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秦皇汉武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日,这些士子们讨论的话题与秦相有关。范雎病故,蔡泽继任,相位更迭,政策当有所变,各国的应对措施也应不同。
“依我之见,蔡泽与范雎不同,其理念核心不在于战,而在于休养生息。由他替代范雎,至少六国可有些安生日子过了。”
“那可未必!秦王掌权已久,积威甚重,当年上将白起与丞相范雎也不可轻易动摇其意志,蔡泽不过刚刚入秦,根基浅薄,仅靠唇舌之利,扭得过秦王?听闻蔡泽学于燕,见逐于赵,前往韩魏求官无功而返,如今好不容易得秦王赏识,封了秦相,如何舍得这相位?哼,你们看着吧,这位秦相,八成要当秦王的应声虫!秦王图谋者,无非六国领土。纵然蔡泽上位,六国与秦仍只有战!”
“非也!七大战国竞争之势实为必然,然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蔡泽是聪明人,以战夺城,此举绝非上策。再则秦国刚刚经历数年秦赵之战的内耗,又灭了周室,此刻定然想着如何剿灭逃窜的东周公,化周入秦,短时间内,不会再发动如秦赵之战一般的持久战争。”
“附议!蔡泽师从何家?济然经济之学也!此学讲究休养生息,以逸待劳。一旦演变为如范雎执政时的情景,则无蔡泽一展长策之地,无功不受禄,蔡泽何颜立于秦廷?故有蔡泽身处秦相之位,则有六国变法之机。如燕韩魏楚齐之国,应把握时机;如赵国,应巩固变法。届时,七国崛起,强秦独霸天下的局面则不复往矣。”
战国之世,最先有变法理念的乃是魏国的李悝,而后又有吴起在楚国变法,可惜前者成效未能保持,后者遭到老氏族势力反弹,半路夭折。李悝乃自悟法家有所成的一杰出能士,与武学全才鬼谷子所走之道有所不同。鬼谷子侧重于武道本身,而李悝侧重于心法和理论。尽管如此,后来有着法圣之称的鬼谷子之徒商鞅也对其颇为赞赏和钦佩。至于吴起,虽于法家霸道上颇有感悟,但其本源出自兵家,因此法家弟子多不将其视为本派子弟。
继李悝与吴起之后,便是商鞅与申不害分别在秦国与韩国的变法,商鞅承其师鬼谷子‘法’道之精髓,又通读李悝的《法经》而有所悟,最终自创其道,写下了名噪一时的法家圣典《商君书》,商鞅也凭借此道而突破层层桎梏,直问法家霸道之颠峰。其变法使得秦国摆脱贫弱地位,可谓功不可没,且秦国是唯一一个将变法成果一直延续下去的国家。
再说与商鞅同一时代的另一法家大宗,法家霸道分为‘法’、‘术’、‘势’三派,商鞅占了‘法’道,申不害则占了‘术’道。若说商鞅的功法以强力著称,申不害的功法便以灵活多变显于人世。申不害变法使得韩国有了劲韩之称,然后,终究只是收一时之成效,未能延续下去,韩国也随着法令的没落而日益衰败。法令君出,这是变法最有力的保障,却也是最大的桎梏。试想,若是国君的子孙后代不再维护律法,变法成果该如何延续?
齐国有齐威王与驺忌的变法,其变法核心仅为整肃吏治,变法根基自然远不如秦国深厚。齐国经历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而盛极,齐闵王甚至一度与秦昭王合称为东帝和西帝。然而,齐闵王时期,燕昭王为报齐宣王险些灭燕之仇,先与乐毅变法强燕,再令纵横大家苏秦入齐为间,劝得齐闵王穷兵黩武,众叛亲离,最后,燕昭王名正言顺联合五国攻齐,夺齐城七十余座,后来齐国虽光复领土,却也实力大减,战国之初的优势荡然无存。
燕昭王算是刘彻唯一能够看得上眼的战国燕国国君,其与乐毅一同变法强燕,使燕国扬名一时,然而究其根本,燕国行使的仍是周朝王道之政,乐毅同样出身兵家,非李悝、商鞅、申不害之流,专精于法。秦国变法能荫泽六世,燕国变法在燕昭王身故后就荡然无存,可见其薄弱。至于后来燕惠王、燕武成王之治,刘彻只能说一声呵呵了,燕武成王之后,便是刘彻如今的便宜祖父燕孝王。燕孝王虽然在刘彻的劝说下开始着手变法之事,但一则燕国旧势力比当年秦孝公变法时还要难缠,二则没有法家大才,刘彻实在不知道自家病病殃殃的祖父是否能撑得住,能撑多久。
最后是赵国变法。赵武灵王蛰伏十余年,最终凭借胡服骑射一举强赵,摘得战国之世最后一顶王冠。秦国的变法在于军、政两方面,而赵国的变革主要在于军队的变革,政治上虽有所触及,但到底不深。赵国变革力度虽不如秦国,却也远非其余诸国所能比拟。赵军之强使得赵国后来居上,成为六国中唯一有底气单抗... -->>
今日,这些士子们讨论的话题与秦相有关。范雎病故,蔡泽继任,相位更迭,政策当有所变,各国的应对措施也应不同。
“依我之见,蔡泽与范雎不同,其理念核心不在于战,而在于休养生息。由他替代范雎,至少六国可有些安生日子过了。”
“那可未必!秦王掌权已久,积威甚重,当年上将白起与丞相范雎也不可轻易动摇其意志,蔡泽不过刚刚入秦,根基浅薄,仅靠唇舌之利,扭得过秦王?听闻蔡泽学于燕,见逐于赵,前往韩魏求官无功而返,如今好不容易得秦王赏识,封了秦相,如何舍得这相位?哼,你们看着吧,这位秦相,八成要当秦王的应声虫!秦王图谋者,无非六国领土。纵然蔡泽上位,六国与秦仍只有战!”
“非也!七大战国竞争之势实为必然,然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蔡泽是聪明人,以战夺城,此举绝非上策。再则秦国刚刚经历数年秦赵之战的内耗,又灭了周室,此刻定然想着如何剿灭逃窜的东周公,化周入秦,短时间内,不会再发动如秦赵之战一般的持久战争。”
“附议!蔡泽师从何家?济然经济之学也!此学讲究休养生息,以逸待劳。一旦演变为如范雎执政时的情景,则无蔡泽一展长策之地,无功不受禄,蔡泽何颜立于秦廷?故有蔡泽身处秦相之位,则有六国变法之机。如燕韩魏楚齐之国,应把握时机;如赵国,应巩固变法。届时,七国崛起,强秦独霸天下的局面则不复往矣。”
战国之世,最先有变法理念的乃是魏国的李悝,而后又有吴起在楚国变法,可惜前者成效未能保持,后者遭到老氏族势力反弹,半路夭折。李悝乃自悟法家有所成的一杰出能士,与武学全才鬼谷子所走之道有所不同。鬼谷子侧重于武道本身,而李悝侧重于心法和理论。尽管如此,后来有着法圣之称的鬼谷子之徒商鞅也对其颇为赞赏和钦佩。至于吴起,虽于法家霸道上颇有感悟,但其本源出自兵家,因此法家弟子多不将其视为本派子弟。
继李悝与吴起之后,便是商鞅与申不害分别在秦国与韩国的变法,商鞅承其师鬼谷子‘法’道之精髓,又通读李悝的《法经》而有所悟,最终自创其道,写下了名噪一时的法家圣典《商君书》,商鞅也凭借此道而突破层层桎梏,直问法家霸道之颠峰。其变法使得秦国摆脱贫弱地位,可谓功不可没,且秦国是唯一一个将变法成果一直延续下去的国家。
再说与商鞅同一时代的另一法家大宗,法家霸道分为‘法’、‘术’、‘势’三派,商鞅占了‘法’道,申不害则占了‘术’道。若说商鞅的功法以强力著称,申不害的功法便以灵活多变显于人世。申不害变法使得韩国有了劲韩之称,然后,终究只是收一时之成效,未能延续下去,韩国也随着法令的没落而日益衰败。法令君出,这是变法最有力的保障,却也是最大的桎梏。试想,若是国君的子孙后代不再维护律法,变法成果该如何延续?
齐国有齐威王与驺忌的变法,其变法核心仅为整肃吏治,变法根基自然远不如秦国深厚。齐国经历齐威王、齐宣王、齐闵王而盛极,齐闵王甚至一度与秦昭王合称为东帝和西帝。然而,齐闵王时期,燕昭王为报齐宣王险些灭燕之仇,先与乐毅变法强燕,再令纵横大家苏秦入齐为间,劝得齐闵王穷兵黩武,众叛亲离,最后,燕昭王名正言顺联合五国攻齐,夺齐城七十余座,后来齐国虽光复领土,却也实力大减,战国之初的优势荡然无存。
燕昭王算是刘彻唯一能够看得上眼的战国燕国国君,其与乐毅一同变法强燕,使燕国扬名一时,然而究其根本,燕国行使的仍是周朝王道之政,乐毅同样出身兵家,非李悝、商鞅、申不害之流,专精于法。秦国变法能荫泽六世,燕国变法在燕昭王身故后就荡然无存,可见其薄弱。至于后来燕惠王、燕武成王之治,刘彻只能说一声呵呵了,燕武成王之后,便是刘彻如今的便宜祖父燕孝王。燕孝王虽然在刘彻的劝说下开始着手变法之事,但一则燕国旧势力比当年秦孝公变法时还要难缠,二则没有法家大才,刘彻实在不知道自家病病殃殃的祖父是否能撑得住,能撑多久。
最后是赵国变法。赵武灵王蛰伏十余年,最终凭借胡服骑射一举强赵,摘得战国之世最后一顶王冠。秦国的变法在于军、政两方面,而赵国的变革主要在于军队的变革,政治上虽有所触及,但到底不深。赵国变革力度虽不如秦国,却也远非其余诸国所能比拟。赵军之强使得赵国后来居上,成为六国中唯一有底气单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