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雷霆反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美军E3预警机突然自己可以调派的兵力十分不足,尽管第一轮中距弹对射似乎以双方各自脱离而告终,但是中国战机从后方赶来的第二批次战机,立即发起了一次攻势,预警机发现第二批次仍然多达12架战机,大部分是重型机。
这其中并没有太复杂的战术,只是试图将单纯的数量优势发挥出来。几天来中国空军的空中调度能力一直在稳定提升中,但是迟迟不能在与兵力捉襟见肘的美空军对抗中,获得决定性的优势。中国空军似乎很难运筹得当,将数量转化为胜势,但是量变在积累中。最终,年轻的指挥官们决定发起一次决定性的空中战役,利用新到手的2架伊尔78型加油机外加巴基斯坦空军的1架同型号飞机,形成紧靠前沿的新的加油区,这大大增加了中国空军同时投送兵力的能力。在美军的计算中,轰油6型加油机有限的载油量,根本不足以对歼11编队进行加油,而中国空军的指挥能力,也不足以同时指挥大量飞机作战。
美军E3向东达到极限位置,然后转向向西飞,几乎就是几天来的固定航线。显然这样的时刻,它们必须保持最简洁的线路,以保障视野。档在1架E3与中国战机之间的,只有几架F16C和高空无人机。
正在撤出战斗的F15战斗机,将占据跑道和地面勤务时间,势必打乱敌人节奏,就如同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郑辉努力爬升,占据12000米高度,准备抢先攻击F16,他时刻注意着预警机,掌握着距离,但是没有使用雷达进行跟踪,现在还不能打草惊蛇。他看到了敌人预警机仍然四平八稳地在航线上飞行。
另一个编队的歼11抢先抓住机会,向F16发射了中距弹,虽然是在极限距离上,但是对手被迫转弯,他们可以地甩掉远距离上的中距弹,但是不能迎着导弹飞行,这些导弹最终会坠落地面,但是F16很难再转回转场。
中国机群乘势进一步压迫敌人的空间,歼11/16系列的挂载能力,使得它们不必在第一次射击后就因为导弹射尽而退出战斗。
郑辉的编队向着逃遁的F16,4机佯装追击,他同时请求指挥部允许他对敌人预警机进行一次突袭。这不是他个人的突发奇想,作战计划的目的就是压缩对手空间,敌人预警机是最终的目标。如果预警机被逐出战区,意味着阿格拉的地面雷达无法例行机动,而地面雷达存在着很大的曲率死角,这无疑是倒下的第二块骨牌。
指挥机立即批准了攻击请求,但是指挥机上的宋宁,要求等到那架E3离开爱国者导弹最有效的防御区,再动手。如果有一队战机同时对爱国者雷达发射反辐射导弹,至少可以瘫痪地面防空一段时间,但是空军暂时还无法协同到这么精确的地步,暂时只能等待敌人自己犯错。
郑辉紧盯着来自东南的雷达,那部爱国者阵地上的雷达跟踪着所有的目标,但是望楼正在远离它。地面部队在英迪拉机场发起的攻势,使得印度部队在新德里的防空区域,又大大地缩小了一块,这使得郑辉有了可以实施偷袭的空间。
他不知道那架E3为什么还要保持原航线,也许他们还有一些有恃无恐的资本,或者附近还藏着一些自己看不到的兵力?如果空中还藏着F35,那么它们反而会受到很多的限制,无法应付突如其来的制空作战,这是在巴基斯坦战斗中总结得到的经验,隐形机必须面对如何在空中如何保持姿态的问题,它们的首要原则,是将比较隐形的一面对准对方的辐射源,飞行员满脑子都是这些,并且有时候也并不知道自己是否被看见了,这势必会限制战术能力,当然对于双方的此类战机而言,问题是一样的。
几天来,阿格拉基地的地面雷达与空中预警机一起支撑起巨大的空中防御,如同一道无形的墙阻挡中国空军突入走廊地带。这种配合关系看似完美,预警机需要爱国者导弹提供保护,而地面基地,则需要预警机对地空偷袭目标的探测能力,以确保不被偷袭,现在这种互相掩护的共生关系,将要受到挑战。
郑辉等到了时机,突然率领编队向西南转向,向250公里外的预警机扑过去。他并没有急于跟踪主要目标,而是对相对小的宽度进行垂直扫描,以确保看到目标周围的护航战机。如果确实存在这些东西,它们准备应战的话,无论是改变姿态抢占位置、使用雷达或者打开弹仓都会露出马脚。
后方指挥机先于郑辉看到了2个反射微弱的目标,在大致4000米高度急速爬升,正是过大的爬升角度,将其暴露出来,敌人果然还藏着一些东西。暂时还无法判断敌机类型,也许是沉默鹰或者F35,不过不大可能是F22。根据现有的信息,前两种战机大角度爬升时,对地面雷达仍然可以保持最大隐形状态,但是其进气道,对于空中雷达则会变得不那么隐形。
敌人双机一闪而过,进而又不见了,不过郑辉大致掌握了这些目标的所在区域,目前E3仍然在8500米高度,而隐形机在更低的高度,在中距弹对射中将处于极端不利的位置。造成这种不利局面的原因可能是F35或者沉默鹰不够全向的隐形能力,他们转弯时也许需要利用F15C编队作为掩护,并且降低几千米的高度。
自从在巴基斯坦南部吃了一些亏以后,这些飞机的出动,就变得十分谨慎起来,这确保了它们实际上一直没有暴露,当然也没有发挥任何的实际作用。
随着距离接近,郑辉的雷达开始有所发现,可以断断续续地看到目标,暂时无法持续跟踪。不过相控阵雷达的快速扫描可以给对手施加心里压力,一旦对手打开弹舱,自己或许无法抢先开火,但是绝不会落后太多。此时另一个歼11双击编队也加入到了追击预警机的序列中,他们可以通过数据链看到敌人隐形机的位置。
东部爱国者导弹始终没有开火,它需要面对更多更加迫近而又真实的威胁,郑辉正在远离阿格拉的编队,在ICC系统的优先排列中,排到了后面。
编队中的3号机,率先锁定了一架敌机,并从特征判定为F35,敌人立即打开雷达做开火贮备。半分钟内,双方距离从70公里缩短到50公里,这次歼16竟然抢先射击,而敌人还没有进入到射程内。
郑辉没有参与开火,他将节流阀推大底,加速向预警机冲过去。对手被迫在十分勉强的,相差3000米的高度差的条件下反击,仰射将大大折损导弹射程,但是他们并没有太多选择,如果不开火,甚至没有掉头逃跑的机会,一旦转过180°意味着这架飞机会变得不那么隐形。<... -->>
美军E3预警机突然自己可以调派的兵力十分不足,尽管第一轮中距弹对射似乎以双方各自脱离而告终,但是中国战机从后方赶来的第二批次战机,立即发起了一次攻势,预警机发现第二批次仍然多达12架战机,大部分是重型机。
这其中并没有太复杂的战术,只是试图将单纯的数量优势发挥出来。几天来中国空军的空中调度能力一直在稳定提升中,但是迟迟不能在与兵力捉襟见肘的美空军对抗中,获得决定性的优势。中国空军似乎很难运筹得当,将数量转化为胜势,但是量变在积累中。最终,年轻的指挥官们决定发起一次决定性的空中战役,利用新到手的2架伊尔78型加油机外加巴基斯坦空军的1架同型号飞机,形成紧靠前沿的新的加油区,这大大增加了中国空军同时投送兵力的能力。在美军的计算中,轰油6型加油机有限的载油量,根本不足以对歼11编队进行加油,而中国空军的指挥能力,也不足以同时指挥大量飞机作战。
美军E3向东达到极限位置,然后转向向西飞,几乎就是几天来的固定航线。显然这样的时刻,它们必须保持最简洁的线路,以保障视野。档在1架E3与中国战机之间的,只有几架F16C和高空无人机。
正在撤出战斗的F15战斗机,将占据跑道和地面勤务时间,势必打乱敌人节奏,就如同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郑辉努力爬升,占据12000米高度,准备抢先攻击F16,他时刻注意着预警机,掌握着距离,但是没有使用雷达进行跟踪,现在还不能打草惊蛇。他看到了敌人预警机仍然四平八稳地在航线上飞行。
另一个编队的歼11抢先抓住机会,向F16发射了中距弹,虽然是在极限距离上,但是对手被迫转弯,他们可以地甩掉远距离上的中距弹,但是不能迎着导弹飞行,这些导弹最终会坠落地面,但是F16很难再转回转场。
中国机群乘势进一步压迫敌人的空间,歼11/16系列的挂载能力,使得它们不必在第一次射击后就因为导弹射尽而退出战斗。
郑辉的编队向着逃遁的F16,4机佯装追击,他同时请求指挥部允许他对敌人预警机进行一次突袭。这不是他个人的突发奇想,作战计划的目的就是压缩对手空间,敌人预警机是最终的目标。如果预警机被逐出战区,意味着阿格拉的地面雷达无法例行机动,而地面雷达存在着很大的曲率死角,这无疑是倒下的第二块骨牌。
指挥机立即批准了攻击请求,但是指挥机上的宋宁,要求等到那架E3离开爱国者导弹最有效的防御区,再动手。如果有一队战机同时对爱国者雷达发射反辐射导弹,至少可以瘫痪地面防空一段时间,但是空军暂时还无法协同到这么精确的地步,暂时只能等待敌人自己犯错。
郑辉紧盯着来自东南的雷达,那部爱国者阵地上的雷达跟踪着所有的目标,但是望楼正在远离它。地面部队在英迪拉机场发起的攻势,使得印度部队在新德里的防空区域,又大大地缩小了一块,这使得郑辉有了可以实施偷袭的空间。
他不知道那架E3为什么还要保持原航线,也许他们还有一些有恃无恐的资本,或者附近还藏着一些自己看不到的兵力?如果空中还藏着F35,那么它们反而会受到很多的限制,无法应付突如其来的制空作战,这是在巴基斯坦战斗中总结得到的经验,隐形机必须面对如何在空中如何保持姿态的问题,它们的首要原则,是将比较隐形的一面对准对方的辐射源,飞行员满脑子都是这些,并且有时候也并不知道自己是否被看见了,这势必会限制战术能力,当然对于双方的此类战机而言,问题是一样的。
几天来,阿格拉基地的地面雷达与空中预警机一起支撑起巨大的空中防御,如同一道无形的墙阻挡中国空军突入走廊地带。这种配合关系看似完美,预警机需要爱国者导弹提供保护,而地面基地,则需要预警机对地空偷袭目标的探测能力,以确保不被偷袭,现在这种互相掩护的共生关系,将要受到挑战。
郑辉等到了时机,突然率领编队向西南转向,向250公里外的预警机扑过去。他并没有急于跟踪主要目标,而是对相对小的宽度进行垂直扫描,以确保看到目标周围的护航战机。如果确实存在这些东西,它们准备应战的话,无论是改变姿态抢占位置、使用雷达或者打开弹仓都会露出马脚。
后方指挥机先于郑辉看到了2个反射微弱的目标,在大致4000米高度急速爬升,正是过大的爬升角度,将其暴露出来,敌人果然还藏着一些东西。暂时还无法判断敌机类型,也许是沉默鹰或者F35,不过不大可能是F22。根据现有的信息,前两种战机大角度爬升时,对地面雷达仍然可以保持最大隐形状态,但是其进气道,对于空中雷达则会变得不那么隐形。
敌人双机一闪而过,进而又不见了,不过郑辉大致掌握了这些目标的所在区域,目前E3仍然在8500米高度,而隐形机在更低的高度,在中距弹对射中将处于极端不利的位置。造成这种不利局面的原因可能是F35或者沉默鹰不够全向的隐形能力,他们转弯时也许需要利用F15C编队作为掩护,并且降低几千米的高度。
自从在巴基斯坦南部吃了一些亏以后,这些飞机的出动,就变得十分谨慎起来,这确保了它们实际上一直没有暴露,当然也没有发挥任何的实际作用。
随着距离接近,郑辉的雷达开始有所发现,可以断断续续地看到目标,暂时无法持续跟踪。不过相控阵雷达的快速扫描可以给对手施加心里压力,一旦对手打开弹舱,自己或许无法抢先开火,但是绝不会落后太多。此时另一个歼11双击编队也加入到了追击预警机的序列中,他们可以通过数据链看到敌人隐形机的位置。
东部爱国者导弹始终没有开火,它需要面对更多更加迫近而又真实的威胁,郑辉正在远离阿格拉的编队,在ICC系统的优先排列中,排到了后面。
编队中的3号机,率先锁定了一架敌机,并从特征判定为F35,敌人立即打开雷达做开火贮备。半分钟内,双方距离从70公里缩短到50公里,这次歼16竟然抢先射击,而敌人还没有进入到射程内。
郑辉没有参与开火,他将节流阀推大底,加速向预警机冲过去。对手被迫在十分勉强的,相差3000米的高度差的条件下反击,仰射将大大折损导弹射程,但是他们并没有太多选择,如果不开火,甚至没有掉头逃跑的机会,一旦转过180°意味着这架飞机会变得不那么隐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