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雷霆反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萨米的雷电突然从云海中冒出来,如同一只潜伏水下的鲨鱼决定出击,他第一时间就用肉眼看到了黑色的敌机。电台里,宋宁不停地警告他F35正在靠近,距离还有200公里,不过也始终没有要求他放弃攻击。
没有一架敌机敢于掉过头来迎战,也许他们害怕打开弹仓会被地面导弹发现,或者因为不能掌握本地区空情,总之他们失去了最后的短兵相接,以多打少的机会。
萨米的雷达锁定了全部2个目标,对手试图摆脱雷达,但是其动作不够剧烈;水平面上的机动性,似乎平常无奇,也许是偏隐身与对地攻击需求,使得其气动外形不如早期的鹰式那么长于空战。当然无外挂点的流畅外形,应该会使得敌机的加速加分,显然他们也正有此意,打算比拼直线加速。
jf17积攒到了接近1.3的极速,暂时占据速度上的优势,但是对手在最后一个转弯后也开始加力,其速度正在迅速增加,很快就超越音速。
萨米再次俯冲,包吃住速度上的小幅优势,但是空速表停留在1.4上几乎不动了。不多他俯冲的意图并非完全为了加速,他必须趁着敌人停乱动一心加速的当口,躲进敌人看不到的下方死角内,一般而言,他总是尽量选择从6点钟下方开火,这样敌人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不容易看到导弹的冷凝尾迹。当然如果敌机善于观察,他们可以选择压坡侧转,或者做滚筒动作坐观察后方,但是这样势必破坏其加速。一切点滴的算计,都是为了更快达成导弹发射的条件。
“我听说F15从来没有被击落过?”萨米按下发射按钮前说道。当然他很愿意相信事实确实如此,尽管他的很多战友在中东当过雇佣兵,曾经带回过一些关于以色列F15曾经在叙利亚被击落过的消息,现在他选择无视。
2枚PL8导弹脱离发射架,直奔最后一架敌机而去。
发射完毕后,他立即放弃加速,继续这么消耗燃油,就无法应对接下来的战斗了。这次开火在尾追攻击的极限距离发起,这样的距离通常用来对付机动性较差的飞机,能否击中确实有些玄,不过这也是他能够把握到的最好的时间窗口了。
由于发射时初速极大,导弹射程相应增加些,但是敌机的加速确实显得异常的轻松,显然大大超越苏30MKI或者他曾经交过手的超级大黄蜂,这确实在萨米的经验之外。当然他也不贪心,他并不想击落所有的2架敌机。
现在,这架雷电只携带了2枚导弹和少于一半的机内燃油,差不多到了萨米最喜欢的“高机动”状态。他看着上空紧追目标的导弹,悄悄降下高度,仍然是为了避开西部E3的视野。现在还不是立即返航的时候,他还得进行一次偷袭,或者说进行一次极限挑战。目标是那架在19500米高空招摇过世,俯瞰地面的全球鹰。实际上,从早上起,它一直就在莫克兰山脉北麓上空飞行,那里属于分离主义游击队的地盘,应该没什么好看的,也许承担着本次攻击的通讯中继或者电子侦察任务。总之如同美国在本次战争扮演的角色一样,这架无人机假装成一个与世无争的局外人,在萨米眼皮上面晃来晃去,这实在让他受不了。
落在后方的沉默鹰在加速的同时发射了大量雷达箔条,但是没有同步发射红外干扰弹,这是后座的武器制导员提出的要求,他希望先看清后方情况再选择进一步处置,如果发射太多红外干扰弹,容易使得整片天空充满遮挡视线的烟雾。
双垂尾的沉默鹰向后的视野不如F16那么好,必须作出一个翻滚动作,才能避开遮挡死角,同时避免过度的减速;飞机翻转过来后,后座的家伙看清了导弹,已经很近了。
飞行员在1.5马赫的高速下,做出超越手册的大过载的转弯,同时发射干扰弹,但是PL8的导引头,具备识别一般红外干扰的能力,至于过载,它绝对不可能输给任何有人架势的战斗机。
导弹凌空爆炸产生的破片击毁了方向舵以及倾泻的尾翼,飞机失控前,两名飞行员从后半截燃烧的战机中弹射出来,他们在空中翻腾,等待降落伞打开,这期间,他们看着战机在黑烟的裹挟下掉落下去。
接下来会遭遇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这里是巴基斯坦与印度交战区,目前俾路支的游击队大部分在接受美国援助,但是也有一些受到极端宗教主义势力控制,他们不喜欢美国人。
刘兆林的战机紧盯130公里外的疑似f 35,屏幕上的目标不是很连贯,显然雷达无法完整捕捉到它们,而敌机的数量从1架变成了3架,然后又变成了1架,显然雪豹雷达确实能看得很远,但是看不太清楚。
敌机好像稍微调整了航向,突然就消失在了雷达屏幕上,之前敌机群的动作一直不连续,而无法判断其如何转向,转向了哪里。从逻辑上讲,可以认为是敌机退却,脱离了雷达,但是敌机掉头的动作,应该会使得后方的后半球变得更清楚才对。另一个更大的可能性是,它们向这边过来了。
想到这里,刘兆林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表面上自己还有数量上的优势,但是这只是雷达看见的部分。就在刚才长达45秒的雷达接触过程中,他充分领教了对手的优势,敌机编队完全没有随着距离变小而变得清晰,实际上在双方距离从150公里接近到110公里期间,敌机非但没有在雷达照射下暴露更多,反而是一直维持看不清的状态(仅仅可以测距),直至最后,竟然彻底消失了。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再冒出来,确实是一个谜。
“毒蛇,我看不到敌人了。他们可能是朝着这边过来了,地面有没有发现敌情?”
“地面没有发现敌情,敌人突然从沿海加强了区域外干扰。”宋宁回答道,“我建议你的编队关掉雷达。”他接着补充道。
“什么?”刘兆林难免错愕,雪豹—E相控阵雷达,是他的少数优势,为什么放弃?
“免得他们顺着你的雷达波束找到你。退出战场,向东转移,必要时穿越印军阵地,尽量尽量避免E3的视野,海上敌情不详,也要提防。”
“调头是不是... -->>
萨米的雷电突然从云海中冒出来,如同一只潜伏水下的鲨鱼决定出击,他第一时间就用肉眼看到了黑色的敌机。电台里,宋宁不停地警告他F35正在靠近,距离还有200公里,不过也始终没有要求他放弃攻击。
没有一架敌机敢于掉过头来迎战,也许他们害怕打开弹仓会被地面导弹发现,或者因为不能掌握本地区空情,总之他们失去了最后的短兵相接,以多打少的机会。
萨米的雷达锁定了全部2个目标,对手试图摆脱雷达,但是其动作不够剧烈;水平面上的机动性,似乎平常无奇,也许是偏隐身与对地攻击需求,使得其气动外形不如早期的鹰式那么长于空战。当然无外挂点的流畅外形,应该会使得敌机的加速加分,显然他们也正有此意,打算比拼直线加速。
jf17积攒到了接近1.3的极速,暂时占据速度上的优势,但是对手在最后一个转弯后也开始加力,其速度正在迅速增加,很快就超越音速。
萨米再次俯冲,包吃住速度上的小幅优势,但是空速表停留在1.4上几乎不动了。不多他俯冲的意图并非完全为了加速,他必须趁着敌人停乱动一心加速的当口,躲进敌人看不到的下方死角内,一般而言,他总是尽量选择从6点钟下方开火,这样敌人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不容易看到导弹的冷凝尾迹。当然如果敌机善于观察,他们可以选择压坡侧转,或者做滚筒动作坐观察后方,但是这样势必破坏其加速。一切点滴的算计,都是为了更快达成导弹发射的条件。
“我听说F15从来没有被击落过?”萨米按下发射按钮前说道。当然他很愿意相信事实确实如此,尽管他的很多战友在中东当过雇佣兵,曾经带回过一些关于以色列F15曾经在叙利亚被击落过的消息,现在他选择无视。
2枚PL8导弹脱离发射架,直奔最后一架敌机而去。
发射完毕后,他立即放弃加速,继续这么消耗燃油,就无法应对接下来的战斗了。这次开火在尾追攻击的极限距离发起,这样的距离通常用来对付机动性较差的飞机,能否击中确实有些玄,不过这也是他能够把握到的最好的时间窗口了。
由于发射时初速极大,导弹射程相应增加些,但是敌机的加速确实显得异常的轻松,显然大大超越苏30MKI或者他曾经交过手的超级大黄蜂,这确实在萨米的经验之外。当然他也不贪心,他并不想击落所有的2架敌机。
现在,这架雷电只携带了2枚导弹和少于一半的机内燃油,差不多到了萨米最喜欢的“高机动”状态。他看着上空紧追目标的导弹,悄悄降下高度,仍然是为了避开西部E3的视野。现在还不是立即返航的时候,他还得进行一次偷袭,或者说进行一次极限挑战。目标是那架在19500米高空招摇过世,俯瞰地面的全球鹰。实际上,从早上起,它一直就在莫克兰山脉北麓上空飞行,那里属于分离主义游击队的地盘,应该没什么好看的,也许承担着本次攻击的通讯中继或者电子侦察任务。总之如同美国在本次战争扮演的角色一样,这架无人机假装成一个与世无争的局外人,在萨米眼皮上面晃来晃去,这实在让他受不了。
落在后方的沉默鹰在加速的同时发射了大量雷达箔条,但是没有同步发射红外干扰弹,这是后座的武器制导员提出的要求,他希望先看清后方情况再选择进一步处置,如果发射太多红外干扰弹,容易使得整片天空充满遮挡视线的烟雾。
双垂尾的沉默鹰向后的视野不如F16那么好,必须作出一个翻滚动作,才能避开遮挡死角,同时避免过度的减速;飞机翻转过来后,后座的家伙看清了导弹,已经很近了。
飞行员在1.5马赫的高速下,做出超越手册的大过载的转弯,同时发射干扰弹,但是PL8的导引头,具备识别一般红外干扰的能力,至于过载,它绝对不可能输给任何有人架势的战斗机。
导弹凌空爆炸产生的破片击毁了方向舵以及倾泻的尾翼,飞机失控前,两名飞行员从后半截燃烧的战机中弹射出来,他们在空中翻腾,等待降落伞打开,这期间,他们看着战机在黑烟的裹挟下掉落下去。
接下来会遭遇什么情况,谁也不知道,这里是巴基斯坦与印度交战区,目前俾路支的游击队大部分在接受美国援助,但是也有一些受到极端宗教主义势力控制,他们不喜欢美国人。
刘兆林的战机紧盯130公里外的疑似f 35,屏幕上的目标不是很连贯,显然雷达无法完整捕捉到它们,而敌机的数量从1架变成了3架,然后又变成了1架,显然雪豹雷达确实能看得很远,但是看不太清楚。
敌机好像稍微调整了航向,突然就消失在了雷达屏幕上,之前敌机群的动作一直不连续,而无法判断其如何转向,转向了哪里。从逻辑上讲,可以认为是敌机退却,脱离了雷达,但是敌机掉头的动作,应该会使得后方的后半球变得更清楚才对。另一个更大的可能性是,它们向这边过来了。
想到这里,刘兆林不由得惊出一身冷汗,表面上自己还有数量上的优势,但是这只是雷达看见的部分。就在刚才长达45秒的雷达接触过程中,他充分领教了对手的优势,敌机编队完全没有随着距离变小而变得清晰,实际上在双方距离从150公里接近到110公里期间,敌机非但没有在雷达照射下暴露更多,反而是一直维持看不清的状态(仅仅可以测距),直至最后,竟然彻底消失了。它们会在什么时候再冒出来,确实是一个谜。
“毒蛇,我看不到敌人了。他们可能是朝着这边过来了,地面有没有发现敌情?”
“地面没有发现敌情,敌人突然从沿海加强了区域外干扰。”宋宁回答道,“我建议你的编队关掉雷达。”他接着补充道。
“什么?”刘兆林难免错愕,雪豹—E相控阵雷达,是他的少数优势,为什么放弃?
“免得他们顺着你的雷达波束找到你。退出战场,向东转移,必要时穿越印军阵地,尽量尽量避免E3的视野,海上敌情不详,也要提防。”
“调头是不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