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红楼之公主画风不对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br /> ☆、第48章
朝中真的安稳了吗?当然不是。这两人倒是没有在朝堂上对掐了,但是地方上仍旧掐的厉害。特别是江南,太子和勇亲王的人马都折损了,现在都急着重新派人马去整合江南的官场。偏偏林如海是个硬茬子,好不容易看着官场上的蛀虫被打掉了,他认为的清理江南官场的机会终于来了,哪会给人面子?
皇帝重用林如海,本就是看重他那份御史的强硬性格。林如海不会管之后会遭到什么报复,他只会考虑能给国家、江南的民众带来什么好处。所以林如海是个好官。
“只可惜林御史是个好官,但太好的官一般都没有好下场的。”水珏掩上贾敏寄来的书信叹息道。贾敏的书信是夹着给林黛玉的书信中寄来的。贾敏已经和在山东的贾元春连上线,虽说贾元春的丈夫只是一个知府,但地方上一个知府,已经能够知道那里大部分情况了。鲁州和江南是学子最为密集的地方,鲁州甚至是圣人故里,那里的书香世家最多,圣德皇后一脉被罢官后,多闲居在鲁州。
水珏看了贾敏的书信,不同于贾敏的急躁和悲哀,水珏是挺佩服林如海这个人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这种一心为公、又有能力的好官撑着,这个国家就凄惨了。只可惜,林如海生不逢时。若是他碰巧在当今皇帝盛年之时为官,那么他这个好官一定会仕途大好,并且皇帝也一定会看重他、保护他和他的家人。毕竟圣明的君主都知道好官难得。人家都一心为公了,投桃报李,当皇帝的总要让这些真正为国为君的臣子过得舒坦些。这也能让更多人去当一个好官。
只可惜,皇帝现在老了,注意力已经不在如何打下一片清明政治,而是维持他的好名声,听更多的人为他歌功颂德。虽然他仍旧算是个明君,也知道把林如海这种好官派到江南这么重要的地方。但是林如海得罪了那么多人,特别是他疼爱的两个儿子,皇帝到时候保不保他,就说不准了。
而且,就算皇帝想保林如海,估计也有心无力。一朝天子一朝臣,林如海在皇位更替之时如此不知变通,待新天子登基,不清算他就算心胸宽广了。
林如海知道吗?他当然知道。但是一个正直的人,是真的把自己的安慰、把家人的安慰抛到脑后的。再说了,他想着就算新君登基容不下他,大不了致仕就成。他林如海能考上探花,林如海的儿子不可能连个进士都考不上。后代的前程,让后代自己打拼就好。
而贾敏则是和林如海相反的一个人,她更加着眼于自己的小家,所以林如海这一番行为,让她天天心惊胆战,把内院梳理了一遍又一遍,深怕又发生之前那种事,让皇子把对林如海的怒气发泄到无辜的孩子身上。贾敏也越来越急切的期盼着瑞亲王继承大统。林如海已经把太子和勇亲王得罪的够呛,这两拨人马此次被清算,都是林如海经手,秉公处理。太子和勇亲王的人马在林如海那折损不知几许。可想而知,无论是太子还是勇亲王,都对林如海恨之入骨。
林如海还想着太子或者勇亲王会祸不及家人,大不了自己辞官就好。贾敏可没没这么乐观。太子她不知道,但甄家就曾经对自己宝贝儿子下手。
也只有瑞亲王登基,才有林家的一线生机。
所以贾敏是越发殷勤了,不但打探江南官场的消息,还频繁的联系其他官员的夫人,暗暗拉拢。女人才懂女人的心思。女人眼光更狭隘一些,性格更自私一些,对孩子也更宠溺一些。若能给后代更好更轻松的未来,她们很少愿意让后代去走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这是这个时代的女人所受教育的局限。
但就是这种局限,方便了贾敏对其他夫人的拉拢。江南官场在清算,一些实权官员无论自愿与否,都和太子、勇亲王结了仇。他们不是不想站队,只是远离京城,瑞亲王又向来低调,想站队都没用。贾敏就递了一根橄榄枝来,许多官员就悄悄的搭上了贾敏这根线。因为是采用的夫人外交,连林如海自身都没有察觉。
而贾敏不但拉拢中立官员,还悄悄分化已经站队的官员。江南繁华,宠妾灭妻的就算不多,但夫妻关系多恩爱的,那肯定是极少。再加上江南流行美人外交,那些个官员宠爱的美人,大多就是某个派系送的,还担负着联络的重任。很多正室夫人不得不担心,若真是那些狐媚子支持的王爷上了位,家中还有没有自己的位置?
贾敏就定准了拉拢那些家中地位已经十分低下的正室夫人。她们已经对家庭完全失望,若是自家支持的王爷登基,估计日子会更难过。而对立的王爷登基,估计全家都不好过。想来想去,也只有两边不结仇的瑞亲王比较合适。有儿子的就想着瑞亲王上位之后儿子的前途有保障,说不准还会让那宠妾灭妻的老不死直接让位;没儿子的就想着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我的投诚肯定能保你一个清闲官职,到时候遣散了狐媚子,说不准自己还能得个一儿半女颐养天年。
还是那句话,能当上官夫人的大多不是蠢人,她们自己心中都有自己一把小算盘,只是男人们大多忽视女人们的作用,不会想着提防她们而已。贾敏给了她们一个可以把握的机会,她们比墙头草的男人更加忠诚。
若失败了,反正夫人外交又很隐蔽,瑞亲王又低调,外面的人看不太出来女人的站队,再说了,自己本身处境就不好,也不会更差了;若成功了,自己就真的翻身当家做主,再也不用担心狐媚子了。
能有这么个机会,女人们都很高兴很积极。
贾敏拉拢了这么多夫人,几乎在江南官场连成了一片网,这个连水珏都为之咋舌。
真的是不要小看了女人的力量。为了儿女,她们确实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水靖一边欣喜,一边也再次警惕,暗告自己千万别小看女人。外面官员的女人尚且为了子女能孤注一掷,后宫中那些女人,可不是更加蹦跶的厉害。而官员后院这群女人,以后也能交给水珏管理,水靖自是放心。而后宫总不能还交给妹妹管吧?希望这次的王妃是个能管得住家的。
水珏倒是不担心。她详细的查了那个差不多已经定下来的准嫂子的事。在那么险恶的环境中,还能活的不错,连叔母想败坏她的名声,也最多是说她规矩学的人木了而已。虽说到现在都没订婚,但她叔母也没把她直接扔给哪个声名狼藉的纨绔子弟。可见这人心机手段都是不错的,只是看能不能为之所用而已。
这种小事,水珏自然会帮哥哥解决了。
..................................
练武归来的林黛玉端端正正的坐在小绣墩上,捏着毛笔临摹着她娘贾敏的书信——估计这事,连贾敏都想不到。
水珏的教育很简单粗暴,她就让林黛玉跟在她身边看着她处事,并且专门着手整理贾敏传递过来的消息。这一是让林黛玉学着长点心眼,二也是让林黛玉看看,为了她和她弟弟的安危和未来,贾敏付出了多少。水珏不担心林黛玉看了自己母亲的心机城府,就厌恶上自己的母亲。若是这样,她也懒得再管这人了。若是她能体会贾敏一颗拳拳爱女之心,就会更加谨言慎行,并且绝对不会背叛水珏和瑞亲王府。
若是她出了什么事,贾敏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
人啊,总要看着别人的牺牲,才知道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究竟有多么可贵,也就不会伤春悲秋,思乡成疾了。
林黛玉看着母亲如此辛苦,心里也憋了一口气,把思念父母的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硬是要学出个样子,不再让母亲如此辛苦。
而林黛玉还在嬷嬷的建议下,频繁的给自己还刚启蒙的弟弟写信并寄些小东西。因着弟弟多病,林黛玉只在去京城之前和身体勉强康复的弟弟有过短暂的相处,若说多深厚的感情,实在是谈不上。但嬷嬷说了,以后林黛玉的靠山,还是在这个弟弟身上,所以感情绝对不能生分了。
书信往来其实是一件很便利的事,多少感情,都是从书信来的。距离产生美,不在跟前晃悠,还能避免许多摩擦冲突,在记忆中,只剩下书信上的情感。就像林黛玉对弟弟的回忆,渐渐只停留在信纸上那个活泼聪慧的小孩,而之前对母亲重视弟弟而忽视自己的心酸,就慢慢淡去了。
林黛玉的弟弟也一样。在他心目中的姐姐,是为了家人而讨好长兴公主,早早离开家中父母兄弟的好姐姐;是信中聪慧才情无双坚强自立的奇女子。那印象,被距离和书信渐渐美化,只留下一片想念之情。
水珏看着,觉得林黛玉这伴读还不错,可以从宠物上升到徒弟了。
☆、第49章
太子和勇亲王被各打五十大板,这朝中的局势终于安稳了下来,水珏也终于可以“病愈”了。
终于没有那么多烦心事,皇帝一高兴,就把瑞亲王的亲事定了下来,挑的是袭了一等伯的宁武将军陈裕侄女,陈凝安。这消息一出来,朝中人士皆有些看不懂了。
这陈凝安确实是身份高贵。她父亲陈义是陈裕的兄长,那宁武将军的职位原本是陈义的。陈义善打仗,劳苦功高,以战功封一等伯。陈义的夫人乃是书香门第,虽说在圣德皇后一族被打压的时候被外放,但家族底蕴仍在。
在陈凝安十三岁的时候,父亲陈义战死,母亲和哥哥在前往扶灵途中遭遇意外。皇帝体恤陈义以身殉国的大义,在陈老夫人的请求下,破例让其弟陈裕不降等的袭了一等伯并封宁武将军。
陈义生前是忠诚的太子党,而陈义的夫人的家族是圣德皇后一脉,但陈裕的夫人和甄家沾亲带故。所以这陈凝安代表什么派系,还真不好说。皇帝选这么个人,再结合瑞亲王隐隐露出的游离于夺嫡漩涡之外的迹象,倒也是合适。
只是陈凝安虽说父母是战死的时候已经十三岁,后来又有老夫人教导,算不上“丧母长女”一类,但陈家在陈凝安守孝之后就一直往外传着陈凝安太注重规矩,如同个木头人似的的传言,而陈老太太年老体弱不能出外交际,陈裕夫人虽常把陈凝安带出来,但并没有为其说亲的意思,导致陈凝安如今二十二岁,也没有个着落。
虽说外人看着陈凝安确实是严肃古板了些,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问题在于陈裕一家这个主事的长辈不给陈凝安说亲,其他人也不好贸贸然找上门来。从这一点,就知道陈裕一家对陈凝安的态度。
其他人不知道陈裕一家怎么想的,非要弄出个苛刻孤女的名声出来。不过他家没嫡女,陈裕夫人估计就只顾自己痛快了。
对比起来,有类似遭遇的史家就会做人的多。外人可不知道那些个孤女在家里过的如何,但至少在外面要做足面子。史家孤女史湘云虽说年岁尚小,但已经被史家夫人带出来好几次,对外也都说的是史湘云的好话。且不说嫁个侄女会赔多少嫁妆,但人家父母总给其留下不少东西,而人嫁好了对自家也有助益。相比之下,陈家就做的太过分了些。史家的爵位好歹是世袭的,虽说史家老大去世后爵位落在史家老二头上,那也是本应如此。陈家的爵位却是陈义自己挣得的,在陈义家绝户之后,本应被皇帝收回,是皇帝念在陈义精忠报国的忠义上,才惠及家人。因此陈裕理应对陈义感恩戴德,对陈义唯一的孤女好好对待才是。
只是陈家的事,别人也只能说说而已,谁也管不了。本以为那孤女就这么蹉跎了。谁知道时来运转,估计皇帝还是记着陈义的功劳,居然将陈义之女指给了风头正盛的瑞亲王为妻。
京城稍稍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之前取的那个甄王妃是没有记在皇家族谱上,连正式的亲王妃诰命都没有,算不着瑞亲王原配的。那陈凝安嫁进来,就是正儿八经的瑞亲王原配正妻,并不是继室。
京城中人在笑话陈裕一家竹篮打水一场空,人家陈凝安仍旧嫁了个好夫婿的同时,也感慨瑞亲王娶了这么个妻子,可是对他一点助力都没有。
就说嫁妆,陈义家的财产已经被陈裕侵吞的差不多了,也不知道陈家会不会因为出了个亲王妃,让陈凝安的嫁妆至少在明面上好看点。
br /> ☆、第48章
朝中真的安稳了吗?当然不是。这两人倒是没有在朝堂上对掐了,但是地方上仍旧掐的厉害。特别是江南,太子和勇亲王的人马都折损了,现在都急着重新派人马去整合江南的官场。偏偏林如海是个硬茬子,好不容易看着官场上的蛀虫被打掉了,他认为的清理江南官场的机会终于来了,哪会给人面子?
皇帝重用林如海,本就是看重他那份御史的强硬性格。林如海不会管之后会遭到什么报复,他只会考虑能给国家、江南的民众带来什么好处。所以林如海是个好官。
“只可惜林御史是个好官,但太好的官一般都没有好下场的。”水珏掩上贾敏寄来的书信叹息道。贾敏的书信是夹着给林黛玉的书信中寄来的。贾敏已经和在山东的贾元春连上线,虽说贾元春的丈夫只是一个知府,但地方上一个知府,已经能够知道那里大部分情况了。鲁州和江南是学子最为密集的地方,鲁州甚至是圣人故里,那里的书香世家最多,圣德皇后一脉被罢官后,多闲居在鲁州。
水珏看了贾敏的书信,不同于贾敏的急躁和悲哀,水珏是挺佩服林如海这个人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这种一心为公、又有能力的好官撑着,这个国家就凄惨了。只可惜,林如海生不逢时。若是他碰巧在当今皇帝盛年之时为官,那么他这个好官一定会仕途大好,并且皇帝也一定会看重他、保护他和他的家人。毕竟圣明的君主都知道好官难得。人家都一心为公了,投桃报李,当皇帝的总要让这些真正为国为君的臣子过得舒坦些。这也能让更多人去当一个好官。
只可惜,皇帝现在老了,注意力已经不在如何打下一片清明政治,而是维持他的好名声,听更多的人为他歌功颂德。虽然他仍旧算是个明君,也知道把林如海这种好官派到江南这么重要的地方。但是林如海得罪了那么多人,特别是他疼爱的两个儿子,皇帝到时候保不保他,就说不准了。
而且,就算皇帝想保林如海,估计也有心无力。一朝天子一朝臣,林如海在皇位更替之时如此不知变通,待新天子登基,不清算他就算心胸宽广了。
林如海知道吗?他当然知道。但是一个正直的人,是真的把自己的安慰、把家人的安慰抛到脑后的。再说了,他想着就算新君登基容不下他,大不了致仕就成。他林如海能考上探花,林如海的儿子不可能连个进士都考不上。后代的前程,让后代自己打拼就好。
而贾敏则是和林如海相反的一个人,她更加着眼于自己的小家,所以林如海这一番行为,让她天天心惊胆战,把内院梳理了一遍又一遍,深怕又发生之前那种事,让皇子把对林如海的怒气发泄到无辜的孩子身上。贾敏也越来越急切的期盼着瑞亲王继承大统。林如海已经把太子和勇亲王得罪的够呛,这两拨人马此次被清算,都是林如海经手,秉公处理。太子和勇亲王的人马在林如海那折损不知几许。可想而知,无论是太子还是勇亲王,都对林如海恨之入骨。
林如海还想着太子或者勇亲王会祸不及家人,大不了自己辞官就好。贾敏可没没这么乐观。太子她不知道,但甄家就曾经对自己宝贝儿子下手。
也只有瑞亲王登基,才有林家的一线生机。
所以贾敏是越发殷勤了,不但打探江南官场的消息,还频繁的联系其他官员的夫人,暗暗拉拢。女人才懂女人的心思。女人眼光更狭隘一些,性格更自私一些,对孩子也更宠溺一些。若能给后代更好更轻松的未来,她们很少愿意让后代去走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这是这个时代的女人所受教育的局限。
但就是这种局限,方便了贾敏对其他夫人的拉拢。江南官场在清算,一些实权官员无论自愿与否,都和太子、勇亲王结了仇。他们不是不想站队,只是远离京城,瑞亲王又向来低调,想站队都没用。贾敏就递了一根橄榄枝来,许多官员就悄悄的搭上了贾敏这根线。因为是采用的夫人外交,连林如海自身都没有察觉。
而贾敏不但拉拢中立官员,还悄悄分化已经站队的官员。江南繁华,宠妾灭妻的就算不多,但夫妻关系多恩爱的,那肯定是极少。再加上江南流行美人外交,那些个官员宠爱的美人,大多就是某个派系送的,还担负着联络的重任。很多正室夫人不得不担心,若真是那些狐媚子支持的王爷上了位,家中还有没有自己的位置?
贾敏就定准了拉拢那些家中地位已经十分低下的正室夫人。她们已经对家庭完全失望,若是自家支持的王爷登基,估计日子会更难过。而对立的王爷登基,估计全家都不好过。想来想去,也只有两边不结仇的瑞亲王比较合适。有儿子的就想着瑞亲王上位之后儿子的前途有保障,说不准还会让那宠妾灭妻的老不死直接让位;没儿子的就想着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我的投诚肯定能保你一个清闲官职,到时候遣散了狐媚子,说不准自己还能得个一儿半女颐养天年。
还是那句话,能当上官夫人的大多不是蠢人,她们自己心中都有自己一把小算盘,只是男人们大多忽视女人们的作用,不会想着提防她们而已。贾敏给了她们一个可以把握的机会,她们比墙头草的男人更加忠诚。
若失败了,反正夫人外交又很隐蔽,瑞亲王又低调,外面的人看不太出来女人的站队,再说了,自己本身处境就不好,也不会更差了;若成功了,自己就真的翻身当家做主,再也不用担心狐媚子了。
能有这么个机会,女人们都很高兴很积极。
贾敏拉拢了这么多夫人,几乎在江南官场连成了一片网,这个连水珏都为之咋舌。
真的是不要小看了女人的力量。为了儿女,她们确实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水靖一边欣喜,一边也再次警惕,暗告自己千万别小看女人。外面官员的女人尚且为了子女能孤注一掷,后宫中那些女人,可不是更加蹦跶的厉害。而官员后院这群女人,以后也能交给水珏管理,水靖自是放心。而后宫总不能还交给妹妹管吧?希望这次的王妃是个能管得住家的。
水珏倒是不担心。她详细的查了那个差不多已经定下来的准嫂子的事。在那么险恶的环境中,还能活的不错,连叔母想败坏她的名声,也最多是说她规矩学的人木了而已。虽说到现在都没订婚,但她叔母也没把她直接扔给哪个声名狼藉的纨绔子弟。可见这人心机手段都是不错的,只是看能不能为之所用而已。
这种小事,水珏自然会帮哥哥解决了。
..................................
练武归来的林黛玉端端正正的坐在小绣墩上,捏着毛笔临摹着她娘贾敏的书信——估计这事,连贾敏都想不到。
水珏的教育很简单粗暴,她就让林黛玉跟在她身边看着她处事,并且专门着手整理贾敏传递过来的消息。这一是让林黛玉学着长点心眼,二也是让林黛玉看看,为了她和她弟弟的安危和未来,贾敏付出了多少。水珏不担心林黛玉看了自己母亲的心机城府,就厌恶上自己的母亲。若是这样,她也懒得再管这人了。若是她能体会贾敏一颗拳拳爱女之心,就会更加谨言慎行,并且绝对不会背叛水珏和瑞亲王府。
若是她出了什么事,贾敏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
人啊,总要看着别人的牺牲,才知道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究竟有多么可贵,也就不会伤春悲秋,思乡成疾了。
林黛玉看着母亲如此辛苦,心里也憋了一口气,把思念父母的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硬是要学出个样子,不再让母亲如此辛苦。
而林黛玉还在嬷嬷的建议下,频繁的给自己还刚启蒙的弟弟写信并寄些小东西。因着弟弟多病,林黛玉只在去京城之前和身体勉强康复的弟弟有过短暂的相处,若说多深厚的感情,实在是谈不上。但嬷嬷说了,以后林黛玉的靠山,还是在这个弟弟身上,所以感情绝对不能生分了。
书信往来其实是一件很便利的事,多少感情,都是从书信来的。距离产生美,不在跟前晃悠,还能避免许多摩擦冲突,在记忆中,只剩下书信上的情感。就像林黛玉对弟弟的回忆,渐渐只停留在信纸上那个活泼聪慧的小孩,而之前对母亲重视弟弟而忽视自己的心酸,就慢慢淡去了。
林黛玉的弟弟也一样。在他心目中的姐姐,是为了家人而讨好长兴公主,早早离开家中父母兄弟的好姐姐;是信中聪慧才情无双坚强自立的奇女子。那印象,被距离和书信渐渐美化,只留下一片想念之情。
水珏看着,觉得林黛玉这伴读还不错,可以从宠物上升到徒弟了。
☆、第49章
太子和勇亲王被各打五十大板,这朝中的局势终于安稳了下来,水珏也终于可以“病愈”了。
终于没有那么多烦心事,皇帝一高兴,就把瑞亲王的亲事定了下来,挑的是袭了一等伯的宁武将军陈裕侄女,陈凝安。这消息一出来,朝中人士皆有些看不懂了。
这陈凝安确实是身份高贵。她父亲陈义是陈裕的兄长,那宁武将军的职位原本是陈义的。陈义善打仗,劳苦功高,以战功封一等伯。陈义的夫人乃是书香门第,虽说在圣德皇后一族被打压的时候被外放,但家族底蕴仍在。
在陈凝安十三岁的时候,父亲陈义战死,母亲和哥哥在前往扶灵途中遭遇意外。皇帝体恤陈义以身殉国的大义,在陈老夫人的请求下,破例让其弟陈裕不降等的袭了一等伯并封宁武将军。
陈义生前是忠诚的太子党,而陈义的夫人的家族是圣德皇后一脉,但陈裕的夫人和甄家沾亲带故。所以这陈凝安代表什么派系,还真不好说。皇帝选这么个人,再结合瑞亲王隐隐露出的游离于夺嫡漩涡之外的迹象,倒也是合适。
只是陈凝安虽说父母是战死的时候已经十三岁,后来又有老夫人教导,算不上“丧母长女”一类,但陈家在陈凝安守孝之后就一直往外传着陈凝安太注重规矩,如同个木头人似的的传言,而陈老太太年老体弱不能出外交际,陈裕夫人虽常把陈凝安带出来,但并没有为其说亲的意思,导致陈凝安如今二十二岁,也没有个着落。
虽说外人看着陈凝安确实是严肃古板了些,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问题在于陈裕一家这个主事的长辈不给陈凝安说亲,其他人也不好贸贸然找上门来。从这一点,就知道陈裕一家对陈凝安的态度。
其他人不知道陈裕一家怎么想的,非要弄出个苛刻孤女的名声出来。不过他家没嫡女,陈裕夫人估计就只顾自己痛快了。
对比起来,有类似遭遇的史家就会做人的多。外人可不知道那些个孤女在家里过的如何,但至少在外面要做足面子。史家孤女史湘云虽说年岁尚小,但已经被史家夫人带出来好几次,对外也都说的是史湘云的好话。且不说嫁个侄女会赔多少嫁妆,但人家父母总给其留下不少东西,而人嫁好了对自家也有助益。相比之下,陈家就做的太过分了些。史家的爵位好歹是世袭的,虽说史家老大去世后爵位落在史家老二头上,那也是本应如此。陈家的爵位却是陈义自己挣得的,在陈义家绝户之后,本应被皇帝收回,是皇帝念在陈义精忠报国的忠义上,才惠及家人。因此陈裕理应对陈义感恩戴德,对陈义唯一的孤女好好对待才是。
只是陈家的事,别人也只能说说而已,谁也管不了。本以为那孤女就这么蹉跎了。谁知道时来运转,估计皇帝还是记着陈义的功劳,居然将陈义之女指给了风头正盛的瑞亲王为妻。
京城稍稍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之前取的那个甄王妃是没有记在皇家族谱上,连正式的亲王妃诰命都没有,算不着瑞亲王原配的。那陈凝安嫁进来,就是正儿八经的瑞亲王原配正妻,并不是继室。
京城中人在笑话陈裕一家竹篮打水一场空,人家陈凝安仍旧嫁了个好夫婿的同时,也感慨瑞亲王娶了这么个妻子,可是对他一点助力都没有。
就说嫁妆,陈义家的财产已经被陈裕侵吞的差不多了,也不知道陈家会不会因为出了个亲王妃,让陈凝安的嫁妆至少在明面上好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