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昏君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时值六月初,各地小麦夏收完毕后奏章已经陆陆续续而来。让赵哲稍感欣慰的是,还算帮自己穿越的那老天爷有些小小良心。除了战乱中的山东,河南,以及辽东三省产量低得可怜外。其余各省,由于今年上半年风调雨顺,倒是一个不错的丰年。这让原本粮食紧缺的大赵总算是稍稍喘了一口气,民心也可以稍安定些。
由于产量尚未完全统计,由严彧提议倡导的地主阶层减租一案之效果,尚未有所回馈。但不管如何,朝廷减税半成,多多少少能让农民的日子稍微宽裕些。
出征了数个月的杨定山,也终于班师回朝。但与其说是班师,却不如说是杨定山带着少量骑军,先行一步回了京城。虽然他身在前线,但前些时候,京城之中闹得沸沸扬扬的种种流言他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他还知道皇上一怒之下动用东厂去铲平流言,并一不小心误杀了前科状元孙劭。
在流言刚出之时,他还担忧皇上是否会被流言和文武官员的谏言而真的生出疑心,要知道他可是家中老小悉数在京城留守呢。正待他心急如焚之极,却是收到了皇上果决斩断流言,并亲手收到皇上的安抚密旨,说什么让他在前线该干嘛就干嘛,而他会在后方为他杨定山开辟出一个稳定的后盾,也绝不会干涉他在前线如何作战指挥。而皇上也等着他这次胜仗休整完毕后,挥军辽东,与辽东军团会合,一举踏平嚣张跋扈的后金蛮族。
说实话,在看到这份密旨的时候,杨定山不觉有些热泪盈眶,顿时对皇上心生出知己之感。一个将军,元帅,在打仗的时候最忌讳后方不断插手,不信任,甚至是不断更改作战计划。而皇上他也说到做到,为了避免他分心,情愿得罪很多人也要将那股歪风流言杀下去。
他杨定山的先祖,本是跟随太祖打天下的将领。世袭至此,他依旧有世袭镇国侯的爵位。但他自幼仰慕先祖以及太祖,想当一名能够叱咤天下,战无不胜的将军。遂自幼勤奋好学,熟读各种军事韬略,并刻苦练武于四十岁便登顶武学宗师地位。然而到他六十多岁了,官位靠着先祖余荫,自己的努力,以及熬出来的资历,也已达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这一生却只是剿过几次匪,平过几次小小的边患。
世道太平,对天下人本是好事。但对杨定山这种做梦都想打仗的军人来说,却是一种心灵上的折磨。数次上书先帝,为解决日益猖獗的边患,不如以攻为守,哪怕是动用倾国之力,也要踏平一个国家而以震慑宵小。然而活了年岁很长的先帝,却是个不愿多事的皇帝,一次次的将他提议驳回,到最后连看都懒得再看一眼。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次平乱之战,他才如此积极的参与。也是竭尽心力,要打一仗完美的胜仗,不但铸造自己的信心,也铸造皇上的信心。
既然皇上如此信任于他,他也知道皇上在位时间尚短,羽翼未丰。不忍皇上太过为难。遂在击溃敌军大部队后,几次追逐后,将军队指挥权给了自己信任的副手去收尾,而他则是轻骑从简,一路回了京城。
待得他风尘仆仆,连家都没有回直接在紫禁城御... -->>
……
时值六月初,各地小麦夏收完毕后奏章已经陆陆续续而来。让赵哲稍感欣慰的是,还算帮自己穿越的那老天爷有些小小良心。除了战乱中的山东,河南,以及辽东三省产量低得可怜外。其余各省,由于今年上半年风调雨顺,倒是一个不错的丰年。这让原本粮食紧缺的大赵总算是稍稍喘了一口气,民心也可以稍安定些。
由于产量尚未完全统计,由严彧提议倡导的地主阶层减租一案之效果,尚未有所回馈。但不管如何,朝廷减税半成,多多少少能让农民的日子稍微宽裕些。
出征了数个月的杨定山,也终于班师回朝。但与其说是班师,却不如说是杨定山带着少量骑军,先行一步回了京城。虽然他身在前线,但前些时候,京城之中闹得沸沸扬扬的种种流言他却是知道的清清楚楚。他还知道皇上一怒之下动用东厂去铲平流言,并一不小心误杀了前科状元孙劭。
在流言刚出之时,他还担忧皇上是否会被流言和文武官员的谏言而真的生出疑心,要知道他可是家中老小悉数在京城留守呢。正待他心急如焚之极,却是收到了皇上果决斩断流言,并亲手收到皇上的安抚密旨,说什么让他在前线该干嘛就干嘛,而他会在后方为他杨定山开辟出一个稳定的后盾,也绝不会干涉他在前线如何作战指挥。而皇上也等着他这次胜仗休整完毕后,挥军辽东,与辽东军团会合,一举踏平嚣张跋扈的后金蛮族。
说实话,在看到这份密旨的时候,杨定山不觉有些热泪盈眶,顿时对皇上心生出知己之感。一个将军,元帅,在打仗的时候最忌讳后方不断插手,不信任,甚至是不断更改作战计划。而皇上他也说到做到,为了避免他分心,情愿得罪很多人也要将那股歪风流言杀下去。
他杨定山的先祖,本是跟随太祖打天下的将领。世袭至此,他依旧有世袭镇国侯的爵位。但他自幼仰慕先祖以及太祖,想当一名能够叱咤天下,战无不胜的将军。遂自幼勤奋好学,熟读各种军事韬略,并刻苦练武于四十岁便登顶武学宗师地位。然而到他六十多岁了,官位靠着先祖余荫,自己的努力,以及熬出来的资历,也已达中军都督府左都督,这一生却只是剿过几次匪,平过几次小小的边患。
世道太平,对天下人本是好事。但对杨定山这种做梦都想打仗的军人来说,却是一种心灵上的折磨。数次上书先帝,为解决日益猖獗的边患,不如以攻为守,哪怕是动用倾国之力,也要踏平一个国家而以震慑宵小。然而活了年岁很长的先帝,却是个不愿多事的皇帝,一次次的将他提议驳回,到最后连看都懒得再看一眼。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次平乱之战,他才如此积极的参与。也是竭尽心力,要打一仗完美的胜仗,不但铸造自己的信心,也铸造皇上的信心。
既然皇上如此信任于他,他也知道皇上在位时间尚短,羽翼未丰。不忍皇上太过为难。遂在击溃敌军大部队后,几次追逐后,将军队指挥权给了自己信任的副手去收尾,而他则是轻骑从简,一路回了京城。
待得他风尘仆仆,连家都没有回直接在紫禁城御...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