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相宝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君山岛上住户不多,十来户,率属于君山农场旗下的一家茶厂,名称很有时代性——“东方红茶厂”。
于淼的大舅哥罗友国陪两人上岛,谈到岛上住户,他撇撇嘴,“这里木通电,蚊子多,谁爱上这犄角旮旯?草深蛇虫也多,夜里都不敢出门。”
现实情况还真是这样!
此时的君山岛,就是一个大茶园。君山银针是湘南省每年出口创汇的标兵品牌之一。
卢灿呵呵笑了两声——谁也想不到,三十年后君山一套别墅能抵得上沪上两套闹市房!(一四年君山推出十六套养生别墅,全部被人内购,根本就没面世,均价十二万八每平米)
卢灿背着莱卡相机,真如同游客一般,沿着岛上小路,四处拍照。
茶林茂密,人烟稀疏,同样有好处,那就是将早期建筑遗址很好的保存下来。
一百年前的君山岛,可不是现在这等模样。
君山岛的兴盛,源于贼窝子。洞庭湖八百里水域,五代后期,藏有三十六水寨,君山阿木寨(后来的杨幺寨)就是有名的水贼窝子之一。
范文正的一篇《岳阳楼记》,君山岛另类抱大腿,第一次真正红火起来。
南宋杨幺起义军的大本营就在君山岛,可惜,“草莽也称雄”的杨幺,被另一位民族英雄岳飞给灭了,只留下半边街、点将台、万人锅等遗址遗物。
从宋末,直到明初,君山岛上匪患不绝。一直到明成祖朱棣,组建庞大的明代水师,将洞庭八百里水域拉网般梳理了几遍,才将湖内水荡中的匪患清剿完毕。
此后,君山岛成为文人墨客聚会游赏之所,君山岛再度红火。
《巴陵县志》记载,小小君山岛上,三十六亭,四十八庙、五井四台,清代乾隆年间,岛上居民最多是是僧侣,有度牒在册的僧人一百一十三人。
清末民/国直至建国后数十年,君山岛再度红尘散尽,落于尘埃。
散落在茶园之间的断壁残垣,记录了这里曾经的辉煌,还有今天的落寞。
罗友国见卢灿窜来窜去的,四处扒拉陈砖烂瓦断石碑,心下颇有些不屑,这俩香江人真奇怪,这些东西有什么好看的?
“卢先生,要不……我们去东方红茶厂讨杯水喝?”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处建筑说道。
君山岛卢灿没来过,湘妃祠也只闻其名,这年代又没个地图。
问罗友国,结果他也不知道老湘妃祠的遗址在哪儿,他只知道五几年,湘妃祠就已经破破烂烂的,六几年,有专门破四旧的队伍上岛,将岛上的飞来钟砸烂、彻底捣毁湘妃祠,岛上残存的寺庙彻底拆除。
故此,卢灿和丁一忠每每遇到老旧遗址,都得扒拉一下。
“喝水?”卢灿心急着找到湘妃祠遗址,本不想多事,不过,听到罗友国说的下一句话,他顿时点头同意。
“两位喜欢古迹?茶厂那边也有啊!当年的杨幺寨就是那边,不过改成了现在的东方红茶厂。”
也是,论起对岛上熟悉,没人和茶厂职工相比,去问问他们,要比自己在这瞎找强。
卢灿笑着点点头,“好啊!刚好去尝尝正宗的君山银针!罗大哥稍后帮我问问,我能不能在他们这里采购点初茶回去?”
见卢灿采纳自己的意见,罗友国也高兴起来,连连点头,“有的有的,即便仓库中没得,那些职工家中肯定还有私货,肯定能匀点给您的!”
三人顺着山路往里走,也不过三五分钟,就看到茶厂。
说是茶厂,其实更像小村落,位于两座小山峰的夹洼中。
两排整齐的竹木结构的房屋相对,听罗友国介绍,左侧是厂房,右侧是员工家属院,中间是一块空场地。今天太阳好,不少人家在空场地上晾晒起棉被、衣服。
这些人家,是茶厂的正式员工,必须坚守岛上。
采茶时期怎么办?这十来户人家,肯定不够的?卢灿问了句。
呵呵,多虑了!罗友国笑着告诉他,到了春季采茶时,农场领导会发动所有的员工家属,上岛采茶,按工分计酬。
整个农场多少人?六千四百多正式职工!这么点茶山,不够分啊。
空场的前面,堆着几捆毛竹,还有四五个篾匠正在劈竹青,貌似在制作湘妃竹躺椅。已经有两把竹椅已经成形,只是尚未最后走火(制作竹椅的最后一道工序——用明火燎一下)
“欸!杨厂长在吗!这两位是香江客人,来岛上转转,想买点细茶,有冇?”罗友国也懂得扯虎皮做大旗,张口就将卢灿和丁一忠的侨胞身份顶出来。
“香江的?”正在剖竹竿的那位中年人,放下手中的篾刀,打量卢灿两人。
见穿着不俗,他笑着走过来,主动伸手,“我是东方红茶厂的办公室主任闵弘,不好意思,杨厂长去农场开会了,两位想要买茶,找我就行!”
这位应该接受过正规教育,一口官普挺起来顺耳多了。
“闵主任您好,我姓卢,来岛上游玩的,看见茶厂,便想着采购几十斤茶叶带回去。另外,我看闵主任做的那几把竹椅也不错。我家老人多,每人送一套,也要订购个七八套。”
茶叶、竹椅,带回香江送人确实不错,尤其是这种带有墨迹斑点的湘妃竹所做的躺椅,很适合家中那些老人歇息品茗。
“那感情好啊!”闵弘顿时喜笑颜开,仓库中的茶叶,那是公家的,卖多少与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可这些竹椅竹榻,是他们这些厂内职工冬季闲着无聊,做点手工活,准备送到市集上赚点生活补助,没想到还有香江主顾上门。
他指了指正在用明火焗竹竿的那位老师傅,“不是我替老刘师傅吹牛,他的竹木手工活,祖传的,岳州一绝!解放前,他家的竹木家具是沙市的抢手货!东瀛人特别喜欢!”
江汉平原上,有一个城市叫沙市,在进入二十世纪后,绝大多数人没听说过。但在清末民/国,乃至建国初年,这座城... -->>
君山岛上住户不多,十来户,率属于君山农场旗下的一家茶厂,名称很有时代性——“东方红茶厂”。
于淼的大舅哥罗友国陪两人上岛,谈到岛上住户,他撇撇嘴,“这里木通电,蚊子多,谁爱上这犄角旮旯?草深蛇虫也多,夜里都不敢出门。”
现实情况还真是这样!
此时的君山岛,就是一个大茶园。君山银针是湘南省每年出口创汇的标兵品牌之一。
卢灿呵呵笑了两声——谁也想不到,三十年后君山一套别墅能抵得上沪上两套闹市房!(一四年君山推出十六套养生别墅,全部被人内购,根本就没面世,均价十二万八每平米)
卢灿背着莱卡相机,真如同游客一般,沿着岛上小路,四处拍照。
茶林茂密,人烟稀疏,同样有好处,那就是将早期建筑遗址很好的保存下来。
一百年前的君山岛,可不是现在这等模样。
君山岛的兴盛,源于贼窝子。洞庭湖八百里水域,五代后期,藏有三十六水寨,君山阿木寨(后来的杨幺寨)就是有名的水贼窝子之一。
范文正的一篇《岳阳楼记》,君山岛另类抱大腿,第一次真正红火起来。
南宋杨幺起义军的大本营就在君山岛,可惜,“草莽也称雄”的杨幺,被另一位民族英雄岳飞给灭了,只留下半边街、点将台、万人锅等遗址遗物。
从宋末,直到明初,君山岛上匪患不绝。一直到明成祖朱棣,组建庞大的明代水师,将洞庭八百里水域拉网般梳理了几遍,才将湖内水荡中的匪患清剿完毕。
此后,君山岛成为文人墨客聚会游赏之所,君山岛再度红火。
《巴陵县志》记载,小小君山岛上,三十六亭,四十八庙、五井四台,清代乾隆年间,岛上居民最多是是僧侣,有度牒在册的僧人一百一十三人。
清末民/国直至建国后数十年,君山岛再度红尘散尽,落于尘埃。
散落在茶园之间的断壁残垣,记录了这里曾经的辉煌,还有今天的落寞。
罗友国见卢灿窜来窜去的,四处扒拉陈砖烂瓦断石碑,心下颇有些不屑,这俩香江人真奇怪,这些东西有什么好看的?
“卢先生,要不……我们去东方红茶厂讨杯水喝?”他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处建筑说道。
君山岛卢灿没来过,湘妃祠也只闻其名,这年代又没个地图。
问罗友国,结果他也不知道老湘妃祠的遗址在哪儿,他只知道五几年,湘妃祠就已经破破烂烂的,六几年,有专门破四旧的队伍上岛,将岛上的飞来钟砸烂、彻底捣毁湘妃祠,岛上残存的寺庙彻底拆除。
故此,卢灿和丁一忠每每遇到老旧遗址,都得扒拉一下。
“喝水?”卢灿心急着找到湘妃祠遗址,本不想多事,不过,听到罗友国说的下一句话,他顿时点头同意。
“两位喜欢古迹?茶厂那边也有啊!当年的杨幺寨就是那边,不过改成了现在的东方红茶厂。”
也是,论起对岛上熟悉,没人和茶厂职工相比,去问问他们,要比自己在这瞎找强。
卢灿笑着点点头,“好啊!刚好去尝尝正宗的君山银针!罗大哥稍后帮我问问,我能不能在他们这里采购点初茶回去?”
见卢灿采纳自己的意见,罗友国也高兴起来,连连点头,“有的有的,即便仓库中没得,那些职工家中肯定还有私货,肯定能匀点给您的!”
三人顺着山路往里走,也不过三五分钟,就看到茶厂。
说是茶厂,其实更像小村落,位于两座小山峰的夹洼中。
两排整齐的竹木结构的房屋相对,听罗友国介绍,左侧是厂房,右侧是员工家属院,中间是一块空场地。今天太阳好,不少人家在空场地上晾晒起棉被、衣服。
这些人家,是茶厂的正式员工,必须坚守岛上。
采茶时期怎么办?这十来户人家,肯定不够的?卢灿问了句。
呵呵,多虑了!罗友国笑着告诉他,到了春季采茶时,农场领导会发动所有的员工家属,上岛采茶,按工分计酬。
整个农场多少人?六千四百多正式职工!这么点茶山,不够分啊。
空场的前面,堆着几捆毛竹,还有四五个篾匠正在劈竹青,貌似在制作湘妃竹躺椅。已经有两把竹椅已经成形,只是尚未最后走火(制作竹椅的最后一道工序——用明火燎一下)
“欸!杨厂长在吗!这两位是香江客人,来岛上转转,想买点细茶,有冇?”罗友国也懂得扯虎皮做大旗,张口就将卢灿和丁一忠的侨胞身份顶出来。
“香江的?”正在剖竹竿的那位中年人,放下手中的篾刀,打量卢灿两人。
见穿着不俗,他笑着走过来,主动伸手,“我是东方红茶厂的办公室主任闵弘,不好意思,杨厂长去农场开会了,两位想要买茶,找我就行!”
这位应该接受过正规教育,一口官普挺起来顺耳多了。
“闵主任您好,我姓卢,来岛上游玩的,看见茶厂,便想着采购几十斤茶叶带回去。另外,我看闵主任做的那几把竹椅也不错。我家老人多,每人送一套,也要订购个七八套。”
茶叶、竹椅,带回香江送人确实不错,尤其是这种带有墨迹斑点的湘妃竹所做的躺椅,很适合家中那些老人歇息品茗。
“那感情好啊!”闵弘顿时喜笑颜开,仓库中的茶叶,那是公家的,卖多少与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可这些竹椅竹榻,是他们这些厂内职工冬季闲着无聊,做点手工活,准备送到市集上赚点生活补助,没想到还有香江主顾上门。
他指了指正在用明火焗竹竿的那位老师傅,“不是我替老刘师傅吹牛,他的竹木手工活,祖传的,岳州一绝!解放前,他家的竹木家具是沙市的抢手货!东瀛人特别喜欢!”
江汉平原上,有一个城市叫沙市,在进入二十世纪后,绝大多数人没听说过。但在清末民/国,乃至建国初年,这座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