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节、日本太上皇 (2/2)
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擎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存在的状况,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可以问问,当年去买布很多用的还是旧制的尺,市尺的普及都用了很长时间,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逐渐展开,受过基本文化培训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状况才算是有所改善。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育都是一个国家发展与改革的重中之重。
拿到了陛下的许可,姜田只好在第二天又赶回了作坊,这次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赶制一批标准量具,其中以直尺和卡尺为最优先项目,上次他制造镜片打磨设备的时候其实也造过卡尺,只是那时的尺子无论精度还是刻度都不标准,只能算是聊胜于无,这次他决定不惜工本(反正也是国库报销)的使用优质合金钢,并经过严格的打磨,制成这个时代精度最高的量具,为此他不惜从皇宫中借出了万历年间的一把牙尺,这把尺子基本上只有三十二厘米,姜田用碳条在上边画了三十二等分,然后在三尺的长度上加上四厘米,就成为了一米的长度,并且按照这个长度让工匠开始打造世界上第一把米尺,他的出现标志了世界通用度量衡的诞生,标志了中国千百年来尺度不一的局面将会得到改观,同时也标志了今后所有的科研人员必须重新习惯新的长度……
打造新量器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姜田在闲暇之余为了让机械组的工匠们练手,于是设计了一个并不用太精密的新型印刷机。这台机器结构简单到只要是后世刷过油漆的人就都明白,在一个圆柱形滚筒上,套上一圈铜锑合金的字模外皮。然后刷上油墨只要在纸张上一滚,就能印刷出质量尚可的字迹。对应不同的大小的纸张只要选用不同大小的滚筒就行,至于字模就更简单了,在原先的印刷机上将活字换成铁制。然后用他们去印一张铅皮,这样就能得到一面凹陷一面突起的整块铅字板,剩下的就是将铅皮套在滚筒上印刷,如果字模没用了就可以很容易的融掉重铸,等着下次接着印刷。
宋懿已经对姜田的奇思妙想有些习惯了,也不在执着于为什么自己就没能想到这么简单的事情,试验证明新的印刷滚筒装在特制的机器上,能够实现一边补墨一边印刷,效率成倍的提高,安装这么一套机器出了前期投入有点大之外,剩下的就是一本万利的收回成本了。
“我已经将这套设备的专利上报,所以这次的研发费用我出。”姜田乐呵呵的跟宋懿解释,但就是没说他怎么靠这些专利收回银子。
结果没等第二天宫里就传来消息,说是这套机器由内帑出资购买两套!宋懿心想这师兄弟二人还真有默契,两套成套的设备就算扣除掉支付给作坊的手工钱,也能让姜田收回成本,如果再有第三个人买那就开始盈利,这不等于是变相的假公济私吗?估计皇帝本人是不会同意买两套的,可能又是太子缠着非要多买一套自己用,这才有了现在的情况。
姜田这边先不去管他,且说藤原马不停蹄的往回赶,生怕幕府有什么小动作来个半路截杀什么的。所以除了北京城之后就化妆轻骑赶往大沽口,他在路上连天津卫都没有停留,直接搭乘一个商人的小货船就出了海,等他登上了堺港也没有换回官服,晓行夜宿的杀回了京都,直到要面见天皇才又换上了官员的行头。此时本应是后光明天皇在位,可是这位仁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历史上他于1654年去见了天照大婶,所以实际上管事的还是他爹后水尾太上皇。但是日本的皇宫里能有什么事情好管呢?除了和一些贵族喝茶下棋之外也没什么正事好干。
其实幕府还真的打算拦截藤原一行,只是在中国境内不好动手,所以打算等他上岸之后再搞个浪人截杀之类的把戏,因为保科正利知道姜田一定和藤原密谋了什么,却就是不知道他们说的具体内容,而且也不知道他们达成的协议对幕府有没有危害。就是没想到那个看似文弱的藤原竟然如此迅速,等幕府接到消息的时候,天皇那边已经到处宣扬那份《友邦友好互助条约》了。众目睽睽之下,你要是在敢拦路抢劫,那就等于是向天下宣称幕府造反。
藤原见到天皇时,这个精力还算充沛的中年人接见了他,后水尾天皇比他两个儿子活的岁数都长,却因为同幕府不和而被迫做了太上皇,所以他对藤原的汇报相当重视。等他听完罗里吧嗦的汇报之后,拿着作为样品的钱币沉思了许久,他清楚藤原已经为天皇家族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尤其是这些钱币的精美程度超乎想象,他可以很确切的判断,只要大量的这种钱币流入日本,就能瞬间击垮原有的货币。他只要稍稍抬高点货币价值就能赚取巨额利润,至于币值过高会不会影响经济?他才管不了那么多呢,如此漂亮的钱币就算价格高一点也是很正常的。
“……你做的很好!”
“为陛下分忧是臣子的本分!”藤原匍匐于地感激涕零的回答:“只是那中华的姜氏官员要价颇高,臣怕断绝了这条路,就答应他提供两成二分的火耗!”
得,到了他嘴里自己又挣了二分,结果还让姜田给自己背黑锅。这也成了后世争议较大的一个悬案,那就是姜田究竟有没有吃这二分的回扣?只可惜当年关于铸币的事项没有进行文字备案,同时又有张韬的圣旨在前,准许他能小幅的沾点便宜,所以很多人都倾向于姜田的确是得利了,但就是不知道他是独吞了两分的提成还是和日本人有其他的分账条款,以至于这个冤假错案一直都没有平反。
“有些时候花点钱是应该的,但是德川家会同意这种钱进入日本吗?”
“陛下,只要贸易往来不绝,中国钱就会源源不断的进入日本,这时我们只要掺入这些钱,就是那边也无法杜绝!”
天皇点了点头,又陷入了沉思。
存在的状况,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可以问问,当年去买布很多用的还是旧制的尺,市尺的普及都用了很长时间,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逐渐展开,受过基本文化培训的人越来越多,这个状况才算是有所改善。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育都是一个国家发展与改革的重中之重。
拿到了陛下的许可,姜田只好在第二天又赶回了作坊,这次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赶制一批标准量具,其中以直尺和卡尺为最优先项目,上次他制造镜片打磨设备的时候其实也造过卡尺,只是那时的尺子无论精度还是刻度都不标准,只能算是聊胜于无,这次他决定不惜工本(反正也是国库报销)的使用优质合金钢,并经过严格的打磨,制成这个时代精度最高的量具,为此他不惜从皇宫中借出了万历年间的一把牙尺,这把尺子基本上只有三十二厘米,姜田用碳条在上边画了三十二等分,然后在三尺的长度上加上四厘米,就成为了一米的长度,并且按照这个长度让工匠开始打造世界上第一把米尺,他的出现标志了世界通用度量衡的诞生,标志了中国千百年来尺度不一的局面将会得到改观,同时也标志了今后所有的科研人员必须重新习惯新的长度……
打造新量器的工作还没有结束,姜田在闲暇之余为了让机械组的工匠们练手,于是设计了一个并不用太精密的新型印刷机。这台机器结构简单到只要是后世刷过油漆的人就都明白,在一个圆柱形滚筒上,套上一圈铜锑合金的字模外皮。然后刷上油墨只要在纸张上一滚,就能印刷出质量尚可的字迹。对应不同的大小的纸张只要选用不同大小的滚筒就行,至于字模就更简单了,在原先的印刷机上将活字换成铁制。然后用他们去印一张铅皮,这样就能得到一面凹陷一面突起的整块铅字板,剩下的就是将铅皮套在滚筒上印刷,如果字模没用了就可以很容易的融掉重铸,等着下次接着印刷。
宋懿已经对姜田的奇思妙想有些习惯了,也不在执着于为什么自己就没能想到这么简单的事情,试验证明新的印刷滚筒装在特制的机器上,能够实现一边补墨一边印刷,效率成倍的提高,安装这么一套机器出了前期投入有点大之外,剩下的就是一本万利的收回成本了。
“我已经将这套设备的专利上报,所以这次的研发费用我出。”姜田乐呵呵的跟宋懿解释,但就是没说他怎么靠这些专利收回银子。
结果没等第二天宫里就传来消息,说是这套机器由内帑出资购买两套!宋懿心想这师兄弟二人还真有默契,两套成套的设备就算扣除掉支付给作坊的手工钱,也能让姜田收回成本,如果再有第三个人买那就开始盈利,这不等于是变相的假公济私吗?估计皇帝本人是不会同意买两套的,可能又是太子缠着非要多买一套自己用,这才有了现在的情况。
姜田这边先不去管他,且说藤原马不停蹄的往回赶,生怕幕府有什么小动作来个半路截杀什么的。所以除了北京城之后就化妆轻骑赶往大沽口,他在路上连天津卫都没有停留,直接搭乘一个商人的小货船就出了海,等他登上了堺港也没有换回官服,晓行夜宿的杀回了京都,直到要面见天皇才又换上了官员的行头。此时本应是后光明天皇在位,可是这位仁兄身体状况一直不好,历史上他于1654年去见了天照大婶,所以实际上管事的还是他爹后水尾太上皇。但是日本的皇宫里能有什么事情好管呢?除了和一些贵族喝茶下棋之外也没什么正事好干。
其实幕府还真的打算拦截藤原一行,只是在中国境内不好动手,所以打算等他上岸之后再搞个浪人截杀之类的把戏,因为保科正利知道姜田一定和藤原密谋了什么,却就是不知道他们说的具体内容,而且也不知道他们达成的协议对幕府有没有危害。就是没想到那个看似文弱的藤原竟然如此迅速,等幕府接到消息的时候,天皇那边已经到处宣扬那份《友邦友好互助条约》了。众目睽睽之下,你要是在敢拦路抢劫,那就等于是向天下宣称幕府造反。
藤原见到天皇时,这个精力还算充沛的中年人接见了他,后水尾天皇比他两个儿子活的岁数都长,却因为同幕府不和而被迫做了太上皇,所以他对藤原的汇报相当重视。等他听完罗里吧嗦的汇报之后,拿着作为样品的钱币沉思了许久,他清楚藤原已经为天皇家族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尤其是这些钱币的精美程度超乎想象,他可以很确切的判断,只要大量的这种钱币流入日本,就能瞬间击垮原有的货币。他只要稍稍抬高点货币价值就能赚取巨额利润,至于币值过高会不会影响经济?他才管不了那么多呢,如此漂亮的钱币就算价格高一点也是很正常的。
“……你做的很好!”
“为陛下分忧是臣子的本分!”藤原匍匐于地感激涕零的回答:“只是那中华的姜氏官员要价颇高,臣怕断绝了这条路,就答应他提供两成二分的火耗!”
得,到了他嘴里自己又挣了二分,结果还让姜田给自己背黑锅。这也成了后世争议较大的一个悬案,那就是姜田究竟有没有吃这二分的回扣?只可惜当年关于铸币的事项没有进行文字备案,同时又有张韬的圣旨在前,准许他能小幅的沾点便宜,所以很多人都倾向于姜田的确是得利了,但就是不知道他是独吞了两分的提成还是和日本人有其他的分账条款,以至于这个冤假错案一直都没有平反。
“有些时候花点钱是应该的,但是德川家会同意这种钱进入日本吗?”
“陛下,只要贸易往来不绝,中国钱就会源源不断的进入日本,这时我们只要掺入这些钱,就是那边也无法杜绝!”
天皇点了点头,又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