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草原人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坐落在美丽的科尔沁草原上的科尔沁左翼中旗素有“民歌之乡”的美称,在科尔沁草原上流行有上千首的蒙古族民歌,有文字记载的800多首,其中产生于科左中旗的有400多首。科尔沁蒙古族民歌演唱艺人们在民歌的海洋中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着、演绎着,并且用自己民族独特的艺术语言使科尔沁民歌这种古老的民族音乐在豪放的曲调中释放出异彩。
蒙古族民歌分长调和短调民歌之分,短调民歌以科尔沁叙事民歌著称的,叙事民歌是科尔沁草原的语言,它以完整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草原上每一个人。60年代科尔沁左翼中旗著名的民歌演唱艺人查干巴拉大师,用叙事民歌那优美的旋律和民歌独特的音乐形式,表达出牧人对草原深切的情感。他唱遍了草原,家喻户晓。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授予他“达尔罕歌手”荣誉称号,大师仙逝后,弟子们传承大师的衣钵,在草原上为农牧民们演唱科尔沁蒙古族民歌,完成了大师未了的心愿。
民政局为“达尔罕民歌手”查干巴拉立了墓碑,让后人永远记住他。2002年12月8日,查干巴拉老师的两个女儿和查干巴拉大师的弟子珠日河牧场民歌手白龙也来到了墓地,大家痛哭流涕。
侯白龙七岁的时候放学回家,远处就听见查干巴拉老师的歌声,哪里来的民歌声?白龙以为是查干巴拉老师来家里给大家唱歌了呢!兴奋得跑回家里,一进门就听见熟悉的四胡伴奏声,接着传来的是查干巴拉老师唱的民歌,白龙以为是查干巴拉老师来自己家了,兴奋的大叫“查干巴拉老师,查干巴拉老师!”
家里有很多人,白龙听见歌声确没有看见查干巴拉老师,四下里寻找,大家见他奇怪的样子,就指着桌子上的那个小“黑盒子”笑着说:“你不是喜欢查干巴拉吗!这回你阿爸把查干巴拉弄家里不送回去了!”
白龙发现原来是家里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声音是从那发出来的。在70年代,草原上生活并不富裕的牧人,家中能够买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放在桌子上的这个小小的“盒子”发出了那么美妙的歌声,而这歌声正是“达尔罕民歌手”查干巴拉的民歌声。那歌声就象查干巴拉在身边唱歌一样,查干巴拉老师的歌声使小白龙心里很痒痒。记得一年前,为了听查干巴拉的民歌,自己和几个小伙伴跑到三十里以外的村子去听,现在半导体里发出的生就象查干巴拉老师在自己的身边唱民歌一样。小白龙简直就迷上了半导体收音机,一天到晚的抱着收音机,一遍又一遍的听查干巴拉的民歌,这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深深的陶醉在查干巴拉的民歌之中,那歌声象磁石一样的吸引着他。每当半导体收音机里传出查干巴拉大师的民歌声时,他都认真的去听,用心去体会,一个月下来,白龙通过收音机学会了查干巴拉的民歌。有时大人听收音机的时候,他不敢和大人抢收音机听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的有模有样的唱上一段民歌。
“达尔罕民歌手”查干巴拉的家住在科左中旗舍伯吐镇,弟子多在舍伯吐镇的村子里演出,1984年9月末,查干巴拉老师的弟子黑小来到白龙家的村子里演出,村人们都认为黑小不是“达尔罕民歌手”查干巴拉的弟子,是冒充的。平日里一向和气的村民竟然将黑小赶下舞台,年幼的白龙也在人群中看热闹,那一时刻,在他幼小的心理感触最深,他也觉得黑小唱得不好,但是他是查干巴拉老师的弟子,再怎么唱的不好也别赶下台。村里的人们在唱腔、语调、说词等方面指点着黑小,黑小被村人说得无奈,只好把查干巴拉老师请来为自己解围。查干巴拉老师听弟子黑小说村民指点他,觉得很奇怪,一个小村子里的人怎么会评论自己的民歌,自己要去,首先要证实黑小是自己的弟子,另外也看看这个村里的人们是一些什么人,会对民歌如此的熟悉,能指点民歌。等他到村里一了解,才得知村里大人小孩都喜欢民歌,而且很多人唱得比黑小要好。查干巴拉老师并没有生气,反而来了兴趣,当即邀请几位长得好的村人来唱上一段民歌,村人的兴致也上来了,他们选出几个后生唱上民歌了。村人们为了向查干巴拉老师显示自己村里人人都喜欢他的民歌,从老到少都会唱,他们推荐了小白龙唱一段查干巴拉老师的民歌。白龙想都没想就给查干巴拉老师唱了包金花、努恩吉雅,查干巴拉老师一听白龙唱的民歌不住的点头赞许,情不自禁的说:“好啊!唱的好。”查干巴拉老师当时就收白龙为自己的弟子。
白龙出生在内蒙古科左中旗西部地区,父母是牧民,内蒙古东部地区流传的5首长篇叙事民歌有两首产生在科左中旗。这里的蒙古族民族民间文艺样式齐全,异彩纷呈。其中传统项目有民歌演唱、乌力格尔、好来宝、民间故事、蒙古戏、那达慕、安代舞、科尔沁博,有潮尔、四胡、马头琴等器乐演奏,丰富多彩。白龙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热爱民歌,从第一次听到“达尔罕民歌手”查干巴拉的民歌起,白龙就为自己的民歌梦做着准备,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查干巴拉老师见他话语间不时流露出童稚,梦中的查干巴拉大师能收下自己,这无疑是圆了自己的梦想。
查干巴拉老师要到别的村子去要出了,白龙的脑海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闪过的念头就是和查干巴拉老师走,去学民歌,没错,民歌就是自己要追寻的梦想,尽管母亲说他小不同意他去,但白龙二话没说,上了马车就跟随查干巴拉老师去演出了。这一走就是四个月,也正是这四个月,白龙跟随着敬爱的老师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从那一时刻起,白龙和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和查干巴拉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查干巴拉老师这个用自己全部生命投入到科尔沁民歌中的追梦人,充满了无限力量的歌者,给了白龙以灵气,使他在困境中成长起来,变得坚韧。查干巴拉老师从未放弃过对民歌传承的责任,而白龙为了梦想执着坚信从不气馁。为了共同的目标,师徒二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查干巴拉老师的教学方式很奇特,先是让弟子听自己唱,自己唱完了,也就教完了。下面需要的是弟子自己去领会、贯通了。等晚上演出的时候,查干巴拉老师直接让弟子登台演出。这样的教学方式很独特,有的弟子稍不用心,是无法登上那小小的舞台的,即便是登上舞台也会因为领会的不深刻而在台上很尴尬。可是查干巴拉老师认为这样是最好的锻炼,也是一个民歌演唱者必经的途径。有了这样的舞台素质,再教的时候,弟子就会全身心投入,认真的领会了,而直接面对舞台会让弟子记忆一生。白龙使跟着收音机学的民歌,他很适应查干巴拉老师的教学方式,具备了查干巴拉老师要求的学唱民歌的条件,这种教法无疑给白龙奠定了良好的舞台基本功。
查干巴拉老师在收下这个无足轻重的孩童时,并没有想到他会跟在自己身边,看着这个跟着自己跑上百里路的白龙,查干巴拉老师心有所想;他毕竟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为了学民歌他跟着自己走上百里的路而不说一个苦一个累,这个寡言少语的少年,查干巴拉老师第一眼看到他时,直到查干巴拉老师发现他具备演唱民... -->>
坐落在美丽的科尔沁草原上的科尔沁左翼中旗素有“民歌之乡”的美称,在科尔沁草原上流行有上千首的蒙古族民歌,有文字记载的800多首,其中产生于科左中旗的有400多首。科尔沁蒙古族民歌演唱艺人们在民歌的海洋中一代又一代的传承着、演绎着,并且用自己民族独特的艺术语言使科尔沁民歌这种古老的民族音乐在豪放的曲调中释放出异彩。
蒙古族民歌分长调和短调民歌之分,短调民歌以科尔沁叙事民歌著称的,叙事民歌是科尔沁草原的语言,它以完整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草原上每一个人。60年代科尔沁左翼中旗著名的民歌演唱艺人查干巴拉大师,用叙事民歌那优美的旋律和民歌独特的音乐形式,表达出牧人对草原深切的情感。他唱遍了草原,家喻户晓。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授予他“达尔罕歌手”荣誉称号,大师仙逝后,弟子们传承大师的衣钵,在草原上为农牧民们演唱科尔沁蒙古族民歌,完成了大师未了的心愿。
民政局为“达尔罕民歌手”查干巴拉立了墓碑,让后人永远记住他。2002年12月8日,查干巴拉老师的两个女儿和查干巴拉大师的弟子珠日河牧场民歌手白龙也来到了墓地,大家痛哭流涕。
侯白龙七岁的时候放学回家,远处就听见查干巴拉老师的歌声,哪里来的民歌声?白龙以为是查干巴拉老师来家里给大家唱歌了呢!兴奋得跑回家里,一进门就听见熟悉的四胡伴奏声,接着传来的是查干巴拉老师唱的民歌,白龙以为是查干巴拉老师来自己家了,兴奋的大叫“查干巴拉老师,查干巴拉老师!”
家里有很多人,白龙听见歌声确没有看见查干巴拉老师,四下里寻找,大家见他奇怪的样子,就指着桌子上的那个小“黑盒子”笑着说:“你不是喜欢查干巴拉吗!这回你阿爸把查干巴拉弄家里不送回去了!”
白龙发现原来是家里买了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声音是从那发出来的。在70年代,草原上生活并不富裕的牧人,家中能够买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放在桌子上的这个小小的“盒子”发出了那么美妙的歌声,而这歌声正是“达尔罕民歌手”查干巴拉的民歌声。那歌声就象查干巴拉在身边唱歌一样,查干巴拉老师的歌声使小白龙心里很痒痒。记得一年前,为了听查干巴拉的民歌,自己和几个小伙伴跑到三十里以外的村子去听,现在半导体里发出的生就象查干巴拉老师在自己的身边唱民歌一样。小白龙简直就迷上了半导体收音机,一天到晚的抱着收音机,一遍又一遍的听查干巴拉的民歌,这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深深的陶醉在查干巴拉的民歌之中,那歌声象磁石一样的吸引着他。每当半导体收音机里传出查干巴拉大师的民歌声时,他都认真的去听,用心去体会,一个月下来,白龙通过收音机学会了查干巴拉的民歌。有时大人听收音机的时候,他不敢和大人抢收音机听的时候,也会情不自禁的有模有样的唱上一段民歌。
“达尔罕民歌手”查干巴拉的家住在科左中旗舍伯吐镇,弟子多在舍伯吐镇的村子里演出,1984年9月末,查干巴拉老师的弟子黑小来到白龙家的村子里演出,村人们都认为黑小不是“达尔罕民歌手”查干巴拉的弟子,是冒充的。平日里一向和气的村民竟然将黑小赶下舞台,年幼的白龙也在人群中看热闹,那一时刻,在他幼小的心理感触最深,他也觉得黑小唱得不好,但是他是查干巴拉老师的弟子,再怎么唱的不好也别赶下台。村里的人们在唱腔、语调、说词等方面指点着黑小,黑小被村人说得无奈,只好把查干巴拉老师请来为自己解围。查干巴拉老师听弟子黑小说村民指点他,觉得很奇怪,一个小村子里的人怎么会评论自己的民歌,自己要去,首先要证实黑小是自己的弟子,另外也看看这个村里的人们是一些什么人,会对民歌如此的熟悉,能指点民歌。等他到村里一了解,才得知村里大人小孩都喜欢民歌,而且很多人唱得比黑小要好。查干巴拉老师并没有生气,反而来了兴趣,当即邀请几位长得好的村人来唱上一段民歌,村人的兴致也上来了,他们选出几个后生唱上民歌了。村人们为了向查干巴拉老师显示自己村里人人都喜欢他的民歌,从老到少都会唱,他们推荐了小白龙唱一段查干巴拉老师的民歌。白龙想都没想就给查干巴拉老师唱了包金花、努恩吉雅,查干巴拉老师一听白龙唱的民歌不住的点头赞许,情不自禁的说:“好啊!唱的好。”查干巴拉老师当时就收白龙为自己的弟子。
白龙出生在内蒙古科左中旗西部地区,父母是牧民,内蒙古东部地区流传的5首长篇叙事民歌有两首产生在科左中旗。这里的蒙古族民族民间文艺样式齐全,异彩纷呈。其中传统项目有民歌演唱、乌力格尔、好来宝、民间故事、蒙古戏、那达慕、安代舞、科尔沁博,有潮尔、四胡、马头琴等器乐演奏,丰富多彩。白龙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他热爱民歌,从第一次听到“达尔罕民歌手”查干巴拉的民歌起,白龙就为自己的民歌梦做着准备,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和希望。查干巴拉老师见他话语间不时流露出童稚,梦中的查干巴拉大师能收下自己,这无疑是圆了自己的梦想。
查干巴拉老师要到别的村子去要出了,白龙的脑海里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闪过的念头就是和查干巴拉老师走,去学民歌,没错,民歌就是自己要追寻的梦想,尽管母亲说他小不同意他去,但白龙二话没说,上了马车就跟随查干巴拉老师去演出了。这一走就是四个月,也正是这四个月,白龙跟随着敬爱的老师度过了他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从那一时刻起,白龙和民歌结下了不解之缘,和查干巴拉老师结下了不解之缘。查干巴拉老师这个用自己全部生命投入到科尔沁民歌中的追梦人,充满了无限力量的歌者,给了白龙以灵气,使他在困境中成长起来,变得坚韧。查干巴拉老师从未放弃过对民歌传承的责任,而白龙为了梦想执着坚信从不气馁。为了共同的目标,师徒二人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查干巴拉老师的教学方式很奇特,先是让弟子听自己唱,自己唱完了,也就教完了。下面需要的是弟子自己去领会、贯通了。等晚上演出的时候,查干巴拉老师直接让弟子登台演出。这样的教学方式很独特,有的弟子稍不用心,是无法登上那小小的舞台的,即便是登上舞台也会因为领会的不深刻而在台上很尴尬。可是查干巴拉老师认为这样是最好的锻炼,也是一个民歌演唱者必经的途径。有了这样的舞台素质,再教的时候,弟子就会全身心投入,认真的领会了,而直接面对舞台会让弟子记忆一生。白龙使跟着收音机学的民歌,他很适应查干巴拉老师的教学方式,具备了查干巴拉老师要求的学唱民歌的条件,这种教法无疑给白龙奠定了良好的舞台基本功。
查干巴拉老师在收下这个无足轻重的孩童时,并没有想到他会跟在自己身边,看着这个跟着自己跑上百里路的白龙,查干巴拉老师心有所想;他毕竟是一个不满十岁的孩子,为了学民歌他跟着自己走上百里的路而不说一个苦一个累,这个寡言少语的少年,查干巴拉老师第一眼看到他时,直到查干巴拉老师发现他具备演唱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