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醉梦间 (1/2)
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司宫令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11.醉梦间
此后赵皑来湛乐楼的次数逐渐增多,通常并非作为食客光顾,而是像熟人一样向此地遇见的人嘘寒问暖,乐于倾听他们的讲述,为他们排忧解难。为避嫌,蒖蒖不大搭理他,他便常与宋婆婆闲聊,得知宋婆婆当年在临安卖鱼羹,立即表示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我还记得先帝隔个两三天便要差人去买婆婆的鱼羹。先帝一向最疼我们兄弟三人,什么珍奇宝贝、山珍海味都经常大把地赏,唯独买回来的鱼羹舍不得与我们分食。有次中官买回来时先帝还在和大臣议事,中官把鱼羹放在福宁殿,被我和三哥悄悄偷吃了,先帝回来对我们好一阵斥责,还差点亲自操起麈尾抽我们小腿。”
听得宋婆婆掩口直乐,道:“虽然先帝确实曾好几次差人来买我的鱼羹,但这一番好形容,大王真是过奖了……我离开临安时,大王哥儿几个应该都还没出生呢!”
赵皑对宋婆婆表达的善意并不仅限于口头的恭维,但凡见她在劳作便会出手相助,从腌鱼腌虾到晒干菜,都会亲自动手从旁协助。有一次蒖蒖自外归来,见赵皑正挽着袖子帮宋婆婆搬一块厚重的青石板去压抹好了盐的腌肉,以控干水分,忙去阻止:“大王千金之躯,岂能干这等粗活。”
“去去,别妨碍我。”赵皑一摆手,拭拭额头上的汗,又继续搬石板,“我这是深入乡里,体察民情。”
赵皑对蒖蒖的情意宋婆婆亦能看出,私下询问蒖蒖与他是否有情,一夜未归是否与他在一起,蒖蒖坚决否认,说那夜只是有事耽搁了,所以在城内客栈留宿一夜,次日晨才与他偶遇,他一向爱民如子,不忍看她独行,才送她归家。
宋婆婆心知他们之间的事一定不尽于此,但也不再追问,只是叹道:“我看魏王倒与那些登徒子不同,对你是极用心的,也是个可托付终身的良人,不过……就是身份过于高贵了,你嫁给他,只能做妾。”
除了赵皑,常来湛乐楼的还有卫清浔。她陆续带了好几拨朋友来,让蒖蒖以美酒佳肴款待,自己暗暗观察蒖蒖所备食材与菜式,与其他客人谈笑间也不忘细心品尝,默默辨味。
如此几番过后,她独自来找蒖蒖,问她:“我发现同一道菜品,你未必每次都做得完全相同。例如鱼羹,有时很酸,有时又全无醋味;有时汤色黄褐,有时又色白如乳;有时鱼肉成丝、成片,有时又会细碾成茸……难道你一直在探索,固定不下做法?”
蒖蒖答道:“做法倒不是固定不下,而是因人而异。你第一次带来的客人都是生意人,且全是三四十岁的男士,他们偏爱甘腴厚味,所以我用肉禽高汤煮鲈鱼片,加笋丝、火腿、香菇丝、勾芡,调入醋,让味道鲜香,又能借酸味解腻。第二次带来的是一对在广州开香药铺的夫妇,带着一个七八岁小女孩。广州人喝羹汤不喜欢过度调味,偏爱食材本味,做香药生意,为保持嗅觉灵敏,也不便进味道刺激的饮食,且那小女孩正在换牙,不宜食酸,所以我以几种时令鲜鱼熬成白色浓汤,完全不加醋,不勾芡,煮更细嫩的鳜鱼肉丝,不用纤维较粗的笋丝,改用切成龙须状的莴苣丝和胡萝卜丝,让口感更细滑,且有绿色橙色细丝点缀,汤色更美……还有一次,来的客人是致仕归故里的王内翰和他年近八旬的母亲。王老夫人牙已经掉许多了,所以我在给广州客人的鱼羹基础上继续改进,把鱼肉碾成茸,配料剁成末,熬煮勾芡成羹,再请老夫人食用。”
“宋嫂鱼羹多年前已名满天下,而今你有这因人而异的心思,青出于蓝指日可待。”卫清浔赞道,旋即轻摇折扇,含笑道,
“我想把你这酒楼买下来,然后请你去鹿鸣楼做主厨。你报个价吧,我自不会亏待你。”
蒖蒖摆首:“我并不想出售湛乐楼。店虽小,但也是自己一手创立的,便如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会随意卖给别人。”
卫清浔道:“湛乐楼并不是卖给我就不存在了,或许我们可以合作。我给你一笔钱,你把湛乐楼的经营权转给我,但你今后全权负责鹿鸣楼和湛乐楼的菜式制定和管理、指导厨师及膳工,我会定期从这两家酒楼的利润中抽一些给你。至于多少,你可以与我商量。这样一来,你并没有失去你的孩子,而是多了一个大孩子,何乐而不为?”
蒖蒖仍然婉拒:“多谢卫楼主给我这一机会,但我自觉能力有限,能经营好自己一家小店已不容易,不敢贸然干涉鹿鸣楼事务。”
卫清浔倒也不勉强她,浅笑道:“若你认为不妥,我也不会强人所难。不过还是希望你略加考虑,日后如若有意,随时可找我商议。”
赵皑的奏章呈交皇帝后,皇帝立即命御史台查李瑭、丁希尧之事。御史台迅速派官吏至宁国府细查案情,赵皑早已备好充足的人证物证,李丁二人借苛捐杂税充羡余、天价卖官田及私卖水源等罪坐实,被革职问罪,而皇帝也终于决定从赵皑所请,让新任的长史与司马听命于他,分管的事务都须上报赵皑,由赵皑作决策。由此,赵皑如愿以偿,获得了他想要的判府实权。
那日皇帝的诏令传至宁国府时天色已晚,赵皑接旨之后... -->>
11.醉梦间
此后赵皑来湛乐楼的次数逐渐增多,通常并非作为食客光顾,而是像熟人一样向此地遇见的人嘘寒问暖,乐于倾听他们的讲述,为他们排忧解难。为避嫌,蒖蒖不大搭理他,他便常与宋婆婆闲聊,得知宋婆婆当年在临安卖鱼羹,立即表示久仰大名,如雷贯耳:“我还记得先帝隔个两三天便要差人去买婆婆的鱼羹。先帝一向最疼我们兄弟三人,什么珍奇宝贝、山珍海味都经常大把地赏,唯独买回来的鱼羹舍不得与我们分食。有次中官买回来时先帝还在和大臣议事,中官把鱼羹放在福宁殿,被我和三哥悄悄偷吃了,先帝回来对我们好一阵斥责,还差点亲自操起麈尾抽我们小腿。”
听得宋婆婆掩口直乐,道:“虽然先帝确实曾好几次差人来买我的鱼羹,但这一番好形容,大王真是过奖了……我离开临安时,大王哥儿几个应该都还没出生呢!”
赵皑对宋婆婆表达的善意并不仅限于口头的恭维,但凡见她在劳作便会出手相助,从腌鱼腌虾到晒干菜,都会亲自动手从旁协助。有一次蒖蒖自外归来,见赵皑正挽着袖子帮宋婆婆搬一块厚重的青石板去压抹好了盐的腌肉,以控干水分,忙去阻止:“大王千金之躯,岂能干这等粗活。”
“去去,别妨碍我。”赵皑一摆手,拭拭额头上的汗,又继续搬石板,“我这是深入乡里,体察民情。”
赵皑对蒖蒖的情意宋婆婆亦能看出,私下询问蒖蒖与他是否有情,一夜未归是否与他在一起,蒖蒖坚决否认,说那夜只是有事耽搁了,所以在城内客栈留宿一夜,次日晨才与他偶遇,他一向爱民如子,不忍看她独行,才送她归家。
宋婆婆心知他们之间的事一定不尽于此,但也不再追问,只是叹道:“我看魏王倒与那些登徒子不同,对你是极用心的,也是个可托付终身的良人,不过……就是身份过于高贵了,你嫁给他,只能做妾。”
除了赵皑,常来湛乐楼的还有卫清浔。她陆续带了好几拨朋友来,让蒖蒖以美酒佳肴款待,自己暗暗观察蒖蒖所备食材与菜式,与其他客人谈笑间也不忘细心品尝,默默辨味。
如此几番过后,她独自来找蒖蒖,问她:“我发现同一道菜品,你未必每次都做得完全相同。例如鱼羹,有时很酸,有时又全无醋味;有时汤色黄褐,有时又色白如乳;有时鱼肉成丝、成片,有时又会细碾成茸……难道你一直在探索,固定不下做法?”
蒖蒖答道:“做法倒不是固定不下,而是因人而异。你第一次带来的客人都是生意人,且全是三四十岁的男士,他们偏爱甘腴厚味,所以我用肉禽高汤煮鲈鱼片,加笋丝、火腿、香菇丝、勾芡,调入醋,让味道鲜香,又能借酸味解腻。第二次带来的是一对在广州开香药铺的夫妇,带着一个七八岁小女孩。广州人喝羹汤不喜欢过度调味,偏爱食材本味,做香药生意,为保持嗅觉灵敏,也不便进味道刺激的饮食,且那小女孩正在换牙,不宜食酸,所以我以几种时令鲜鱼熬成白色浓汤,完全不加醋,不勾芡,煮更细嫩的鳜鱼肉丝,不用纤维较粗的笋丝,改用切成龙须状的莴苣丝和胡萝卜丝,让口感更细滑,且有绿色橙色细丝点缀,汤色更美……还有一次,来的客人是致仕归故里的王内翰和他年近八旬的母亲。王老夫人牙已经掉许多了,所以我在给广州客人的鱼羹基础上继续改进,把鱼肉碾成茸,配料剁成末,熬煮勾芡成羹,再请老夫人食用。”
“宋嫂鱼羹多年前已名满天下,而今你有这因人而异的心思,青出于蓝指日可待。”卫清浔赞道,旋即轻摇折扇,含笑道,
“我想把你这酒楼买下来,然后请你去鹿鸣楼做主厨。你报个价吧,我自不会亏待你。”
蒖蒖摆首:“我并不想出售湛乐楼。店虽小,但也是自己一手创立的,便如自己的孩子一样,不会随意卖给别人。”
卫清浔道:“湛乐楼并不是卖给我就不存在了,或许我们可以合作。我给你一笔钱,你把湛乐楼的经营权转给我,但你今后全权负责鹿鸣楼和湛乐楼的菜式制定和管理、指导厨师及膳工,我会定期从这两家酒楼的利润中抽一些给你。至于多少,你可以与我商量。这样一来,你并没有失去你的孩子,而是多了一个大孩子,何乐而不为?”
蒖蒖仍然婉拒:“多谢卫楼主给我这一机会,但我自觉能力有限,能经营好自己一家小店已不容易,不敢贸然干涉鹿鸣楼事务。”
卫清浔倒也不勉强她,浅笑道:“若你认为不妥,我也不会强人所难。不过还是希望你略加考虑,日后如若有意,随时可找我商议。”
赵皑的奏章呈交皇帝后,皇帝立即命御史台查李瑭、丁希尧之事。御史台迅速派官吏至宁国府细查案情,赵皑早已备好充足的人证物证,李丁二人借苛捐杂税充羡余、天价卖官田及私卖水源等罪坐实,被革职问罪,而皇帝也终于决定从赵皑所请,让新任的长史与司马听命于他,分管的事务都须上报赵皑,由赵皑作决策。由此,赵皑如愿以偿,获得了他想要的判府实权。
那日皇帝的诏令传至宁国府时天色已晚,赵皑接旨之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