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穿越明末之重铸帝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29
留在山寨的李子霄肯定不能闲着,有了一处实战的经验之后,李子霄训练起来也轻车熟路了许多,改正了一些在实战不必要的规矩。
反正现在他手里有了充足的粮食,山寨里每个人都可以吃饱,他们每天也不需要做什么,只是不停地训练,让他们形成更强的战斗力。
这些人算是李子霄的第一批部下,是今后李子霄队伍的核心班底。
今后山寨或许会加入很多新人,但他们到时候就将是山寨中的骨干,训练好他们,然后由他们为新加入的人做个榜样。
每日三餐管饱,让这些汉子们体质得到改善,一个个身体也强壮起来,这样的话体能训练也就可以保证了。
根据李子霄亲自制定的训练大纲,他们每天除了早晚两次五公里越野之外,剩下的便是队列的操练。
李子霄对他们唯一强调的就是纪律,任何情况下都要服从他的命令、军纪。
任何人胆敢违抗命令,触犯军纪,他都不会手下毫不容情,只要错了,轻则随手一棒子,重则有专人专门打板子。
也是留在山寨的这些人,每天都被打得哭爹喊娘、叫苦不迭,这些人在心里都羡慕死那十几个被周大柱带到县城的兄弟们了、。
在李子霄的棍棒威慑之下,训练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这帮子家伙挨打多了自然记性就好了,很快这帮人列队更快速、整齐,完全做到了令行禁止。
体能,列队训练之后,最重要的就是长枪兵突刺技术了,李子霄教给他们的突刺动作很简单,就是后世士兵刺刀突刺一样,直来直去的突刺。
李子霄从没有指望过这群人都可以变成一打十的兵王,他要的培养的是团队配合,只有利用团体的力量,才能弥补他们个人能力上面的不足。
而要想让这群散漫的农民们能够团结配合战斗,依靠的就是严苛的纪律约束,所以在训练中,李子霄便灌输给他们服从命令,遵守军纪的意识。
这些人绝大多数以前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虽然在吃苦耐劳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在纪律方面就差多了。
一群没有纪律约束,没有服从命令意识的人凑在一群,顶多算是一群乌合之众。
作战的时候,只要有很少人临战退缩,那么就会影响到所有人,结果一人脱逃,裹挟全部人马一起溃散,这在战时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华夏自古就不缺那些军事大家,可是对于如何掌兵,却是各个将门世家少部分人掌握,很少有外人能学习到其中的诀窍。
尤其明末这个时代,更是将星凋敝,真正懂得控兵、掌兵的大将,已经是少之又少了。
同时明末兵制日益腐朽,卫所制度逐渐崩溃,到了崇祯末年,不仅大将没有几个,更不可出现想他老祖宗朱元璋带出来的开国强兵了。
凭借着后世所了解的知识,李子霄对于明朝后期军事力量的没落倒是也有所涉猎。
知道明朝后期朝廷自上而下,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贪墨成风算是好听的,从上到下克扣粮饷已经成了惯例。
户部向下面拨发粮饷的时候,户部官员的先抽两三成到自己腰包里面,生效的再下拨到地方官员手中,他们再抽两三成,剩下的才能发到将官手中,将官手里也就收到不足五成粮饷了。
那些个将官们要养家将,钱粮从哪里来,当然就是从朝廷下拨的钱粮里面扣了,再扣两三成,装自己口袋里面了,最后真正发到当兵的手中的时候,十成去了九成。
那些可怜的大头兵们,冲锋在最危险的地方,却每月连三分之一的钱粮都拿不到,即便如此,这么微薄的一点粮饷,都不会按时发放,动辄几个月半年不发粮饷的事情,在明末军队里面太常见了。
当兵的吃不饱穿不暖,养活不了老婆孩子,死后连微薄的抚恤金都拿不到,谁TM还打仗拼命,除非脑袋被门挤了。
正是因为李子霄对于明末朝廷的腐朽感到绝望,他才从一开始就打消了向官方投诚效力的打算,与其和那些官老爷们玩嘴皮子扯淡,还不如重新拉起一支人马重塑河山。
在李子霄看来,明朝这颗腐朽的百年大树,已经烂到根子里去了,崇祯也算是个好皇帝,最后差点累死,不一样没挽救大明嘛!
李子霄非常崇拜后世某位开国先祖,与其在明朝这座破楼上修修补补,还不如推到他,在旁边另盖一座新的。
李子霄虽然不是军人出身,但是后世所接受的各种信息比起这个时代的人渊博太多了,加上他就是个军迷,长大以后又没事都喜欢到各种军事网站上溜达,对军事方面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在他看来,作为掌兵者,首先就要让部下形成一个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只有真正做到令行禁止... -->>
29
留在山寨的李子霄肯定不能闲着,有了一处实战的经验之后,李子霄训练起来也轻车熟路了许多,改正了一些在实战不必要的规矩。
反正现在他手里有了充足的粮食,山寨里每个人都可以吃饱,他们每天也不需要做什么,只是不停地训练,让他们形成更强的战斗力。
这些人算是李子霄的第一批部下,是今后李子霄队伍的核心班底。
今后山寨或许会加入很多新人,但他们到时候就将是山寨中的骨干,训练好他们,然后由他们为新加入的人做个榜样。
每日三餐管饱,让这些汉子们体质得到改善,一个个身体也强壮起来,这样的话体能训练也就可以保证了。
根据李子霄亲自制定的训练大纲,他们每天除了早晚两次五公里越野之外,剩下的便是队列的操练。
李子霄对他们唯一强调的就是纪律,任何情况下都要服从他的命令、军纪。
任何人胆敢违抗命令,触犯军纪,他都不会手下毫不容情,只要错了,轻则随手一棒子,重则有专人专门打板子。
也是留在山寨的这些人,每天都被打得哭爹喊娘、叫苦不迭,这些人在心里都羡慕死那十几个被周大柱带到县城的兄弟们了、。
在李子霄的棍棒威慑之下,训练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这帮子家伙挨打多了自然记性就好了,很快这帮人列队更快速、整齐,完全做到了令行禁止。
体能,列队训练之后,最重要的就是长枪兵突刺技术了,李子霄教给他们的突刺动作很简单,就是后世士兵刺刀突刺一样,直来直去的突刺。
李子霄从没有指望过这群人都可以变成一打十的兵王,他要的培养的是团队配合,只有利用团体的力量,才能弥补他们个人能力上面的不足。
而要想让这群散漫的农民们能够团结配合战斗,依靠的就是严苛的纪律约束,所以在训练中,李子霄便灌输给他们服从命令,遵守军纪的意识。
这些人绝大多数以前大部分都是农民出身,虽然在吃苦耐劳方面没有什么问题,在纪律方面就差多了。
一群没有纪律约束,没有服从命令意识的人凑在一群,顶多算是一群乌合之众。
作战的时候,只要有很少人临战退缩,那么就会影响到所有人,结果一人脱逃,裹挟全部人马一起溃散,这在战时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华夏自古就不缺那些军事大家,可是对于如何掌兵,却是各个将门世家少部分人掌握,很少有外人能学习到其中的诀窍。
尤其明末这个时代,更是将星凋敝,真正懂得控兵、掌兵的大将,已经是少之又少了。
同时明末兵制日益腐朽,卫所制度逐渐崩溃,到了崇祯末年,不仅大将没有几个,更不可出现想他老祖宗朱元璋带出来的开国强兵了。
凭借着后世所了解的知识,李子霄对于明朝后期军事力量的没落倒是也有所涉猎。
知道明朝后期朝廷自上而下,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贪墨成风算是好听的,从上到下克扣粮饷已经成了惯例。
户部向下面拨发粮饷的时候,户部官员的先抽两三成到自己腰包里面,生效的再下拨到地方官员手中,他们再抽两三成,剩下的才能发到将官手中,将官手里也就收到不足五成粮饷了。
那些个将官们要养家将,钱粮从哪里来,当然就是从朝廷下拨的钱粮里面扣了,再扣两三成,装自己口袋里面了,最后真正发到当兵的手中的时候,十成去了九成。
那些可怜的大头兵们,冲锋在最危险的地方,却每月连三分之一的钱粮都拿不到,即便如此,这么微薄的一点粮饷,都不会按时发放,动辄几个月半年不发粮饷的事情,在明末军队里面太常见了。
当兵的吃不饱穿不暖,养活不了老婆孩子,死后连微薄的抚恤金都拿不到,谁TM还打仗拼命,除非脑袋被门挤了。
正是因为李子霄对于明末朝廷的腐朽感到绝望,他才从一开始就打消了向官方投诚效力的打算,与其和那些官老爷们玩嘴皮子扯淡,还不如重新拉起一支人马重塑河山。
在李子霄看来,明朝这颗腐朽的百年大树,已经烂到根子里去了,崇祯也算是个好皇帝,最后差点累死,不一样没挽救大明嘛!
李子霄非常崇拜后世某位开国先祖,与其在明朝这座破楼上修修补补,还不如推到他,在旁边另盖一座新的。
李子霄虽然不是军人出身,但是后世所接受的各种信息比起这个时代的人渊博太多了,加上他就是个军迷,长大以后又没事都喜欢到各种军事网站上溜达,对军事方面多少还是有些了解的。
在他看来,作为掌兵者,首先就要让部下形成一个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习惯,只有真正做到令行禁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