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与兕子姑姑谈笑风生 (2/2)
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星唐联合帝国的史前往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话,吐蕃目前的确是个隐患。大唐各地都需要军队驻守,京畿重地一般也抽不开太多的军队,如果现在可以用于保护吐谷浑的兵力其实已经相当少了,若要增兵恐怕朝廷还需要再从各地征召一批府兵和兵募健儿。”
“吐谷浑当然是一定要保住的。在贞观末期,王玄策借了吐蕃兵击灭了北天竺戒日王朝政权,吐蕃借此机会已经得到了不少丰腴之地,若让它吞并党项、白兰羌、吐谷浑,则其实力必然会空前壮大。可以说,当今西戎之威胁可谓是前所未有的!”
西戎军力的增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吐蕃境内的生产力水平的进步才是其实力增强的根本保障。自从文成公主入吐蕃后,吐蕃积极吸收我大唐先进的文明成果,铁器手工业、农业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一个强大的野心勃勃的吐蕃完全有悖于大唐的利益。”
李安乐说得很坦诚,但也加了一点点夸张的成分。实际上,直到永徽9年(公元658年)这会儿,在还未吞并党项、白兰羌等部族的情况下,吐蕃的实际军队规模并未达到李安乐描述的那种程度。
听完这番论述,李明达陷入了沉思,同时还用毛笔写起了笔记。
李安乐继续说道:“我们再看看北边,虽然燕然都护府已经有一些年头了,但大唐在漠北的统治根基太薄弱了。现在大唐只有一支不到万人的偏师日常在漠北游荡,领着一群草原部落仆从军在维持着对漠北草原乃至瀚海的军事管制;至于漠南,单于都护府的阿史那突厥余众,里面可有不少反骨仔呢,一旦大唐内部出现动乱,这帮宵小之徒分分钟打起叛乱的旗帜。说到底,咱们大唐还没有对草原部族们实现经济捆绑。”
当然,说到这里,李安乐也给兕子姑姑解释了一下什么叫经济和经济捆绑,自然是不提经世济民的含义的,而是解释了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易、流通以及居民生活用度等含义,总之草原居民的衣食住行还没有彻底依赖大唐。
“另外,西南六诏以及交州都督府以南的广大地域也存在着一些不弱于吐谷浑的国家,比如骠国,比如真腊国,这些地方还没有臣服于大唐。
至于大唐的东面,祖父太宗皇帝亲征高句丽进而收复了许多辽东的土地,并且对高句丽造成了重创,但是这个国家对大唐还是不服气的,他们对大唐的辽东依然有威胁。
至于更远一些的大洋彼岸的倭国,暂且不提也罢,但我们只知道他们并非真心臣服于唐。
而东海、南海之外的远方的未知世界,还有待未来的开拓,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李安乐又继续讲解了一些扯得比较远的事情,这番讲解下来,共用了快半个时辰的时间。听完李安乐的这一系列叙述和讲解,李明达也总算理解了个八九不离十,也痛快地承认了,大唐确实距离“四夷皆服”还有慢慢征途要走,还没有到可以无视边防威胁、可以目空一切其他国家的地步,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李明达扇着扇子试图驱散烦人的炎热感,深深地长叹了一口气,“那关于何为盛世,又该如何界定呢?古往的统治者莫不是觉得,官仓粮食储备充足;勇猛的将士守卫着四方安定;国库充实;政治清明;百姓能够勉强温饱,并且百姓遇到灾荒时能得到朝廷的救济,看得到活下去的希望,历代统治者莫不是觉得这些就是盛世了。”
“这些无非是一个大一统王朝还在正常运作的基本表现罢了。”李康宁把两把扇子递给李安乐,摊手说道。
李安乐接过折扇,就右手攥着扇子给李康宁扇风,另一只手摇扇子给自己扇风。
李康宁继续说了:“所谓盛世,在我看来,应该是华夏文明的愈加昌盛兴旺、愈加进步。
其一,大唐人民百姓的生活水准要不断提高,不应当只是活得温饱而已,还应该富裕,也就是有余钱有余力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说有余钱看病,有余钱发展副业,有余钱去买更多商品,嗯比如买个咱们脚下的滑板车以及最近开设的冷饮店的冷饮。嗯,再加一条,有多余的钱财去供应子女们学习读书写字,以及有钱盖房子。
其二,大唐的人民还要有更加健康的膳食搭配,以及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大唐全民的健康水平,减少病疫的感染率。
其三,大唐人民还应该拥有一个相对公正合理的世道,权贵也不能随意仗势欺人,王公贵族和士大夫犯法也当与庶民同罪。
其四,年迈者和残疾者能得到照料,幼小孩童能得到养育而不至于被抛弃于荒野,哪怕是在孤儿坊里也总比被溺死和遗弃到乱葬岗好。
其五,大唐还需要形成一个更良好的文化气氛,当然,兕子姑姑咱们说的不是诗歌曲赋这些人文学科领域,而是说应该形成一个能够重视自然科学、能够重视实践实证的方法、重视格物致知的精神,重视逻辑思维,要有这样的文化氛围。这样才是大唐的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根本保障。
其六,让天堑变通途,让三千里外之旅途不再是流放概念,而是变成一种长途旅行。
嗯......我暂时想到的就这些了。大唐距离我心目中的盛世,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紧接着,李安乐手里的扇子猛地一扇,给李康宁的风力加大,李安乐用略怪异的声线补充道:“其七,大唐人民群众应该活得更开心点,大家能露出愉快的笑容,那便是好的~~!”
“噗嗤!”李明达见状忍不住一笑道,“我觉得还有,其八,大唐的人民无论何处,皆可以活在安全的境地,不至于受到外敌的侵扰。这也算是个目标。”
“哇,兕子姑姑您很上道嘛!”李安乐不禁感慨曰。
“你们对盛世的界定标准,听起来也有点儒家的天下大同的理想味道,但是比孔丘所说的要详细具体得多了,这番大白话也能让平民百姓可以听得懂。不过嘛,我觉得自己有生之年是肯定看不到这一天了。但愿天佑大唐,国祚绵长。但愿老李家的子孙后代能实现你们说的图景吧。”
“嘿嘿,兕子姑姑,您也要有更大些的信心嘛,咱大唐不需要靠什么天神保佑,大食国和极西之诸国还有天竺诸国才要靠什么神仙保佑的。我们其实都明白,大唐的天,归根结底是民众啊。再说了,上述的众多目标有那么一小部分我估计你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雏形。”李安乐坏笑道,毕竟这个世界上也没人知道李安乐和李康宁脑海资料库里的科技蓝图拼接起来后,可以把科技树引领到星系旅行的文明阶段的程度。
不过,晋阳长公主也耐心解释道:“只是图个吉利,表示一种情怀罢了。你们皇祖父也说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道理,不过今世之人普遍还是相信天人感应的神话,我个人是不信的,不代表大部分人不信天人感应啊。现在就连太史局的那些整天研究天文观测和历法的也是笃信天人感应和神秘天兆这种事情,这种观念是认为上天是比天神更加神秘和伟大的存在,冥冥之中能决定世间的一切未来,呵呵。”
这下轮到李安乐和李康宁惊讶了,这个时代居然有如此离经叛道的思想的人物,而且竟然还是皇族人士。于是乎李安乐不淡定了,连忙问道:“兕子姑姑,为何您不相信天人感应之神话呢?”
“如果看天象就能预测未来,那么我十二年前是该病死呢,还是活下来呢?”李明达的眼神忽然变得很深邃,仿佛窥见了这个世界的某种奥秘,“我记得当时有民间传闻说,天降流星,我晋阳公主命不久矣。啧啧,可是我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如果求神仙求老天爷可以治水的话,那么大禹为何还要领导华夏先民们去与洪灾奋战呢?我相信,这个世上没有什么神仙妖魔地狱天国,也没有什么上天注定的事情,就算是有,我也会感到不服气的。人的命运,应该由人自己来掌握!你们说的很对,大唐的未来之路,终究还是事在人为!”
话,吐蕃目前的确是个隐患。大唐各地都需要军队驻守,京畿重地一般也抽不开太多的军队,如果现在可以用于保护吐谷浑的兵力其实已经相当少了,若要增兵恐怕朝廷还需要再从各地征召一批府兵和兵募健儿。”
“吐谷浑当然是一定要保住的。在贞观末期,王玄策借了吐蕃兵击灭了北天竺戒日王朝政权,吐蕃借此机会已经得到了不少丰腴之地,若让它吞并党项、白兰羌、吐谷浑,则其实力必然会空前壮大。可以说,当今西戎之威胁可谓是前所未有的!”
西戎军力的增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吐蕃境内的生产力水平的进步才是其实力增强的根本保障。自从文成公主入吐蕃后,吐蕃积极吸收我大唐先进的文明成果,铁器手工业、农业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一个强大的野心勃勃的吐蕃完全有悖于大唐的利益。”
李安乐说得很坦诚,但也加了一点点夸张的成分。实际上,直到永徽9年(公元658年)这会儿,在还未吞并党项、白兰羌等部族的情况下,吐蕃的实际军队规模并未达到李安乐描述的那种程度。
听完这番论述,李明达陷入了沉思,同时还用毛笔写起了笔记。
李安乐继续说道:“我们再看看北边,虽然燕然都护府已经有一些年头了,但大唐在漠北的统治根基太薄弱了。现在大唐只有一支不到万人的偏师日常在漠北游荡,领着一群草原部落仆从军在维持着对漠北草原乃至瀚海的军事管制;至于漠南,单于都护府的阿史那突厥余众,里面可有不少反骨仔呢,一旦大唐内部出现动乱,这帮宵小之徒分分钟打起叛乱的旗帜。说到底,咱们大唐还没有对草原部族们实现经济捆绑。”
当然,说到这里,李安乐也给兕子姑姑解释了一下什么叫经济和经济捆绑,自然是不提经世济民的含义的,而是解释了物质财富的生产、交易、流通以及居民生活用度等含义,总之草原居民的衣食住行还没有彻底依赖大唐。
“另外,西南六诏以及交州都督府以南的广大地域也存在着一些不弱于吐谷浑的国家,比如骠国,比如真腊国,这些地方还没有臣服于大唐。
至于大唐的东面,祖父太宗皇帝亲征高句丽进而收复了许多辽东的土地,并且对高句丽造成了重创,但是这个国家对大唐还是不服气的,他们对大唐的辽东依然有威胁。
至于更远一些的大洋彼岸的倭国,暂且不提也罢,但我们只知道他们并非真心臣服于唐。
而东海、南海之外的远方的未知世界,还有待未来的开拓,不过这就是后话了......”
李安乐又继续讲解了一些扯得比较远的事情,这番讲解下来,共用了快半个时辰的时间。听完李安乐的这一系列叙述和讲解,李明达也总算理解了个八九不离十,也痛快地承认了,大唐确实距离“四夷皆服”还有慢慢征途要走,还没有到可以无视边防威胁、可以目空一切其他国家的地步,可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啊。
李明达扇着扇子试图驱散烦人的炎热感,深深地长叹了一口气,“那关于何为盛世,又该如何界定呢?古往的统治者莫不是觉得,官仓粮食储备充足;勇猛的将士守卫着四方安定;国库充实;政治清明;百姓能够勉强温饱,并且百姓遇到灾荒时能得到朝廷的救济,看得到活下去的希望,历代统治者莫不是觉得这些就是盛世了。”
“这些无非是一个大一统王朝还在正常运作的基本表现罢了。”李康宁把两把扇子递给李安乐,摊手说道。
李安乐接过折扇,就右手攥着扇子给李康宁扇风,另一只手摇扇子给自己扇风。
李康宁继续说了:“所谓盛世,在我看来,应该是华夏文明的愈加昌盛兴旺、愈加进步。
其一,大唐人民百姓的生活水准要不断提高,不应当只是活得温饱而已,还应该富裕,也就是有余钱有余力可以做更多的事情,比如说有余钱看病,有余钱发展副业,有余钱去买更多商品,嗯比如买个咱们脚下的滑板车以及最近开设的冷饮店的冷饮。嗯,再加一条,有多余的钱财去供应子女们学习读书写字,以及有钱盖房子。
其二,大唐的人民还要有更加健康的膳食搭配,以及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大唐全民的健康水平,减少病疫的感染率。
其三,大唐人民还应该拥有一个相对公正合理的世道,权贵也不能随意仗势欺人,王公贵族和士大夫犯法也当与庶民同罪。
其四,年迈者和残疾者能得到照料,幼小孩童能得到养育而不至于被抛弃于荒野,哪怕是在孤儿坊里也总比被溺死和遗弃到乱葬岗好。
其五,大唐还需要形成一个更良好的文化气氛,当然,兕子姑姑咱们说的不是诗歌曲赋这些人文学科领域,而是说应该形成一个能够重视自然科学、能够重视实践实证的方法、重视格物致知的精神,重视逻辑思维,要有这样的文化氛围。这样才是大唐的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根本保障。
其六,让天堑变通途,让三千里外之旅途不再是流放概念,而是变成一种长途旅行。
嗯......我暂时想到的就这些了。大唐距离我心目中的盛世,还有非常遥远的距离。”
紧接着,李安乐手里的扇子猛地一扇,给李康宁的风力加大,李安乐用略怪异的声线补充道:“其七,大唐人民群众应该活得更开心点,大家能露出愉快的笑容,那便是好的~~!”
“噗嗤!”李明达见状忍不住一笑道,“我觉得还有,其八,大唐的人民无论何处,皆可以活在安全的境地,不至于受到外敌的侵扰。这也算是个目标。”
“哇,兕子姑姑您很上道嘛!”李安乐不禁感慨曰。
“你们对盛世的界定标准,听起来也有点儒家的天下大同的理想味道,但是比孔丘所说的要详细具体得多了,这番大白话也能让平民百姓可以听得懂。不过嘛,我觉得自己有生之年是肯定看不到这一天了。但愿天佑大唐,国祚绵长。但愿老李家的子孙后代能实现你们说的图景吧。”
“嘿嘿,兕子姑姑,您也要有更大些的信心嘛,咱大唐不需要靠什么天神保佑,大食国和极西之诸国还有天竺诸国才要靠什么神仙保佑的。我们其实都明白,大唐的天,归根结底是民众啊。再说了,上述的众多目标有那么一小部分我估计你有生之年可以看到雏形。”李安乐坏笑道,毕竟这个世界上也没人知道李安乐和李康宁脑海资料库里的科技蓝图拼接起来后,可以把科技树引领到星系旅行的文明阶段的程度。
不过,晋阳长公主也耐心解释道:“只是图个吉利,表示一种情怀罢了。你们皇祖父也说过‘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道理,不过今世之人普遍还是相信天人感应的神话,我个人是不信的,不代表大部分人不信天人感应啊。现在就连太史局的那些整天研究天文观测和历法的也是笃信天人感应和神秘天兆这种事情,这种观念是认为上天是比天神更加神秘和伟大的存在,冥冥之中能决定世间的一切未来,呵呵。”
这下轮到李安乐和李康宁惊讶了,这个时代居然有如此离经叛道的思想的人物,而且竟然还是皇族人士。于是乎李安乐不淡定了,连忙问道:“兕子姑姑,为何您不相信天人感应之神话呢?”
“如果看天象就能预测未来,那么我十二年前是该病死呢,还是活下来呢?”李明达的眼神忽然变得很深邃,仿佛窥见了这个世界的某种奥秘,“我记得当时有民间传闻说,天降流星,我晋阳公主命不久矣。啧啧,可是我现在还活得好好的。如果求神仙求老天爷可以治水的话,那么大禹为何还要领导华夏先民们去与洪灾奋战呢?我相信,这个世上没有什么神仙妖魔地狱天国,也没有什么上天注定的事情,就算是有,我也会感到不服气的。人的命运,应该由人自己来掌握!你们说的很对,大唐的未来之路,终究还是事在人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