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清史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太上皇帝乘舆出,至太和殿北阶降,中和韶乐作,奏元平章,御殿升座,乐止。帝殿内西乡立,鸣鞭三,赞“排班”丹陛大乐作,奏庆平章。帝就拜位,北乡,时鸿胪官分引群臣暨外使肃班立,赞“进”赞“跪,叩,兴”帝率群臣行三跪九叩礼。毕,帝旋位立,众退,复班次,乐止。鸣鞭,中和韶乐作,奏和平章。太上皇帝还宫,乐止。帝御殿,群臣进表行礼如仪。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三大节朝贺仪顺治八年,定元旦慈宁宫阶下设皇太后仪杖、乐器,皇太后御宫,乐作。升座,乐止。帝率内大臣、侍卫诣宫行三跪九叩礼。毕,公主、福晋以下,都统、子、尚书命妇以上,行六肃三跪三叩礼。作乐如初,大设筵宴。冬至、圣寿节同,唯冬至罢宴。康熙八年,定元日太皇太后、皇太后仪驾、中和韶乐、丹陛大乐全设。帝率王公大臣、侍卫暨都统、子、尚书以上官,先朝太皇太后宫,次诣皇太后宫,行礼如仪。毕,皇后率公主、福晋、命妇行礼亦如之。二十一年,谕京、外进表官集午门外行礼。寻置纠仪御史,分列宫门外、午门外仪驾末,严监视。
乾隆十二年,定庆贺皇太后许二品命妇入班,寻谕世爵朝贺增入男爵。嘉庆二十五年,谕值皇太后三大节,将军、督、抚、提、镇具表庆贺,罢递黄摺祝文。道光元年元旦,大学士先进皇帝庆贺表文,帝始率群臣诣宫行礼。同治元年,皇太后、皇帝同御慈宁宫受贺,明年,改御养心殿。王、公、二品以上官,集慈宁门外,三品以下集午门外,朝鲜使臣列西班末,按班行礼,不赞。冬至、圣寿节同。唯遇大庆年,俟皇太后升殿后,增用宣表例。光绪二年,皇太后圣寿,皇帝亲进表文,馀仪同。
皇后向无受群臣贺仪,顺治间,定元旦庆贺,仪仗全设。皇后诣皇太后宫行礼毕,还宫,自公主及命妇俱诣皇后宫朝贺。冬至、千秋节同。康熙时,定皇后先诣太皇太后宫,次皇太后宫行礼,还宫升座,自公主迄镇国将军夫人,公、侯迄尚书命妇,咸朝服行礼。雍正六年,始令皇后千秋节王公百官咸蟒袍补服,后准此行。摄六宫事皇贵妃千秋节,仪同皇后。
大宴仪凡国家例宴,礼部主办,光禄寺供置,精膳司部署之。建元定鼎宴,崇德初,太宗改元建号,设宴笃恭殿。顺治元年,定鼎燕京,设筵宴、设宝座皇极门正中,帝升座,赐百官坐,赐茶、进酒,俱一跪一叩。宴毕谢恩如初礼。是日赐宴,有内监数辈先行拜舞,谕:“朝贺大典,内监不得沿明制入班行礼。”裁抑宦官自此举始。
元日宴,崇德初,定制,设宴崇政殿,王、贝勒、贝子、公等各进筵食牲酒,外籓王、贝勒亦如之。顺治十年,令亲王、世子、郡王暨外籓王、贝勒各进牲酒,不足,光禄寺益之,御筵则尚膳监供备。康熙十三年罢,越数岁复故。二十三年,改燔炙为肴羹,去银器,王以下进肴羹筵席有差。
雍正四年,定元旦宴仪,是日巳刻,内外王、公、台吉等朝服集太和门,文武各官集午门。设御筵宝座前,内大臣、内务府大臣、礼部、理籓院长官视设席。丹陛上张黄幔,陈金器其下,卤簿后张青幔,设诸席。鸿胪寺官引百官入,理籓院官引外籓王公入。帝御太和殿,升座,中和韶乐作,王大臣就殿内,文三品、武二品以上官就丹陛上,馀就青幔下,俱一叩,坐。赐茶,丹陛大乐作,王以下就坐次跪,复一叩。帝饮茶毕,侍卫授王大臣茶,光禄官授群臣茶,复就坐次一叩。饮毕,又一叩,乐止。展席冪,掌仪司官分执壶、爵、金卮,大乐作,群臣起。掌仪司官举壶实酒于爵,进爵大臣趋跪,则皆跪。掌仪司官授大臣爵,大臣升自中陛,至御前跪进酒。兴,自右陛降,复位,一叩,群臣皆叩。大臣兴,复自右陛升,跪受爵,复位,跪。掌仪司官受虚爵退,举卮实酒,承旨赐进爵大臣酒。王以下起立,掌仪司官立授卮,大臣跪受爵,一叩,饮毕,俟受爵者退,复一叩,兴,就坐位,群臣皆坐。乐止,帝进馔。中和清乐作,分给各筵食品,酒各一卮,如授茶仪。乐止,蒙古乐歌进。毕,满舞大臣进,满舞上寿。对舞更进,乐歌和之。瓦尔喀氏舞起,蒙古乐歌和之,队舞更进。每退俱一叩。杂戏毕陈。讫,群臣三叩。大乐作,鸣鞭,韶乐作,驾还宫。
冬至宴,顺治间制定如元旦仪,后往往停罢。元会宴,凡元正朝会,岁有常经,遇万寿正庆,或十年国庆,特行宴礼。乾隆三十五年、五十五年,圣制元会作歌,宴仪如前。惟行酒后,庆隆舞进,司章歌作,司舞饰面具,乘禺马,进扬烈舞。司弦筝阮节抃者,以次奏技。喜起舞,大臣入,行三叩礼,循歌声按队起舞,歌阕,笳吹进,番部合奏进,内府官引朝鲜俳,回部、金川番童陈百戏,为稍异耳。
千秋宴,为康熙五十二年创典,设暢春园。凡直省现官、致仕汉员暨士庶等,年六十五以上至九十者咸与。遣子孙、宗室执爵授饮,分给食品,谕毋起立,以示优崇。乾隆五十年,设宴乾清宫,自王、公讫内、外文、武大臣暨致仕大臣、官员、绅士、兵卒、耆农、工商与夫外籓王、公、台吉,回部、番部土官、土舍,朝鲜陪臣,齿逾六十者,凡三千馀人。其大臣七十以上,馀九十以上者,子孙得扶掖入宴。年最高者,如百五岁司业衔郭锺岳等,得随一品大臣同趋黼座,亲与赐觞。宴罢,颁赏珍物有差。嘉庆初元再举,设宴皇极殿,与宴者三千五十六人,邀赏者五千人。上自榑槐,下逮袀袯,以至蒙、回、番部、朝鲜、安南、暹罗、廓尔喀陪价,略其年甲,咸集丹墀,诚盛典也。
大婚宴,顺治八年,大婚礼成,设宴如元旦仪。并进皇太后筵席牲酒,嗣后仿此。
耕耤宴,顺治十一年举行,命曰“劳酒”
凯旋宴,自崇德七年始。顺治十三年定制,凡凯旋陛见获赐宴。乾隆中,定金川,宴瀛台;定回部,宴丰泽园;及平两金川,锡宴紫光阁。其时所俘番童有习锅庄及甲斯鲁者,番神傩戏,亦命陈宴次,后以为常。道光八年,回疆奠定,锡宴正大光明殿,是日大将奉觞上寿,帝亲赐酒,命侍卫颁从征大臣酒,馀如常仪。
宗室宴,乾隆十一年,设宴瀛台,赐宗室王公,遵旨长幼列坐,行家人礼,并引至淑清院流杯亭游览,赐酒果。四十八年,设宴乾清宫,命皇子、王、公等暨三、四品顶戴宗室千三百有八人入宴。其因事未与宴者咸与赏,都凡二千人。嘉庆九年,设筵惇叙殿,略同瀛台宴。
外籓宴,岁除日设保和殿,赐蒙古王、公等,凡就位、进茶、馔爵、行酒、乐舞、谢恩,并如元会仪。其来朝进贡,送亲入觐,或御赐恩宴,或宴礼部,取旨供备。至诸国朝贡,如朝鲜、安南、琉球、荷兰遣使来京,亦有例宴。乾隆间,缅甸使臣陪宴万树园,以其国乐器五种合奏。厥后凡遇筵宴,备陈准部、回部、安南、缅甸、廓尔喀乐。
又顺治中,定制乡试宴顺天府,会试及进士传胪宴礼部。馀如临雍、经筵、修书、初举日讲、临幸翰林院、缮写神牌,亦赐宴如例。衍圣公、正一真人来朝,纂实录、会典皆于礼部设宴云。
上尊号徽号仪清初太祖、太宗建元,群臣皆上尊号,其礼即登极仪也。康熙中,臣民合辞拟上尊号。至六旬圣寿,复籥请。圣祖谕言无裨治道,皆不允行。迄高宗敉定边陲,王大臣犹以上尊号请,亦未俞纳。惟新君践阼,奉母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则上尊号。国家行大庆,则上徽号,或二字、或四字,递进以致推崇。
顺治八年,上孝庄皇后尊号,其徽号曰“昭圣慈寿”先期祭告,帝躬上奏书。届期太和殿陈皇帝法驾,慈宁宫陈皇太后仪驾,供设咸备。王公集太和门,大臣集右翼门,各官集午门,分翼立。帝升殿,中和韶乐作,奏海上蟠桃章,帝阅册、宝毕,执事官分置亭内,銮仪校舁行,前册亭,后宝亭。帝率群臣从驾至慈宁门,入宫立陛东,礼部侍郎、内阁学士奉册、宝入,大学士奉宣读册、宝文入,侍立左旁,帝就拜位,王公百官依班位序立。皇太后御宫,中和韶乐作,奏豫平章,升座,乐止。赞“跪”帝率群臣跪。奏“进册”大学士右旁跪进,兴,退,帝受册,恭献,大学士左旁跪接,兴,陈中案。奏“进宝”如前仪。赞“宣册”宣册官至案前北面跪,启函宣读讫,仍纳之,兴,退。赞“宣宝”同,仍置原案。女官四人举案陈宫阶上。丹陛大乐作,奏益平章,帝率群臣三跪九叩。午门外各官承传随班行礼。礼成,皇太后起座,中和韶乐作,奏履平章,还宫。皇后率六宫、公主以下诣宫庆贺。翼日,帝御太和殿,王公百官上表庆贺,颁诏如制。是岁大婚礼成,加上徽号礼亦如之。
康熙初元,加上徽号,时以谅阴,不奏书,不行礼,不朝贺。凡大婚、亲政、册立皇后、武功告成、皇太后大庆、上徽号并如常仪。
乾隆四十一年,金川平,上徽号,皇太后谕帝春秋高,不宜过劳,令豫陈册宝,至时行礼,罢宣读表文,后仿此。
道光九年,平回疆,上皇太后徽号,缅甸国王遣使进金叶贺表,缅王进表自此始。
尊封太妃进册宝如前仪,唯内监举案陈太妃座前,帝行礼,太妃起避立座旁。次日御殿受贺同。若遣官将事,礼部尚书朝服诣内阁,册宝舁出,偕大学士送之,至宫门外,内监入献太妃、太嫔,受讫,礼成。册宝初制用金,康、乾时兼用嘉玉,道光后专以玉为之。凡尊封皇贵妃、贵太嫔,并用册宝,太妃用册印,太嫔用册。
册立中宫仪崇德初元,孝端文皇后以嫡妃正位中宫,始行册立礼。是日设黄幄清宁宫前,幄内陈黄案,其东册宝案。王公百官集崇政殿,皇帝御殿阅册宝。正、副使二人持节,执事官举册宝至黄幄前,皇后出迎。使者奉册宝陈案上,西乡立,宣读册文,具满、蒙、汉三体,以次授右女官,女官跪接献皇后,后以次跪受,转授左女官,亦跪接,陈黄案。次宣宝、受宝亦如之。使者出,复命,皇后率公主、福晋、命妇至崇政殿御前六肃三跪三叩。毕,还宫升座,妃率公主等行礼,王公百官上表庆贺,赐宴如常仪。
康熙十六年,册立孝昭仁皇后,前期补行纳采、大徵如大婚礼。亲诣奉先殿告祭,天地、太庙后殿则遣官祭告。至日设节案太和殿中,东西肆;左右各设案一,南北肆。帝御殿阅册宝,王公百官序立,正、副使立丹陛上,北乡,宣制官立殿中门左。宣制曰:“某年月日,册立妃某氏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礼。”于是正、副使持节前行,校尉舁册宝亭出协和门,至景运门,以册宝节授内监,奉至宫门,皇后迎受。行礼毕,内监出,还节使者,使者复命,帝率群臣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翼日,皇后礼服诣两宫及帝座前行礼。
乾隆二年,册立孝贤纯皇后,如常仪。命颁诏,著为家法。
嘉庆元年,立孝淑睿皇后,册命日,会太上皇帝千秋宴讫还宫,帝、后诣前行礼。帝御殿,正、副使持节,礼成,先诣太上皇宫门前复命,馀如常仪。
册封妃、嫔,亦自崇德初元始,四妃同日受封,届时命使持节册封如礼。妃等率公主、福晋、命妇诣帝前六肃三跪三叩,后前亦如之,妃前则行四肃二跪二叩,妃等相对各二肃一跪一叩。康熙时,贵妃、七嫔与中宫同日封,诸嫔有册无宝。乾隆十三年,定皇妃摄六宫事,体制宜崇,祭告如册中宫仪。次日朝皇太后,拜跪甬路左旁。道光三年,谕嗣后封嫔罢祭告,即与妃同日受封亦然,著为令。
册立皇太子仪康熙十四年,立嫡子允礽为皇太子,先期祭告,玉帛香版,皆皇帝躬视。届日御殿传制,与册立中宫同。正使授册,副使授宝。行礼毕,正、副使复命。帝率皇太子祭告奉先殿,皇太子拜褥敷槛外,并诣帝、后宫行礼。翼日,帝御殿受贺、颁诏如常仪。王公进笺皇太子前致庆,皇太子诣武英殿与亲、郡王等行礼。外省文武官并笺贺如仪。
遇太子千秋节,太子先诣奉先殿致祭,随诣皇帝前行礼,还毓庆宫,旋御惇本殿受贺。王公百官二跪六叩,毕,还宫,群臣退。
厥后允礽废立,迄晚年储位未定。五十年后,大学士王掞七上密疏,请建国本,六十年,复申前请,触圣怒。至乾、嘉后,始明宣不立储贰谕旨,开国固未尝有也。
册封诸王仪崇德元年,定册封日,王、贝勒序立崇政殿前,内院官奉制册、印陈于案,俟旨授封。诸王等皆跪,宣册官、奉册官并立案东,次第宣毕,奉册、印授诸王等。王等祗受,转授从官,复位。礼毕,随奉册官赴清宁宫,诣帝、后前行礼,三跪九叩。遂出大清门,诸王等互贺,俱二跪六叩。还邸,福晋、夫人各行庆贺。府僚致贺诸王,二跪六叩,贝勒僚属一跪三叩。
康熙十二年定制,凡册封,简正、副使二人,前一日,殿堂上设节案,香案,册宝案,堂前仪卫、乐悬备陈。届期,正、副使诣太和殿奉节出,校尉舁册宝亭赴王府,王率府僚跪迎门外。正、副使奉册宝节分陈各案,立节案东,王立案西。行礼毕,王诣香案前跪,听宣制册,使者授册宝,王祗受,复位,行礼如初。使者奉节复命,王率府僚跪送,迎送俱用乐。封亲王曰宝,郡王曰印,贝勒有制册无印。行礼谢恩并同。初制,封亲王世子用金册,郡王镀金银册,贝勒授诰命,旋改用纸制册。咸丰十年,谕册封亲王用银质镀金,以恭亲王奕?王爵世袭,仍制金册。
册封公主,封使至,公主率侍女迎仪门右,使者奉制册入,陈门前黄案上,移置堂前幄内。公主升西阶,六肃三跪三叩,宣讫,授侍女,公主跪受,行礼如初。使者复命,仍送仪门外。是日帝升殿,公主至御前,次入后宫,并六肃三跪三叩。又次诣诸妃前,各四肃二跪二叩,还府,府属庆贺,馀如封亲王仪。凡固伦公主、和硕公主,同辈者封长公主,长者封大长公主,并给金册云。
太上皇帝乘舆出,至太和殿北阶降,中和韶乐作,奏元平章,御殿升座,乐止。帝殿内西乡立,鸣鞭三,赞“排班”丹陛大乐作,奏庆平章。帝就拜位,北乡,时鸿胪官分引群臣暨外使肃班立,赞“进”赞“跪,叩,兴”帝率群臣行三跪九叩礼。毕,帝旋位立,众退,复班次,乐止。鸣鞭,中和韶乐作,奏和平章。太上皇帝还宫,乐止。帝御殿,群臣进表行礼如仪。
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三大节朝贺仪顺治八年,定元旦慈宁宫阶下设皇太后仪杖、乐器,皇太后御宫,乐作。升座,乐止。帝率内大臣、侍卫诣宫行三跪九叩礼。毕,公主、福晋以下,都统、子、尚书命妇以上,行六肃三跪三叩礼。作乐如初,大设筵宴。冬至、圣寿节同,唯冬至罢宴。康熙八年,定元日太皇太后、皇太后仪驾、中和韶乐、丹陛大乐全设。帝率王公大臣、侍卫暨都统、子、尚书以上官,先朝太皇太后宫,次诣皇太后宫,行礼如仪。毕,皇后率公主、福晋、命妇行礼亦如之。二十一年,谕京、外进表官集午门外行礼。寻置纠仪御史,分列宫门外、午门外仪驾末,严监视。
乾隆十二年,定庆贺皇太后许二品命妇入班,寻谕世爵朝贺增入男爵。嘉庆二十五年,谕值皇太后三大节,将军、督、抚、提、镇具表庆贺,罢递黄摺祝文。道光元年元旦,大学士先进皇帝庆贺表文,帝始率群臣诣宫行礼。同治元年,皇太后、皇帝同御慈宁宫受贺,明年,改御养心殿。王、公、二品以上官,集慈宁门外,三品以下集午门外,朝鲜使臣列西班末,按班行礼,不赞。冬至、圣寿节同。唯遇大庆年,俟皇太后升殿后,增用宣表例。光绪二年,皇太后圣寿,皇帝亲进表文,馀仪同。
皇后向无受群臣贺仪,顺治间,定元旦庆贺,仪仗全设。皇后诣皇太后宫行礼毕,还宫,自公主及命妇俱诣皇后宫朝贺。冬至、千秋节同。康熙时,定皇后先诣太皇太后宫,次皇太后宫行礼,还宫升座,自公主迄镇国将军夫人,公、侯迄尚书命妇,咸朝服行礼。雍正六年,始令皇后千秋节王公百官咸蟒袍补服,后准此行。摄六宫事皇贵妃千秋节,仪同皇后。
大宴仪凡国家例宴,礼部主办,光禄寺供置,精膳司部署之。建元定鼎宴,崇德初,太宗改元建号,设宴笃恭殿。顺治元年,定鼎燕京,设筵宴、设宝座皇极门正中,帝升座,赐百官坐,赐茶、进酒,俱一跪一叩。宴毕谢恩如初礼。是日赐宴,有内监数辈先行拜舞,谕:“朝贺大典,内监不得沿明制入班行礼。”裁抑宦官自此举始。
元日宴,崇德初,定制,设宴崇政殿,王、贝勒、贝子、公等各进筵食牲酒,外籓王、贝勒亦如之。顺治十年,令亲王、世子、郡王暨外籓王、贝勒各进牲酒,不足,光禄寺益之,御筵则尚膳监供备。康熙十三年罢,越数岁复故。二十三年,改燔炙为肴羹,去银器,王以下进肴羹筵席有差。
雍正四年,定元旦宴仪,是日巳刻,内外王、公、台吉等朝服集太和门,文武各官集午门。设御筵宝座前,内大臣、内务府大臣、礼部、理籓院长官视设席。丹陛上张黄幔,陈金器其下,卤簿后张青幔,设诸席。鸿胪寺官引百官入,理籓院官引外籓王公入。帝御太和殿,升座,中和韶乐作,王大臣就殿内,文三品、武二品以上官就丹陛上,馀就青幔下,俱一叩,坐。赐茶,丹陛大乐作,王以下就坐次跪,复一叩。帝饮茶毕,侍卫授王大臣茶,光禄官授群臣茶,复就坐次一叩。饮毕,又一叩,乐止。展席冪,掌仪司官分执壶、爵、金卮,大乐作,群臣起。掌仪司官举壶实酒于爵,进爵大臣趋跪,则皆跪。掌仪司官授大臣爵,大臣升自中陛,至御前跪进酒。兴,自右陛降,复位,一叩,群臣皆叩。大臣兴,复自右陛升,跪受爵,复位,跪。掌仪司官受虚爵退,举卮实酒,承旨赐进爵大臣酒。王以下起立,掌仪司官立授卮,大臣跪受爵,一叩,饮毕,俟受爵者退,复一叩,兴,就坐位,群臣皆坐。乐止,帝进馔。中和清乐作,分给各筵食品,酒各一卮,如授茶仪。乐止,蒙古乐歌进。毕,满舞大臣进,满舞上寿。对舞更进,乐歌和之。瓦尔喀氏舞起,蒙古乐歌和之,队舞更进。每退俱一叩。杂戏毕陈。讫,群臣三叩。大乐作,鸣鞭,韶乐作,驾还宫。
冬至宴,顺治间制定如元旦仪,后往往停罢。元会宴,凡元正朝会,岁有常经,遇万寿正庆,或十年国庆,特行宴礼。乾隆三十五年、五十五年,圣制元会作歌,宴仪如前。惟行酒后,庆隆舞进,司章歌作,司舞饰面具,乘禺马,进扬烈舞。司弦筝阮节抃者,以次奏技。喜起舞,大臣入,行三叩礼,循歌声按队起舞,歌阕,笳吹进,番部合奏进,内府官引朝鲜俳,回部、金川番童陈百戏,为稍异耳。
千秋宴,为康熙五十二年创典,设暢春园。凡直省现官、致仕汉员暨士庶等,年六十五以上至九十者咸与。遣子孙、宗室执爵授饮,分给食品,谕毋起立,以示优崇。乾隆五十年,设宴乾清宫,自王、公讫内、外文、武大臣暨致仕大臣、官员、绅士、兵卒、耆农、工商与夫外籓王、公、台吉,回部、番部土官、土舍,朝鲜陪臣,齿逾六十者,凡三千馀人。其大臣七十以上,馀九十以上者,子孙得扶掖入宴。年最高者,如百五岁司业衔郭锺岳等,得随一品大臣同趋黼座,亲与赐觞。宴罢,颁赏珍物有差。嘉庆初元再举,设宴皇极殿,与宴者三千五十六人,邀赏者五千人。上自榑槐,下逮袀袯,以至蒙、回、番部、朝鲜、安南、暹罗、廓尔喀陪价,略其年甲,咸集丹墀,诚盛典也。
大婚宴,顺治八年,大婚礼成,设宴如元旦仪。并进皇太后筵席牲酒,嗣后仿此。
耕耤宴,顺治十一年举行,命曰“劳酒”
凯旋宴,自崇德七年始。顺治十三年定制,凡凯旋陛见获赐宴。乾隆中,定金川,宴瀛台;定回部,宴丰泽园;及平两金川,锡宴紫光阁。其时所俘番童有习锅庄及甲斯鲁者,番神傩戏,亦命陈宴次,后以为常。道光八年,回疆奠定,锡宴正大光明殿,是日大将奉觞上寿,帝亲赐酒,命侍卫颁从征大臣酒,馀如常仪。
宗室宴,乾隆十一年,设宴瀛台,赐宗室王公,遵旨长幼列坐,行家人礼,并引至淑清院流杯亭游览,赐酒果。四十八年,设宴乾清宫,命皇子、王、公等暨三、四品顶戴宗室千三百有八人入宴。其因事未与宴者咸与赏,都凡二千人。嘉庆九年,设筵惇叙殿,略同瀛台宴。
外籓宴,岁除日设保和殿,赐蒙古王、公等,凡就位、进茶、馔爵、行酒、乐舞、谢恩,并如元会仪。其来朝进贡,送亲入觐,或御赐恩宴,或宴礼部,取旨供备。至诸国朝贡,如朝鲜、安南、琉球、荷兰遣使来京,亦有例宴。乾隆间,缅甸使臣陪宴万树园,以其国乐器五种合奏。厥后凡遇筵宴,备陈准部、回部、安南、缅甸、廓尔喀乐。
又顺治中,定制乡试宴顺天府,会试及进士传胪宴礼部。馀如临雍、经筵、修书、初举日讲、临幸翰林院、缮写神牌,亦赐宴如例。衍圣公、正一真人来朝,纂实录、会典皆于礼部设宴云。
上尊号徽号仪清初太祖、太宗建元,群臣皆上尊号,其礼即登极仪也。康熙中,臣民合辞拟上尊号。至六旬圣寿,复籥请。圣祖谕言无裨治道,皆不允行。迄高宗敉定边陲,王大臣犹以上尊号请,亦未俞纳。惟新君践阼,奉母后为皇太后、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则上尊号。国家行大庆,则上徽号,或二字、或四字,递进以致推崇。
顺治八年,上孝庄皇后尊号,其徽号曰“昭圣慈寿”先期祭告,帝躬上奏书。届期太和殿陈皇帝法驾,慈宁宫陈皇太后仪驾,供设咸备。王公集太和门,大臣集右翼门,各官集午门,分翼立。帝升殿,中和韶乐作,奏海上蟠桃章,帝阅册、宝毕,执事官分置亭内,銮仪校舁行,前册亭,后宝亭。帝率群臣从驾至慈宁门,入宫立陛东,礼部侍郎、内阁学士奉册、宝入,大学士奉宣读册、宝文入,侍立左旁,帝就拜位,王公百官依班位序立。皇太后御宫,中和韶乐作,奏豫平章,升座,乐止。赞“跪”帝率群臣跪。奏“进册”大学士右旁跪进,兴,退,帝受册,恭献,大学士左旁跪接,兴,陈中案。奏“进宝”如前仪。赞“宣册”宣册官至案前北面跪,启函宣读讫,仍纳之,兴,退。赞“宣宝”同,仍置原案。女官四人举案陈宫阶上。丹陛大乐作,奏益平章,帝率群臣三跪九叩。午门外各官承传随班行礼。礼成,皇太后起座,中和韶乐作,奏履平章,还宫。皇后率六宫、公主以下诣宫庆贺。翼日,帝御太和殿,王公百官上表庆贺,颁诏如制。是岁大婚礼成,加上徽号礼亦如之。
康熙初元,加上徽号,时以谅阴,不奏书,不行礼,不朝贺。凡大婚、亲政、册立皇后、武功告成、皇太后大庆、上徽号并如常仪。
乾隆四十一年,金川平,上徽号,皇太后谕帝春秋高,不宜过劳,令豫陈册宝,至时行礼,罢宣读表文,后仿此。
道光九年,平回疆,上皇太后徽号,缅甸国王遣使进金叶贺表,缅王进表自此始。
尊封太妃进册宝如前仪,唯内监举案陈太妃座前,帝行礼,太妃起避立座旁。次日御殿受贺同。若遣官将事,礼部尚书朝服诣内阁,册宝舁出,偕大学士送之,至宫门外,内监入献太妃、太嫔,受讫,礼成。册宝初制用金,康、乾时兼用嘉玉,道光后专以玉为之。凡尊封皇贵妃、贵太嫔,并用册宝,太妃用册印,太嫔用册。
册立中宫仪崇德初元,孝端文皇后以嫡妃正位中宫,始行册立礼。是日设黄幄清宁宫前,幄内陈黄案,其东册宝案。王公百官集崇政殿,皇帝御殿阅册宝。正、副使二人持节,执事官举册宝至黄幄前,皇后出迎。使者奉册宝陈案上,西乡立,宣读册文,具满、蒙、汉三体,以次授右女官,女官跪接献皇后,后以次跪受,转授左女官,亦跪接,陈黄案。次宣宝、受宝亦如之。使者出,复命,皇后率公主、福晋、命妇至崇政殿御前六肃三跪三叩。毕,还宫升座,妃率公主等行礼,王公百官上表庆贺,赐宴如常仪。
康熙十六年,册立孝昭仁皇后,前期补行纳采、大徵如大婚礼。亲诣奉先殿告祭,天地、太庙后殿则遣官祭告。至日设节案太和殿中,东西肆;左右各设案一,南北肆。帝御殿阅册宝,王公百官序立,正、副使立丹陛上,北乡,宣制官立殿中门左。宣制曰:“某年月日,册立妃某氏为皇后,命卿等持节行礼。”于是正、副使持节前行,校尉舁册宝亭出协和门,至景运门,以册宝节授内监,奉至宫门,皇后迎受。行礼毕,内监出,还节使者,使者复命,帝率群臣诣太皇太后、皇太后宫行礼。翼日,皇后礼服诣两宫及帝座前行礼。
乾隆二年,册立孝贤纯皇后,如常仪。命颁诏,著为家法。
嘉庆元年,立孝淑睿皇后,册命日,会太上皇帝千秋宴讫还宫,帝、后诣前行礼。帝御殿,正、副使持节,礼成,先诣太上皇宫门前复命,馀如常仪。
册封妃、嫔,亦自崇德初元始,四妃同日受封,届时命使持节册封如礼。妃等率公主、福晋、命妇诣帝前六肃三跪三叩,后前亦如之,妃前则行四肃二跪二叩,妃等相对各二肃一跪一叩。康熙时,贵妃、七嫔与中宫同日封,诸嫔有册无宝。乾隆十三年,定皇妃摄六宫事,体制宜崇,祭告如册中宫仪。次日朝皇太后,拜跪甬路左旁。道光三年,谕嗣后封嫔罢祭告,即与妃同日受封亦然,著为令。
册立皇太子仪康熙十四年,立嫡子允礽为皇太子,先期祭告,玉帛香版,皆皇帝躬视。届日御殿传制,与册立中宫同。正使授册,副使授宝。行礼毕,正、副使复命。帝率皇太子祭告奉先殿,皇太子拜褥敷槛外,并诣帝、后宫行礼。翼日,帝御殿受贺、颁诏如常仪。王公进笺皇太子前致庆,皇太子诣武英殿与亲、郡王等行礼。外省文武官并笺贺如仪。
遇太子千秋节,太子先诣奉先殿致祭,随诣皇帝前行礼,还毓庆宫,旋御惇本殿受贺。王公百官二跪六叩,毕,还宫,群臣退。
厥后允礽废立,迄晚年储位未定。五十年后,大学士王掞七上密疏,请建国本,六十年,复申前请,触圣怒。至乾、嘉后,始明宣不立储贰谕旨,开国固未尝有也。
册封诸王仪崇德元年,定册封日,王、贝勒序立崇政殿前,内院官奉制册、印陈于案,俟旨授封。诸王等皆跪,宣册官、奉册官并立案东,次第宣毕,奉册、印授诸王等。王等祗受,转授从官,复位。礼毕,随奉册官赴清宁宫,诣帝、后前行礼,三跪九叩。遂出大清门,诸王等互贺,俱二跪六叩。还邸,福晋、夫人各行庆贺。府僚致贺诸王,二跪六叩,贝勒僚属一跪三叩。
康熙十二年定制,凡册封,简正、副使二人,前一日,殿堂上设节案,香案,册宝案,堂前仪卫、乐悬备陈。届期,正、副使诣太和殿奉节出,校尉舁册宝亭赴王府,王率府僚跪迎门外。正、副使奉册宝节分陈各案,立节案东,王立案西。行礼毕,王诣香案前跪,听宣制册,使者授册宝,王祗受,复位,行礼如初。使者奉节复命,王率府僚跪送,迎送俱用乐。封亲王曰宝,郡王曰印,贝勒有制册无印。行礼谢恩并同。初制,封亲王世子用金册,郡王镀金银册,贝勒授诰命,旋改用纸制册。咸丰十年,谕册封亲王用银质镀金,以恭亲王奕?王爵世袭,仍制金册。
册封公主,封使至,公主率侍女迎仪门右,使者奉制册入,陈门前黄案上,移置堂前幄内。公主升西阶,六肃三跪三叩,宣讫,授侍女,公主跪受,行礼如初。使者复命,仍送仪门外。是日帝升殿,公主至御前,次入后宫,并六肃三跪三叩。又次诣诸妃前,各四肃二跪二叩,还府,府属庆贺,馀如封亲王仪。凡固伦公主、和硕公主,同辈者封长公主,长者封大长公主,并给金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