄难以持久。那些前世的高官贵爵,很少有人能寄情于故乡的山水。繁华富贵逮及楚、赵,骄奢淫逸相去不远。建上等宅第于铜驰,排排高门大户矗立于北阙。开辟大门于华丽的门槛,蓬蒿野地岂能将它埋没。孙叔敖告诫子孙世代勿居富饶之地,何氏三高隐遁于穷山恶水。回味先哲的遗言,我心中颇有同感。不羡慕权贵于城市,哪还会在屠肆中争名夺利。衹顾在老室中轻轻吟哦,庆幸小屋虽破却可避风霜。
我就姑且依傍逭穷山僻壤,来到那荒远的郊外;用茅草编织篱笆搭盖小屋,以抵挡郊野的风霜与寒冷。在百鸟争鸣的密林裹开辟空地,建造简陋的茅屋。将妨碍屋檐的枝条砍去,把影响房墓的巢穴摧毁。挖掘沟渠使停滞不前的浊水变得清澈见底,填塞井边凹陷的地方使之平坦如砥。在北渠和南浦种下芳香的柑橘和挺拔的杨树。兰室中开辟窗门,花圃边修筑短墙。用荆棘编成拱门,以茅草垫在地上铺于门外。大樾树下的庭院浓荫覆盖,芳香的杜梨边筑起篱笆墙。打开开门向外远远眺望,敞开高轩往旁边捆细欣赏。将池溏之水引到堂边檐下,四周田塍环绕,陌路横于堂下。但见那翠绿的苹草、浮萍、菁藻漂浮水面,芡莲、芰菱和荻草、茭白迎风招展;石衣、海苔、黄荇、绿蒲千姿百态各具风采。微风过处红荷掀起层层波浪,碧绿的荷叶覆盖着清澄的湖面。食用精美的果实不觉使人返老还童,抖动羽服修行于清都。而岸上的紫蕨、绿麓、天蓍、山韭绚丽多姿;雁齿、麇舌、牛唇、彘首诸草争奇斗艳。各种野菜布满池水北岸,烂漫的野花开遍北楼后坡。有的水草像布幔覆盖水面,有的青藤沿墙爬满门窗。这是一座特殊的园宅,充满了奇异的田圃。束吴丹阳太守李衡曾在汜州种橘树干棵,晋朝石崇也在金谷别墅植杂果万株。他们的行为都是豪侈之情所致,并非是俭志者所能感到欢娱的。祇是想让满园布满蓊郁茂盛的草木,到处绿叶扶疏、繁花似锦;百草罗窗映产,接霤承隅。盛开的花朵光华四照,枝叶舒张遍布九衢。满地的野花,有的紫蒂红英,有的青拊素蕊,姹紫嫣红。林中的鸟儿自由自在地上下飞翔,天空中留下它们欢快的叫声;不同种类的楚雀,嘤嘤呜叫,喧闹不已。有的鸟儿长着斑烂的尾巴色彩绮丽的翅膀,有的鸟儿身披绿衣,头顶红冠。它们悠闲自得地隐藏在茂密的树林间,忽然又呜叫着互相往来。那水面上的飞禽则有大鸿小雁以及竭鸟、泽虞;秋寒之日水鸱、溺鹏慢游水面,修鹚短凫觅食水中。轻盈的身躯在初生的参差水藻中往来嬉戏、跳跃;群鸟翻飞白浪滔滔、起泡成珠。水襄的赤鲤青鲂穿梭往来,黑白相间的巨鹱多么的悠游自得。有的鱼儿碧鳞朱尾,有的鱼儿修颇偃额。水面上小鱼嬉戏形成道道波纹,大鱼喷水扬起层层白浪。它们毫不羡慕广阔的江海,忘情游戏于我的宅边。园中修竹独秀东南,堪称九州奇绝。它们如果不是从淇水迁植于此,大概也是从乐池移植而来的。秋蝉在绿叶间长吟,寒雀于枝头上聒噪。炎热的夏季南轩之下风来阵阵,寒冷的冬天北堂之垂白雪皑皑。回想往日走过的路途,察看先前虚伪的世情。每每把玄虚之物说成实在的东西,常常将艰难之事看得极为容易。不自止而去求得满足,反而被世俗之物所拖累。这也是过去士人所迷惑之处,而现在正是我所要躲避的东西。
探讨神农氏之初始,人们开始掘地播下种子。改变衹靠狩猎为生的历史,开始以谷物为食的生活,这些五谷乃是维持人们生命的保障。追寻往日涉及井田制的记载,考察前朝古书中关于阡陌的历史。颜回虽箪食瓢饮却能安贫乐道,郑庄公虽居庙堂之高却空虚寂寞。我归隐于此,虽无几百顷之苑囿,却也有五十多亩的田园。抚念隐藏心中的情思而徘徊思虑,庆幸的是独居庭庐而有所取用。把荒废不用的旧耜修理好,引来新渠之水灌溉北面的田园。再也不必清晨不及穿衣就匆匆进食,也无须抱怨每天要向皇上上书。抛弃利欲功名的烦恼,不必像往日的我常常为官场所拖累。为何要为了千石的俸禄,而不再向往汶阳之墟。
面临东南方而放眼眺望,登上堆冢而转眼旁观。虽然造衹是一座小山丘,却是当年文靖宴饮之处。驱赶着四匹马拉的车儿,弹起清啭悠扬的鹞笳声声。搜寻天地海陆之间,但见绮纹交错、肥草萋萋。为何一旦有权就显赫伟大?委掷千金如同抛弃细线。我常常试图扪胸而言之,造些腐败之风岂可传扬?学识渊博者的深远旨意,非常人的俗虑所能明白。姑且改变思绪转换枧线,在归途的渡口处再看看小丘的方向。那飘满芳香的水岸边,人们皋起锄头对抗强秦。我又路过吴地到达越境,再取道海路通向闽郡。三只送信的青乌何时才到,此刻的故乡多么令人怀念。确实是晚年时期的差错,而非我青年之时的失误。浩荡的东川水盈盈流淌,惟有我独自伤心地流泪。昔日的我曾胡乱晋谒贤人,多次徒步游历此地。陪侍贤人拥旄骑马浩浩荡荡,跟随左右龙舟竞发抵达岸边。有的列席酒宴赋诗吟唱,有的觥筹交错欢歌笑语。终有一天这些都将逝去,西陵故地变得草木丛生,失去往日的繁华。眼望狂飙突起而叹息,又每每欢乐地在此远远观看。开始时山上钟石铿锵作响,最后以水中鱼龙四散而终结。想想人世间自是升降有序,衹管开怀畅饮何须枉费心机。历来尊贵者像西汉同辅朝政的丙吉、魏相、萧何、曹参,亲近者如梁孝王、周公旦。他们虽然名噪一时,却莫不舆霜雾一同消失,像风云一般飞散。眺望远后的墓地,寻觅英雄霸业的遣迹。孙权确为汉末的一代英王,实是东吴的开国之君主。他指定蛮亘而镇守一方,占据辽选而建立都宇。徒然面对石椁验证言辞,而占i-的结果却是灾难蔓延。顷刻间田园荒芜、杂草丛生,如同原野上长满了野草。蝼蚁尚知为生,狐狸亦能哀其同类,更不必说那遭遇灾难的平民百姓了。再次放眼眺望束山,心裹满怀凄凉不悦之感。那昔日繁华的王宫旧苑,其实是西汉卫太子博望苑的残基。万木丛林襄月桂树屹然独立,众多花草中芳香的芝兰迎风招展。楼台前清风徐徐,水榭上月挂树梢。宫殿的枓拱高高耸立,错落有致,相互映衬。诸王三公乘着皂轮车从树林中缓缓而过,荡着小舟在飘满芳香的水面上嬉戏游玩。往事悠悠如过眼烟云,倏忽之间已过了几百年。如今过去的一切繁华全都被历史冲洗得干干净净,逭并非古今时代的不同啊。
回望东北之地,衹见高高的山岭上馆舍林立。虽远远望去它跟山林已浑然一体,但仍可从中吸取历史的遣训。远处的天空云雾漫漫,高大的山陵倒映水中。乘坐着雌霓驾御的车子蜿蜒而行,衹顾能永远漂浮在遣星光灿烂的天河襄。打算在浴之咸池稍作歇息后,飞向那夜思念的瑶台仙境,并非我随便夸耀自己的高尚,祇是希望能够求得那神妙的仙方。惟有那雄伟的钟山高峻挺拔,巍然屹立在京都的面前,乃是望祭山川所宗仰之地,它饱含风云滋润万物。山的形状啊,巍峨秀美、高耸入云,高大的树枝拂拭日月;但见山势崎岖险峻,坠落的怪石星罗棋布。到处怪石嶙峋、凹凸不平;巉岩舆树木盘根错节,千姿百态。攀登向上的羊肠小道横插其间,山腰上洞穴密布;真是千山万壑,重重叠叠,气象万千。遣奇异的风光萦绕州邑,在郊外连绵不断。傍晚山上轻烟如带,清晨白雾濛濛萦绕其间。近看则满山异色,远望却是一片青黛。
纵观殷、周二代的坟墓,目睹那被摧残毁坏的墓道,真是让人百感交集。周成王颠沛流离受尽小人的虐待,周康王死于空有其名之时,但他们都能成就功业,创立成康之盛世;周穆王在朝廷上对自己要求恭谨严格,赵适于钟情于道教的玄想;周烈王穷饮而招致灾祸,安世高让国于叔出家为僧终为后人所崇敬。这些先人是如此的奇伟杰出,他们的威严纵横天地之间。惟有那圣德的天子才能继承帝业,创立太平之盛世。如今之君主继承了先世的德行,仰望前人之墓不仅让人掩面而泣。先人的寝陵非衹一座,神灵之馆舍相互对峙。筵席的旁边布满来宾乘坐的辟驹马,厅堂裹芳香的美酒遍地流淌。恭请紫皇从天而降,到湘江岸边特邀那美丽的二妃。桂木修筑的宫殿裹飘散着芳香的轻烟,扬起玉桴,握着花椒祭米啊,到南楚请求筮的巫阳。临风恍惚啊祇有高歌,手持琼茅送别啊长久伫立。心想那上天的路途是多么的遥远漫长,神仙的踪迹多么的遐阔而悠远。担心那狂怒的惊风,使芸芸众生如聚散之泡沫。惟有一乘之法方能皈依佛境,开启佛门以达到三明之境界。想要静下心来摒除尘世的烦扰,必将迷离众人而后才能领悟豁然开朗的情境。或在山麓下结庐而居,或砍伐树木搭盖小屋。让居室外萝葛蔓生,幽幽暗暗;屋檐上松枝隐栝,绿荫覆盖。既然从告别尘世中领悟真理,则早巳将饥渴置之度外。或独自攀枝远眺,或凌云而高蹈,直冲霄汉。用茅茨覆盖小屋,犹道家养空而彰颢其名号。今得以忘却自身,难道仅是期望来日的报答上天授予我之美德,我将真心保留直至永远。接受老夫的尊贵称号,又在大学裹被赐予敬老之燕礼。但是我确实是缺乏朝廷所深寄厚望的崇尚品德和珪玉般的美好品质。向朝廷请求往的隆恩,重新又在今朝担任力所不及的职务。仰慕人老休养的美好法则,希望能有闲暇安度我的晚年。劳蒙朝廷关照获准辞官归里,却又奉命任职于太子宫中。当时的我多希望回到那简陋的屋舍,姑且利用空暇的日子像鸟儿一样自由自在地在太空翱游。但愿能停留志向于佛国,回归心志于道场。即使野兽近在阶前也毫不心慌害怕,鱼虾满池也不动捕捞之念。抛弃往日印记后不久却又如迷途的羔羊,更加思念那逝去的时光。正如老树开花,初英落蕊。有时因身处不同的林中而更容易分辨出速山丹青的颜色,骤然间吹过的阵风使满山的翠绿间杂些紫红之美丽。那夜间开放的紫莲,清晨水面上婷婷玉立的红荷,在清风的吹拂下更是芳香四溢,沁人心脾。凄凉的风声在园中树林间回荡,清冷的月光笼罩着水池修竹。屋檐下的桂树枝繁叶茂,庭阶前的秋菊花开似锦。冬天冰凌悬挂于圹穴山!白雪覆盖着青松原野,大地茫茫一片。野鸭屯飞而驱赶不散,大雁在高空翱翔又想降下歇息。所有应时之景物都实在令人怀想,惟有这些外来之物是那么的真切实在。这是我本性所寄托的地方,也是我倾慕而不能舍弃它的原因啊。
感叹我的情性业已衰老,却为国家的重重苦难而忧伤哀痛。可悲的是虽属殊途却又同归一处,值得庆幸的是失去了各种不同的方向。现在重又寄情于花鸟虫鱼,归而闲居于简陋的茅舍。旁边缺少吴地之美女,面前也无蠢回的琴瑟。因此而度尽晚年,在这裹以消终日。衹是担心难以报答天地神灵的恩德,不被书事之官所记述;白白被朝廷所看重,却无尺寸之功可以载入史册。实在令人悲伤啊,又何必再多说呢况且有愧于心的事也并非衹有一件。
不久加封特进,任光禄、侍中、少傅如故。型十二年,卒于任上,死时七十三岁。皇上下诏赠给本官,并赐钱五万,布一百匹以资助丧仪,谧为隐。
逝空左眼有两个瞳仁,腰间有紫痣,聪明过人。喜欢读书,收藏典籍达二万卷、京都没人能与之相比。少时孤贫,曾向族人借米敷百斛,但被族人所侮辱,他当场把米倒在地上,转身就走。后来当了大官,并不记恨,仍然任用这个族人为郡部传。曾经陪侍酒宴,有个妓师是齐文惠主王之宫人。产担问他认识在座的客人么?他回答说:“衹认识沈家令。”这垫听后顿生怀旧之念,不免伤心流泪,尘祖也感到悲伤,并因此而中止了酒宴。选钓历任塞、蛮、凿三朝官职,通晓往昔的典章制度,见识广博,当时朝廷要制定政策,往往都要听取他的意见。谢玄晖擅长作诗,任彦升精通文章,沈约却兼而有之,但都不能超过他俩。他自负才高,醉心于功名利禄,凭藉时运,追逐权势,颇为清议所讥讽。到他担任宰相之后,略见知足,每进一官,总是恳请退让,而最终还是不能推却,当时的舆论将他比作魏晋之际的山涛。在梁朝当官十多年,没有向朝廷举荐什么人才,对于朝政的得失,也不愿多加评论,衹是唯唯诺诺而已。
当初,高祖对张稷心存旧怨,张稷死后,还对沈约谈起此事。沈约说:“尚书左仆射出任边州刺史,也算是惩罚了,已经过去的事情,何必再提。”高祖以为沈约庇护亲家,大怒说:“你说这种话,还算是忠臣吗?”于是乘辇回到内宫。逸饱恐惧万分,竟没发觉直担已起身回宫,依然呆坐在那裹。回到家后,仍心神不定,未至床边便坐下,以致坐空而摔倒在地上,并因此而得病。病中梦见齐和帝用利剑割断他的舌头。请来巫师察看的结果竟跟他梦中所见相一致。于是请道士向上天启奏赤章,称禅代之事,不是自己出的主意。高祖派遣御臀徐奘前去给沈约看病,回来后将他的病状如实禀告给高祖。在这之前,沈够曾侍宴,恰逢豫州向皇上进贡栗子,直径有一寸半,高祖觉得很奇特,间沈约说:“史书上关于栗子的典故有多少呢?”并和沈约一起将所记忆之事各自分条写下,结果沈约比高祖少三件事。选面出来后对人说:“此公回护从前之错误,不让他三事就会羞死。”高祖认为他出言不逊,对皇上不尊重,要治他罪,经徐勉极力劝谏才作罢。而这次听了关于赤章的事后,高祖大怒,几次派中使前去谴责,沈约畏惧而死。有司给他谧日塞,直担说:“怀情不尽曰隐。”因此改谧为碴。他所著的晋书有一百一十卷,宋书一百卷, 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迩言十卷,谧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以及文集一百卷,都流传于世。又撰有四声谱,他以为从前的词人几千年都没有领悟到的东西,他却能独得于胸衿,穷究出它的奥妙之处,自称已达到了神妙的境界,而高祖颇不喜爱。高祖曾问周舍说:“什么是四声?”周舍回答说:“天子圣哲,遣四个字就是四声。”但是高祖还是不太遵循和使用沈约的四声谱。
儿子沈旋,沈约在世时已历任中书侍郎,永台太守,司徒从事中郎和司徒右长史。居沈约丧期满后,任太子仆,后又因母亲去世而辞官,居丧期间衹吃蔬菜不食五谷。服丧期满后,仍然不吃粳米精粮。担任给事黄门侍郎、中抚军长史。出外担任招远将军、南康内史,在任上以治政清廉著称。卒于本官,谧曰恭侯。儿子沈塞继嗣。
陈吏部尚书姚察曰:当年齐王朝气敷将尽,东昏侯即位后,暴虐无道,黎民百姓惶惶不可终,总担心自己会在顷刻之间命丧黄泉。此时高担发动义军拯救国家于危难之际,立志安宁华夏,建功立业,运筹帷幄,把希望寄托于像张皇、速垩一样的人身上。后来遇上了范云、沈鲍,他们参与计谋,辅佐高祖完成帝业;另外范重又机警明达,能很好地辅助朝廷政务,沈约才高而学识广博,其名声仅次于司马迁、董狐,他们都是兴里的功臣又正值时运昌隆之盛世,乃是名冠一代的英伟之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