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关山纪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关于黄河,身为华夏人自然不会陌生。
黄河,全长约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约七十五万两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为华夏第二长河。
而黄河更流,其实指的就是黄河改道。
改道,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导致河流放弃原河道而另觅新路。
在历史上,黄河下游决口改道十分频繁。
据统计,自周定王五年开始,至清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改道的两千四百五十七年间,改道共有二十六次。
大体上以孟津为顶点,在北抵津沽,南达江淮的广大平原上,都是黄河决口改道迁徙的地方。
正是由于频繁的决口改道,所以,民间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这样的说法。
一个村子可能以前位于河水的东岸,改道之后也许就到了西岸,所以就有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谚语。
所以说,这雕像中“黄河更流”指的就是某一次黄河改道所在的地点。
对众人自信的说出了我的观点,大家先是兴奋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几乎同时开始垂头丧气。
沈浪的性子最为直接,藏不住心事,看着我忍不住开始抱怨。
“川哥,你自己都说了黄河这两千多年改道了这么多次,我们总不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开始找下去吧。”
凌轩是个脚踏实地的人,他听完我的话,转身出门,等到回来时,手中已经捧着一堆古籍,仔细看去,正是这千年来关于黄河改道相关的记载。
我们仔细查看,想要找出其中与雕像有关的改道记载。
周定王五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洪水从宿胥口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又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入海。
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决口,再次向南摆动,决水东南经巨野泽,由泗水入淮河。二十三年后虽经堵塞,但不久复决向南分流为屯氏河,六七十年后才归故道。
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因经久不予堵塞,河患愈演愈烈,肆虐汴渠、济水间长达近六十载。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王景奉诏征发数十万工整治河患,才有所好转。
王景勘测地势,截弯取直,加固险要堤岸,疏浚淤积河段。自此黄河决溢渐少,进入安流期,决口现象大为改善,这一次的改道,也是具有显著成效的一次,此后八百余年再没有过改道的记载。
……
再往下的记载就到了南宋,凌轩没有看下去,而是若有所思的看着我,认真的开口。
“韩川,既然你说这雕像的地点与黄河改道有关,同时这雕像还与陈庆之脱不了关系,陈庆之是南北朝人氏,所以说在他之后的黄河改道记录可以不作考虑,我们只需要往前寻找就好了。”
我在梦境中所见到的千年前的经历还没来得及告知众人,因此他们现在并不知道这陈庆北伐之战的根源,居然又是那关山弱水的千年纠缠,不过凌轩的思路倒是很清晰,他的说法一点没错。
如此说来,我们要找的地点就在这几处之中。
春亭却不太满意,他想了想,吩咐薛楠仔细的进行查阅。
“薛楠,你看看关于黄河改道最早的记载起源于何时?”
薛楠闻听,埋首于桌案上的记载,认真查阅,终于找到了最初的记载。
&n... -->>
关于黄河,身为华夏人自然不会陌生。
黄河,全长约五千四百六十四公里,流域面积约七十五万两千四百四十三平方公里,为华夏第二长河。
而黄河更流,其实指的就是黄河改道。
改道,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因素导致河流放弃原河道而另觅新路。
在历史上,黄河下游决口改道十分频繁。
据统计,自周定王五年开始,至清咸丰五年铜瓦厢决口改道的两千四百五十七年间,改道共有二十六次。
大体上以孟津为顶点,在北抵津沽,南达江淮的广大平原上,都是黄河决口改道迁徙的地方。
正是由于频繁的决口改道,所以,民间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这样的说法。
一个村子可能以前位于河水的东岸,改道之后也许就到了西岸,所以就有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谚语。
所以说,这雕像中“黄河更流”指的就是某一次黄河改道所在的地点。
对众人自信的说出了我的观点,大家先是兴奋的点了点头,然后又几乎同时开始垂头丧气。
沈浪的性子最为直接,藏不住心事,看着我忍不住开始抱怨。
“川哥,你自己都说了黄河这两千多年改道了这么多次,我们总不能一个地方一个地方的开始找下去吧。”
凌轩是个脚踏实地的人,他听完我的话,转身出门,等到回来时,手中已经捧着一堆古籍,仔细看去,正是这千年来关于黄河改道相关的记载。
我们仔细查看,想要找出其中与雕像有关的改道记载。
周定王五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
洪水从宿胥口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又与漯川分流,北合漳河,至章武入海。
汉武帝元光三年,黄河决口,再次向南摆动,决水东南经巨野泽,由泗水入淮河。二十三年后虽经堵塞,但不久复决向南分流为屯氏河,六七十年后才归故道。
王莽新朝始建国三年,“河决魏郡,泛清河以东数郡”,因经久不予堵塞,河患愈演愈烈,肆虐汴渠、济水间长达近六十载。直到东汉明帝永平十二年,王景奉诏征发数十万工整治河患,才有所好转。
王景勘测地势,截弯取直,加固险要堤岸,疏浚淤积河段。自此黄河决溢渐少,进入安流期,决口现象大为改善,这一次的改道,也是具有显著成效的一次,此后八百余年再没有过改道的记载。
……
再往下的记载就到了南宋,凌轩没有看下去,而是若有所思的看着我,认真的开口。
“韩川,既然你说这雕像的地点与黄河改道有关,同时这雕像还与陈庆之脱不了关系,陈庆之是南北朝人氏,所以说在他之后的黄河改道记录可以不作考虑,我们只需要往前寻找就好了。”
我在梦境中所见到的千年前的经历还没来得及告知众人,因此他们现在并不知道这陈庆北伐之战的根源,居然又是那关山弱水的千年纠缠,不过凌轩的思路倒是很清晰,他的说法一点没错。
如此说来,我们要找的地点就在这几处之中。
春亭却不太满意,他想了想,吩咐薛楠仔细的进行查阅。
“薛楠,你看看关于黄河改道最早的记载起源于何时?”
薛楠闻听,埋首于桌案上的记载,认真查阅,终于找到了最初的记载。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