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蝉蛹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编者按 看得出,作者对于诗歌乃至文学的巨大热情以及热情之后的乐于贡献。诗歌的本题是吟唱生活的全部,也许会有音质和音域的区别,但是歌唱的动机总是美好的 我们代替诗歌追求的自由,是它的本意吗?这种自由有没有人为的或自身的极限? 文章深入浅出,语言通俗,几个小比喻趣味横生,然决不损害所言问题的严肃和客观性。 我是很喜欢旧体诗的,但也喜欢新诗,我喜欢自由自在没有束缚,我也喜欢融古烁今。所以我也觉得要抛弃古体诗的格律,那是一根禁固今人文思的绳索,纯现代的文字虽然自由,却是底气不足,纯古体的诗文虽然厚实,却又太刻板太沉闷缺少活力。不理解的人看起来那似乎有点不伦不类,事实上我正喜欢如此。
诗虽然是一种韵文,有音乐性,但那是过去。当诗刚刚诞生的时侯,其实只是人劳作时无意的哼哼或者叫呻吟,所谓感于天地之气而生的,后来发现这样能解除疲劳消磨无聊时光,才大行其道,手持牛尾蹬足以节众声,后被巫觋利用,伐梓作器成琴瑟,跳大神唱咒语,逐渐才有辞有乐有舞,宴会祭祀必备。而歌辞舞几乎是不分的,在上古时代,诗仅是娱乐歌谣而已,后被孔子收集编入诗经,才被正式称作为诗。从春秋到汉代,渐渐地专有乐府精研其理,大量制作乐曲及歌辞,莺歌燕舞,凡诗人都懂得乐理,而多有分工,乐器也大多成形了,歌辞也大有变化,乐曲也多了起来,那时起,歌乐舞也渐渐地分开了,而其中歌的辞,逐渐被分离了出来,只剩下了一点音乐的躯壳即格律。后世诗歌形式,或偏于辞,如汉赋;或偏于乐,如元曲;或辞乐并举,如宋词。辞有繁简,汉赋太繁,后人感到烦了,就简成唐诗的模样,后来又嫌太简,生发不开,慢慢地又繁起来,从宋词到元曲大概就是这样。尽管如此,毕竟大多还有古乐古曲古调可依,而今人诗作,却有先天不足,古乐曲调已大多佚传了,即使是现代歌曲也因受知识产权保护,只能一曲一歌,不再象古代那样,一首曲可以无限止地复制歌辞,因而也不可能再那么繁荣了。近代以来,西风东渐,随着译作和仿译作的增多,加上现代白话文的特点,格律押韵越来越难,因为现代诗文大多是用来看的,而不是用来唱的,重的是文意,而不是音律,所以格律已越来越成为一种捆绑作者文思的束缚,即便是学着古韵勉强而作的古体诗词,即使精工律韵,又不是拿来唱的,又有几多意义?
其实,原始的诗歌(或称歌谣)是一切文学样式之母,它的形式的分裂才有了后世文学的繁荣,而从它一开始分割发展起,文学就种下了精神分裂的病根。但是,如同单细胞生命的裂变一样,这种分裂也是文学之路的必然。就象是根须四射插入土壤,就象是枝条舒展伸向天空,就象是脉络四散输送营养,文学之树不可能无限的长大,它也有生老病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文学各要素与样式的每一次分,每一次合,都是文学也即各文学样式的一次重生。
诗当然也一样,要么分,要么合,这是诗必然的出路。注重与格律音乐合,现实有限制,抛弃格律乐韵,忘记祖宗,于感情上难舍,那么就该闯一条新的路,不如与各种文学样式来一次大媾通,也许会有一次新生。诚如诗的原始诞生一样,诗本就是感于天地之气而生,自然它就有天地之韵的基因,我们只要顺着天地之韵,与天同舞,与情同歌,那就是歌舞乐的重合。各种文学样式只要保持其形,而实际加强其内在精神的沟通,每一种文学样式都会从中有所收获。
现代诗歌一直象在密林中前行,可谓劈荆斩棘,可为什么总是走不出那一片原始的大森林呢?没有人跳到树顶上去看一看方向吗?也有人看过的,可没看出来,他们只看到了一片天空,却没有看到那旷野,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认识上的差异。他们总在那个前人的八卦阵中行走,转着圈圈。儒家思想对于我们国人影响是如此巨大,人们似乎在潜意识中就一直遵循着字字有来历句句有出处的规则,喜欢引经据典,绝不口说无凭,到处加着引号,转述着别人的话,久而久之,自己已经没有思想了,即使有也被别人的吐沫所淹没。人们走不出那片前人的荫影,走不出自我,跳不出三界之外,他们缺少佛性,找不到那条道,这种认识上的弱点几乎是天生的,所以也就难怪了,他们听不得外来的他们认识能力之外的见解,一看见陌生的面孔就要上来盘问诘难攻击,理由是别人的思想他们无典可查,找不到依据。就是如此,走呀走呀走,转呀转呀转,他们能转到哪里去呢?诗歌能走向何方?可想而知。
现在活跃在诗歌论坛的还有一批年轻人,他们涉世不深阅历有限,世界对他们是新奇的美好的,他们会有感慨所以有诗,而且大多感觉很美好有朝气。但是他们还有一种从小娇生惯养所养成的骄蛮特性,老子天下第一,这是我的地盘我的东西,谁拿了他的苹果,谁来插进一脚,立刻就跳起来咬你一口,赶你出去。可惜平时不用功,根基不稳,心有余力不足,要么打倒你,打不倒呢?双脚一蹬嘴一噘,不理你了我走了,拜拜!这种情态虽然很可爱,但对于个人的磨练对于诗歌的未来无疑是有害的,一时之气也许能急中生智哼出几首好诗来,却决非长久之计,把心态放平和一点,大家其乐融融不好吗?偏把个身子气坏了,或者从此不写诗,那也于诗歌的未来无益。如果你真的爱诗歌,就要为她献身,区区一点委曲算得了什么?一晃就过去了。诗友诗友以诗会友,古人喜欢结诗成社,古诗才如此兴旺,难道今人就真的不及古人了吗?
当年轻的我们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时侯,我们有没有想一想诗歌其实一定也向往着自由和青春,你这么热爱诗歌,你有没有把她当作你的密友你的爱人?你爱她你又为什么不给她自由?每当我的诗因为格律而被人否定的时侯我就感到伤心,因为只要按着格律一改动,她就面目全非,她就死了,被我亲手杀死,她就已经不再是我的思想我的情感。不,我不会再改动了,不为我自己,只是为了她——我的诗。我没想着要成为什么大诗人,发不发表都不重要。我只是为诗感到伤心,她会有前途吗?她会有自由吗?她还会有青春吗?他们是专家,他们永远是对的吗?他们有依据,他们想把她杀死,她能不死吗?
原生态的诗歌就象一条毛毛虫,它慢慢地爬呀爬呀,吃呀吃呀,终于慢慢地长大了,当原始诗歌中的精华部分被收入诗经,进入乐府之后,诗歌就好象是爬进了柴房,不吃不喝筑起茧来了,把原来吃的经消化之后,全都排了出来,修练成了一只精致的蛹。原始歌谣被巫官也即原始宗教所利用,它又与音乐相辅相成。原始人类的经验及理性悟澈都借由口耳相传的韵语即歌谣传承,其中的有关对于自然的知识成为后世科学的启蒙,而其中对于情感道德的领悟又成了哲学的萌芽,原始诗歌的语言叙述方式偏于辞的慢慢地发展成叙事长诗,再后来有的演变成为史传,再编者按 看得出,作者对于诗歌乃至文学的巨大热情以及热情之后的乐于贡献。诗歌的本题是吟唱生活的全部,也许会有音质和音域的区别,但是歌唱的动机总是美好的 我们代替诗歌追求的自由,是它的本意吗?这种自由有没有人为的或自身的极限? 文章深入浅出,语言通俗,几个小比喻趣味横生,然决不损害所言问题的严肃和客观性。 成为后来重描写的小说;偏于调的慢慢发展成抒情诗,再后来有的演变成为哲理文,再后来演进成为重于反省的后世纯文学中的诗歌;偏于容的慢慢发展成为剧诗,再后来有的演变成演讲辞,再后来成为重在表现的戏曲。
先秦时期就有十家九流之说,小说是唯一的在十家之内而被排除在九流之外的不入流的一家,而它在经历了之后的漫长孕育过程,终于在明清以后奇芭独放,成了文学村落中的暴发户,一下吸引了所有的眼球,人们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抱着小说睡觉。究其原因,固然是那时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更重要原因恐怕是其它的文学形式已越来越不适合于人们表现感性情感体验及理性智慧思索的复杂状态,这种状态已经是象重叙事的长诗,重咏叹的抒情诗,重表演的戏曲,重说理的散文等等其它文学样式所无法顺利地承载的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各种信息量的增加,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的普及更使这种容量与容器的矛盾加剧。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是应运而生,随运而兴,要使文学或各文学样式兴旺起来,要么改变它的运即外部环境,要么改变容器增加容量使之与它所要表达的内容相适应。
文学作品的内容虽然要靠它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显然内容还是要起着决定作用的一面,文学作品只有通过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好的文学作品,在它创作的时侯,一方面作者在塑造作品,一方面作品又在塑造着作者,在它被读者欣赏的时侯,它又通过思想情感的共鸣在塑造着读者的灵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只讲究形式的空洞干瘪的没有真情实感及创新内容的作品能打动人,我看恐怕还不能打动作者自己吧。我们常看到一些诗歌,作者在不停的啊——啊——啊——的时侯,我们并没有感到情感的共震,我们倒好象在听到一头毛驴在打喷嚏,听说打喷嚏也是传染的,可是我们并没有被感染,如果还要深入研究,最多也就是从那叫声中,判断一下这头驴叫声浑厚清脆,是青壮年,那头驴叫声稚嫩缅腆,是少儿班的,那头驴叫声淡白随意,是得了道的,是头仙驴。如此而已。
同样道理,当形式已经不再适应内容的表达的时侯,我们要么抛弃这种形式,要么改变这种形式,或者创造一种或几种新的形式以求与日益丰富的内容相适应,我们可以作一些尝试,这些尝试当然允许失败,也允许一开始矫枉过正。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诗歌当初还处于婴儿期的时侯,当她被巫觋收养,而这个巫觋之流却拥有一个囊括现代文明一切成果的大图书馆或者叫信息库,在那里无所不有,甚至能找到大家的包括我蝉蛹的诗,假设真是那样的话,如今的诗歌会是一副什么模样呢?我想她肯定不是今天这副模样的,她会吸取一切文明的成果,至少她也会吸取一些其它文学样式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拒绝接受那些优点和长处以保持她的所谓纯洁性。现在的诗歌就处于这样一个关口。
... -->>
编者按 看得出,作者对于诗歌乃至文学的巨大热情以及热情之后的乐于贡献。诗歌的本题是吟唱生活的全部,也许会有音质和音域的区别,但是歌唱的动机总是美好的 我们代替诗歌追求的自由,是它的本意吗?这种自由有没有人为的或自身的极限? 文章深入浅出,语言通俗,几个小比喻趣味横生,然决不损害所言问题的严肃和客观性。 我是很喜欢旧体诗的,但也喜欢新诗,我喜欢自由自在没有束缚,我也喜欢融古烁今。所以我也觉得要抛弃古体诗的格律,那是一根禁固今人文思的绳索,纯现代的文字虽然自由,却是底气不足,纯古体的诗文虽然厚实,却又太刻板太沉闷缺少活力。不理解的人看起来那似乎有点不伦不类,事实上我正喜欢如此。
诗虽然是一种韵文,有音乐性,但那是过去。当诗刚刚诞生的时侯,其实只是人劳作时无意的哼哼或者叫呻吟,所谓感于天地之气而生的,后来发现这样能解除疲劳消磨无聊时光,才大行其道,手持牛尾蹬足以节众声,后被巫觋利用,伐梓作器成琴瑟,跳大神唱咒语,逐渐才有辞有乐有舞,宴会祭祀必备。而歌辞舞几乎是不分的,在上古时代,诗仅是娱乐歌谣而已,后被孔子收集编入诗经,才被正式称作为诗。从春秋到汉代,渐渐地专有乐府精研其理,大量制作乐曲及歌辞,莺歌燕舞,凡诗人都懂得乐理,而多有分工,乐器也大多成形了,歌辞也大有变化,乐曲也多了起来,那时起,歌乐舞也渐渐地分开了,而其中歌的辞,逐渐被分离了出来,只剩下了一点音乐的躯壳即格律。后世诗歌形式,或偏于辞,如汉赋;或偏于乐,如元曲;或辞乐并举,如宋词。辞有繁简,汉赋太繁,后人感到烦了,就简成唐诗的模样,后来又嫌太简,生发不开,慢慢地又繁起来,从宋词到元曲大概就是这样。尽管如此,毕竟大多还有古乐古曲古调可依,而今人诗作,却有先天不足,古乐曲调已大多佚传了,即使是现代歌曲也因受知识产权保护,只能一曲一歌,不再象古代那样,一首曲可以无限止地复制歌辞,因而也不可能再那么繁荣了。近代以来,西风东渐,随着译作和仿译作的增多,加上现代白话文的特点,格律押韵越来越难,因为现代诗文大多是用来看的,而不是用来唱的,重的是文意,而不是音律,所以格律已越来越成为一种捆绑作者文思的束缚,即便是学着古韵勉强而作的古体诗词,即使精工律韵,又不是拿来唱的,又有几多意义?
其实,原始的诗歌(或称歌谣)是一切文学样式之母,它的形式的分裂才有了后世文学的繁荣,而从它一开始分割发展起,文学就种下了精神分裂的病根。但是,如同单细胞生命的裂变一样,这种分裂也是文学之路的必然。就象是根须四射插入土壤,就象是枝条舒展伸向天空,就象是脉络四散输送营养,文学之树不可能无限的长大,它也有生老病死。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文学各要素与样式的每一次分,每一次合,都是文学也即各文学样式的一次重生。
诗当然也一样,要么分,要么合,这是诗必然的出路。注重与格律音乐合,现实有限制,抛弃格律乐韵,忘记祖宗,于感情上难舍,那么就该闯一条新的路,不如与各种文学样式来一次大媾通,也许会有一次新生。诚如诗的原始诞生一样,诗本就是感于天地之气而生,自然它就有天地之韵的基因,我们只要顺着天地之韵,与天同舞,与情同歌,那就是歌舞乐的重合。各种文学样式只要保持其形,而实际加强其内在精神的沟通,每一种文学样式都会从中有所收获。
现代诗歌一直象在密林中前行,可谓劈荆斩棘,可为什么总是走不出那一片原始的大森林呢?没有人跳到树顶上去看一看方向吗?也有人看过的,可没看出来,他们只看到了一片天空,却没有看到那旷野,为什么呢?那是因为认识上的差异。他们总在那个前人的八卦阵中行走,转着圈圈。儒家思想对于我们国人影响是如此巨大,人们似乎在潜意识中就一直遵循着字字有来历句句有出处的规则,喜欢引经据典,绝不口说无凭,到处加着引号,转述着别人的话,久而久之,自己已经没有思想了,即使有也被别人的吐沫所淹没。人们走不出那片前人的荫影,走不出自我,跳不出三界之外,他们缺少佛性,找不到那条道,这种认识上的弱点几乎是天生的,所以也就难怪了,他们听不得外来的他们认识能力之外的见解,一看见陌生的面孔就要上来盘问诘难攻击,理由是别人的思想他们无典可查,找不到依据。就是如此,走呀走呀走,转呀转呀转,他们能转到哪里去呢?诗歌能走向何方?可想而知。
现在活跃在诗歌论坛的还有一批年轻人,他们涉世不深阅历有限,世界对他们是新奇的美好的,他们会有感慨所以有诗,而且大多感觉很美好有朝气。但是他们还有一种从小娇生惯养所养成的骄蛮特性,老子天下第一,这是我的地盘我的东西,谁拿了他的苹果,谁来插进一脚,立刻就跳起来咬你一口,赶你出去。可惜平时不用功,根基不稳,心有余力不足,要么打倒你,打不倒呢?双脚一蹬嘴一噘,不理你了我走了,拜拜!这种情态虽然很可爱,但对于个人的磨练对于诗歌的未来无疑是有害的,一时之气也许能急中生智哼出几首好诗来,却决非长久之计,把心态放平和一点,大家其乐融融不好吗?偏把个身子气坏了,或者从此不写诗,那也于诗歌的未来无益。如果你真的爱诗歌,就要为她献身,区区一点委曲算得了什么?一晃就过去了。诗友诗友以诗会友,古人喜欢结诗成社,古诗才如此兴旺,难道今人就真的不及古人了吗?
当年轻的我们享受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时侯,我们有没有想一想诗歌其实一定也向往着自由和青春,你这么热爱诗歌,你有没有把她当作你的密友你的爱人?你爱她你又为什么不给她自由?每当我的诗因为格律而被人否定的时侯我就感到伤心,因为只要按着格律一改动,她就面目全非,她就死了,被我亲手杀死,她就已经不再是我的思想我的情感。不,我不会再改动了,不为我自己,只是为了她——我的诗。我没想着要成为什么大诗人,发不发表都不重要。我只是为诗感到伤心,她会有前途吗?她会有自由吗?她还会有青春吗?他们是专家,他们永远是对的吗?他们有依据,他们想把她杀死,她能不死吗?
原生态的诗歌就象一条毛毛虫,它慢慢地爬呀爬呀,吃呀吃呀,终于慢慢地长大了,当原始诗歌中的精华部分被收入诗经,进入乐府之后,诗歌就好象是爬进了柴房,不吃不喝筑起茧来了,把原来吃的经消化之后,全都排了出来,修练成了一只精致的蛹。原始歌谣被巫官也即原始宗教所利用,它又与音乐相辅相成。原始人类的经验及理性悟澈都借由口耳相传的韵语即歌谣传承,其中的有关对于自然的知识成为后世科学的启蒙,而其中对于情感道德的领悟又成了哲学的萌芽,原始诗歌的语言叙述方式偏于辞的慢慢地发展成叙事长诗,再后来有的演变成为史传,再编者按 看得出,作者对于诗歌乃至文学的巨大热情以及热情之后的乐于贡献。诗歌的本题是吟唱生活的全部,也许会有音质和音域的区别,但是歌唱的动机总是美好的 我们代替诗歌追求的自由,是它的本意吗?这种自由有没有人为的或自身的极限? 文章深入浅出,语言通俗,几个小比喻趣味横生,然决不损害所言问题的严肃和客观性。 成为后来重描写的小说;偏于调的慢慢发展成抒情诗,再后来有的演变成为哲理文,再后来演进成为重于反省的后世纯文学中的诗歌;偏于容的慢慢发展成为剧诗,再后来有的演变成演讲辞,再后来成为重在表现的戏曲。
先秦时期就有十家九流之说,小说是唯一的在十家之内而被排除在九流之外的不入流的一家,而它在经历了之后的漫长孕育过程,终于在明清以后奇芭独放,成了文学村落中的暴发户,一下吸引了所有的眼球,人们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抱着小说睡觉。究其原因,固然是那时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更重要原因恐怕是其它的文学形式已越来越不适合于人们表现感性情感体验及理性智慧思索的复杂状态,这种状态已经是象重叙事的长诗,重咏叹的抒情诗,重表演的戏曲,重说理的散文等等其它文学样式所无法顺利地承载的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各种信息量的增加,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电脑的普及更使这种容量与容器的矛盾加剧。由此可见,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是应运而生,随运而兴,要使文学或各文学样式兴旺起来,要么改变它的运即外部环境,要么改变容器增加容量使之与它所要表达的内容相适应。
文学作品的内容虽然要靠它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显然内容还是要起着决定作用的一面,文学作品只有通过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能使自己趋于完美。好的文学作品,在它创作的时侯,一方面作者在塑造作品,一方面作品又在塑造着作者,在它被读者欣赏的时侯,它又通过思想情感的共鸣在塑造着读者的灵魂。我们很难想象一个只讲究形式的空洞干瘪的没有真情实感及创新内容的作品能打动人,我看恐怕还不能打动作者自己吧。我们常看到一些诗歌,作者在不停的啊——啊——啊——的时侯,我们并没有感到情感的共震,我们倒好象在听到一头毛驴在打喷嚏,听说打喷嚏也是传染的,可是我们并没有被感染,如果还要深入研究,最多也就是从那叫声中,判断一下这头驴叫声浑厚清脆,是青壮年,那头驴叫声稚嫩缅腆,是少儿班的,那头驴叫声淡白随意,是得了道的,是头仙驴。如此而已。
同样道理,当形式已经不再适应内容的表达的时侯,我们要么抛弃这种形式,要么改变这种形式,或者创造一种或几种新的形式以求与日益丰富的内容相适应,我们可以作一些尝试,这些尝试当然允许失败,也允许一开始矫枉过正。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诗歌当初还处于婴儿期的时侯,当她被巫觋收养,而这个巫觋之流却拥有一个囊括现代文明一切成果的大图书馆或者叫信息库,在那里无所不有,甚至能找到大家的包括我蝉蛹的诗,假设真是那样的话,如今的诗歌会是一副什么模样呢?我想她肯定不是今天这副模样的,她会吸取一切文明的成果,至少她也会吸取一些其它文学样式的优点和长处,而不是拒绝接受那些优点和长处以保持她的所谓纯洁性。现在的诗歌就处于这样一个关口。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