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谨言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民国五年,公历1913年3月26日
新一期《名人》杂志在北六省乃至京津等地引起了轰动,就像是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其威力不下于正在进行的南北和谈。比起之前的大篇文字报道,这期的《名人》别出心裁的刊登了大量的照片,楼逍骑在马上的戎装照更是占据了整整半个版面。不需要细看内容,只凭这张照片就足够吸引眼球。
按照李谨言的话来说,这就是“名人”效应。
“先生,小姐,真没有了。”报童朝几个青年学生扯了扯装报纸的布口袋,里面的确空空如也。
“又没有。”一个穿着蓝色上衣黑色裙子的女学生抱怨道:“我们都跑了快一个上午了,结果都卖完了。”
“不奇怪。”旁边一个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穿着立领学生装的男学生说道:“别说我们了,连我爹都一大早吩咐家人去买这份报纸。”
“邹先生?”
“是啊。前天有两个记者上门,说是要为我爹做专访,他们报出的名号就是《名人》。我爹想知道这到底是份什么报纸,又听说这期有北六省楼家父子的报道,一定要我买回去一份不可。”
“邹先生不是醉心研究,不关心政治吗?”
“是不关心,但我爹对楼家父子倒是十分推崇,尤其是楼逍,当初他在满洲里打败俄国人时,我爹就敲着我的头,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男学生略显夸张的一抹额头,摆出一副苦脸,“我如果不能把这份报纸买回去,恐怕要被家法伺候了。”
几个女学生都被他逗笑了。
这期《名人》不只是在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巨大反响,社会各界,无论是赞赏他的还是敌视他的,也都对楼逍充满了好奇,再加上特别增加的楼大帅,展长青等人的专访,这一切的因素加在一起,促成了这期《名人》的热销,甚至是脱销。
“卖光了?”
李谨言得到消息也略显诧异,他预料到这期《名人》会卖得不错,特别吩咐文老板增印两千份,却没想到会这么快就脱销了。
“省内各地,包括京津两地的报商都希望能再次增印,另外上海那边很多人也对这份期刊感兴趣,三少爷,要不咱们也在上海开家分社?京城不也有临时分社了吗?”
文老板不是第一次提出在上海开分社的事情,李谨言考虑片刻之后还是摇了头。现在还不行,上海是什么地方?十里洋场,各国租界林立,水不是一般的深,再加上是宋舟治下,贸然派人过去一不小心就会惹麻烦。要想在上海开分社,至少也要等楼大帅坐上联合政府大总统的宝座再说。
从京城传来消息,南北和谈已经大有眉目,北六省提出的联省自治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虽然对中央收回财政和税收大权还有异议,但在白宝琦搬出中央银行以及一系列的相关制度之后,反对的声音也渐渐低了下去。
财政税收虽然交由中央管着,却不意味着中央政府能为所欲为,随意卡地方的脖子。各省督帅手里的权力势必要分出一些,却不会真被削藩,这就足够了。
见好就收,不鸡蛋碰石头,是不变的真理。
别看这些督帅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真让他们拼光手里的家底打一仗,还是输面比赢面大的,没几个人乐意。就像滇军和黔军,隔三差五为了芝麻大的事情打一架,川军偶尔还掺和进去拉偏架,结果是朝天放枪的时候多,伤筋动骨的时候少。还有山东督帅韩庵山,挂着个逃跑督帅的名头,军队也不服他管,照样活得好好的,还为能继续当个光杆司令努力奋斗中……
这些政治上的事,李谨言现在也只能看出点皮毛,再深他就要头晕了,好在有楼少帅,他告诉李谨言,最迟不超过四月中旬就会出结果。结果也只有两个,最好和最坏。
“最好的结果是大帅上位。”这点李谨言能猜到,“那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和谈破裂,继续内战,或者再谈。”
继续内战?
“怎么?”
“没什么。”李谨言摇头,楼少帅也说了这是最坏的结果。反正事情到底会怎么发展,也不是他能控制的,他再担心也没用。与其操心他插不上手的事情,还不如多想想招工的问题。虽然最近陆续有山东的移民进入北六省,但劳动力的缺口还是很大。加上军队也在这段期间招兵,更加大了招工的难度。
>
民国五年,公历1913年3月26日
新一期《名人》杂志在北六省乃至京津等地引起了轰动,就像是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其威力不下于正在进行的南北和谈。比起之前的大篇文字报道,这期的《名人》别出心裁的刊登了大量的照片,楼逍骑在马上的戎装照更是占据了整整半个版面。不需要细看内容,只凭这张照片就足够吸引眼球。
按照李谨言的话来说,这就是“名人”效应。
“先生,小姐,真没有了。”报童朝几个青年学生扯了扯装报纸的布口袋,里面的确空空如也。
“又没有。”一个穿着蓝色上衣黑色裙子的女学生抱怨道:“我们都跑了快一个上午了,结果都卖完了。”
“不奇怪。”旁边一个鼻梁上架着圆框眼镜,穿着立领学生装的男学生说道:“别说我们了,连我爹都一大早吩咐家人去买这份报纸。”
“邹先生?”
“是啊。前天有两个记者上门,说是要为我爹做专访,他们报出的名号就是《名人》。我爹想知道这到底是份什么报纸,又听说这期有北六省楼家父子的报道,一定要我买回去一份不可。”
“邹先生不是醉心研究,不关心政治吗?”
“是不关心,但我爹对楼家父子倒是十分推崇,尤其是楼逍,当初他在满洲里打败俄国人时,我爹就敲着我的头,只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男学生略显夸张的一抹额头,摆出一副苦脸,“我如果不能把这份报纸买回去,恐怕要被家法伺候了。”
几个女学生都被他逗笑了。
这期《名人》不只是在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巨大反响,社会各界,无论是赞赏他的还是敌视他的,也都对楼逍充满了好奇,再加上特别增加的楼大帅,展长青等人的专访,这一切的因素加在一起,促成了这期《名人》的热销,甚至是脱销。
“卖光了?”
李谨言得到消息也略显诧异,他预料到这期《名人》会卖得不错,特别吩咐文老板增印两千份,却没想到会这么快就脱销了。
“省内各地,包括京津两地的报商都希望能再次增印,另外上海那边很多人也对这份期刊感兴趣,三少爷,要不咱们也在上海开家分社?京城不也有临时分社了吗?”
文老板不是第一次提出在上海开分社的事情,李谨言考虑片刻之后还是摇了头。现在还不行,上海是什么地方?十里洋场,各国租界林立,水不是一般的深,再加上是宋舟治下,贸然派人过去一不小心就会惹麻烦。要想在上海开分社,至少也要等楼大帅坐上联合政府大总统的宝座再说。
从京城传来消息,南北和谈已经大有眉目,北六省提出的联省自治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虽然对中央收回财政和税收大权还有异议,但在白宝琦搬出中央银行以及一系列的相关制度之后,反对的声音也渐渐低了下去。
财政税收虽然交由中央管着,却不意味着中央政府能为所欲为,随意卡地方的脖子。各省督帅手里的权力势必要分出一些,却不会真被削藩,这就足够了。
见好就收,不鸡蛋碰石头,是不变的真理。
别看这些督帅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真让他们拼光手里的家底打一仗,还是输面比赢面大的,没几个人乐意。就像滇军和黔军,隔三差五为了芝麻大的事情打一架,川军偶尔还掺和进去拉偏架,结果是朝天放枪的时候多,伤筋动骨的时候少。还有山东督帅韩庵山,挂着个逃跑督帅的名头,军队也不服他管,照样活得好好的,还为能继续当个光杆司令努力奋斗中……
这些政治上的事,李谨言现在也只能看出点皮毛,再深他就要头晕了,好在有楼少帅,他告诉李谨言,最迟不超过四月中旬就会出结果。结果也只有两个,最好和最坏。
“最好的结果是大帅上位。”这点李谨言能猜到,“那最坏的结果是什么?”
“和谈破裂,继续内战,或者再谈。”
继续内战?
“怎么?”
“没什么。”李谨言摇头,楼少帅也说了这是最坏的结果。反正事情到底会怎么发展,也不是他能控制的,他再担心也没用。与其操心他插不上手的事情,还不如多想想招工的问题。虽然最近陆续有山东的移民进入北六省,但劳动力的缺口还是很大。加上军队也在这段期间招兵,更加大了招工的难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