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朕不是这样的汉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哐啷”一声,是李丸失手将茶盏摔了下去。手忙脚乱地抢救了片刻, 才没有真扔掉, 只是茶水洒了小半出来。
许敏才不悦地扫了一眼,总算这是新帝的心腹, 不好出言斥责, 但乾元殿内服侍的宫人,岂有这种素质的?
李丸灰头土脸退了下去,不是他太大意, 实在是自家主子那句话太过惊世骇俗。
许公公跪倒在地:“皇上,慎言!”
秦诺摸了摸鼻子, 别看如今殿内没几个人, 自己在这个房间里的话, 只怕不出一时三刻, 就会传到霍太后等人的耳中了。
反正他们也没指望自己当个明君。
哈,将手里的折子一扔, 秦诺问道:“之前父皇和皇兄在的时候,每日的奏折都是这么多吗?”
“回禀皇上,日常并无这许多,也许是皇上新登基,各地和群臣的恭贺奏表多了些。”许公公一板一眼回答。
他是从景耀帝时候就担任乾元殿大总管的人了, 也是掌玺太监,有资格入议政殿的。秦诺入主乾元殿之后, 也没有换人。
“平日里大概多少?”
“少则六七十本, 多则百余本吧。”许公公小心翼翼地回道。
秦诺扫了一眼, 将桌上的奏折随意翻了几本。粗略看去,上面的大多都是群臣的贺表,真正的奏折被压在最底下,也不知道是偶尔为之,还是原本就是这样的顺序。
将政务折子看了几本,秦诺终于发现了窍诀和规律。
奏折内的事务,前面是上表的臣子写就,后面则是朝廷的批阅,也就是说,其实已经由六部和各衙门批阅好了处理意见。而且这些意见多半经过了重重审阅。皇帝的责任就是批一下准和不准而已。或者有悬而未决的,在群臣提出的几条办理建议中选中一条。如果这些办理意见都不满意,那么也可以留中不发,或者批阅责令发回,重新办理,甚至拿到议政殿上举行朝议。
如果想当个昏君,其实很简单,随意批阅一通,统统准了就行。反正皇帝的办理意见也不可能比经过重重选拔脱颖而出的官吏更加专业。
而想要当个明君,就得一本一本仔细看,各地的政务都是有联系的,而且关系到诸多臣僚的考评,对国政事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有助于日后各项政务的推行,尤其对一个立志于改革的明君来说,其中有办事得力又优秀的可以记下来,日后提拔重用。
只是,这样当个明君,实在太辛苦了,他可不想熬成雍小四那样的近视眼,五十几岁就咯嘣了。
问过许公公,自家父皇和皇兄处理政务的时候,都是几本特别重要的仔细看看,其余的地方政务多是一笔带过。
这种折中的处理方法,应该也是大多数普通君主的选择吧。
将折子放下,反正时间还有很多,秦诺吩咐道:“先传午膳吧,等晚上再来办理。”
在偏殿用过午膳,秦诺去了后花园。
“皇上是要去演武场走一趟,还是去骑马松快松快?”李丸跟在后头询问着。
这小子是见自己看奏折看得憋闷,所以提出的都是户外的娱乐活动。
“今天不忙这些,朕要先去翰林院走一趟。”出了门,秦诺没有乘坐御辇,沿着御道步行着。
“去翰林院?”李丸愣住了。
“朕既然治理天下,也应该关心一下我大周朝廷未来的栋梁之才啊。”秦诺笑了笑。
自从大周开设科举以来,翰林院是历代科举之人的一个重点去处,考取的进士大多数都要在这里待一阵子,熟悉了朝廷公务的运作流程,之后再分派别的岗位,有些去地方上熬资历,有些分入京城各个衙门。当然,也有一直找不到好去处的,连续十几年都留在这里当校检编撰之类的。
反正东头就是宫廷的藏书馆文华宫,内中藏书万千,领着一份微薄的俸禄,在那里编撰典籍一辈子的也大有人在。
比起后世明清两代科举制度的完善,那个时代的翰林院是极为风光清贵的地方,但是在大周这个科举制度刚刚开始,而且战乱延绵数百年的时代,科举取士只是官吏的一个微末补充。
真正的上升通道大多还把持在门阀手中。便是同样科举晋身的人,出身世家的前途和出身寒门的截然不同。
比如林嘉,短短三年就已经青云直上,官居四品,与其门阀世家的出身不无关系。而同期的寒门出身的士子,极有可能要在地方上芝麻绿豆小县令一辈子。
踏进翰林院东馆的大门,秦诺兴致盎然地看着四周。
乍看起来跟普通的馆所衙门没什么不同,只是前庭的花木比别的地方看着更别致,搭配之间错落有致,东头的园子里隐约可见几处凉亭,掩映在满地花树中。
地方还挺清雅的。秦诺点点头,径直进了正殿。
完全没想到皇帝亲政的头两天,就会驾临此地,整个翰林院都慌乱了起来。
实际上,景耀帝在位二十多年,来这里的次数屈指可数,秦聪在位的期间更是一次都没有来过。
以至于秦诺进门的时候,满地人乱窜,都不知道在哪里跪。
李丸鄙视地扫了一眼,这成什么体统啊?
终于众人冷静下来。听着参差不齐的叩见声,秦诺也不生气,直接大刀金马地在主位上坐下。
“刚才在讨论什么话题吗?朕看你们一个个争执地面红耳赤。”秦诺还没进来的时候,就听见殿内有十几个书生,似乎正在争论什么。
其中一个大胆的高个子书生回道:“启禀皇上,臣等正在议论大而化之谓圣一句的真意。”
“大而化之谓圣?”秦诺笑了笑。看着跪了满殿的人,也不叫他们起身。径直说道:“朕今日路过花园,偶尔兴起一个念头,正苦于没有人可以解说,所以干脆过来翰林院,当做试题考一考诸位。这个题目,与这句话倒也有些干系。”
满殿士子顿时提起了精神,侧耳聆听。
“前朝时候,皇子宗室经常分封各地,而本朝则是宗室并不外封,除少数之外,都居住京城,这两者孰优孰劣,就以此为题目,写一篇策论。”秦诺言简意赅地出了题目。
然后令众人起身,去偏殿开写。
其中几个才思敏捷的,已经开始迅速揣摩上意,准备腹稿了。
翰林院的偏殿里,桌椅书案最是不缺的,小太监早已准备好笔墨纸砚,李丸亲自带着两个人,搬来了一个香炉,上面插着一炷香。
“就以一炷香的时间为限,此篇策论,重在言简意赅,直抒胸臆,不可繁文赘言。”秦诺专门提醒道。
竟然只有一炷香的时间!众人大为着急。
李丸点燃了香,立刻有不少人开始笔走龙蛇。少数几个人,还在沉吟思考,力求写得更加精准。
每个人都极为重视这次的考试,虽然不明白年轻的皇帝为什么突然驾临翰林院,还要出题考验大家,但无疑这是一个在皇帝面前露脸的好机会,说不定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
秦诺离开了偏殿,他不想给众人太多的心理压力。
在外面花园逛了一圈,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李丸带着十几个小太监将众人的试卷收拢好,
回到殿内,秦诺勉励了几句话,然后带着人离开了翰林院。
皇帝一走,整个翰林院就炸开了锅。
“皇上为何突然想起这个题目?”
“比起前朝将宗室外放,坐拥重兵,觊觎皇位这种事情,当然是本朝的制度最合理。”
“要是本朝的制度如此合理,皇上为何要出这个题目?而且坐拥重兵,觊觎大位... -->>
“哐啷”一声,是李丸失手将茶盏摔了下去。手忙脚乱地抢救了片刻, 才没有真扔掉, 只是茶水洒了小半出来。
许敏才不悦地扫了一眼,总算这是新帝的心腹, 不好出言斥责, 但乾元殿内服侍的宫人,岂有这种素质的?
李丸灰头土脸退了下去,不是他太大意, 实在是自家主子那句话太过惊世骇俗。
许公公跪倒在地:“皇上,慎言!”
秦诺摸了摸鼻子, 别看如今殿内没几个人, 自己在这个房间里的话, 只怕不出一时三刻, 就会传到霍太后等人的耳中了。
反正他们也没指望自己当个明君。
哈,将手里的折子一扔, 秦诺问道:“之前父皇和皇兄在的时候,每日的奏折都是这么多吗?”
“回禀皇上,日常并无这许多,也许是皇上新登基,各地和群臣的恭贺奏表多了些。”许公公一板一眼回答。
他是从景耀帝时候就担任乾元殿大总管的人了, 也是掌玺太监,有资格入议政殿的。秦诺入主乾元殿之后, 也没有换人。
“平日里大概多少?”
“少则六七十本, 多则百余本吧。”许公公小心翼翼地回道。
秦诺扫了一眼, 将桌上的奏折随意翻了几本。粗略看去,上面的大多都是群臣的贺表,真正的奏折被压在最底下,也不知道是偶尔为之,还是原本就是这样的顺序。
将政务折子看了几本,秦诺终于发现了窍诀和规律。
奏折内的事务,前面是上表的臣子写就,后面则是朝廷的批阅,也就是说,其实已经由六部和各衙门批阅好了处理意见。而且这些意见多半经过了重重审阅。皇帝的责任就是批一下准和不准而已。或者有悬而未决的,在群臣提出的几条办理建议中选中一条。如果这些办理意见都不满意,那么也可以留中不发,或者批阅责令发回,重新办理,甚至拿到议政殿上举行朝议。
如果想当个昏君,其实很简单,随意批阅一通,统统准了就行。反正皇帝的办理意见也不可能比经过重重选拔脱颖而出的官吏更加专业。
而想要当个明君,就得一本一本仔细看,各地的政务都是有联系的,而且关系到诸多臣僚的考评,对国政事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有助于日后各项政务的推行,尤其对一个立志于改革的明君来说,其中有办事得力又优秀的可以记下来,日后提拔重用。
只是,这样当个明君,实在太辛苦了,他可不想熬成雍小四那样的近视眼,五十几岁就咯嘣了。
问过许公公,自家父皇和皇兄处理政务的时候,都是几本特别重要的仔细看看,其余的地方政务多是一笔带过。
这种折中的处理方法,应该也是大多数普通君主的选择吧。
将折子放下,反正时间还有很多,秦诺吩咐道:“先传午膳吧,等晚上再来办理。”
在偏殿用过午膳,秦诺去了后花园。
“皇上是要去演武场走一趟,还是去骑马松快松快?”李丸跟在后头询问着。
这小子是见自己看奏折看得憋闷,所以提出的都是户外的娱乐活动。
“今天不忙这些,朕要先去翰林院走一趟。”出了门,秦诺没有乘坐御辇,沿着御道步行着。
“去翰林院?”李丸愣住了。
“朕既然治理天下,也应该关心一下我大周朝廷未来的栋梁之才啊。”秦诺笑了笑。
自从大周开设科举以来,翰林院是历代科举之人的一个重点去处,考取的进士大多数都要在这里待一阵子,熟悉了朝廷公务的运作流程,之后再分派别的岗位,有些去地方上熬资历,有些分入京城各个衙门。当然,也有一直找不到好去处的,连续十几年都留在这里当校检编撰之类的。
反正东头就是宫廷的藏书馆文华宫,内中藏书万千,领着一份微薄的俸禄,在那里编撰典籍一辈子的也大有人在。
比起后世明清两代科举制度的完善,那个时代的翰林院是极为风光清贵的地方,但是在大周这个科举制度刚刚开始,而且战乱延绵数百年的时代,科举取士只是官吏的一个微末补充。
真正的上升通道大多还把持在门阀手中。便是同样科举晋身的人,出身世家的前途和出身寒门的截然不同。
比如林嘉,短短三年就已经青云直上,官居四品,与其门阀世家的出身不无关系。而同期的寒门出身的士子,极有可能要在地方上芝麻绿豆小县令一辈子。
踏进翰林院东馆的大门,秦诺兴致盎然地看着四周。
乍看起来跟普通的馆所衙门没什么不同,只是前庭的花木比别的地方看着更别致,搭配之间错落有致,东头的园子里隐约可见几处凉亭,掩映在满地花树中。
地方还挺清雅的。秦诺点点头,径直进了正殿。
完全没想到皇帝亲政的头两天,就会驾临此地,整个翰林院都慌乱了起来。
实际上,景耀帝在位二十多年,来这里的次数屈指可数,秦聪在位的期间更是一次都没有来过。
以至于秦诺进门的时候,满地人乱窜,都不知道在哪里跪。
李丸鄙视地扫了一眼,这成什么体统啊?
终于众人冷静下来。听着参差不齐的叩见声,秦诺也不生气,直接大刀金马地在主位上坐下。
“刚才在讨论什么话题吗?朕看你们一个个争执地面红耳赤。”秦诺还没进来的时候,就听见殿内有十几个书生,似乎正在争论什么。
其中一个大胆的高个子书生回道:“启禀皇上,臣等正在议论大而化之谓圣一句的真意。”
“大而化之谓圣?”秦诺笑了笑。看着跪了满殿的人,也不叫他们起身。径直说道:“朕今日路过花园,偶尔兴起一个念头,正苦于没有人可以解说,所以干脆过来翰林院,当做试题考一考诸位。这个题目,与这句话倒也有些干系。”
满殿士子顿时提起了精神,侧耳聆听。
“前朝时候,皇子宗室经常分封各地,而本朝则是宗室并不外封,除少数之外,都居住京城,这两者孰优孰劣,就以此为题目,写一篇策论。”秦诺言简意赅地出了题目。
然后令众人起身,去偏殿开写。
其中几个才思敏捷的,已经开始迅速揣摩上意,准备腹稿了。
翰林院的偏殿里,桌椅书案最是不缺的,小太监早已准备好笔墨纸砚,李丸亲自带着两个人,搬来了一个香炉,上面插着一炷香。
“就以一炷香的时间为限,此篇策论,重在言简意赅,直抒胸臆,不可繁文赘言。”秦诺专门提醒道。
竟然只有一炷香的时间!众人大为着急。
李丸点燃了香,立刻有不少人开始笔走龙蛇。少数几个人,还在沉吟思考,力求写得更加精准。
每个人都极为重视这次的考试,虽然不明白年轻的皇帝为什么突然驾临翰林院,还要出题考验大家,但无疑这是一个在皇帝面前露脸的好机会,说不定就能改变一生的命运。
秦诺离开了偏殿,他不想给众人太多的心理压力。
在外面花园逛了一圈,一炷香的时间很快就到了,李丸带着十几个小太监将众人的试卷收拢好,
回到殿内,秦诺勉励了几句话,然后带着人离开了翰林院。
皇帝一走,整个翰林院就炸开了锅。
“皇上为何突然想起这个题目?”
“比起前朝将宗室外放,坐拥重兵,觊觎皇位这种事情,当然是本朝的制度最合理。”
“要是本朝的制度如此合理,皇上为何要出这个题目?而且坐拥重兵,觊觎大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