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血缘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建工放假到家不久,巧生下班回来了。赵婶问她店铺歇业没有,什么时候回胶南。她说明天关门,她后天一早走。建工在小屋里听到了,心一动,立刻来到后院说:“是回老家去吗?我也去吧,我还一次也没去过呢!”
巧生兴奋地说:“那太好啦,咱一块走吧!”
赵婶悄声说:“你去跟你爸爸商量一下。”
巧生见二兄弟犹豫不决,知道他对大叔怵头,说:“我跟大伯说去!”转身去了里屋:“让俺二兄弟一块回家吧,他放假了,在家也闲着没事。”
建工绷紧着心弦回到小屋凑近窗户,听到巧生在为自己据理力争:“俺三爷爷和三妈妈都盼着他回去呢!他们要是见俺二兄弟回去了,还不知高兴成什么样呢!他又从来没回去过,再说,以后参加工作了想回去都不一定有时间……”
接下来他没听清父亲说的什么。心提到了嗓子眼儿里。他又听巧生说:“只要你答应就行,车票算我的,路费你就甭管了……”
不知父亲又说了几句什么,就听见巧生一边踏着脚步声往这边走来,一边兴奋地大声说:“俺大叔答应了,答应了,后天一早咱就走!当天就能到家了!”她兴奋得几乎要笑出声来。
他嘴角向上翘起,感激地笑着说:“这回我终于可以回老家了,看看老家是什么样子!”
“俺三叔和三妈妈见了你,还不高兴得掉眼泪啊!”
母亲笑着说:“他从小就一直想回老家去看看,你大叔又不答应。”
两人乘坐公交车来到淄博火车站,打上去胶县的车票。检票后随着旅客通过天桥来到站台上。巧生站在人群最前面,不时朝铁轨的尽头望去。这是一个晴朗而美好的早晨,她里面穿着鹅黄色高领丝绒线衣,套着一件洁净的天蓝色旋布扣褂子,毛茸茸的高领衬着她那白净透红的精巧的脸庞,洋溢着热烈而充满朝气的青春气息。建工感到一种偶然机遇的美妙,为能跟她一起完成这次行程而暗自庆幸。这是第二次单独跟她在一起了,第一次是到水坝下面耙草的那一次。
她先挤上车,抢到靠窗的一个座位,建工在隔着走道的斜对面。列车徐徐开动后,她跟对面那个黑脸的高个子青年商量,要他跟建工换个座,他红着脸友好地答应着,从行李架上取下提包跟建工换了过来。窗外远处大片的麦田旋转着,清新明丽的晨光撒在她的脸上,她的眼睛微微眯起,嘴角挂着虔诚的微笑。他不时不自觉地看她一眼,——更确切地说,是她那娇美的面庞把他的眼光吸引过去的——但随即又把眼光移到别处去,显出并非着意的样子。她把两手搭在桌几上。她低眉抚弄着手指头,问他在大学里跟上高中有什么不同,都上些什么课,。他一一告诉她。她低着头,歆羡地细听着。她又问班上女同学多不多,喃喃地说:“我很羡慕人家那些上大学的女学生,她们无忧无虑地在学校里学习,多好哇!”
车厢随着车轮“咔嚓——咔嚓——”唱歌般的响声,微微发出有节奏的震动,一路平滑地前行着。建工的内心处于兴奋和激动之中,说:“我从小就喜欢看农村题材的小说和电影,农村充满了战天斗地的豪情,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朝气,那时我想,将来我一定要上山下乡,插队落户。”
“哦……不过,你回家看看就知道了,老家跟你想象的不太一样。”
“小时候常听母亲说,老家经常发大水,吃的是瓜干,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老家好像从来就没有太阳,没有白天,只是一片黑夜。”
“那个时候,老家挺穷的。现在比原来还好些了。”
“小时候,只要老家来人,我就像一只撒欢的小狗一样,在他们身边蹭来蹭去的,我特别喜欢听他们那浓浓的乡音,喜欢闻他们身上那种气味。那次,好像是我爷爷跟我三叔从东北回来,顺路到我家去,临走的时候,我哭着闹着,非得要跟着他们走,一直跟到院子外面的三岔路口,眼看着他们走上山坡的那个崖头,我还在嚎啕大哭呢。”
她微笑着说:“看来你小时候还挺淘气呢。你对老家的人是什么看法?就是说,他们在你心里是什么印象。”
“不守本分,我觉得。”他不假思索地冲口而出。
她“哦”了一声,脸上暗淡下来,稍微动了东身子。他随即解释说:“你看,我二姑、三叔,去了东北,我爷爷也去过东北,四叔前几年也离开了老家。他们好像——都不喜欢呆在家里。”
随后,她有一大会儿没说话,而建工心里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可一时又不知说些什么。他既急于想看到老家,又希望让自己跟她在一起的这段甜蜜美好的时光过得尽可能慢一些。
从胶县改乘公共客车,下午到了胶南。又等了将近两个小时,客车才开出坑坑洼洼破破烂烂的县城。客车走走停停,不时被路边上招手的乡下人叫停。车里散发着烟熏和土腥混合的气味,彼此认识的人大声寒暄着,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他觉得这里的人是那么朴实可爱。天光在悄悄地慢慢地收敛。客车在沟壑纵横、针叶松遍布的土冈上来下去,拐来拐去。夕阳下,那些似乎永远也长不高的静默的松树似乎染上一种特殊的含义和生命的神秘色彩。不久,客车又在平坦的田野里蜿蜒行驶。他问,离家还有多远,她说再过一会儿就到了。远处不时有低矮的村庄出现,但始终见不到一处厂房和烟囱。这就是父亲当年出生和生活过的地方吗?他凝望着窗外,恍然看到当年那个年青的父亲就在此时不远处的黄昏中一步步走出家乡,而后来又有了自己。原来,自己生命的由来跟这块陌生的土地竟然有着紧密而切实的关联啊!他这样想着,心灵微微震颤着。他这是第一次想到和追问自己个体生命的由来。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感受消融着他跟父亲之间多年来感情上的隔膜。他开始对父亲有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新的感受。他还看到,在时间的长河中那一张张与自己有着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的模糊的面孔,其中有他认识的,不认识的,而更多人是陌生的,并且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隔离,不可能也不会跟他们相见和相遇。客车在向前行驶,他的心也越来越加沉重……
巧生请司机在前面那个拐弯处停一下。不一会儿,客车抛下这两个人远去了。
离开沙子路,巧生走在前面,肩上挎着一个提包,手里各提着一个布包,建工上前从她手里夺过一个来帮她提着。两人一前一后,沿着仄仄的田间小道朝山坡下走去。远处屏障般的山的上面,红云一点一点暗淡下来。横穿过一条沙子路,两人踏着松软的麦地径直朝前面那个黑黢黢的村子走去。
村头竖排着许多低矮的平房,走进一条胡同,巧生在第一个低矮的院门前停下来,让他先进。屋门口一个驼背的人影在炉灶前烧火,见有人来,直起身子朝这边看。接着闪烁的火光,建工认出是爷爷,心里热乎乎的。巧生上前大声说:“三爷爷,你看是谁来啦?”
“是巧生吗?你多咱回来的?”明全老人说,一边盯着建工。
“俺刚从博山回来,你还认得他是谁吗?”
“这不是建工?哎呀,是建工回来啦!快进屋,进屋里!”老人慨叹着,转身朝老伴大声喊着:“是建工!是博山建工回来啦!”
巧生说这是三妈妈。建工上前叫“奶奶”。奶奶嘴里呜哩哇啦说着什么。
里屋黢黑。奶奶踩着矮凳,把白炽灯拧到吊着的线头的灯座上。爷爷拉了一下墙上的线,屋里发出暗淡的光。奶奶颤微微地把她那三寸金莲小落到地上。借着灯光,建工看见奶奶蜘蛛网般的脸上挂着两串晶莹的泪水,她又说又笑,“呜呜啦啦”说着什么,一个字也听不清。她像个陀螺一样出出进进地忙碌起来。他记起母亲说过,奶奶是个半哑巴,当年父亲离开老家以后,爷爷才娶的她。她前面那个丈夫跟着国民党部队去了台湾一直杳无音信。
巧生走后不久,看山林的老二继仁回来了,一进院门就找人似的大声喊着建工的乳名。他满脸喜气地甩动着一只空棉袖进来,放下手电筒爬到炕上,接着就兴奋地提起了当年建工带他爬到矸石山顶上的那件事来。
小湾村有个青年人在村头河边搭建起的一个简易棚里饲养紫貂,继礼时常到那里去转转。巧生的姐姐巧欣去找到他,说大叔家的建工回来了,他就径直去了下洼三叔明全家。
事有凑巧,几天前老三继义一家刚从东北回来,住在他岳父那边。接到建工回来的口信,他立刻就带着老婆孩子过来了。一进门就笑着说:“听说建华到家了,刚好在吃饭,撂下饭碗就过来啦!”
建工对三叔记忆已经很模糊,但凭着在自己家里那张二寸黑白的结婚照,一眼就能认出来。三叔长得酷似父亲,也是矮个,方脸,两排洁白的牙齿。
他向三婶问好。三婶面无表情,用审视的眼光打量着他,喉咙里像有一只老猫在睡觉,发出低沉的“呼噜呼噜”声。背上的小男孩踢腾着把脚落到炕上跑跳起来,她就出去跟老人一起做饭去了。小男孩一点儿都不怕生人。
继礼感慨地说:“第一次到你家那年,还是个半大孩子,一眨眼的工夫,已经是一名大学生啦!咱这一大家子,你还是第一个大学生呢,按照从前的说法就是个状元啊!呵呵……”
明全老人抖动着肩膀““嘻嘻嘻”笑个不停,继仁也应和着。建工听巧生的父亲左一个“咱家”右一个“咱家”,懵懂地看着三叔。继义笑道:“可不就是‘咱家’嘛!”他来回指着明全老人和继礼说:“你爷爷跟巧生她父亲是亲兄弟,这你不知道?”
“哦,是这么回事呀!”他惊讶地瞪大眼睛,在继礼和爷爷之间来回看着。
爷爷问:“你爸爸没跟你提到过?”
他极力回想着,摇摇头说:“没有啊!我一直模模糊糊地觉得,巧生家跟爷爷可能是邻居关系,或者应该是什么亲戚,不过,没想到关系竟然这么近啊!”
继义拍着大腿说:“嗨,这种事情你爸爸不跟你讲吗?你大爷爷叫赵明德,60年自然灾害时候,跟着他大儿子上了东北,你二爷爷叫照明启,就是巧生她亲爷爷,你这个爷爷赵明全是老三,这些你都不知道吗?”
他迷茫地说:“大爷爷和二爷爷我怎么好像没听说过呀!”
继仁说:“你可能是忘了吧... -->>
建工放假到家不久,巧生下班回来了。赵婶问她店铺歇业没有,什么时候回胶南。她说明天关门,她后天一早走。建工在小屋里听到了,心一动,立刻来到后院说:“是回老家去吗?我也去吧,我还一次也没去过呢!”
巧生兴奋地说:“那太好啦,咱一块走吧!”
赵婶悄声说:“你去跟你爸爸商量一下。”
巧生见二兄弟犹豫不决,知道他对大叔怵头,说:“我跟大伯说去!”转身去了里屋:“让俺二兄弟一块回家吧,他放假了,在家也闲着没事。”
建工绷紧着心弦回到小屋凑近窗户,听到巧生在为自己据理力争:“俺三爷爷和三妈妈都盼着他回去呢!他们要是见俺二兄弟回去了,还不知高兴成什么样呢!他又从来没回去过,再说,以后参加工作了想回去都不一定有时间……”
接下来他没听清父亲说的什么。心提到了嗓子眼儿里。他又听巧生说:“只要你答应就行,车票算我的,路费你就甭管了……”
不知父亲又说了几句什么,就听见巧生一边踏着脚步声往这边走来,一边兴奋地大声说:“俺大叔答应了,答应了,后天一早咱就走!当天就能到家了!”她兴奋得几乎要笑出声来。
他嘴角向上翘起,感激地笑着说:“这回我终于可以回老家了,看看老家是什么样子!”
“俺三叔和三妈妈见了你,还不高兴得掉眼泪啊!”
母亲笑着说:“他从小就一直想回老家去看看,你大叔又不答应。”
两人乘坐公交车来到淄博火车站,打上去胶县的车票。检票后随着旅客通过天桥来到站台上。巧生站在人群最前面,不时朝铁轨的尽头望去。这是一个晴朗而美好的早晨,她里面穿着鹅黄色高领丝绒线衣,套着一件洁净的天蓝色旋布扣褂子,毛茸茸的高领衬着她那白净透红的精巧的脸庞,洋溢着热烈而充满朝气的青春气息。建工感到一种偶然机遇的美妙,为能跟她一起完成这次行程而暗自庆幸。这是第二次单独跟她在一起了,第一次是到水坝下面耙草的那一次。
她先挤上车,抢到靠窗的一个座位,建工在隔着走道的斜对面。列车徐徐开动后,她跟对面那个黑脸的高个子青年商量,要他跟建工换个座,他红着脸友好地答应着,从行李架上取下提包跟建工换了过来。窗外远处大片的麦田旋转着,清新明丽的晨光撒在她的脸上,她的眼睛微微眯起,嘴角挂着虔诚的微笑。他不时不自觉地看她一眼,——更确切地说,是她那娇美的面庞把他的眼光吸引过去的——但随即又把眼光移到别处去,显出并非着意的样子。她把两手搭在桌几上。她低眉抚弄着手指头,问他在大学里跟上高中有什么不同,都上些什么课,。他一一告诉她。她低着头,歆羡地细听着。她又问班上女同学多不多,喃喃地说:“我很羡慕人家那些上大学的女学生,她们无忧无虑地在学校里学习,多好哇!”
车厢随着车轮“咔嚓——咔嚓——”唱歌般的响声,微微发出有节奏的震动,一路平滑地前行着。建工的内心处于兴奋和激动之中,说:“我从小就喜欢看农村题材的小说和电影,农村充满了战天斗地的豪情,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朝气,那时我想,将来我一定要上山下乡,插队落户。”
“哦……不过,你回家看看就知道了,老家跟你想象的不太一样。”
“小时候常听母亲说,老家经常发大水,吃的是瓜干,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老家好像从来就没有太阳,没有白天,只是一片黑夜。”
“那个时候,老家挺穷的。现在比原来还好些了。”
“小时候,只要老家来人,我就像一只撒欢的小狗一样,在他们身边蹭来蹭去的,我特别喜欢听他们那浓浓的乡音,喜欢闻他们身上那种气味。那次,好像是我爷爷跟我三叔从东北回来,顺路到我家去,临走的时候,我哭着闹着,非得要跟着他们走,一直跟到院子外面的三岔路口,眼看着他们走上山坡的那个崖头,我还在嚎啕大哭呢。”
她微笑着说:“看来你小时候还挺淘气呢。你对老家的人是什么看法?就是说,他们在你心里是什么印象。”
“不守本分,我觉得。”他不假思索地冲口而出。
她“哦”了一声,脸上暗淡下来,稍微动了东身子。他随即解释说:“你看,我二姑、三叔,去了东北,我爷爷也去过东北,四叔前几年也离开了老家。他们好像——都不喜欢呆在家里。”
随后,她有一大会儿没说话,而建工心里觉得有许多话要说,可一时又不知说些什么。他既急于想看到老家,又希望让自己跟她在一起的这段甜蜜美好的时光过得尽可能慢一些。
从胶县改乘公共客车,下午到了胶南。又等了将近两个小时,客车才开出坑坑洼洼破破烂烂的县城。客车走走停停,不时被路边上招手的乡下人叫停。车里散发着烟熏和土腥混合的气味,彼此认识的人大声寒暄着,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他觉得这里的人是那么朴实可爱。天光在悄悄地慢慢地收敛。客车在沟壑纵横、针叶松遍布的土冈上来下去,拐来拐去。夕阳下,那些似乎永远也长不高的静默的松树似乎染上一种特殊的含义和生命的神秘色彩。不久,客车又在平坦的田野里蜿蜒行驶。他问,离家还有多远,她说再过一会儿就到了。远处不时有低矮的村庄出现,但始终见不到一处厂房和烟囱。这就是父亲当年出生和生活过的地方吗?他凝望着窗外,恍然看到当年那个年青的父亲就在此时不远处的黄昏中一步步走出家乡,而后来又有了自己。原来,自己生命的由来跟这块陌生的土地竟然有着紧密而切实的关联啊!他这样想着,心灵微微震颤着。他这是第一次想到和追问自己个体生命的由来。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感受消融着他跟父亲之间多年来感情上的隔膜。他开始对父亲有了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新的感受。他还看到,在时间的长河中那一张张与自己有着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的模糊的面孔,其中有他认识的,不认识的,而更多人是陌生的,并且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隔离,不可能也不会跟他们相见和相遇。客车在向前行驶,他的心也越来越加沉重……
巧生请司机在前面那个拐弯处停一下。不一会儿,客车抛下这两个人远去了。
离开沙子路,巧生走在前面,肩上挎着一个提包,手里各提着一个布包,建工上前从她手里夺过一个来帮她提着。两人一前一后,沿着仄仄的田间小道朝山坡下走去。远处屏障般的山的上面,红云一点一点暗淡下来。横穿过一条沙子路,两人踏着松软的麦地径直朝前面那个黑黢黢的村子走去。
村头竖排着许多低矮的平房,走进一条胡同,巧生在第一个低矮的院门前停下来,让他先进。屋门口一个驼背的人影在炉灶前烧火,见有人来,直起身子朝这边看。接着闪烁的火光,建工认出是爷爷,心里热乎乎的。巧生上前大声说:“三爷爷,你看是谁来啦?”
“是巧生吗?你多咱回来的?”明全老人说,一边盯着建工。
“俺刚从博山回来,你还认得他是谁吗?”
“这不是建工?哎呀,是建工回来啦!快进屋,进屋里!”老人慨叹着,转身朝老伴大声喊着:“是建工!是博山建工回来啦!”
巧生说这是三妈妈。建工上前叫“奶奶”。奶奶嘴里呜哩哇啦说着什么。
里屋黢黑。奶奶踩着矮凳,把白炽灯拧到吊着的线头的灯座上。爷爷拉了一下墙上的线,屋里发出暗淡的光。奶奶颤微微地把她那三寸金莲小落到地上。借着灯光,建工看见奶奶蜘蛛网般的脸上挂着两串晶莹的泪水,她又说又笑,“呜呜啦啦”说着什么,一个字也听不清。她像个陀螺一样出出进进地忙碌起来。他记起母亲说过,奶奶是个半哑巴,当年父亲离开老家以后,爷爷才娶的她。她前面那个丈夫跟着国民党部队去了台湾一直杳无音信。
巧生走后不久,看山林的老二继仁回来了,一进院门就找人似的大声喊着建工的乳名。他满脸喜气地甩动着一只空棉袖进来,放下手电筒爬到炕上,接着就兴奋地提起了当年建工带他爬到矸石山顶上的那件事来。
小湾村有个青年人在村头河边搭建起的一个简易棚里饲养紫貂,继礼时常到那里去转转。巧生的姐姐巧欣去找到他,说大叔家的建工回来了,他就径直去了下洼三叔明全家。
事有凑巧,几天前老三继义一家刚从东北回来,住在他岳父那边。接到建工回来的口信,他立刻就带着老婆孩子过来了。一进门就笑着说:“听说建华到家了,刚好在吃饭,撂下饭碗就过来啦!”
建工对三叔记忆已经很模糊,但凭着在自己家里那张二寸黑白的结婚照,一眼就能认出来。三叔长得酷似父亲,也是矮个,方脸,两排洁白的牙齿。
他向三婶问好。三婶面无表情,用审视的眼光打量着他,喉咙里像有一只老猫在睡觉,发出低沉的“呼噜呼噜”声。背上的小男孩踢腾着把脚落到炕上跑跳起来,她就出去跟老人一起做饭去了。小男孩一点儿都不怕生人。
继礼感慨地说:“第一次到你家那年,还是个半大孩子,一眨眼的工夫,已经是一名大学生啦!咱这一大家子,你还是第一个大学生呢,按照从前的说法就是个状元啊!呵呵……”
明全老人抖动着肩膀““嘻嘻嘻”笑个不停,继仁也应和着。建工听巧生的父亲左一个“咱家”右一个“咱家”,懵懂地看着三叔。继义笑道:“可不就是‘咱家’嘛!”他来回指着明全老人和继礼说:“你爷爷跟巧生她父亲是亲兄弟,这你不知道?”
“哦,是这么回事呀!”他惊讶地瞪大眼睛,在继礼和爷爷之间来回看着。
爷爷问:“你爸爸没跟你提到过?”
他极力回想着,摇摇头说:“没有啊!我一直模模糊糊地觉得,巧生家跟爷爷可能是邻居关系,或者应该是什么亲戚,不过,没想到关系竟然这么近啊!”
继义拍着大腿说:“嗨,这种事情你爸爸不跟你讲吗?你大爷爷叫赵明德,60年自然灾害时候,跟着他大儿子上了东北,你二爷爷叫照明启,就是巧生她亲爷爷,你这个爷爷赵明全是老三,这些你都不知道吗?”
他迷茫地说:“大爷爷和二爷爷我怎么好像没听说过呀!”
继仁说:“你可能是忘了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