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崔长平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这个时期,李清照的醉花阴则代表了她在词作上的最高成就。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天空里,布满了薄雾浓云,整天都是阴霾沉沉。望着兽形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百无聊赖、独自发愁,这漫长的一天该如何度过呢。时值重阳佳节,正是相携登高、把酒赏菊的日子,可斯人远离,幽闺萧索。玉枕孤眠、纱橱独寝,夜半秋凉袭人,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整日拥闷而坐,向晚时分才来到东篱下,举杯独酌。只有那清淡的菊香沾满衣袖。休说这良辰美景不会愁损柔肠、黯然神伤,当秋风吹卷门帘时,你就会看到,闺中之人竟比这篱边黄菊还要消瘦啊。
这是一首重阳节怀人之作。虽然抒发的是思念情绪,但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词句,而是使用叙事的手法,平铺直叙,娓娓道来,既表达出了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与凄惶落寞之感,同时也显得落笔沉稳、大方高雅。正欲缓缓静流之际,然而到了收束之时,却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奇警之语、迎面而来,巧致无比、叹为观止!“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语恰切、比喻新奇、余韵悠长、回味隽永。
在古诗词里,以花喻人瘦损之作并不鲜见,但比较起来均不及李清照写得这般灵秀雅致,其因是:这一比喻与全词的整体氛围结合得天衣无缝:重阳、赏菊、东篱、花香、消魂、西风、人瘦,前后穿连、因果相扣,铺衬之后、水到渠成,而这样的比喻,极为切合女性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感人。词的意境通过描述重阳佳节独自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露了词人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苦的心境,达到了不言而喻、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旧题元代伊世珍撰的琅嬛记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正如张先自称“张三影”一般,李清照以她的“绿肥红瘦”、“新来瘦”、“人比黄花瘦”三句中的“瘦”字,而被人誉为“李三瘦”可见她喜以“瘦”字入词,并留下传诵千古之名篇佳句!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秋天,时任莱州守的赵明诚把年已三十八岁的李清照接至任所。至此,李清照结束了长达十四、五年的青州乡下生活。分别四载之后,夫妻二人重又团聚。在李清照自青州赴莱州途中,曾夜宿昌乐县(今山东昌乐)驿馆,并在此写下了蝶恋花?昌乐馆寄姊妹一词: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这首旅途中寄给家乡姊妹的蝶恋花,通过词人自青州赴莱州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出她希望姊妹们眷念旧情、寄书东莱、长相联系的深情厚意。
临别洒泪,罗衣轻沾;粉面如洗,啼痕红染。一曲阳关,咏唱四叠;一吟一叹,肝肠寸断。山重水复,峰回路转;长天孤旅,渐行渐远。秋雨潇潇,思亲难眠;灯暗幽窗,烟锁孤馆。别意何苦,心慌意乱;举杯相惜,忘记深浅。咫尺天涯,乡情依然;鸿雁传书,抚慰思念。人在东莱,难忘青州;不似蓬莱,天上人间。
这首词的上下两片,都是在“回忆”和“现实”之间交互展开的,由远及近、时空错合、淡入淡出、两相比照,使得情感抒发波漾起伏、跌宕有致;逐次递升,愁思更浓。别意未消之时,又逢孤馆夜雨,更见其清冷凄苦,而别筵离歌不绝于耳之际,思念之情又上心头,则倍增其孤单寂寞。这首蝶恋花,笔力恣放而圆润,词语轻淡而不失婉柔,寄情显露而不乏细致。
“四叠阳关”苏轼在论三叠歌法讲到:“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若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得乐天对酒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声,则第一句不叠审矣。”由此观之,苏子所言,对词中的“四叠阳关”可资佐证。“蓬莱”传说中的仙山,此处比喻山水迢迢、难以逾越。李商隐无题诗曰:“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关于这首蝶恋花,尚有一段隐情之说历来众口不一。在赵明诚离家出仕的数年间,夫妻天各一方、两情相牵,李清照更是空对烛花、泪染娇腮;愁思萦怀、竟夕相忆,然而面对欢聚有期、执手在即的情境,她并没有表现出苦尽甘来、不胜欣喜之情,反而不惜重墨地抒写了悲... -->>
在这个时期,李清照的醉花阴则代表了她在词作上的最高成就。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天空里,布满了薄雾浓云,整天都是阴霾沉沉。望着兽形香炉里瑞脑香的袅袅青烟,百无聊赖、独自发愁,这漫长的一天该如何度过呢。时值重阳佳节,正是相携登高、把酒赏菊的日子,可斯人远离,幽闺萧索。玉枕孤眠、纱橱独寝,夜半秋凉袭人,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整日拥闷而坐,向晚时分才来到东篱下,举杯独酌。只有那清淡的菊香沾满衣袖。休说这良辰美景不会愁损柔肠、黯然神伤,当秋风吹卷门帘时,你就会看到,闺中之人竟比这篱边黄菊还要消瘦啊。
这是一首重阳节怀人之作。虽然抒发的是思念情绪,但却没有出现思亲或相思之苦的词句,而是使用叙事的手法,平铺直叙,娓娓道来,既表达出了彻骨的爱恋、痴痴的思念与凄惶落寞之感,同时也显得落笔沉稳、大方高雅。正欲缓缓静流之际,然而到了收束之时,却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奇警之语、迎面而来,巧致无比、叹为观止!“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出语恰切、比喻新奇、余韵悠长、回味隽永。
在古诗词里,以花喻人瘦损之作并不鲜见,但比较起来均不及李清照写得这般灵秀雅致,其因是:这一比喻与全词的整体氛围结合得天衣无缝:重阳、赏菊、东篱、花香、消魂、西风、人瘦,前后穿连、因果相扣,铺衬之后、水到渠成,而这样的比喻,极为切合女性的身份和情致,读之亲切感人。词的意境通过描述重阳佳节独自把酒赏菊的情景,烘托出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露了词人思念丈夫的寂寞与孤苦的心境,达到了不言而喻、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旧题元代伊世珍撰的琅嬛记记载:“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赵明诚。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德夫玩之再三,曰:‘只三句绝佳。’明诚诘之,答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正易安作也。”正如张先自称“张三影”一般,李清照以她的“绿肥红瘦”、“新来瘦”、“人比黄花瘦”三句中的“瘦”字,而被人誉为“李三瘦”可见她喜以“瘦”字入词,并留下传诵千古之名篇佳句!
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年)秋天,时任莱州守的赵明诚把年已三十八岁的李清照接至任所。至此,李清照结束了长达十四、五年的青州乡下生活。分别四载之后,夫妻二人重又团聚。在李清照自青州赴莱州途中,曾夜宿昌乐县(今山东昌乐)驿馆,并在此写下了蝶恋花?昌乐馆寄姊妹一词:
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长山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这首旅途中寄给家乡姊妹的蝶恋花,通过词人自青州赴莱州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出她希望姊妹们眷念旧情、寄书东莱、长相联系的深情厚意。
临别洒泪,罗衣轻沾;粉面如洗,啼痕红染。一曲阳关,咏唱四叠;一吟一叹,肝肠寸断。山重水复,峰回路转;长天孤旅,渐行渐远。秋雨潇潇,思亲难眠;灯暗幽窗,烟锁孤馆。别意何苦,心慌意乱;举杯相惜,忘记深浅。咫尺天涯,乡情依然;鸿雁传书,抚慰思念。人在东莱,难忘青州;不似蓬莱,天上人间。
这首词的上下两片,都是在“回忆”和“现实”之间交互展开的,由远及近、时空错合、淡入淡出、两相比照,使得情感抒发波漾起伏、跌宕有致;逐次递升,愁思更浓。别意未消之时,又逢孤馆夜雨,更见其清冷凄苦,而别筵离歌不绝于耳之际,思念之情又上心头,则倍增其孤单寂寞。这首蝶恋花,笔力恣放而圆润,词语轻淡而不失婉柔,寄情显露而不乏细致。
“四叠阳关”苏轼在论三叠歌法讲到:“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叠。皆非是。若每句三唱,以应三叠之说,则丛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古本三叠盖如此。及在黄州,偶得乐天对酒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以此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今为第四声,则第一句不叠审矣。”由此观之,苏子所言,对词中的“四叠阳关”可资佐证。“蓬莱”传说中的仙山,此处比喻山水迢迢、难以逾越。李商隐无题诗曰:“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关于这首蝶恋花,尚有一段隐情之说历来众口不一。在赵明诚离家出仕的数年间,夫妻天各一方、两情相牵,李清照更是空对烛花、泪染娇腮;愁思萦怀、竟夕相忆,然而面对欢聚有期、执手在即的情境,她并没有表现出苦尽甘来、不胜欣喜之情,反而不惜重墨地抒写了悲...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