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穿越之长嫂如母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花园经过一顿拾掇,有了近一亩的菜地,见雨水不停,大郎他们特意从城外砍了些木材回来,又买了几匹防水布料,搭建起一个菜棚,出太阳的时候,就把罩着的布棚卷起,让阳光透进来,下雨时及时罩住。菜地四周的排水沟,都用了石头铺垫,俱是稳固。这般精心伺弄着,蔬菜瓜果长势还不错。
余家的宅子要小点,后院的空地余的不多,经商量琢磨着,不种蔬菜了,种点儿苞米以防万一,种庄稼用的土就有点多了,二郎赶着季三季四当苦力,三人几个来回也就搬运的差不多,也砍了木材买了防水的布料,搭建起一个棚子,是费钱了些,不过,这点钱跟粮食相比,就不足为道了。
外面闹闹嚷嚷人心慌慌,除了每天出门探探消息,一般大郎他们都窝在家里,或是练习武术,或是看看花园里的菜地,余家后院的苞米,或是坐在花厅里和家里人说话,逗着安安康康玩耍。
今个儿天气不错,挺风和日丽,阳光暖暖融融,不带半分躁意。季歌牵着安安,三朵牵着康康,余氏和阿桃合力搬了个竹榻出来,几人坐在中庭里晒太阳。这地不大,也就个巴掌宽,铺着青石板,显的格外干净,后花园近来种着蔬菜,泥泞比较多,就怕俩小家伙好奇的抠抠玩,因此,只得在中庭呆着。
中庭的周边放了几盆盆栽,长势不错,绿绿葱葱,康康乖乖的坐在竹榻里,安安坐不住,拉着小姑姑,蹒蹒跚跚的走到了盆栽前,毫不犹豫的伸手扯了把绿叶子,回头举着绿叶子冲着娘亲笑,咯咯咯好欢喜的模样,奶声奶气的喊着。“娘,娘,娘。”
仔细一算安安康康都满十一个月了,下月初就是周岁,早俩个月就会模模糊糊的爹娘,如今是越发的清晰,还会喊姑姑和姨姨,奶奶等叠声字儿。
“小孩子还真是见风就长。”余氏拿着手里的鞋子在康康的脚上比了比。“过了五月,满了周岁,走的更稳当,可得看紧点安安,小家伙不老实,别一个没注意扶着墙溜出了宅子。”
阿桃摇着头,坚定的道。“不会的,我会看好安安和康康。”她会寸步不离的看着这俩孩子,绝对不会让他们出什么事。
“我也会看牢安安康康。”三朵立即大声的跟着应了句。
安安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看三朵又瞅瞅阿桃,别看他小,滑着头呢,管事的紧,听着大人喊自己的名,他会竖起耳朵,这会估摸着是从那表情里瞅出了点什么,张着嘴啊啊啊啊啊的一顿乱叫,还跺了俩下小脚。
季歌笑着搁了手里的针线活,走了两步,把安安抱在怀里,亲了亲他胖嘟嘟的脸。“你啊,人小脾气倒不小。”他得有多精,安安和康康的名放一块说,他就不会发脾气,单拎着他的名来说话,他似乎是知道自己比哥哥要皮,准是在说他坏话。
大郎手里拎着两条新鲜的鲫鱼走了过来,未说话眼里先有了笑意。“安安在闹啥,老远就听见他扯着嗓子在啊。”
俩条新鲜的鲫鱼真的很新鲜,它们是活的,虽被拎在手里,还会时不时的动弹两下,空气里瞬间多了股淡淡的鱼腥味。
安安看着那动弹的鲫鱼,一双漂亮的眼睛放大光芒,忽闪忽闪的看着,扭动着小身板,扑腾着胖胖的小胳膊,奶声奶气的喊。“爹爹,爹爹。”
“你快进厨房把鱼给搁了,看这小子兴奋成什么样了。”季歌抱着安安转了个身,背对着大郎,又问道。“他们三呢?”
大郎边往厨房走边应着。“说是去东市逛会,那里人多嘴杂容易探消息。我把鱼清出来,咱们中午就炖了吃。”
安安把手里揪住的一把绿叶打在了娘亲的脸上,绷着小脸气呼呼的指责着。“坏!”淡淡的眉头拧一块,小脸鼓成了只包子,那模样别提有多好玩。
季歌倒也不生气,笑着亲了亲他的脸,温声细语的问他。“娘哪里坏了?”顿了顿,又缓缓的道。“安安才坏,丁点儿大就知道冲着娘发脾气,这是不对的。”
“坏!”安安委屈极了,眼睛里慢慢的涌出雾水。
“弟弟。”乖乖巧巧坐在竹榻里的康康,抬头朝着弟弟喊了声。
安安哇的一下就大哭起来了,小肩膀一耸一耸的好不可怜。
余氏停了手里的活,看了眼,小声的嘀咕着。“这气性可真大。”
“姐,我来哄吧。”阿桃有些心疼,忍不住站了过去,眼巴巴的看着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安安。三朵也有这心意,紧挨着阿桃站着,漂亮的杏仁眼里堆满了担忧。
季歌对着她们笑,一脸的柔和。“没事。”说着,抱起安安慢慢的转着圈,柔声细语的哄着。虽说知道他听不懂,还是和他讲着道理。
过了会,安安就没有哭了,只时不时的哼唧两下,又过了会,他咯咯咯的笑了起来,抱着娘的脖子,撅嘴在娘的脸上亲了口,一声声的喊着。“娘娘娘。”软糯糯的音腔儿,听在心里头啊,熨贴的紧。
十一个月的孩子,份量可不轻,抱着走动小半个时辰,季歌的双臂早已经累的有些支撑不住,可她还是咬着牙坚持着,直到把安安哄好为止,这才坐回竹榻里,把安安放在康康的身旁。
身上沾了鱼腥味,大郎清理好两条鲫鱼后,特意换了个衣裳,远远的他就看见媳妇眉宇间的倦意,加快了步子。“孩子闹你了?”
季歌点了点了点头,并没有出声,好不容易才哄好,别又出幺蛾子。
“我给你捏捏。”大郎坐到了媳妇身旁,力道适中的捏着媳妇的手臂。
安安和康康同时扭头看着爹,奶声奶气的喊了句,安安盯着爹的动作,眨了眨眼睛,小小的孩子似是看懂了什么般,扭着头继续和哥哥玩,后面半响的功夫,倒是老老实实的呆在竹榻里,没嚷着要到处走动。
日头开始偏西,俩孩子玩累了,就睡在竹榻里,搭了个小褥子,季歌爱怜的摸着他们红扑扑的嫩脸,眼里温柔都能掐出水来,轻声细语的和丈夫说着话。“安安其实是个好孩子,别看他皮,跟他好好说话,他还是会听的,心肠软着呢。”
“可不是就是。”余氏格外的爱安安些,尽管他有时候闹起来时有些头疼。“男孩子嘛,皮实点好,长的快。”
俩孩子睡着后,大郎就坐到了另一边,用宽厚的胸膛帮他们挡着日头。“五月五是端午,给他们办周岁酒,就在咱们自家宅子里吧,外头这么乱,别去长山的酒楼里了,咱们收敛点来,等过了这坎,回头补个热闹些的。”
“依我看好。就请咱们几户关系好的人家,旁的就别邀了。”余氏早就有着想头,她早年丧夫,最是懂事藏着掖着的道理,别看事儿不一样,可道理是同样的,谁知道这世道会乱到什么时候,别太惹眼,没的给人惦记上。
二郎和季三季四回来时,愣了下。“安安康康怎么睡着了。\”他手里还拎了些水灵灵的果子。“在东市买了点果子,尝了下味,清清甜甜,夹了点微酸,想着给他们哥俩吃。”
“二郎哥,安安康康睡着了,给我吃呗。”季四就是个好吃的,被教训了好几回,还是不长记性,总是时不时卯不卯的犯馋。
季三懒洋洋的歪坐在椅子里。“就吃了一个,啥味都没尝出来,都走半个县城了,可累死我了。”
“坐没坐样。”大郎虎着脸喝斥了句。对季三季四严厉,不光是顾着媳妇这层,更是要顾着大妹那边,如今世道不同,这俩兄弟再不懂事,往后季家的重担都得压大妹夫妻俩肩上,想想就愁。
季三不满的瞟了眼姐夫,到底是端正了坐姿。“那,能再让我吃几个果子不,没功劳好歹也有苦劳啊。”
“留点儿给安安康康,旁的都洗了吧,这时候正好吃点果子。”离晚食还有近一个时辰的呢,季歌觉的三弟四弟近来懂事些了,她就大方了点。
几人围坐在中庭里边晒着太阳边唠家常,吃着清甜爽哭口的果子,空气里很快飘起了阵阵果香。
说日常琐碎时,气氛甚是温馨轻松,当二郎说起在东市打探到的消息,就是呼吸都仿佛变沉重,嘴里的果子也失了它的香甜。
“前几天突然窜出的流言,有土匪抢劫附近村子,是确有其事,那山头叫三寨沟,前朝也曾出过土匪,今上登位后,没两年就把那地扫的一干二净,这么些年倒是消停,没曾想,世道刚乱那又聚了群祸害。”二郎神色里带着怒火。“听说,共两个村,相邻不远,总二百来户人家,逃出来的没多少。”
三寨沟。大郎皱了眉。“从清岩洞出山后,山脚下有着不少村落,那一片过去,都是炊烟袅袅的人家,再拐一道,翻两山头就是三寨沟了,清岩洞里的村民近年来出山频繁,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季歌听着三寨沟离的这么近,心里有些慌。“上头应该会派人剿匪吧,趁着这会土匪还没成气候。”她知道的,受难的人家越多,有些人就会因此沦为土匪。
“听说县太爷正在加紧点兵,准备近几日给土匪一个措手不及。”二郎拿了个果子在手里把玩着,也没心情吃,暗暗思索。“据传那群土匪就是当年逃脱还活着的份子,下手才这般凶残狠戾。”
“依我看,说不定县太爷的兵早就出发了。”大郎想了想说道。“你们都能打听到的消息,那群子土匪定也清清楚楚,到时再去,别说偷袭,说不定得被反将一军。”
二郎觉的这话挺对。“不管怎么说,希望县太爷能一举消灭了那群祸害。”
“现在物价是个什么情况?”余氏也有两三天没出门,忧心仲仲的问了句。
季四嗷嗷嗷叫着应。“又涨了!粮食涨了二十文一石,那些个小吃美食,通通都涨价了。”他还真没有想过,有钱也买不到几口吃的,这日子过的可真是糟心透了。
一石粮约摸着是一百二十斤,算算前面涨的价,合着一数,差不多每三斤涨一文,也不是特别离谱。
“怎么又涨?上头没人出面阻止这事?就眼看着黑心商人捞灾难钱?”余氏紧紧的皱眉,十分生气。
这事大郎也知道些许。“这啊,不怪上面,还真不好控制,周边的农户就趁着这时候,把手里攒的粮食买了些换钱,对他们来说,这算是难得的挣钱机会,有点存粮的,都不想放过。”如此一来,就不好管了。
“唉,都是一个穷字闹的。”余氏叹息着。“但愿别被钱财迷了眼,眼看还真看不出后面是怎么个世道呢,不留点底儿,回头有钱也难买粮了。”
“想来他们心里都有数。”季歌却是不太担心。“除了个别太过贪心的,那也只能说是自找的,一般的人家,都会攒些粮,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
季四眼巴巴的看着季歌。“大姐,咱们家的粮食够麽?”说着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肚子,他可不想饿肚子。
“不太够,所以,三弟四弟你们得努力种田,种了田才能收获粮食,才不会饿肚子。”季歌认真的应着。
季三撇了撇嘴。“也就你这傻帽相信这话。”
“回头你试试,不干活的话,有没有饭吃。”季歌笑盈盈的看着三弟。
季三扭着脸,把后脑勺对着她,抿着嘴不说话。也不知道他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才得了这么个大姐。
眼看太阳要落山,众人搬着竹榻椅子往花厅里走,大郎和二郎分别抱着仍在睡觉的安安康康,季歌和余氏去厨房张罗着晚饭。
次日上午,街道里突然沸腾了起来,他们呆在宅子里,只依稀听见些热闹声响,却听不仔细,大郎和二郎快步出了宅子往街道里跑,季三季四紧跟着跑了出去。
“听着像是有好事。”余氏洗着抹布,拧干水,继续擦拭着灶台。她是个干净的,屋里屋外收拾的利索,季歌也是个爱干净,俩人越处越好。
季歌在拾掇着碗橱,今天的太阳也好,她里外擦洗一遍,在外面暴晒一天,也就干的差不多了,碗筷锅瓢勺等,也用滚烫的水浸一浸,再仔细的洗一遍。“难得这么热闹,也不知道是什么好事。”
正说着呢,大郎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县太爷带着兵把三寨沟的土匪都给清了,还绑了好几十回来正在游街。”
“县太爷亲自带的兵?”季歌有点意外。
大郎点着头。“就是县太爷亲自带的兵。我再去外面看看,回头再跟你们细细说着。”言罢,他又匆匆的走了。
季歌和余氏对视一眼狠狠的松了口气。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大抵是近来天气好,都是大晴天,继成功剿匪后,没多久,县城里得风寒的人都渐渐治愈,一个个生龙活虎。田地里,四月初赶种的庄稼都发了芽,长势很不错,绿绿嫩嫩的小苗儿迎风摇曳,在所有人的眼里,这就是最最美好的风景。
城内的氛围忽的就轻松了,街道上恢复人来人往,天刚刚蒙就能听见各种吆喝声,一派繁华景象。大郎和季歌商量了下,既然风寒都过去了,用心经营也该重新找活干,别刚刚攒的一点名声,又给没了。
白天大郎二郎领着季三季四带着用心经营的工匠们到处找活干,眼见世道慢慢在稳定,由上头出面,各种飞涨的物价也在慢慢回归。四月下旬洪婆子重新回来做事,季歌和余氏也重新把仓桥直街的铺子开起来了。
持续了二十多天的大晴天,四月底开始淅淅沥沥的飘起小雨,雨势小,雨丝极细,显的相当温柔。这场雨下的好,地里的庄稼需要的就是这微风细雨滋润,不过,今年雨水多,去年大雪纷纷,地底里积了不少水,这会又飘雨,倒是有点多余。
自去年到今年,余氏都被老天给整有点胆战心惊,她捏紧着手里的小鞋子,慌慌的看着季歌。“大郎媳妇,你说这雨会下多久?不会又是整月整月吧,这会庄稼正长时,需要的是阳光呀。”
“不会的。余婶你别自个吓自个。这是春雨,你看细绵绵的,有个一两天就停熄了。现在这时季,总会飘些春雨。”季歌笑着安抚,实则心里也有点七上八下,这反复无常的天气,捉弄着老百姓可不是一回两回了。
余氏紧蹙着眉头,心不在焉的点着头。
其实不光是余氏,心思比较重的人,这经历了反复无比的天气,这会飘场雨,同样有些担惊受怕,庙里的香火再一次缭绕起来,县城里透着丝丝缕缕的压抑气息,只是不太明显罢了。
也不知老天到底是怎么想的,抑或这天下真是要经这遭磨难,季歌冷不丁的想起一句古言:月满则亏,胜极则衰。会不会是气数尽了?她看着仍在飘着细雨的天空,格外的清澈好看,如同水洗了般,像婴儿的眼睛。
五月里细雨仍在飘,淅淅沥沥没日没夜,可能是有了心理准备,接二连三的折腾,心累身也累,落了十来天的小雨,城里也没什么变化,就是显冷清了点,不知谁在唱着曲儿,凄凄婉婉的调子,衬着的冷幽幽的雨天,更显几分潮湿,那份潮湿能直接湿透每个人的心。
没有日照,庄稼长不好,细嫩的根有些直接烂在了土里。自飘起细雨,大郎他们再一次收工,专心在家里伺候着花园里的蔬菜以及余家宅子里的苞米,那真是比伺候祖宗还要来的细心妥当。再细心妥当,少了阳光日照,庄稼都蔫巴巴的,这天再不放晴,只怕也挺不了多久。
这上半年的收成是彻底的不景气了,再怎么抢救也抢不回多少,好不容易回归正常的物价,在一夜间又涨了回去,像是都能感觉到,那股子气势汹汹。
前段时间物价好不容易回归正常,大郎领着二郎他们,又购买了一批粮食,是分头买的,数量都不是很大,合一块就挺可观。原先本来就存了批粮,加上这回存的,能整整吃一年还能余一些。
本来大郎是不会这么谨慎,可看着睡着的俩孩子,胖嘟嘟的小脸,红扑扑的,他们还那么小,倘若真有个万一,存的粮不够,饿着了怎么办?这是他的孩子,刘家的根。灾年里,大人苦,可最苦的还是孩子。思来想去,他决定冒回险,不管怎么说攒点粮在手里,就算不闹灾年,慢慢吃也不打紧,再者,还有仓桥直街的铺子,糕点也是个吃粮食的。
现在看着这没日没夜飘着的细雨,大郎深深的呼了口气,紧握的拳头都有些微微的颤抖,还好他冒险了。
五月初五安安和康康满周岁,头一天,大郎租了辆牛车去了趟柳儿屯,如今飘着雨,地里的活也不能拾掇,村里比较清闲,虽清闲却没有欢笑,一个个都拧着眉头看着细雨里的庄稼,吧吧的抽着旱烟,一杆又一杆。
大郎去接人的时候,季家那边大大小小都过来了,季父想留着看家,可外孙满周岁是大事,这个缺席不得,想让老二一家子呆家里,都不同意,无法,只得一并挤在马车里去了县城。
周岁酒办的很低调,柳氏母子俩,白家那边看的起,拎着礼品都过来了,花家虽没名份,这么多年过来,是默认的刘家长辈,再加上余家,以及在锦绣阁里做事的二朵和秀秀,人挺多,都相熟着,也没客人,就分了两桌,男一桌女一桌。
城里近来着实有些显冷清,大郎他们不想太惹眼,就意思意思的放了串鞭炮。饭菜却是费了心思做的,这里头长山也出了力,寻了两样稀罕物回来,香喷喷的饭菜摆满一桌子,宅院深深,里头的欢声笑语,外头也听不太清楚。
难得聚这么齐,一屋子人坐在花厅里,说起眼下的世道,你一言他一语,就怕亲友忘记了,都把自个记着的说了遍,提醒着要注意,屋里的气氛还算温馨,也怎么显沉重,大约是被这天气折腾得没了心思,全都在琢磨着怎么度过这个坎,也没就哀声叹气。
严格的来说,国家隔三差五的就会闹回天灾,就是地儿不同,也都不太严重,皇帝把国家治理的好,哪地收成不好就减税,军里的用粮拿收成好的地方来养着,日子过的自然也就风调雨顺。松柏县这块,大抵是福泽深,还真没闹过什么灾难,这一回,可把百姓们吓的够呛。缓过神来,日子还得继续过,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出乎意料百姓们的情绪平静了许多。
夜里躺在床上,大郎有些睡不着,抓着媳妇的手握在手心里。“媳妇。”
“嗯。”季歌侧了侧身,依进了丈夫温暖宽厚的胸膛里,声音懒洋洋的。“安安和康康满一岁了,可真好。”古代条件不太好,小孩子一个没留神就容易夭折,尤其是前段城里大片得风寒,看着不显,可夜里却是睡不踏实,心整日都提在嗓子眼。
“是啊,慢慢的他们就会能跑能跳能上房揭瓦了。”大郎的话里透着浓浓的笑意,他把媳妇往怀里搂紧了些。有媳妇有孩子有家,再大的风雨他都有力量扛住。
季歌在丈夫的怀里抿着嘴笑,笑的眉眼弯弯,她想像着安安康康长大时的模样,他们成亲时的场景,忽然觉的,就算年华不复,垂垂老已,也是种幸福。这辈子,倘若真能依着她的心愿活到老,她什么都满足了。
“媳妇。”过了会,大郎试探着喊了句。他有事没说出来,睡不着。
“你是不是有事?”季歌这才反应过来,黑暗中,她抬头看了眼丈夫,伸手亲呢的摸了摸他的下巴。“有点儿札手,又长胡渣了。”
大郎握着媳妇的手塞进了被窝里,在她额头上亲了口。“明天你来给我刮。”每回媳妇认真专注的给他刮胡子时,他整颗心软的都能化水,别提有多欢快。
“再留一天也不迟。对了,你刚刚想说什么?”季歌随口问了句。
“喔,我想着世道有点难,让季三季四回季家呆着吧,老二夫妻俩不顶事,爹毕竟年岁大了,又摔了一跤狠的,到底要不同点,这俩孩子看着懂事了点,让他们回家分担分担,有了些经历,才能迅速成长。”大郎说着自己的想法。
季歌思索了下,有些迟疑。“时日有点短,会不会一回家就现形了?那咱们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
“不会,以前是爹娘没有管,眼下这情况,他们会管着的。”... -->>
花园经过一顿拾掇,有了近一亩的菜地,见雨水不停,大郎他们特意从城外砍了些木材回来,又买了几匹防水布料,搭建起一个菜棚,出太阳的时候,就把罩着的布棚卷起,让阳光透进来,下雨时及时罩住。菜地四周的排水沟,都用了石头铺垫,俱是稳固。这般精心伺弄着,蔬菜瓜果长势还不错。
余家的宅子要小点,后院的空地余的不多,经商量琢磨着,不种蔬菜了,种点儿苞米以防万一,种庄稼用的土就有点多了,二郎赶着季三季四当苦力,三人几个来回也就搬运的差不多,也砍了木材买了防水的布料,搭建起一个棚子,是费钱了些,不过,这点钱跟粮食相比,就不足为道了。
外面闹闹嚷嚷人心慌慌,除了每天出门探探消息,一般大郎他们都窝在家里,或是练习武术,或是看看花园里的菜地,余家后院的苞米,或是坐在花厅里和家里人说话,逗着安安康康玩耍。
今个儿天气不错,挺风和日丽,阳光暖暖融融,不带半分躁意。季歌牵着安安,三朵牵着康康,余氏和阿桃合力搬了个竹榻出来,几人坐在中庭里晒太阳。这地不大,也就个巴掌宽,铺着青石板,显的格外干净,后花园近来种着蔬菜,泥泞比较多,就怕俩小家伙好奇的抠抠玩,因此,只得在中庭呆着。
中庭的周边放了几盆盆栽,长势不错,绿绿葱葱,康康乖乖的坐在竹榻里,安安坐不住,拉着小姑姑,蹒蹒跚跚的走到了盆栽前,毫不犹豫的伸手扯了把绿叶子,回头举着绿叶子冲着娘亲笑,咯咯咯好欢喜的模样,奶声奶气的喊着。“娘,娘,娘。”
仔细一算安安康康都满十一个月了,下月初就是周岁,早俩个月就会模模糊糊的爹娘,如今是越发的清晰,还会喊姑姑和姨姨,奶奶等叠声字儿。
“小孩子还真是见风就长。”余氏拿着手里的鞋子在康康的脚上比了比。“过了五月,满了周岁,走的更稳当,可得看紧点安安,小家伙不老实,别一个没注意扶着墙溜出了宅子。”
阿桃摇着头,坚定的道。“不会的,我会看好安安和康康。”她会寸步不离的看着这俩孩子,绝对不会让他们出什么事。
“我也会看牢安安康康。”三朵立即大声的跟着应了句。
安安圆溜溜的大眼睛看看三朵又瞅瞅阿桃,别看他小,滑着头呢,管事的紧,听着大人喊自己的名,他会竖起耳朵,这会估摸着是从那表情里瞅出了点什么,张着嘴啊啊啊啊啊的一顿乱叫,还跺了俩下小脚。
季歌笑着搁了手里的针线活,走了两步,把安安抱在怀里,亲了亲他胖嘟嘟的脸。“你啊,人小脾气倒不小。”他得有多精,安安和康康的名放一块说,他就不会发脾气,单拎着他的名来说话,他似乎是知道自己比哥哥要皮,准是在说他坏话。
大郎手里拎着两条新鲜的鲫鱼走了过来,未说话眼里先有了笑意。“安安在闹啥,老远就听见他扯着嗓子在啊。”
俩条新鲜的鲫鱼真的很新鲜,它们是活的,虽被拎在手里,还会时不时的动弹两下,空气里瞬间多了股淡淡的鱼腥味。
安安看着那动弹的鲫鱼,一双漂亮的眼睛放大光芒,忽闪忽闪的看着,扭动着小身板,扑腾着胖胖的小胳膊,奶声奶气的喊。“爹爹,爹爹。”
“你快进厨房把鱼给搁了,看这小子兴奋成什么样了。”季歌抱着安安转了个身,背对着大郎,又问道。“他们三呢?”
大郎边往厨房走边应着。“说是去东市逛会,那里人多嘴杂容易探消息。我把鱼清出来,咱们中午就炖了吃。”
安安把手里揪住的一把绿叶打在了娘亲的脸上,绷着小脸气呼呼的指责着。“坏!”淡淡的眉头拧一块,小脸鼓成了只包子,那模样别提有多好玩。
季歌倒也不生气,笑着亲了亲他的脸,温声细语的问他。“娘哪里坏了?”顿了顿,又缓缓的道。“安安才坏,丁点儿大就知道冲着娘发脾气,这是不对的。”
“坏!”安安委屈极了,眼睛里慢慢的涌出雾水。
“弟弟。”乖乖巧巧坐在竹榻里的康康,抬头朝着弟弟喊了声。
安安哇的一下就大哭起来了,小肩膀一耸一耸的好不可怜。
余氏停了手里的活,看了眼,小声的嘀咕着。“这气性可真大。”
“姐,我来哄吧。”阿桃有些心疼,忍不住站了过去,眼巴巴的看着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安安。三朵也有这心意,紧挨着阿桃站着,漂亮的杏仁眼里堆满了担忧。
季歌对着她们笑,一脸的柔和。“没事。”说着,抱起安安慢慢的转着圈,柔声细语的哄着。虽说知道他听不懂,还是和他讲着道理。
过了会,安安就没有哭了,只时不时的哼唧两下,又过了会,他咯咯咯的笑了起来,抱着娘的脖子,撅嘴在娘的脸上亲了口,一声声的喊着。“娘娘娘。”软糯糯的音腔儿,听在心里头啊,熨贴的紧。
十一个月的孩子,份量可不轻,抱着走动小半个时辰,季歌的双臂早已经累的有些支撑不住,可她还是咬着牙坚持着,直到把安安哄好为止,这才坐回竹榻里,把安安放在康康的身旁。
身上沾了鱼腥味,大郎清理好两条鲫鱼后,特意换了个衣裳,远远的他就看见媳妇眉宇间的倦意,加快了步子。“孩子闹你了?”
季歌点了点了点头,并没有出声,好不容易才哄好,别又出幺蛾子。
“我给你捏捏。”大郎坐到了媳妇身旁,力道适中的捏着媳妇的手臂。
安安和康康同时扭头看着爹,奶声奶气的喊了句,安安盯着爹的动作,眨了眨眼睛,小小的孩子似是看懂了什么般,扭着头继续和哥哥玩,后面半响的功夫,倒是老老实实的呆在竹榻里,没嚷着要到处走动。
日头开始偏西,俩孩子玩累了,就睡在竹榻里,搭了个小褥子,季歌爱怜的摸着他们红扑扑的嫩脸,眼里温柔都能掐出水来,轻声细语的和丈夫说着话。“安安其实是个好孩子,别看他皮,跟他好好说话,他还是会听的,心肠软着呢。”
“可不是就是。”余氏格外的爱安安些,尽管他有时候闹起来时有些头疼。“男孩子嘛,皮实点好,长的快。”
俩孩子睡着后,大郎就坐到了另一边,用宽厚的胸膛帮他们挡着日头。“五月五是端午,给他们办周岁酒,就在咱们自家宅子里吧,外头这么乱,别去长山的酒楼里了,咱们收敛点来,等过了这坎,回头补个热闹些的。”
“依我看好。就请咱们几户关系好的人家,旁的就别邀了。”余氏早就有着想头,她早年丧夫,最是懂事藏着掖着的道理,别看事儿不一样,可道理是同样的,谁知道这世道会乱到什么时候,别太惹眼,没的给人惦记上。
二郎和季三季四回来时,愣了下。“安安康康怎么睡着了。\”他手里还拎了些水灵灵的果子。“在东市买了点果子,尝了下味,清清甜甜,夹了点微酸,想着给他们哥俩吃。”
“二郎哥,安安康康睡着了,给我吃呗。”季四就是个好吃的,被教训了好几回,还是不长记性,总是时不时卯不卯的犯馋。
季三懒洋洋的歪坐在椅子里。“就吃了一个,啥味都没尝出来,都走半个县城了,可累死我了。”
“坐没坐样。”大郎虎着脸喝斥了句。对季三季四严厉,不光是顾着媳妇这层,更是要顾着大妹那边,如今世道不同,这俩兄弟再不懂事,往后季家的重担都得压大妹夫妻俩肩上,想想就愁。
季三不满的瞟了眼姐夫,到底是端正了坐姿。“那,能再让我吃几个果子不,没功劳好歹也有苦劳啊。”
“留点儿给安安康康,旁的都洗了吧,这时候正好吃点果子。”离晚食还有近一个时辰的呢,季歌觉的三弟四弟近来懂事些了,她就大方了点。
几人围坐在中庭里边晒着太阳边唠家常,吃着清甜爽哭口的果子,空气里很快飘起了阵阵果香。
说日常琐碎时,气氛甚是温馨轻松,当二郎说起在东市打探到的消息,就是呼吸都仿佛变沉重,嘴里的果子也失了它的香甜。
“前几天突然窜出的流言,有土匪抢劫附近村子,是确有其事,那山头叫三寨沟,前朝也曾出过土匪,今上登位后,没两年就把那地扫的一干二净,这么些年倒是消停,没曾想,世道刚乱那又聚了群祸害。”二郎神色里带着怒火。“听说,共两个村,相邻不远,总二百来户人家,逃出来的没多少。”
三寨沟。大郎皱了眉。“从清岩洞出山后,山脚下有着不少村落,那一片过去,都是炊烟袅袅的人家,再拐一道,翻两山头就是三寨沟了,清岩洞里的村民近年来出山频繁,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季歌听着三寨沟离的这么近,心里有些慌。“上头应该会派人剿匪吧,趁着这会土匪还没成气候。”她知道的,受难的人家越多,有些人就会因此沦为土匪。
“听说县太爷正在加紧点兵,准备近几日给土匪一个措手不及。”二郎拿了个果子在手里把玩着,也没心情吃,暗暗思索。“据传那群土匪就是当年逃脱还活着的份子,下手才这般凶残狠戾。”
“依我看,说不定县太爷的兵早就出发了。”大郎想了想说道。“你们都能打听到的消息,那群子土匪定也清清楚楚,到时再去,别说偷袭,说不定得被反将一军。”
二郎觉的这话挺对。“不管怎么说,希望县太爷能一举消灭了那群祸害。”
“现在物价是个什么情况?”余氏也有两三天没出门,忧心仲仲的问了句。
季四嗷嗷嗷叫着应。“又涨了!粮食涨了二十文一石,那些个小吃美食,通通都涨价了。”他还真没有想过,有钱也买不到几口吃的,这日子过的可真是糟心透了。
一石粮约摸着是一百二十斤,算算前面涨的价,合着一数,差不多每三斤涨一文,也不是特别离谱。
“怎么又涨?上头没人出面阻止这事?就眼看着黑心商人捞灾难钱?”余氏紧紧的皱眉,十分生气。
这事大郎也知道些许。“这啊,不怪上面,还真不好控制,周边的农户就趁着这时候,把手里攒的粮食买了些换钱,对他们来说,这算是难得的挣钱机会,有点存粮的,都不想放过。”如此一来,就不好管了。
“唉,都是一个穷字闹的。”余氏叹息着。“但愿别被钱财迷了眼,眼看还真看不出后面是怎么个世道呢,不留点底儿,回头有钱也难买粮了。”
“想来他们心里都有数。”季歌却是不太担心。“除了个别太过贪心的,那也只能说是自找的,一般的人家,都会攒些粮,手里有粮心里才不慌。”
季四眼巴巴的看着季歌。“大姐,咱们家的粮食够麽?”说着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肚子,他可不想饿肚子。
“不太够,所以,三弟四弟你们得努力种田,种了田才能收获粮食,才不会饿肚子。”季歌认真的应着。
季三撇了撇嘴。“也就你这傻帽相信这话。”
“回头你试试,不干活的话,有没有饭吃。”季歌笑盈盈的看着三弟。
季三扭着脸,把后脑勺对着她,抿着嘴不说话。也不知道他上辈子造了什么孽,才得了这么个大姐。
眼看太阳要落山,众人搬着竹榻椅子往花厅里走,大郎和二郎分别抱着仍在睡觉的安安康康,季歌和余氏去厨房张罗着晚饭。
次日上午,街道里突然沸腾了起来,他们呆在宅子里,只依稀听见些热闹声响,却听不仔细,大郎和二郎快步出了宅子往街道里跑,季三季四紧跟着跑了出去。
“听着像是有好事。”余氏洗着抹布,拧干水,继续擦拭着灶台。她是个干净的,屋里屋外收拾的利索,季歌也是个爱干净,俩人越处越好。
季歌在拾掇着碗橱,今天的太阳也好,她里外擦洗一遍,在外面暴晒一天,也就干的差不多了,碗筷锅瓢勺等,也用滚烫的水浸一浸,再仔细的洗一遍。“难得这么热闹,也不知道是什么好事。”
正说着呢,大郎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县太爷带着兵把三寨沟的土匪都给清了,还绑了好几十回来正在游街。”
“县太爷亲自带的兵?”季歌有点意外。
大郎点着头。“就是县太爷亲自带的兵。我再去外面看看,回头再跟你们细细说着。”言罢,他又匆匆的走了。
季歌和余氏对视一眼狠狠的松了口气。这可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大抵是近来天气好,都是大晴天,继成功剿匪后,没多久,县城里得风寒的人都渐渐治愈,一个个生龙活虎。田地里,四月初赶种的庄稼都发了芽,长势很不错,绿绿嫩嫩的小苗儿迎风摇曳,在所有人的眼里,这就是最最美好的风景。
城内的氛围忽的就轻松了,街道上恢复人来人往,天刚刚蒙就能听见各种吆喝声,一派繁华景象。大郎和季歌商量了下,既然风寒都过去了,用心经营也该重新找活干,别刚刚攒的一点名声,又给没了。
白天大郎二郎领着季三季四带着用心经营的工匠们到处找活干,眼见世道慢慢在稳定,由上头出面,各种飞涨的物价也在慢慢回归。四月下旬洪婆子重新回来做事,季歌和余氏也重新把仓桥直街的铺子开起来了。
持续了二十多天的大晴天,四月底开始淅淅沥沥的飘起小雨,雨势小,雨丝极细,显的相当温柔。这场雨下的好,地里的庄稼需要的就是这微风细雨滋润,不过,今年雨水多,去年大雪纷纷,地底里积了不少水,这会又飘雨,倒是有点多余。
自去年到今年,余氏都被老天给整有点胆战心惊,她捏紧着手里的小鞋子,慌慌的看着季歌。“大郎媳妇,你说这雨会下多久?不会又是整月整月吧,这会庄稼正长时,需要的是阳光呀。”
“不会的。余婶你别自个吓自个。这是春雨,你看细绵绵的,有个一两天就停熄了。现在这时季,总会飘些春雨。”季歌笑着安抚,实则心里也有点七上八下,这反复无常的天气,捉弄着老百姓可不是一回两回了。
余氏紧蹙着眉头,心不在焉的点着头。
其实不光是余氏,心思比较重的人,这经历了反复无比的天气,这会飘场雨,同样有些担惊受怕,庙里的香火再一次缭绕起来,县城里透着丝丝缕缕的压抑气息,只是不太明显罢了。
也不知老天到底是怎么想的,抑或这天下真是要经这遭磨难,季歌冷不丁的想起一句古言:月满则亏,胜极则衰。会不会是气数尽了?她看着仍在飘着细雨的天空,格外的清澈好看,如同水洗了般,像婴儿的眼睛。
五月里细雨仍在飘,淅淅沥沥没日没夜,可能是有了心理准备,接二连三的折腾,心累身也累,落了十来天的小雨,城里也没什么变化,就是显冷清了点,不知谁在唱着曲儿,凄凄婉婉的调子,衬着的冷幽幽的雨天,更显几分潮湿,那份潮湿能直接湿透每个人的心。
没有日照,庄稼长不好,细嫩的根有些直接烂在了土里。自飘起细雨,大郎他们再一次收工,专心在家里伺候着花园里的蔬菜以及余家宅子里的苞米,那真是比伺候祖宗还要来的细心妥当。再细心妥当,少了阳光日照,庄稼都蔫巴巴的,这天再不放晴,只怕也挺不了多久。
这上半年的收成是彻底的不景气了,再怎么抢救也抢不回多少,好不容易回归正常的物价,在一夜间又涨了回去,像是都能感觉到,那股子气势汹汹。
前段时间物价好不容易回归正常,大郎领着二郎他们,又购买了一批粮食,是分头买的,数量都不是很大,合一块就挺可观。原先本来就存了批粮,加上这回存的,能整整吃一年还能余一些。
本来大郎是不会这么谨慎,可看着睡着的俩孩子,胖嘟嘟的小脸,红扑扑的,他们还那么小,倘若真有个万一,存的粮不够,饿着了怎么办?这是他的孩子,刘家的根。灾年里,大人苦,可最苦的还是孩子。思来想去,他决定冒回险,不管怎么说攒点粮在手里,就算不闹灾年,慢慢吃也不打紧,再者,还有仓桥直街的铺子,糕点也是个吃粮食的。
现在看着这没日没夜飘着的细雨,大郎深深的呼了口气,紧握的拳头都有些微微的颤抖,还好他冒险了。
五月初五安安和康康满周岁,头一天,大郎租了辆牛车去了趟柳儿屯,如今飘着雨,地里的活也不能拾掇,村里比较清闲,虽清闲却没有欢笑,一个个都拧着眉头看着细雨里的庄稼,吧吧的抽着旱烟,一杆又一杆。
大郎去接人的时候,季家那边大大小小都过来了,季父想留着看家,可外孙满周岁是大事,这个缺席不得,想让老二一家子呆家里,都不同意,无法,只得一并挤在马车里去了县城。
周岁酒办的很低调,柳氏母子俩,白家那边看的起,拎着礼品都过来了,花家虽没名份,这么多年过来,是默认的刘家长辈,再加上余家,以及在锦绣阁里做事的二朵和秀秀,人挺多,都相熟着,也没客人,就分了两桌,男一桌女一桌。
城里近来着实有些显冷清,大郎他们不想太惹眼,就意思意思的放了串鞭炮。饭菜却是费了心思做的,这里头长山也出了力,寻了两样稀罕物回来,香喷喷的饭菜摆满一桌子,宅院深深,里头的欢声笑语,外头也听不太清楚。
难得聚这么齐,一屋子人坐在花厅里,说起眼下的世道,你一言他一语,就怕亲友忘记了,都把自个记着的说了遍,提醒着要注意,屋里的气氛还算温馨,也怎么显沉重,大约是被这天气折腾得没了心思,全都在琢磨着怎么度过这个坎,也没就哀声叹气。
严格的来说,国家隔三差五的就会闹回天灾,就是地儿不同,也都不太严重,皇帝把国家治理的好,哪地收成不好就减税,军里的用粮拿收成好的地方来养着,日子过的自然也就风调雨顺。松柏县这块,大抵是福泽深,还真没闹过什么灾难,这一回,可把百姓们吓的够呛。缓过神来,日子还得继续过,该怎么着还是怎么着,出乎意料百姓们的情绪平静了许多。
夜里躺在床上,大郎有些睡不着,抓着媳妇的手握在手心里。“媳妇。”
“嗯。”季歌侧了侧身,依进了丈夫温暖宽厚的胸膛里,声音懒洋洋的。“安安和康康满一岁了,可真好。”古代条件不太好,小孩子一个没留神就容易夭折,尤其是前段城里大片得风寒,看着不显,可夜里却是睡不踏实,心整日都提在嗓子眼。
“是啊,慢慢的他们就会能跑能跳能上房揭瓦了。”大郎的话里透着浓浓的笑意,他把媳妇往怀里搂紧了些。有媳妇有孩子有家,再大的风雨他都有力量扛住。
季歌在丈夫的怀里抿着嘴笑,笑的眉眼弯弯,她想像着安安康康长大时的模样,他们成亲时的场景,忽然觉的,就算年华不复,垂垂老已,也是种幸福。这辈子,倘若真能依着她的心愿活到老,她什么都满足了。
“媳妇。”过了会,大郎试探着喊了句。他有事没说出来,睡不着。
“你是不是有事?”季歌这才反应过来,黑暗中,她抬头看了眼丈夫,伸手亲呢的摸了摸他的下巴。“有点儿札手,又长胡渣了。”
大郎握着媳妇的手塞进了被窝里,在她额头上亲了口。“明天你来给我刮。”每回媳妇认真专注的给他刮胡子时,他整颗心软的都能化水,别提有多欢快。
“再留一天也不迟。对了,你刚刚想说什么?”季歌随口问了句。
“喔,我想着世道有点难,让季三季四回季家呆着吧,老二夫妻俩不顶事,爹毕竟年岁大了,又摔了一跤狠的,到底要不同点,这俩孩子看着懂事了点,让他们回家分担分担,有了些经历,才能迅速成长。”大郎说着自己的想法。
季歌思索了下,有些迟疑。“时日有点短,会不会一回家就现形了?那咱们前面的努力都白费了。”
“不会,以前是爹娘没有管,眼下这情况,他们会管着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