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贴身御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气收,炅则气泄,
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绝汗乃出,
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忘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
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
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写,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真的吗?”眼镜女孩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
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
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写,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脉之**。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
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写,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
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diǎn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经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世界卫生组织(o)也公开宣布针灸对一些疾病确实有帮助。以下列出世界卫生组织(o)公布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包括:
(1980年)
一、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鼻炎2鼻窦炎3鼻炎4感冒5扁桃腺炎6急、慢性喉炎7气管炎8支气管哮喘
二、眼科疾病
8急性结膜炎9中心性视网膜炎10近视眼11白内障
三、口腔科疾病
12牙痛13拔牙后疼痛14牙龈炎
四、胃肠系统疾病
15食道、贲门失驰缓症16呃逆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19胃酸增多症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22急、慢性结肠炎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24便秘25腹泻26肠麻痹
五、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27头痛28偏头痛29三叉神经痛30面神经麻痹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32周围性神经疾患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4美尼尔氏综合征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36遗尿37肋间神经痛38颈臂综合征39肩凝症40网球肘41坐骨神经痛42腰痛43关节炎44小儿脑瘫
在20世纪70年代,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针刺麻醉的研究成果为契机,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渴望了解针灸学和应用针灸治病的热潮,这是一次世界性的针灸热潮。因为对针灸的学习,西方医学界渐渐消除了对针灸的误解,一部分外国人还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应用、研究与推广针灸的主要力量。在针灸国际化的进程中,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如在一些国家设立针灸研究培训合作中心﹑支持并创建世界针灸学联合会﹑制定《经络穴位名称国际标准》《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等。如今,在世界各国,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从事针灸的人数约20~30万人。
20世纪下半叶,针灸临床的侧重diǎn在于观察与总结针灸的适应症。而90年代,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四个方面,即——经络诊断,针刺麻醉,针灸保健,针灸治疗。针灸如今可以治疗的病症达800多种,其中30%~40%治疗效果显著。包括一些常见疾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某些疑难病症与急性病用以针灸辅助更见疗效。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如今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古代人民很早以前就采用针灸方法保健强身。在《黄帝内经》中称掌握针灸保健技术的医生为“上工”,《灵枢·逆顺》中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记载了用针灸预防多种疾病,如刺泻风门背不发痈疽等。明代医家亦倡导针灸保健,高武在《针灸聚英》里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即防病之义。清代潘伟如在《卫生要求》一书中还阐发了针刺的保健作用,他说:“人之脏腑经络血气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则病。古之人以针灸为本……所以利关节和气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复,正复而病自愈。”
所谓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此种养生方法,就是针刺保健。针刺保健与针刺治病的方法虽基本相同,但着眼diǎn不同,针刺治病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而针刺保健则着眼于强壮身体,增进机体代谢能力,旨在养生延寿。也正因为二者的着眼diǎn不同,反映在选穴、用针上亦有一定差异。若用于保健,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为主。
保健灸法是中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所谓保健灸法,就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至于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鹊心书》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diǎn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diǎn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diǎn,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具的“针”,繁体作“针”,字从金从咸,“金”表示“金属”,如金、银、青铜等材料,“咸”意为“酸涩”(见互动百科“咸”字条),“金”与“咸”联合起来表示:“一种产生酸涩感觉的器具”。不排除古人采用油炸过的竹针作为一次性针具的可能,这种竹针名叫“箴”,其字形中的“咸”,依然是“酸涩”的意思。
针灸学起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他“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医学家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而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如今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如今用的不锈钢针。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灸法的起源与为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身体有某种不适时,用以去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艾灸。
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滨核心内容,故《灵枢》称为《针经》。继《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并将全书刻于石碑上供学习者参抄拓印,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核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元代滑伯仁所者的《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
针灸大成(光绪木刻)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
九针,针具名。为九种针具的总称。出《黄帝内经》。即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
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
三曰提针,长三寸半;
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
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
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
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
八曰长针,长七寸;
九曰大针,长四寸。
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提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厘,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黄帝九针博大精深,是中国中医最神奇所在。在古代乃是医玄之家的不传之秘。专治百邪癫狂,从现代医学讲就是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该针法吸取各类针灸精华,利用不同穴位的针灸机理,针到病除,疗效独特,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直到今天,世界各大医疗机构都将“黄帝九针”的研究作为重要课题之一。
据史书记载,“黄帝九针”在古代由黄帝所创,祛病除邪,愈后不再复发,堪称医学神技,后来因故失传,成为医学界的一大损失。自此之后,包括海外各大医学机构,一直没有放弃对“黄帝九针”的寻找和研究。万幸的是,重庆。红十字会康盾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组经过多年研究,通过传统针灸医学资料的调研,以及走访轩辕氏的后人,成功得到“黄帝九针”的针法。
杜建华:内经针法的奥秘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我相信很多人会惊讶地发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里所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原来与我们的针灸临床是那么的密切相关,有着很大的指导和实际操作意义。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使我对中医尤其是针灸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我们“新概念针灸”关系较为紧密的有:
1)“素问”里很重要的内容是“五运六气”;
2)灵枢经为何也叫“针经”?实际上整本《黄帝内经》里很多篇章讲的就是针灸;3)若能深入学习、探索和临床验证的话,不难发现内经里很明确地有“调神”、“调气(气血、阴阳)”和“解结”三大方法;
4)判断针灸是否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看脉的变化;
5)有必要把分散在整本《内经》中的针法提炼出来,我称这一针法为“内经针法”。当我从《黄帝内经》中一条条挖掘、整理出这一针法时,我感到整个人被震撼了!可以讲自从我学习针灸以来(不管是跟师傅学,向老师学,看书或与同行交流等等),这是除我一个道家师傅教我的那套“天易针法”外,与“八字治疗法”一样,能让我极感震撼的一套针法。
在给大家介绍这套针法时,我认为我绝对不会也没有刻意隐瞒什么!但我确实会给大家留下不少的思考题。如果你什么都只要现成的,连一diǎndiǎn的脑筋也不愿意动或不愿意经过临床的验证,说实在话,我觉得你根本就没必要来房间听我讲课,也根本不需要听我的讲课录音,那对你是一种浪费!对我也是不公平的,毕竟讲课是要花时间也要动脑子的。
那么“内经针法”为何会让我感到震撼呢?我们回顾一下我已经讲过的内容(没讲的内容还请大家继续思考)
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我相信所有学过内经的人都知道,很多专家也论证这八个字是养生的法则。我不否认这些,但我更认为这八个字真正体现了“内经针法”的精髓所在。这套针法的一切法则及依据均是按照阴阳的变化和平衡来考虑的,同时在具体操作时,又完全可以用数来明确表达的(见下面的分析);
2)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三阳指阳明、太阳、少阳经,其盛衰在人迎处表现;三阴指太阴、少阴、厥阴经,其盛衰在寸口处表现。(人迎盛表示阳有余,寸口盛表示阴有余);
3)内经针法与三大回环系统紧密相关;
4)若盛一倍,则用第三套回环系统,即:盛一倍,用足(补少阳胆经,泻足厥阴肝经);盛一倍而燥,用手(补少阳三焦经,泻厥阴心包经);
盛二倍,则用第二套回环系统,即:盛二倍,补太阳膀胱经,泻少阴肾经;盛二倍而燥,补太阳小肠经,泻少阴心经;
盛三倍,则用第一套回环系统,即:盛三倍,补足阳明胃经,泻足太阴脾经;盛三倍而燥,补手阳明大肠经,泻手太阴肺经。
5)若阳有余而阴不足,与上述所述相反。
6)先补后泻原则(若二者都虚则不能扎针,要先吃药);两补一泻或两泻一补,阳经上全部是“二”(个穴位),阴经上全部是:“一(个穴位)“。
7)针刺频率:“厥阴--少阳”回环系统:一天一次;“少阴--太阳”回环系统:二天一次;“太阴--阳明”回环系统:一天二次。
8)表里经是用来调节阴阳平衡的;手足各三对同名阳经是用来接通经气的。
9)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三、进一步的思考
一)我们的脑海里一定要有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即:
1)太阴----阳明回环系统
少阴----太阳回环系统
厥阴----少阳回环系统
明白了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你再去看内经,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从不清晰变得易于理解了。
2)从三大回环系统又可以很容易推导出别通的概念,而且一目瞭然,直奔主题,大道至简。
很明显从这张图里,我们马上就发现了六对别通关系:
肺与膀胱相别通(手太阴----足太阳);脾与小肠相别通(足太阴----手太阳);
心与胆相别通(手少阴----足少阳);肾与三焦相别通(足少阴----手少阳);
心包与胃相别通(手厥阴----足阳明);肝与大肠相别通(足厥阴----手阳明)阴有余而阳不足:
二)取穴的原则
“内经针法”里主要是二补一泻或二泻一补,也就是要处理好这三个穴位间的关系,其要诀就是我在前面说的话: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有人以络穴来划分所谓补、泻的说法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的,但肯定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我们以祝华英道长书中的那个病案来说: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是公孙穴,三阴交肯定比公孙穴高,那为何还是错的?(道长后来改了穴位,就马上见到疗效了)就是要相互比较,这很重要。以络穴来划分的话,从理论上看似乎很对(大家可看络穴的定义),实际上是不对的,临床上也证明了这一diǎn。再者,除非你的针灸手法很好,否则根本不行。我在讲座里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特意举了给金鱼缸加水和排水的例子,相信对大家会有启发。
三)这套针法里讲的内容一定要在临床上去验证,反复验证方可找到更多的问题,也能找到答案。
1)怎样把“寸口脉”、“人迎脉”?
2)盛一倍、盛二倍、盛三倍等等该怎样比较出来?
3)何谓“盛一倍而燥”?这个“燥”指的是什么?
4)人迎、寸口脉基本平和就一定没病吗?
5)当你通过“内经针法”基本解决了病人的症状后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培元、固本”的目的?
6)若你不会把脉的话,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法?该注意什么问题?
1)黄元御《四圣新源》寸口人迎脉法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
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可以候五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腑。以太阴为五脏
之首,阳明为六腑之长也。
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腑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
口小而人迎大。《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
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
太阳,二倍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在手阳明。盛而为热,虚则
为寒,紧则痛痹,代则乍甚乍间。人迎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寸
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厥阴。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
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
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寸口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
阴为内关,死不治。《灵枢·经脉》:人迎与脉口即寸口也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
之短期。《灵枢·五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以气口主里,伤食则
阴郁于内,故气口盛坚,人迎主表,伤寒则阳郁于外,故人迎盛坚。此诊寸口人迎之法也。
寸口人迎之脉,载在经文,后世乃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无稽妄谈,不足辨也。
我们的中医药,是几亿人经过五千年的实践证明了的。著名的医书《伤寒论》从唐朝到现在也有两千多年,是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是经过总结的相当科学的医书。--金庸
之所以在讲到医学的时候先把洋人的牢骚和几段戏谑的文字抬出来,是因为平素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庸医总是比较多。但这一diǎn丝毫影响不了中医的伟大与玄奥。事实上也是这样,最了不起的事物往往并不总是可以轻见。
中国古代的名医众多,医学典籍也非常多。但是,在信息极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与名医的接触几率也就少了许多。不管如何,扁鹊、华佗、孙思邈、钱乙、李时珍……这些伟大的名字如皓月般挂在中国文明的重要部位,让人发出无尽的追思。
下面所记述的是信手拈来的几个故事,与浩瀚的神奇中医相比,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用药如用兵
对于用兵,许多人认为是军事家的事情,与平民无关。尤其在如今的太平盛世,这一diǎn越发明显。然而,在兵荒马乱的古代社会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百姓茶余饭后更多的谈资便是战场上的生杀成败。这一diǎn在医学界也有体现。背着药箱的医生同时背着被医者的生命,因此,他俨然战场上的将军,可以很自豪地说上一句:“用药如用兵”。
说来真是形象得紧,身体染了病灶,如同被敌人觊觎已久的领土暂时被敌人占据,用兵用得好,可以恢复领土主权,用兵用不好,不仅收不回领土,还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甚至,领土尽失。对生命体而言,自然是该寿终正寝了。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对于“用药如用兵”有着很精彩的阐释——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而毒药则以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府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傅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尊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忧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武也。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今天看来,这篇短小的论述依然有着非常强烈的可借鉴意义。甚至可以称之为中医用药的典范。“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这句话是对魏晋时期服食以求长生者的总结。事实上也是如此,大量靠吃药乞求长生不老的人最终暴毙。就好像经常无端挑起战争的人,最终很难有好的结局。如今的电视广告上,各种补药铺天盖地袭来,试问,身体如何能够消受得了?
中医非常讲究因人施药。“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此原则中体现了中国哲学中最伟大的“和”的精神。逢事不可过,用药如此,用兵自然也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才可能让病人得到恰当的治疗,才可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能起死回生的小小银针
针灸疗法如同几年前流行一时的刮痧疗法一样,为大多数西人所不理解——一根小小的银针,扎在身上就能治病,这究竟是为什么?
针灸疗法的基础是中医经络学说。按中医古籍的说法,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脏腑联系的网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经络好比一棵树的枝干,而针灸的穴位,就分布在这棵树的各条枝干上。中国对针灸术的发明,其意义不亚于口耳相传的四大发明。中医第一部经典《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系统的针灸理论。两千年前的《八十一难经》中写着,用针刺“俞”位,即可止痛。古代中医总结出的四总穴歌,至今被奉若圭臬——“面口合谷收、头项寻列缺、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意思是说只要扎对合谷、列缺、委中、三里等穴位,相应部位的疼痛即可针到病除。西晋名医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可行针的穴位就有349个,已经非常完善。
为了使学生掌握针灸穴位经络循行方向,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绘成针灸腧穴图。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针灸穴位图进一步发展,一般绘成正面、背面和侧面三种,有的图还带有彩色,以标记不同的经络走向,易于辨认。唐代的太医官在教学时,基本上就是先在针灸腧穴图上讲解,然后再在人身上实习、具体操作。然而,针灸腧穴毕竟还是绘在纸上的平面图,估计有时也不容易弄得准确,这是通过唐代十分发达的医学教育之后,人们得出的一个结论。
直到宋朝,才出现了仿人体塑造而成的针灸铜人。
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制造了两具针灸铜人,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同时以黄蜡封涂铜人外表的孔穴,其内注水。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取穴不准,针不能刺入。
针灸铜人慢慢成了后来经络腧穴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明清等朝陆续制作了不少这样的铜人。清政府令吴谦等人编撰《医宗金鉴》,为鼓励主编者,曾铸若干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这批针灸铜人现在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藏有一具,系女性形状,高46厘米、实心,表面有经络腧穴,但造型欠匀。中国历史博物馆亦藏有一具针灸铜人,高178厘米,为晚清制造。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好的病人不计其数,小小的银针也因此被称为“起死回生针”。
柳枝接骨
中医一直固执地认为自然与人是和谐的,中医的经络学说、阴阳学说、中草药的运用等等无一不是来自于对自然界的大悟。
然而,直接把自然界的不相干的物种拿来嫁接到断裂的人体上,听起来还是有些玄之又玄。
在傅青主《金针度世》一书中就有关于柳枝接骨的记载:把剥去了皮的柳枝整成骨形,柳枝中间打通成骨腔状,然后放在两段碎骨头的切面中间,代替被切除的骨头,在安放时,木棒的两端和骨头的两个切面都要涂上热的生鸡血,再把一种能生长肌肉的“石青散”撒在肌肉上,把肌肉缝好,在接合部位上敷上接血膏,夹上木板以固定骨位,便大功告成。
植入骨中的柳枝,会渐渐被钙化,成为骨骼。
自然的植物成为人体组织的延伸,可谓是上帝的造化了。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隋唐时人。有《千金方》传世。民间流传的关于他的神奇故事不胜枚举。
有一次,孙思邈行医途中,遇到四个人抬着一口薄棺材向郊外的荒丘走去,后面跟着哭得泪人似的老婆婆。孙思邈定睛细看,发现从棺材的底缝里滴出几滴鲜血,便赶紧上前挡棺询问详情。原来棺材里是老婆婆的独生女儿,因难产刚死不久,胎儿仍在孕妇的肚子里。孙思邈听罢寻思:这个产妇可能还有救。于是,请求抬棺材的人赶紧撬开棺盖。只见产妇面色蜡黄,伸手摸脉竟发现还有微弱的跳动。他赶紧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选准穴位,扎了下去,并采用捻针手法,加大力度。过了一会儿,“死去”的产妇竟然奇迹般地睁开了双眼,苏醒过来,同时腹中的胎儿也生出来了,发出一声清脆的啼哭。老婆婆见孙思邈一针救了两条性命,倒头便拜,四个抬棺的也长跪不起。从此,孙思邈能起死回生的声名传开了,被人称为“活神仙”。
钱乙自治
《宋史·方技》记载,北宋大医学家、“儿科之圣”钱乙,医术高超,但性情倔强。中年之后,他得了怪病,久治不愈。但还是坚持按自己的意念来治疗。后来病情加剧,他叹息着说:“这种病就是‘周痹’啊,如果侵入内脏,就会死人的。我大概是要死了吧。”不久他又说:“我可以把病转移到手脚上去。”于是自己制作药剂,日夜饮用。他的左手和左脚便突然间卷曲不能伸展了。他高兴地说:“可以了!”他的亲朋好友到东山去采到了比斗还大的茯苓,他就按医方上的方法服用,直到把它吃完。这样他虽然半边手足偏废不能用,但却骨节坚强和健康人一样。后来他以有病为理由,辞官回家,再也没有出过门。
钱乙处方用药时并不拘泥于某一师某一门。他什么书都读,对于古人的医疗方法也不拘泥、固执。他治病就像带兵打仗一样,经常安全地越过险要地带,故意暂时放纵敌人然后一举全歼,但结果又与医理吻合。他特别精通《本草》等书,分辨其中失误和遗缺的地方。有人找到奇怪罕见的药物,拿去问他,他总能说出该药的生长过程、形貌特diǎn、名称和形状方面与其他药的区别。把他说的拿回去与书对照,都能吻合。
晚年,他的瘫痪症状有所加剧,他知道自己治不好了,便把亲戚们找来告别,换好了衣服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就这样去世了。他活了82岁。
鸡鸭鱼肉皆可入药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养生家中,有这么一个流派,他们既不主张呼吸吐纳,运动锻炼,也不主张悦意琴棋,服食药饵,他们提倡食疗。这一派人中有南唐的陈士良、元代的忽思慧以及明代的卢和等,但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唐代的著名医药学家孟诜了。
孟诜生于公元621年,卒于公元713年,享年92岁。他从年轻时就喜好医药,后来更精研食疗与养生术,他曾对人说:“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他搜集了241种兼具医疗作用与营养价值的食品,编成了我国第一部食疗学的专著《食疗本草》。
牛黄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肝脏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
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尿毒症。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黄。
古代十大神医:盘diǎn中国十大赫赫有名的名医!
现在的西医,因为见效快颇受当代人的推崇,然而,中国五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医,是否真那么不值一提我倒觉得,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没有研究过就没有发言权,本人虽没有研究过,但一直认为中医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不说中医,我们来说说中国古代的名医们,他们是指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皇甫谧、葛洪、朱震亨、李时珍、钱乙、叶天士十位著名的医学家。
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内邱县),战国时代名医。又家于卢国(今山东长清一带),因名之曰卢医。《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相传扁鹊曾医救虢太子,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
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华佗
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汉族。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
皇甫谧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著有《针灸甲乙经》、《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葛洪
葛洪(284~364)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
孙思邈
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显庆三年(658),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钱乙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约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钱乙的一生,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朱震亨
朱震亨,字彦修,生活于公元11~1351年。元代金华(今浙江义乌县)人,家居于丹溪,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亦称为朱丹溪。自幼好学,师事朱熹的再传弟子许谦学习理学,精通文哲,至四十岁才开始习医,首先自学《素问》,而后又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门下。罗知悌虽为河间弟子,但旁通张从正、李东垣之学,故将刘河间、张从正、李东垣、王海藏诸家之书授予丹溪,使朱丹溪旁通当时名家之说,开拓了知识范围。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朱氏自创新说,自成一家之言,创立了有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并于杂病提出了以气、血、痰、郁的辨证治疗方法,于医学理论的发挥及杂病的治疗作出了贡献,被誉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等。此外,流传有关丹溪之书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后人将朱氏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明白了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你再去看内经,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从不清晰变得易于理解了。
2)从三大回环系统又可以很容易推导出别通的概念,而且一目瞭然,直奔主题,大道至简。
很明显从这张图里,我们马上就发现了六对别通关系:
肺与膀胱相别通(手太阴----足太阳);脾与小肠相别通(足太阴----手太阳);
心与胆相别通(手少阴----足少阳);肾与三焦相别通(足少阴----手少阳);
心包与胃相别通(手厥阴----足阳明);肝与大肠相别通(足厥阴----手阳明)阴有余而阳不足:
二)取穴的原则
“内经针法”里主要是二补一泻或二泻一补,也就是要处理好这三个穴位间的关系,其要诀就是我在前面说的话: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有人以络穴来划分所谓补、泻的说法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的,但肯定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我们以祝华英道长书中的那个病案来说: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是公孙穴,三阴交肯定比公孙穴高,那为何还是错的?(道长后来改了穴位,就马上见到疗效了)就是要相互比较,这很重要。以络穴来划分的话,从理论上看似乎很对(大家可看络穴的定义),实际上是不对的,临床上也证明了这一diǎn。再者,除非你的针灸手法很好,否则根本不行。我在讲座里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特意举了给金鱼缸加水和排水的例子,相信对大家会有启发。
三)这套针法里讲的内容一定要在临床上去验证,反复验证方可找到更多的问题,也能找到答案。
1)怎样把“寸口脉”、“人迎脉”?
2)盛一倍、盛二倍、盛三倍等等该怎样比较出来?
3)何谓“盛一倍而燥”?这个“燥”指的是什么?
4)人迎、寸口脉基本平和就一定没病吗?
5)当你通过“内经针法”基本解决了病人的症状后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培元、固本”的目的?
6)若你不会把脉的话,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法?该注意什么问题?
1)黄元御《四圣新源》寸口人迎脉法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
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可以候五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腑。以太阴为五脏
之首,阳明为六腑之长也。
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腑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
口小而人迎大。《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
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
太阳,二倍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在手阳明。盛而为热,虚则
为寒,紧则痛痹,代则乍甚乍间。人迎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寸
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厥阴。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
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
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寸口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
阴为内关,死不治。《灵枢·经脉》:人迎与脉口即寸口也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
之短期。《灵枢·五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以气口主里,伤食则
阴郁于内,故气口盛坚,人迎主表,伤寒则阳郁于外,故人迎盛坚。此诊寸口人迎之法也。
寸口人迎之脉,载在经文,后世乃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无稽妄谈,不足辨也。
我们的中医药,是几亿人经过五千年的实践证明了的。著名的医书《伤寒论》从唐朝到现在也有两千多年,是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是经过总结的相当科学的医书。--金庸
之所以在讲到医学的时候先把洋人的牢骚和几段戏谑的文字抬出来,是因为平素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庸医总是比较多。但这一diǎn丝毫影响不了中医的伟大与玄奥。事实上也是这样,最了不起的事物往往并不总是可以轻见。
中国古代的名医众多,医学典籍也非常多。但是,在信息极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与名医的接触几率也就少了许多。不管如何,扁鹊、华佗、孙思邈、钱乙、李时珍……这些伟大的名字如皓月般挂在中国文明的重要部位,让人发出无尽的追思。
下面所记述的是信手拈来的几个故事,与浩瀚的神奇中医相比,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用药如用兵
对于用兵,许多人认为是军事家的事情,与平民无关。尤其在如今的太平盛世,这一diǎn越发明显。然而,在兵荒马乱的古代社会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百姓茶余饭后更多的谈资便是战场上的生杀成败。这一diǎn在医学界也有体现。背着药箱的医生同时背着被医者的生命,因此,他俨然战场上的将军,可以很自豪地说上一句:“用药如用兵”。
说来真是形象得紧,身体染了病灶,如同被敌人觊觎已久的领土暂时被敌人占据,用兵用得好,可以恢复领土主权,用兵用不好,不仅收不回领土,还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甚至,领土尽失。对生命体而言,自然是该寿终正寝了。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对于“用药如用兵”有着很精彩的阐释——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而毒药则以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府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傅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尊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忧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武也。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对于“用药如用兵”有着很精彩的阐释——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而毒药则以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府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傅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尊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忧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武也。然而,选材必当。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对于“用药如用兵”有着很精彩的阐释——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而毒药则以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府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傅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尊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忧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
气收,炅则气泄,
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九气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故气上矣。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故气缓矣。悲则心系急,肺布叶举,而上焦不通,荣卫不散,热气在中,故气消矣。恐则精却,却则上焦闭,闭则气还,还则下焦胀,故气不行矣。寒则腠理闭,气不行,故气收矣。炅则腠理开,荣卫通,汗大泄,故气泄。惊则心无所倚,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劳则喘息汗出,外内皆越,故气耗矣。思则心有所存,神有所归,正气留而不行,故气结矣。
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绝汗乃出,
出则死矣。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忘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厥阴终者,中热嗌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是故持脉有道,虚静为保。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
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
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写,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真的吗?”眼镜女孩的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
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故曰:知内者按而纪之,知外者终而始之。此六者,持脉之**。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
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写,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脉之**。
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写,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
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血气也。是以天寒无刺,天温无疑。月生无写,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盛虚之时,移光定位,正立而待之。故日月生而写,是谓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络有留血,命曰重实;月郭空而治,是谓乱经。阴阳相错,真邪不别,沉以留止,外虚内乱,淫邪乃起。
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
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diǎn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200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申报针灸经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针灸治疗的适应范围很广,举凡内、外、伤、妇、儿、五官、皮肤等各科的许多疾患,大部分都能应用针灸来治疗,世界卫生组织(o)也公开宣布针灸对一些疾病确实有帮助。以下列出世界卫生组织(o)公布的43种针灸有效的病症,包括:
(1980年)
一、呼吸系统疾病
1过敏性鼻炎2鼻窦炎3鼻炎4感冒5扁桃腺炎6急、慢性喉炎7气管炎8支气管哮喘
二、眼科疾病
8急性结膜炎9中心性视网膜炎10近视眼11白内障
三、口腔科疾病
12牙痛13拔牙后疼痛14牙龈炎
四、胃肠系统疾病
15食道、贲门失驰缓症16呃逆17胃下垂18急、慢性胃炎19胃酸增多症20慢性十二指肠溃疡(疼缓解)21单纯急性十二指肠溃疡炎22急、慢性结肠炎急性(慢性)杆菌性痢疾24便秘25腹泻26肠麻痹
五、神经、肌肉、骨骼疾病
27头痛28偏头痛29三叉神经痛30面神经麻痹31中风后的轻度瘫痪32周围性神经疾患33小儿脊髓灰质炎后遗症34美尼尔氏综合征35神经性膀胱功能失调36遗尿37肋间神经痛38颈臂综合征39肩凝症40网球肘41坐骨神经痛42腰痛43关节炎44小儿脑瘫
在20世纪70年代,以中国向全世界公布针刺麻醉的研究成果为契机,国际社会掀起了一股渴望了解针灸学和应用针灸治病的热潮,这是一次世界性的针灸热潮。因为对针灸的学习,西方医学界渐渐消除了对针灸的误解,一部分外国人还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应用、研究与推广针灸的主要力量。在针灸国际化的进程中,世界卫生组织发挥了重要的推动和引导作用,如在一些国家设立针灸研究培训合作中心﹑支持并创建世界针灸学联合会﹑制定《经络穴位名称国际标准》《针灸临床研究规范》等。如今,在世界各国,已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针灸医疗,从事针灸的人数约20~30万人。
20世纪下半叶,针灸临床的侧重diǎn在于观察与总结针灸的适应症。而90年代,针灸的临床应用范围已扩大到四个方面,即——经络诊断,针刺麻醉,针灸保健,针灸治疗。针灸如今可以治疗的病症达800多种,其中30%~40%治疗效果显著。包括一些常见疾病,功能性疾病,慢性病,某些疑难病症与急性病用以针灸辅助更见疗效。
由于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症,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如今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中国古代人民很早以前就采用针灸方法保健强身。在《黄帝内经》中称掌握针灸保健技术的医生为“上工”,《灵枢·逆顺》中云:“上工刺其未生者也。”
到了唐代,针灸保健已占有相当位置,如在《千金要方》中,就论述了许多针灸方面用以保健的材料。宋代王执中著的《针灸资生经》里,记载了用针灸预防多种疾病,如刺泻风门背不发痈疽等。明代医家亦倡导针灸保健,高武在《针灸聚英》里说:“无病而先针灸曰逆,逆,未至而迎之也。”逆,即防病之义。清代潘伟如在《卫生要求》一书中还阐发了针刺的保健作用,他说:“人之脏腑经络血气肌肉,日有不慎,外邪干之则病。古之人以针灸为本……所以利关节和气血,使速去邪,邪去而正自复,正复而病自愈。”
所谓针刺保健,就是用毫针刺激人体一定的穴位,以激发经络之气,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起来,从而起到强壮身体、益寿延年的目的。此种养生方法,就是针刺保健。针刺保健与针刺治病的方法虽基本相同,但着眼diǎn不同,针刺治病着眼于纠正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而针刺保健则着眼于强壮身体,增进机体代谢能力,旨在养生延寿。也正因为二者的着眼diǎn不同,反映在选穴、用针上亦有一定差异。若用于保健,针刺手法刺激强度宜适中,选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强壮功效的穴位为主。
保健灸法是中国独特的养生方法之一,不仅可用于强身保健,也可用于久病体虚之人的康复。所谓保健灸法,就是在身体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达到和气血、调经络、养脏腑、延年益寿的目的。《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灸法可以起到针、药有时不能起到的作用。至于灸法的保健作用,早在《扁鹊心书》中就有明确的记载:“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虽未得长生,亦可得百余岁矣”。
疏通经络
疏通经络的作用就是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经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等症状。针灸选择相应的腧穴和针刺手法及三棱针diǎn刺出血等使经络通畅,气血运行正常。
调和阴阳
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就是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扶正祛邪
针灸扶正祛邪的作用就是可以扶助机体正气及驱除病邪。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正邪相争的过程。针灸治病,就是在于能发挥其扶正祛邪的作用。
针灸疗法最早见于战国时代问世的《黄帝内经》一书。《黄帝内经》说:“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记述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流行,并传播到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
远古时期,人们偶然被一些尖硬物体,如石头、荆棘等碰撞了身体表面的某个部位,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疼痛被减轻的现象。古人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或人为地刺破身体使之出血,以减轻疼痛。人们已掌握了挖制、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于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工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更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切开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或石。《山海经》说:”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关于石针的早期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
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部位的病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或解除,继而学会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热的石块、砂土进行局部热熨,逐步发展以diǎn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叶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叶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芳香、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diǎn,因而后来成为了最主要的灸治原料。
“砭而刺之”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疗法的前身。
针具的“针”,繁体作“针”,字从金从咸,“金”表示“金属”,如金、银、青铜等材料,“咸”意为“酸涩”(见互动百科“咸”字条),“金”与“咸”联合起来表示:“一种产生酸涩感觉的器具”。不排除古人采用油炸过的竹针作为一次性针具的可能,这种竹针名叫“箴”,其字形中的“咸”,依然是“酸涩”的意思。
针灸学起源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针灸起源于三皇五帝时期,相传伏羲发明了针灸,他“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医学家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而据古代文献《山海经》和《内经》,有用“石篯”刺破痈肿的记载,以及《孟子》:“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说法,再根据如今在我国各地所挖出的历史文物来考证,“针灸疗法”的起源就在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发生某些病痛或不适的时候,不自觉地用手按摩、捶拍,以至用尖锐的石器按压疼痛不适的部位,而使原有的症状减轻或消失,最早的针具:砭石也之而生,随着古人智慧和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针具逐渐发展成青铜针、铁针、金针、银针,直到如今用的不锈钢针。相传,华夏文明的始祖伏羲是中医针灸的发明人。伏羲氏不仅画八卦,结绳为网,教民田猎,而且“尝百药而制九针”(东汉皇甫谧记载于《帝王世纪》)、“尝草制砭”(南宋罗泌记载于《路史》)。砭就是砭石,即华夏民族最早的针灸。灸法的起源与为的发现和使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身体有某种不适时,用以去烘烤得以减轻,继而用各种树枝作为施灸工具,逐渐发展到艾灸。
针灸治疗方法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其学术思想也随着临床医学经验的积累渐渐完善。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墓出土的医学帛书中有《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论述了十一条脉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现和灸法治疗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黄帝内经》是现存的中医文献中最早而且完整的中医经典著作,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经络系统,即有十二经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经别以及与经脉系统相关的标本、根结、气街、四海等,并对腧穴、针灸方法、针刺适应症和禁忌症等也做了详细的论述,尤其是《灵枢经》所记载的针灸理论更为丰富而系统,所以《灵枢》是针灸学术的第一次总结,其主要内容至今仍是针灸滨核心内容,故《灵枢》称为《针经》。继《内经》之后,战国时代的神医扁鹊所著《难经》对针灸学说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晋代医学家皇甫谧潜心钻研《内经》等著作,撰写成《针灸甲乙经》,书中全面论述了脏腑经络学说,发展并确定了349个穴位,并对其位置、主治、操作进行了论述,同时介绍了针灸方法及常见病的治疗,是针灸学术的第二次总结。
唐宋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昌盛,针灸学术也有很大的发展,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图”,并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应用。到了宋代,著名针灸学家王惟一编撰了《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考证了354个腧穴,并将全书刻于石碑上供学习者参抄拓印,他还铸造了2具铜人模型,外刻经络腧穴,内置脏腑,作为针灸教学的直观教具和考核针灸医生之用,促进了针灸学术的发展。
元代滑伯仁所者的《十四经发挥》,首次将十二经脉与任、督二脉合称为十四经脉,对后人研究经脉很有裨益。
针灸大成(光绪木刻)
明代是针灸学术发展的鼎盛时期,名医辈出,针灸理论研究逐渐深化,也出现了大量的针灸专著,如《针灸大全》、《针灸聚英》、《针灸四书》,特别是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汇集了明以前的针灸著作,总结了临床经验,内容丰富,是后世学习针灸的重要参考书,是针灸学术的第三次总结。
九针,针具名。为九种针具的总称。出《黄帝内经》。即鑱针、员针、鍉针、锋针、铍针、员利针、毫针、长针和大针。
一曰镵针,长一寸六分;
二曰员针,长一寸六分;
三曰提针,长三寸半;
四曰锋针,长一寸六分;
五曰铍针,长四寸,广二分半;
六曰员利针,长一寸六分;
七曰毫针,长三寸六分;
八曰长针,长七寸;
九曰大针,长四寸。
镵针者,头大末锐,去泻阳气;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者,以泻分气;提针者,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气;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铍针者,末如剑锋,以取大脓;员利针者,大如厘,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毫针者,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之而养,以取痛痹;长针者,锋利身薄,可以取远痹;大针者,尖如梃,其锋微员,以泻机关之水也。九针毕矣。黄帝九针博大精深,是中国中医最神奇所在。在古代乃是医玄之家的不传之秘。专治百邪癫狂,从现代医学讲就是抑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该针法吸取各类针灸精华,利用不同穴位的针灸机理,针到病除,疗效独特,在世界医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直到今天,世界各大医疗机构都将“黄帝九针”的研究作为重要课题之一。
据史书记载,“黄帝九针”在古代由黄帝所创,祛病除邪,愈后不再复发,堪称医学神技,后来因故失传,成为医学界的一大损失。自此之后,包括海外各大医学机构,一直没有放弃对“黄帝九针”的寻找和研究。万幸的是,重庆。红十字会康盾医院神经内科专家组经过多年研究,通过传统针灸医学资料的调研,以及走访轩辕氏的后人,成功得到“黄帝九针”的针法。
杜建华:内经针法的奥秘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我相信很多人会惊讶地发现《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里所说的“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原来与我们的针灸临床是那么的密切相关,有着很大的指导和实际操作意义。
通过学习《黄帝内经》,使我对中医尤其是针灸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与我们“新概念针灸”关系较为紧密的有:
1)“素问”里很重要的内容是“五运六气”;
2)灵枢经为何也叫“针经”?实际上整本《黄帝内经》里很多篇章讲的就是针灸;3)若能深入学习、探索和临床验证的话,不难发现内经里很明确地有“调神”、“调气(气血、阴阳)”和“解结”三大方法;
4)判断针灸是否有效的方法之一是看脉的变化;
5)有必要把分散在整本《内经》中的针法提炼出来,我称这一针法为“内经针法”。当我从《黄帝内经》中一条条挖掘、整理出这一针法时,我感到整个人被震撼了!可以讲自从我学习针灸以来(不管是跟师傅学,向老师学,看书或与同行交流等等),这是除我一个道家师傅教我的那套“天易针法”外,与“八字治疗法”一样,能让我极感震撼的一套针法。
在给大家介绍这套针法时,我认为我绝对不会也没有刻意隐瞒什么!但我确实会给大家留下不少的思考题。如果你什么都只要现成的,连一diǎndiǎn的脑筋也不愿意动或不愿意经过临床的验证,说实在话,我觉得你根本就没必要来房间听我讲课,也根本不需要听我的讲课录音,那对你是一种浪费!对我也是不公平的,毕竟讲课是要花时间也要动脑子的。
那么“内经针法”为何会让我感到震撼呢?我们回顾一下我已经讲过的内容(没讲的内容还请大家继续思考)
1)“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这八个字我相信所有学过内经的人都知道,很多专家也论证这八个字是养生的法则。我不否认这些,但我更认为这八个字真正体现了“内经针法”的精髓所在。这套针法的一切法则及依据均是按照阴阳的变化和平衡来考虑的,同时在具体操作时,又完全可以用数来明确表达的(见下面的分析);
2)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三阳指阳明、太阳、少阳经,其盛衰在人迎处表现;三阴指太阴、少阴、厥阴经,其盛衰在寸口处表现。(人迎盛表示阳有余,寸口盛表示阴有余);
3)内经针法与三大回环系统紧密相关;
4)若盛一倍,则用第三套回环系统,即:盛一倍,用足(补少阳胆经,泻足厥阴肝经);盛一倍而燥,用手(补少阳三焦经,泻厥阴心包经);
盛二倍,则用第二套回环系统,即:盛二倍,补太阳膀胱经,泻少阴肾经;盛二倍而燥,补太阳小肠经,泻少阴心经;
盛三倍,则用第一套回环系统,即:盛三倍,补足阳明胃经,泻足太阴脾经;盛三倍而燥,补手阳明大肠经,泻手太阴肺经。
5)若阳有余而阴不足,与上述所述相反。
6)先补后泻原则(若二者都虚则不能扎针,要先吃药);两补一泻或两泻一补,阳经上全部是“二”(个穴位),阴经上全部是:“一(个穴位)“。
7)针刺频率:“厥阴--少阳”回环系统:一天一次;“少阴--太阳”回环系统:二天一次;“太阴--阳明”回环系统:一天二次。
8)表里经是用来调节阴阳平衡的;手足各三对同名阳经是用来接通经气的。
9)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三、进一步的思考
一)我们的脑海里一定要有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即:
1)太阴----阳明回环系统
少阴----太阳回环系统
厥阴----少阳回环系统
明白了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你再去看内经,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从不清晰变得易于理解了。
2)从三大回环系统又可以很容易推导出别通的概念,而且一目瞭然,直奔主题,大道至简。
很明显从这张图里,我们马上就发现了六对别通关系:
肺与膀胱相别通(手太阴----足太阳);脾与小肠相别通(足太阴----手太阳);
心与胆相别通(手少阴----足少阳);肾与三焦相别通(足少阴----手少阳);
心包与胃相别通(手厥阴----足阳明);肝与大肠相别通(足厥阴----手阳明)阴有余而阳不足:
二)取穴的原则
“内经针法”里主要是二补一泻或二泻一补,也就是要处理好这三个穴位间的关系,其要诀就是我在前面说的话: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有人以络穴来划分所谓补、泻的说法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的,但肯定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我们以祝华英道长书中的那个病案来说: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是公孙穴,三阴交肯定比公孙穴高,那为何还是错的?(道长后来改了穴位,就马上见到疗效了)就是要相互比较,这很重要。以络穴来划分的话,从理论上看似乎很对(大家可看络穴的定义),实际上是不对的,临床上也证明了这一diǎn。再者,除非你的针灸手法很好,否则根本不行。我在讲座里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特意举了给金鱼缸加水和排水的例子,相信对大家会有启发。
三)这套针法里讲的内容一定要在临床上去验证,反复验证方可找到更多的问题,也能找到答案。
1)怎样把“寸口脉”、“人迎脉”?
2)盛一倍、盛二倍、盛三倍等等该怎样比较出来?
3)何谓“盛一倍而燥”?这个“燥”指的是什么?
4)人迎、寸口脉基本平和就一定没病吗?
5)当你通过“内经针法”基本解决了病人的症状后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培元、固本”的目的?
6)若你不会把脉的话,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法?该注意什么问题?
1)黄元御《四圣新源》寸口人迎脉法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
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可以候五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腑。以太阴为五脏
之首,阳明为六腑之长也。
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腑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
口小而人迎大。《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
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
太阳,二倍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在手阳明。盛而为热,虚则
为寒,紧则痛痹,代则乍甚乍间。人迎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寸
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厥阴。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
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
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寸口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
阴为内关,死不治。《灵枢·经脉》:人迎与脉口即寸口也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
之短期。《灵枢·五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以气口主里,伤食则
阴郁于内,故气口盛坚,人迎主表,伤寒则阳郁于外,故人迎盛坚。此诊寸口人迎之法也。
寸口人迎之脉,载在经文,后世乃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无稽妄谈,不足辨也。
我们的中医药,是几亿人经过五千年的实践证明了的。著名的医书《伤寒论》从唐朝到现在也有两千多年,是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是经过总结的相当科学的医书。--金庸
之所以在讲到医学的时候先把洋人的牢骚和几段戏谑的文字抬出来,是因为平素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庸医总是比较多。但这一diǎn丝毫影响不了中医的伟大与玄奥。事实上也是这样,最了不起的事物往往并不总是可以轻见。
中国古代的名医众多,医学典籍也非常多。但是,在信息极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与名医的接触几率也就少了许多。不管如何,扁鹊、华佗、孙思邈、钱乙、李时珍……这些伟大的名字如皓月般挂在中国文明的重要部位,让人发出无尽的追思。
下面所记述的是信手拈来的几个故事,与浩瀚的神奇中医相比,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用药如用兵
对于用兵,许多人认为是军事家的事情,与平民无关。尤其在如今的太平盛世,这一diǎn越发明显。然而,在兵荒马乱的古代社会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百姓茶余饭后更多的谈资便是战场上的生杀成败。这一diǎn在医学界也有体现。背着药箱的医生同时背着被医者的生命,因此,他俨然战场上的将军,可以很自豪地说上一句:“用药如用兵”。
说来真是形象得紧,身体染了病灶,如同被敌人觊觎已久的领土暂时被敌人占据,用兵用得好,可以恢复领土主权,用兵用不好,不仅收不回领土,还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甚至,领土尽失。对生命体而言,自然是该寿终正寝了。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对于“用药如用兵”有着很精彩的阐释——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而毒药则以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府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傅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尊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忧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武也。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今天看来,这篇短小的论述依然有着非常强烈的可借鉴意义。甚至可以称之为中医用药的典范。“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这句话是对魏晋时期服食以求长生者的总结。事实上也是如此,大量靠吃药乞求长生不老的人最终暴毙。就好像经常无端挑起战争的人,最终很难有好的结局。如今的电视广告上,各种补药铺天盖地袭来,试问,身体如何能够消受得了?
中医非常讲究因人施药。“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此原则中体现了中国哲学中最伟大的“和”的精神。逢事不可过,用药如此,用兵自然也是如此。也只有如此,才可能让病人得到恰当的治疗,才可能保证立于不败之地。
能起死回生的小小银针
针灸疗法如同几年前流行一时的刮痧疗法一样,为大多数西人所不理解——一根小小的银针,扎在身上就能治病,这究竟是为什么?
针灸疗法的基础是中医经络学说。按中医古籍的说法,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它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脏腑联系的网络。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经络好比一棵树的枝干,而针灸的穴位,就分布在这棵树的各条枝干上。中国对针灸术的发明,其意义不亚于口耳相传的四大发明。中医第一部经典《黄帝内经》中就记载了系统的针灸理论。两千年前的《八十一难经》中写着,用针刺“俞”位,即可止痛。古代中医总结出的四总穴歌,至今被奉若圭臬——“面口合谷收、头项寻列缺、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意思是说只要扎对合谷、列缺、委中、三里等穴位,相应部位的疼痛即可针到病除。西晋名医皇甫谧所著《针灸甲乙经》中记载的可行针的穴位就有349个,已经非常完善。
为了使学生掌握针灸穴位经络循行方向,早在秦汉时期,人们就绘成针灸腧穴图。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针灸穴位图进一步发展,一般绘成正面、背面和侧面三种,有的图还带有彩色,以标记不同的经络走向,易于辨认。唐代的太医官在教学时,基本上就是先在针灸腧穴图上讲解,然后再在人身上实习、具体操作。然而,针灸腧穴毕竟还是绘在纸上的平面图,估计有时也不容易弄得准确,这是通过唐代十分发达的医学教育之后,人们得出的一个结论。
直到宋朝,才出现了仿人体塑造而成的针灸铜人。
北宋天圣五年(1027年),宋仁宗诏命翰林医官王惟一制造了两具针灸铜人,其高度与正常成年人相近,胸背前后两面可以开合,体内雕有脏腑器官,铜人表面镂有穴位,穴旁刻题穴名。同时以黄蜡封涂铜人外表的孔穴,其内注水。如取穴准确,针入而水流出;取穴不准,针不能刺入。
针灸铜人慢慢成了后来经络腧穴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明清等朝陆续制作了不少这样的铜人。清政府令吴谦等人编撰《医宗金鉴》,为鼓励主编者,曾铸若干具小型针灸铜人作为奖品。这批针灸铜人现在上海中医学院医史博物馆藏有一具,系女性形状,高46厘米、实心,表面有经络腧穴,但造型欠匀。中国历史博物馆亦藏有一具针灸铜人,高178厘米,为晚清制造。
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好的病人不计其数,小小的银针也因此被称为“起死回生针”。
柳枝接骨
中医一直固执地认为自然与人是和谐的,中医的经络学说、阴阳学说、中草药的运用等等无一不是来自于对自然界的大悟。
然而,直接把自然界的不相干的物种拿来嫁接到断裂的人体上,听起来还是有些玄之又玄。
在傅青主《金针度世》一书中就有关于柳枝接骨的记载:把剥去了皮的柳枝整成骨形,柳枝中间打通成骨腔状,然后放在两段碎骨头的切面中间,代替被切除的骨头,在安放时,木棒的两端和骨头的两个切面都要涂上热的生鸡血,再把一种能生长肌肉的“石青散”撒在肌肉上,把肌肉缝好,在接合部位上敷上接血膏,夹上木板以固定骨位,便大功告成。
植入骨中的柳枝,会渐渐被钙化,成为骨骼。
自然的植物成为人体组织的延伸,可谓是上帝的造化了。
药王孙思邈
药王孙思邈,隋唐时人。有《千金方》传世。民间流传的关于他的神奇故事不胜枚举。
有一次,孙思邈行医途中,遇到四个人抬着一口薄棺材向郊外的荒丘走去,后面跟着哭得泪人似的老婆婆。孙思邈定睛细看,发现从棺材的底缝里滴出几滴鲜血,便赶紧上前挡棺询问详情。原来棺材里是老婆婆的独生女儿,因难产刚死不久,胎儿仍在孕妇的肚子里。孙思邈听罢寻思:这个产妇可能还有救。于是,请求抬棺材的人赶紧撬开棺盖。只见产妇面色蜡黄,伸手摸脉竟发现还有微弱的跳动。他赶紧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选准穴位,扎了下去,并采用捻针手法,加大力度。过了一会儿,“死去”的产妇竟然奇迹般地睁开了双眼,苏醒过来,同时腹中的胎儿也生出来了,发出一声清脆的啼哭。老婆婆见孙思邈一针救了两条性命,倒头便拜,四个抬棺的也长跪不起。从此,孙思邈能起死回生的声名传开了,被人称为“活神仙”。
钱乙自治
《宋史·方技》记载,北宋大医学家、“儿科之圣”钱乙,医术高超,但性情倔强。中年之后,他得了怪病,久治不愈。但还是坚持按自己的意念来治疗。后来病情加剧,他叹息着说:“这种病就是‘周痹’啊,如果侵入内脏,就会死人的。我大概是要死了吧。”不久他又说:“我可以把病转移到手脚上去。”于是自己制作药剂,日夜饮用。他的左手和左脚便突然间卷曲不能伸展了。他高兴地说:“可以了!”他的亲朋好友到东山去采到了比斗还大的茯苓,他就按医方上的方法服用,直到把它吃完。这样他虽然半边手足偏废不能用,但却骨节坚强和健康人一样。后来他以有病为理由,辞官回家,再也没有出过门。
钱乙处方用药时并不拘泥于某一师某一门。他什么书都读,对于古人的医疗方法也不拘泥、固执。他治病就像带兵打仗一样,经常安全地越过险要地带,故意暂时放纵敌人然后一举全歼,但结果又与医理吻合。他特别精通《本草》等书,分辨其中失误和遗缺的地方。有人找到奇怪罕见的药物,拿去问他,他总能说出该药的生长过程、形貌特diǎn、名称和形状方面与其他药的区别。把他说的拿回去与书对照,都能吻合。
晚年,他的瘫痪症状有所加剧,他知道自己治不好了,便把亲戚们找来告别,换好了衣服等待着死亡的来临,就这样去世了。他活了82岁。
鸡鸭鱼肉皆可入药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养生家中,有这么一个流派,他们既不主张呼吸吐纳,运动锻炼,也不主张悦意琴棋,服食药饵,他们提倡食疗。这一派人中有南唐的陈士良、元代的忽思慧以及明代的卢和等,但其中最负盛名的要数唐代的著名医药学家孟诜了。
孟诜生于公元621年,卒于公元713年,享年92岁。他从年轻时就喜好医药,后来更精研食疗与养生术,他曾对人说:“若能保身养性者,常须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根据自己几十年的实践经验,他搜集了241种兼具医疗作用与营养价值的食品,编成了我国第一部食疗学的专著《食疗本草》。
牛黄是脊索动物门哺乳纲牛科动物牛肝脏的胆结石。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
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肿、尿毒症。天然牛黄很珍贵,国际上的价格要高于黄金,大部分使用的是人工牛黄。
古代十大神医:盘diǎn中国十大赫赫有名的名医!
现在的西医,因为见效快颇受当代人的推崇,然而,中国五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医,是否真那么不值一提我倒觉得,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没有研究过就没有发言权,本人虽没有研究过,但一直认为中医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不说中医,我们来说说中国古代的名医们,他们是指扁鹊、华佗、孙思邈、张仲景、皇甫谧、葛洪、朱震亨、李时珍、钱乙、叶天士十位著名的医学家。
扁鹊
扁鹊(公元前407—前310),名秦越人,勃海莫人(今河北内邱县),战国时代名医。又家于卢国(今山东长清一带),因名之曰卢医。《史记》等载其事迹涉及数百年。扁鹊精于内、外、妇、儿、五官等科,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法治疗疾病,被尊为医祖。相传扁鹊曾医救虢太子,扁鹊死后,虢太子感其再造之恩,收其骨骸而葬之,墓位于今永济市清华镇东。扁鹊年轻时虚心好学,刻苦钻研医术。他把积累的医疗经验,用于平民百姓,周游列国,到各地行医,为民解除痛苦。由于扁鹊医道高明,为百姓治好了许多疾病,赵国劳动人民送他“扁鹊”称号。
张仲景
张仲景名机,被人称为医圣。南阳郡涅阳(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另说河南南阳市)人。生于东汉桓帝元嘉、永兴年间,(约公元150~154年),死于建安末年(约公元215~219年)活了七十岁左右。相传曾举孝廉,做过长沙太守,所以有张长沙之称。
张仲景从小嗜好医学,“博通群书,潜乐道术。”当他十岁时,就已读了许多书,特别是有关医学的书。他的同乡何颙赏识他的才智和特长,曾经对他说:“君用思精而韵不高,后将为良医”(《何颙别传》)。后来,张仲景果真成了良医,被人称为“医中之圣,方中之祖。”这固然和他“用思精”有关,但主要是他热爱医药专业,善于“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结果。年轻时曾跟同郡张伯祖学医。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和临床实践,医名大振,成为中国医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医学家。
华佗
华佗(约145-208)东汉末医学家,汉族。字元化,沛国谯(今安徽亳州市谯城区)人。《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尤其“精于方药”。人们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华佗医术十分精湛,他首创用全身麻醉法施行外科手术,被后世尊之为“外科鼻祖”。他不但精通方药,而且在针术和灸法上的造诣也十分令人钦佩。他每次在使用灸法的时候,不过取一两个穴位,灸上七八壮,病就好了。
皇甫谧
皇甫谧,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朝那(今甘肃灵台县朝那镇)人。生于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二一五年),卒于西晋太康三年(公元二八二年),他一生以著述为业,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著有《针灸甲乙经》、《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
葛洪
葛洪(284~364)为东晋道教学者、著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县)人。三国方士葛玄之侄孙,世称小仙翁。他曾受封为关内侯,后隐居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肘后备急方》、《西京杂记》等。其中丹书《抱朴子·内篇》具体地描写了炼制金银丹药等多方面有关化学的知识,也介绍了许多物质性质和物质变化。葛洪精晓医学和药物学,主张道士兼修医术。
孙思邈
孙思邈(541或581~682)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被人称为“药王”。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幼聪颖好学。自谓“幼遭风冷,屡造医门,汤药之资,罄尽家产”。及长,通老、庄及百家之说,兼好佛典。年十八立志究医,“颇觉有悟,是以亲邻中外有疾厄者,多所济益”。北周大成元年(579),以王室多故,乃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及周静帝即位,杨坚辅政时,征为国子博士,称疾不就。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以其“有道”,授予爵位,固辞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显庆三年(658),唐高宗又征召至京,居于鄱阳公主废府。翌年,高宗召见,拜谏议大夫,仍固辞不受。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假鄱阳公主邑司以属之。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钱乙
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后祖父北迁,遂为东平郓州(今山东郓城县)人。约生于宋明道元年(公元一o三二年),卒于政和三年(公元一一一三年)。钱乙的一生,在治学上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专一为业,垂四十年”。我国医学史上第一个著名儿科专家钱乙撰写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儿科专著。它第一次系统地总结了对小儿的辨证施治法,使儿科自此发展成为**的一门学科。后人视之为儿科的经典著作,把钱乙尊称为“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朱震亨
朱震亨,字彦修,生活于公元11~1351年。元代金华(今浙江义乌县)人,家居于丹溪,故后人尊称为丹溪翁,亦称为朱丹溪。自幼好学,师事朱熹的再传弟子许谦学习理学,精通文哲,至四十岁才开始习医,首先自学《素问》,而后又受业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门下。罗知悌虽为河间弟子,但旁通张从正、李东垣之学,故将刘河间、张从正、李东垣、王海藏诸家之书授予丹溪,使朱丹溪旁通当时名家之说,开拓了知识范围。通过多年临床实践,朱氏自创新说,自成一家之言,创立了有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及“相火论”学说,并于杂病提出了以气、血、痰、郁的辨证治疗方法,于医学理论的发挥及杂病的治疗作出了贡献,被誉为金元四大家之一。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等。此外,流传有关丹溪之书亦很多,其中以《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最有代表性,但均非丹溪本人所著,系后人将朱氏临床经验整理而成。
李时珍
李时珍(1518年-1593年)字东璧,号濒湖,身高约合现今163米,湖北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生于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其父李言闻是当地名医。李时珍继承家学,尤其重视本草,并富有实践精神,肯于向劳动人民群众学习。李时珍三十八岁时,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被推荐上京任太医院判。太医院是专为宫廷服务的医疗机构,当时被一些庸医弄得乌烟瘴气。李时珍再此只任职了一年,便辞职回乡。李时珍曾参考历代有关医药及其学术书籍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等书。
李家世代业医,祖父是“铃医”。父亲李言闻,号月池,是当地名医。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绅的欺侮。因此,父亲决定让二儿子李时珍读书应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头地。李时珍自小体弱多病,然而性格刚直纯真,对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于学。自十四岁中了秀才后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举人均名落孙山。于是,他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于是向父亲求说并表明决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实面前终于醒悟了,同意儿子的要求,并精心地教他。不几年,李时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医生。
明白了三大回环系统的概念,你再去看内经,就会发现很多问题从不清晰变得易于理解了。
2)从三大回环系统又可以很容易推导出别通的概念,而且一目瞭然,直奔主题,大道至简。
很明显从这张图里,我们马上就发现了六对别通关系:
肺与膀胱相别通(手太阴----足太阳);脾与小肠相别通(足太阴----手太阳);
心与胆相别通(手少阴----足少阳);肾与三焦相别通(足少阴----手少阳);
心包与胃相别通(手厥阴----足阳明);肝与大肠相别通(足厥阴----手阳明)阴有余而阳不足:
二)取穴的原则
“内经针法”里主要是二补一泻或二泻一补,也就是要处理好这三个穴位间的关系,其要诀就是我在前面说的话:补泻穴位的位置关系:补者在高位(近头位置),泻者在低位(远头位置)。有人以络穴来划分所谓补、泻的说法在一般的情况下是对的,但肯定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我们以祝华英道长书中的那个病案来说:足太阴脾经的络穴是公孙穴,三阴交肯定比公孙穴高,那为何还是错的?(道长后来改了穴位,就马上见到疗效了)就是要相互比较,这很重要。以络穴来划分的话,从理论上看似乎很对(大家可看络穴的定义),实际上是不对的,临床上也证明了这一diǎn。再者,除非你的针灸手法很好,否则根本不行。我在讲座里为了让大家明白这个道理,特意举了给金鱼缸加水和排水的例子,相信对大家会有启发。
三)这套针法里讲的内容一定要在临床上去验证,反复验证方可找到更多的问题,也能找到答案。
1)怎样把“寸口脉”、“人迎脉”?
2)盛一倍、盛二倍、盛三倍等等该怎样比较出来?
3)何谓“盛一倍而燥”?这个“燥”指的是什么?
4)人迎、寸口脉基本平和就一定没病吗?
5)当你通过“内经针法”基本解决了病人的症状后该怎么做才能达到“培元、固本”的目的?
6)若你不会把脉的话,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法?该注意什么问题?
1)黄元御《四圣新源》寸口人迎脉法
气口者,手太阴经之动脉,在鱼际之下,人迎者,足阳明经之动脉,在结喉之旁。太阴
行气于三阴,故寸口可以可以候五脏,阳明行气于三阳,故人迎可以候六腑。以太阴为五脏
之首,阳明为六腑之长也。
脏阴盛则人迎小而寸口大,虚则人迎大而寸口小,腑阳衰则寸口大而人迎小,旺则寸
口小而人迎大。《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
者,命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一倍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倍,病在足
太阳,二倍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倍,病在足阳明,三倍而躁,在手阳明。盛而为热,虚则
为寒,紧则痛痹,代则乍甚乍间。人迎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阳,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寸
口大一倍于人迎,病在足厥阴,一倍而躁,在手厥阴。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阴,二倍而躁,
在手少阴。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阴,三倍而躁,在手太阴。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
热中,出糜、少气、溺色变,紧则痛痹,代则乍痛乍止。寸口四倍,且大且数,名曰溢阴,溢
阴为内关,死不治。《灵枢·经脉》:人迎与脉口即寸口也俱盛四倍以上,命曰关格,关格者,与
之短期。《灵枢·五色》:人迎盛坚者,伤于寒,气口盛坚者,伤于食。以气口主里,伤食则
阴郁于内,故气口盛坚,人迎主表,伤寒则阳郁于外,故人迎盛坚。此诊寸口人迎之法也。
寸口人迎之脉,载在经文,后世乃有左为人迎,右为气口之说,无稽妄谈,不足辨也。
我们的中医药,是几亿人经过五千年的实践证明了的。著名的医书《伤寒论》从唐朝到现在也有两千多年,是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是经过总结的相当科学的医书。--金庸
之所以在讲到医学的时候先把洋人的牢骚和几段戏谑的文字抬出来,是因为平素生活中我们见到的庸医总是比较多。但这一diǎn丝毫影响不了中医的伟大与玄奥。事实上也是这样,最了不起的事物往往并不总是可以轻见。
中国古代的名医众多,医学典籍也非常多。但是,在信息极不发达的时代,百姓与名医的接触几率也就少了许多。不管如何,扁鹊、华佗、孙思邈、钱乙、李时珍……这些伟大的名字如皓月般挂在中国文明的重要部位,让人发出无尽的追思。
下面所记述的是信手拈来的几个故事,与浩瀚的神奇中医相比,不过是沧海之一粟。
用药如用兵
对于用兵,许多人认为是军事家的事情,与平民无关。尤其在如今的太平盛世,这一diǎn越发明显。然而,在兵荒马乱的古代社会中,情形就大不一样了——百姓茶余饭后更多的谈资便是战场上的生杀成败。这一diǎn在医学界也有体现。背着药箱的医生同时背着被医者的生命,因此,他俨然战场上的将军,可以很自豪地说上一句:“用药如用兵”。
说来真是形象得紧,身体染了病灶,如同被敌人觊觎已久的领土暂时被敌人占据,用兵用得好,可以恢复领土主权,用兵用不好,不仅收不回领土,还可能导致更大的损失,甚至,领土尽失。对生命体而言,自然是该寿终正寝了。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对于“用药如用兵”有着很精彩的阐释——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而毒药则以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府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傅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尊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忧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武也。然而,选材必当,器械必良,克期不愆,布阵有方,此又可更仆数也。孙武子十三篇,治病之法尽之矣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对于“用药如用兵”有着很精彩的阐释——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而毒药则以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府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傅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尊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忧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数病而合治之,则并力捣其中坚,使离散无所统,而众悉溃。病方进,则不治其太甚,固守元气,所以老其师;病方衰,则必穷其所之,更益精锐,所以捣其穴。
若夫虚邪之体,攻不可过,本和平之药,而以峻药补之;衰敝之日,不可穷民力也。实邪之伤,攻不可缓,用峻厉之药,而以常药和之;富强之国,可以振武也。然而,选材必当。
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中对于“用药如用兵”有着很精彩的阐释——
圣人之所以全民生也,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而毒药则以攻邪。故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之类也。古人好服食者,必有奇疾,犹之好战胜者,必有奇殃。是故兵之设也以除暴,不得已而后兴;药之设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其道同也。
故病之为患也,小则耗精,大则伤命,隐然一敌国也。以草木之偏性,攻藏府之偏胜,必能知彼知己,多方以制之,而后无丧身殒命之忧。是故傅经之邪,而先夺其未至,则所以断敌之要道也;横暴之疾,而急保其未病,则所以守我之岩疆也。挟宿食而病者,先除其食,则敌之资粮已焚;合旧疾而发者,必防其并,则敌之内应既绝。辨经络而无泛用之药,此之谓向尊之师;因寒热而有反用之方,此之谓行间之术。一病而分治之,则用忧可以胜众,使前后不相救,而势自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