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窃国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此一时,彼一时。”
而另一边糜竺也在面对一个问题,因为糜家的产业遍布青州,于是陶谦询问他是否可以以此帮助徐州搜集青州的情报消息,或者糜竺套路一下纪衡也行。
那可是曹操的妹夫,应该知道很多有价值的事情吧?
☆、第69章
因为纪衡的关系,曹操察觉到了徐州的异常,但不管程昱怎么说,打仗毕竟是很严肃的事情,因此曹操并不能只凭推测就做出决断。
当然,不能随便开战不代表不能调集军队早作准备,而且一旦开战,所需要的资源都得提前储备起来。
要说起来,这时候并不是打仗的最好时机,毕竟要不了几天就是秋收,在今年的粮食收上来之前,估计陶谦也不会随便把军队往外扔的。
这也就给了曹操应对的时间。
陶谦想着借糜家之手在青州搞点事情,曹操也想着得去摸一摸徐州的情报,但很可惜的是之前他们并没有特别重视徐州,所以对徐州的情报搜集工作做的也就不够,探子也没有很多。
好在这时候陶谦不会立刻前来攻打,因此他们还是有时间的。
另一方面,糜竺倒是拒绝了陶谦的要求,毕竟陶谦的要求其实算是某种程度上来说让他暗中对青州动手。
可青州这些年与糜竺的关系都很不错,在这种时候,明知朋友有难,但却不能帮助,相反还要隐瞒消息,这对于糜竺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再帮助陶谦做这样的事情,糜竺是觉得良心不安的。
最后陶谦到底也还是没有强迫糜竺,只是心中对糜竺不免有些想法了,糜竺可是在陶谦来做徐州牧之前就与曹操那边的人交好了。
当然,这么想着,陶谦也没说什么,只是觉得以后有些事情还得避着点糜竺才好。
眼看着秋收将至不仅是陶谦暂时无心打仗,就是袁绍和公孙瓒那边最近的撕逼都要消停了。
尤其是公孙瓒,和袁绍不同,冀州富庶,本就是粮食产量丰厚之地,袁绍便是整日里躺着不理事,只要冀州的百姓们还好好的种地,他就不愁吃的。
公孙瓒可不一样了,虽然说起来幽州的地盘其实包括了后来东北的一部分,说起东北的农业种植,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东北的黑土地,想想照着这么算的话,公孙瓒应该不缺粮吧?
然而现实是,这年头并不能这么算。
现代所种植的米麦等等大部分产量不会很差,毕竟科技水准不一样,再加上几千年的选择培育,可这年代,产量就要低很多。
而幽州又靠着边境,公孙瓒在应对袁绍的同时还得防备着外面的鲜卑人,至少对于公孙瓒来说,这点骨气他是有的。
他宁愿跟袁绍打的辛苦,也不愿意放松对边境的防守而让外族入侵。
哪怕是输,他可以输给袁绍,却绝不愿意输给外族。
但就算公孙瓒再怎么严防死守,但外面的鲜卑人也不傻,眼看着公孙瓒和实力不差的袁绍打起来了,嘿,这时候不趁着公孙瓒无暇分心欺负一下,那不是傻么。
于是大家也就都来了。
且冬日本就是外族入侵的高峰时期,中原地区不爱在冬天打仗,可对于外族却并非如此,这些外族多为游牧民族,到了冬天日子其实并不那么好过,而中原地区却是刚刚经过了秋收,米粮充足,恰好冬天不是放牧的时候,大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中原捞一把嘛。
于是对于公孙瓒来说,所谓的秋收,其实象征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幽州本就苦寒之地,好不容易一年有那么点收成,如果再让异族给搅和了,那可真是哭都没处哭去。
因此公孙瓒的压力可比袁绍大多了,如果再算上幽州的冬日寒冷,这年头没棉花没暖气,啥保暖衣羽绒服更是没影的事儿,对于公孙瓒来说,在冬天打仗就更困难了。
如果再让他同时应对袁绍和那些外族的话……公孙瓒觉得他还是早点回老家歇着比较现实。
当然了,袁绍也有自己的苦恼,冀州确实富庶,那也不能随便作呀,袁绍还是很想把冀州经营好的,至少不能跟袁术学。
同样都是讲排场,袁绍表现的就很可亲,属于那种,咱有多少钱就摆多大的排场的人,袁术就比较坑了,他属于那种有一块钱,但偏要摆出十块钱的排场来的人。
袁绍觉得他得显示自己比袁术英明,还得在其他方面表现一下,比如冀州,冀州富庶,但也正因为富庶,所以哪怕只亏掉一点点的比例,那算起总量也足够让人心疼了。
再说了,韩馥把冀州的民政和农业生产其实管的都不错,袁绍总不能比他差呀。
所以说,趁着秋收了,刚好公孙瓒暂时也不想打,两人干脆很有默契的各自收兵,等明年春耕之后再打吧。
这消息传到豫州的时候好险没把袁术气死。
陶谦因为要管秋收所以不打曹操,表示筹备一下明年再打。
行吧,袁术勉强忍了,毕竟除了曹操,他还有袁绍的笑话可以看。
结果他这刚想继续看袁绍的笑话安慰自己,袁绍那边就跟公孙瓒默契的休兵了?大家回老家收粮食去了?
陶谦不打曹操,公孙瓒又不打袁绍,北面彻底安稳了,袁术不淡定了。
当初他跟刘表撕逼的时候咋就没遇上这种好事啊!
还把好好的孙坚给折进去了。
虽然袁术小心眼总给孙坚小鞋穿,时不时的还拖后腿,但他知道孙坚是一员良将,他得靠着孙坚给自己打地盘呀。
结果孙坚死了,连带着袁术自己的力量都被削弱很多。
袁术这人吧,给孙坚找麻烦的心是有的,压制孙坚让他不能发展壮大的心也是有的,小心眼记仇什么的他也不缺,但他还没傻到要弄死孙坚的程度啊。
:“此一时,彼一时。”
而另一边糜竺也在面对一个问题,因为糜家的产业遍布青州,于是陶谦询问他是否可以以此帮助徐州搜集青州的情报消息,或者糜竺套路一下纪衡也行。
那可是曹操的妹夫,应该知道很多有价值的事情吧?
☆、第69章
因为纪衡的关系,曹操察觉到了徐州的异常,但不管程昱怎么说,打仗毕竟是很严肃的事情,因此曹操并不能只凭推测就做出决断。
当然,不能随便开战不代表不能调集军队早作准备,而且一旦开战,所需要的资源都得提前储备起来。
要说起来,这时候并不是打仗的最好时机,毕竟要不了几天就是秋收,在今年的粮食收上来之前,估计陶谦也不会随便把军队往外扔的。
这也就给了曹操应对的时间。
陶谦想着借糜家之手在青州搞点事情,曹操也想着得去摸一摸徐州的情报,但很可惜的是之前他们并没有特别重视徐州,所以对徐州的情报搜集工作做的也就不够,探子也没有很多。
好在这时候陶谦不会立刻前来攻打,因此他们还是有时间的。
另一方面,糜竺倒是拒绝了陶谦的要求,毕竟陶谦的要求其实算是某种程度上来说让他暗中对青州动手。
可青州这些年与糜竺的关系都很不错,在这种时候,明知朋友有难,但却不能帮助,相反还要隐瞒消息,这对于糜竺来说已经很不容易了,如果再帮助陶谦做这样的事情,糜竺是觉得良心不安的。
最后陶谦到底也还是没有强迫糜竺,只是心中对糜竺不免有些想法了,糜竺可是在陶谦来做徐州牧之前就与曹操那边的人交好了。
当然,这么想着,陶谦也没说什么,只是觉得以后有些事情还得避着点糜竺才好。
眼看着秋收将至不仅是陶谦暂时无心打仗,就是袁绍和公孙瓒那边最近的撕逼都要消停了。
尤其是公孙瓒,和袁绍不同,冀州富庶,本就是粮食产量丰厚之地,袁绍便是整日里躺着不理事,只要冀州的百姓们还好好的种地,他就不愁吃的。
公孙瓒可不一样了,虽然说起来幽州的地盘其实包括了后来东北的一部分,说起东北的农业种植,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东北的黑土地,想想照着这么算的话,公孙瓒应该不缺粮吧?
然而现实是,这年头并不能这么算。
现代所种植的米麦等等大部分产量不会很差,毕竟科技水准不一样,再加上几千年的选择培育,可这年代,产量就要低很多。
而幽州又靠着边境,公孙瓒在应对袁绍的同时还得防备着外面的鲜卑人,至少对于公孙瓒来说,这点骨气他是有的。
他宁愿跟袁绍打的辛苦,也不愿意放松对边境的防守而让外族入侵。
哪怕是输,他可以输给袁绍,却绝不愿意输给外族。
但就算公孙瓒再怎么严防死守,但外面的鲜卑人也不傻,眼看着公孙瓒和实力不差的袁绍打起来了,嘿,这时候不趁着公孙瓒无暇分心欺负一下,那不是傻么。
于是大家也就都来了。
且冬日本就是外族入侵的高峰时期,中原地区不爱在冬天打仗,可对于外族却并非如此,这些外族多为游牧民族,到了冬天日子其实并不那么好过,而中原地区却是刚刚经过了秋收,米粮充足,恰好冬天不是放牧的时候,大家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去中原捞一把嘛。
于是对于公孙瓒来说,所谓的秋收,其实象征着另一场战争的开始,幽州本就苦寒之地,好不容易一年有那么点收成,如果再让异族给搅和了,那可真是哭都没处哭去。
因此公孙瓒的压力可比袁绍大多了,如果再算上幽州的冬日寒冷,这年头没棉花没暖气,啥保暖衣羽绒服更是没影的事儿,对于公孙瓒来说,在冬天打仗就更困难了。
如果再让他同时应对袁绍和那些外族的话……公孙瓒觉得他还是早点回老家歇着比较现实。
当然了,袁绍也有自己的苦恼,冀州确实富庶,那也不能随便作呀,袁绍还是很想把冀州经营好的,至少不能跟袁术学。
同样都是讲排场,袁绍表现的就很可亲,属于那种,咱有多少钱就摆多大的排场的人,袁术就比较坑了,他属于那种有一块钱,但偏要摆出十块钱的排场来的人。
袁绍觉得他得显示自己比袁术英明,还得在其他方面表现一下,比如冀州,冀州富庶,但也正因为富庶,所以哪怕只亏掉一点点的比例,那算起总量也足够让人心疼了。
再说了,韩馥把冀州的民政和农业生产其实管的都不错,袁绍总不能比他差呀。
所以说,趁着秋收了,刚好公孙瓒暂时也不想打,两人干脆很有默契的各自收兵,等明年春耕之后再打吧。
这消息传到豫州的时候好险没把袁术气死。
陶谦因为要管秋收所以不打曹操,表示筹备一下明年再打。
行吧,袁术勉强忍了,毕竟除了曹操,他还有袁绍的笑话可以看。
结果他这刚想继续看袁绍的笑话安慰自己,袁绍那边就跟公孙瓒默契的休兵了?大家回老家收粮食去了?
陶谦不打曹操,公孙瓒又不打袁绍,北面彻底安稳了,袁术不淡定了。
当初他跟刘表撕逼的时候咋就没遇上这种好事啊!
还把好好的孙坚给折进去了。
虽然袁术小心眼总给孙坚小鞋穿,时不时的还拖后腿,但他知道孙坚是一员良将,他得靠着孙坚给自己打地盘呀。
结果孙坚死了,连带着袁术自己的力量都被削弱很多。
袁术这人吧,给孙坚找麻烦的心是有的,压制孙坚让他不能发展壮大的心也是有的,小心眼记仇什么的他也不缺,但他还没傻到要弄死孙坚的程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