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古代生活记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么。
“你竟然如此敏锐,知道皇伯父的目的。比朝中某些人明白的多。”英钰与秦嘉泽书信来往两年多,对他不喜朝政的习惯很了解,却不知道他对朝政如此敏锐,“你参加科举,以后有什么打算?有意为官吗?”
第35章志向
谈到今后的志向,秦嘉泽轻轻拨弄着桌案上的竹制得镇尺。沉吟片刻才说道,“我考科举,说来只是为求一个功名罢了,并无意为官。虽说依照秦家现在的家室,入朝为官自是应该的。可惜我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心思。
文武我都不出色,心机手段也比旁人差上三分。官场险恶,不是我能应付的了的。况且我继续考下去,算起来正赶上朝中势力交替之际,太危险了。有舅公在,我和爹爹做官,都是现成的靶子。”
秦嘉泽这话,说的意有所指,含而不漏。英钰瞬间就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的确皇伯父年纪渐老,年长的皇子背后各有依仗,京城乱局已经初现端倪。
永宁伯手中有兵权,北疆沿海都能使得上劲儿,自然被诸位皇子看着眼里,想拼命拉拢。可是永宁伯在朝中没有任何掣肘,是绝对的纯臣。
秦家人近期为官,若不是聪明玲珑的人,很容易被陷进去,卷进京里的漩涡里。虽说秦家父子都不从政,是有些因噎废食的下策,但绝对是最安全的了。
英钰面上不显,心里却感慨道,秦家如此也好。与王府的打算相同,不涉入皇子争斗,可以放心交好。等朝中局势明朗,储君之位有了定数。秦家两个小儿也正是好年纪,如果有天分,必有所成,那时再入朝也来得及。
秦嘉泽自然不知英钰心中所想,不过他提到京城的局势,也是有意为之。也不算试探,而是间接表明舅公永宁伯的立场。秦嘉泽不喜欢政治,但好歹学了那么多历史,又不是真的小白,对皇权更迭的残酷也知道一二。
父亲秦文礼进士及第之后,为何舅公轻易就答应父亲不入官场。一来是父亲性格的确不合适,舅公疼爱小辈,不欲强求。二来也是不想让秦家卷入这场风波。
否则上次舅公离家前,就不会千叮万嘱阿爸和爹爹,不可轻易与人结交,不可收重礼。而自己的婚事,更是要事先说明,让他看过,与朝中没有牵扯才行。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真正知道局势危急,行事必须谨慎小心。
秦嘉泽又继续说道,“至于功名,就像一块敲门砖,一个招牌,无论打算做什么,有功名在身,总比白身要容易得多。再者有个功名,至少证明我不是个纨绔子弟不是?哈哈!”
秦嘉泽不避讳谈到自己的不足,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了。
英钰听完就笑起来道,“照你这么说,你岂不是一无是处了!难不成你要学令尊,为人师长,钻研经史子集,做个儒者学士。”
秦嘉泽闻言摇摇头道,“非也,非也。我读书不如父亲,也不爱经史子集,不擅吟诗作对、写文作赋。我的志向若是让父亲和学院的先生知道了,说不定要被他们,骂一句不务正业,离经叛道。呵呵,实在不知爹知道了,会是什么脸色?”
听他这么说,英钰也好奇秦嘉泽有什么想法,能让师长有如此想法,“你只管说来听听,到底想干什么?”
秦嘉泽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说道,“往近了说,至少我也得考个举人回来。至于进士及第,我怕是力不能及,到时姑且一试吧!
我自己想做的是写小说,也可以说是话本。不过与现在坊间流传的话本有所不同。我称之为小说,正所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
连先贤都这么评价‘小说’,时下的文人儒者,皆不重视此道,甚至看轻它,认为小说非文人钻研之道。所以我才说师长们,恐怕是极不赞同我以此为业,更免不了要斥责我,认为我荒废正途。”
听到这里,英钰也微微皱眉,说道,“你真的打算今后以此为业吗?倒不是我和文人雅士一样,看不起小说之流。只是写书撰文,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这又与文人们倡导的正道不同,你也会很辛苦吧!”
秦嘉泽点点头,“的确,什么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长久的积累。我想着这一辈子我能有一本书能流传后世,就是最大的荣幸了。
再者,具体来说,我想编一本初级常用字字典。就是比‘字书’和‘辞源’更简便具体的训诂(用通俗的话解释字意)之书。
我才学能力有限,初步打算收录三到五千的常用字,按照新颖的方式编录。光这样就足够我花费几年时间了,到时候还得请儒者验证,也不知可不可行。
再往远的说,我想建一所学校。哦,就是学堂或者书院。这太长远了,不提也罢。单单前面这些想法要一一实现,就够我忙碌的了。你不觉得我,不自量力就好。”说着就看着英钰笑了起来。
其实秦嘉泽原本的打算,说白了就是想推广普通话。秦嘉泽入了学院,认识了来自定阳乃至外府的老师和学生,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叫南腔北调(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仅仅这一府之地的语言,都够凑个语言学校了。
么。
“你竟然如此敏锐,知道皇伯父的目的。比朝中某些人明白的多。”英钰与秦嘉泽书信来往两年多,对他不喜朝政的习惯很了解,却不知道他对朝政如此敏锐,“你参加科举,以后有什么打算?有意为官吗?”
第35章志向
谈到今后的志向,秦嘉泽轻轻拨弄着桌案上的竹制得镇尺。沉吟片刻才说道,“我考科举,说来只是为求一个功名罢了,并无意为官。虽说依照秦家现在的家室,入朝为官自是应该的。可惜我没这个本事,也没这个心思。
文武我都不出色,心机手段也比旁人差上三分。官场险恶,不是我能应付的了的。况且我继续考下去,算起来正赶上朝中势力交替之际,太危险了。有舅公在,我和爹爹做官,都是现成的靶子。”
秦嘉泽这话,说的意有所指,含而不漏。英钰瞬间就明白了,他话里的意思。的确皇伯父年纪渐老,年长的皇子背后各有依仗,京城乱局已经初现端倪。
永宁伯手中有兵权,北疆沿海都能使得上劲儿,自然被诸位皇子看着眼里,想拼命拉拢。可是永宁伯在朝中没有任何掣肘,是绝对的纯臣。
秦家人近期为官,若不是聪明玲珑的人,很容易被陷进去,卷进京里的漩涡里。虽说秦家父子都不从政,是有些因噎废食的下策,但绝对是最安全的了。
英钰面上不显,心里却感慨道,秦家如此也好。与王府的打算相同,不涉入皇子争斗,可以放心交好。等朝中局势明朗,储君之位有了定数。秦家两个小儿也正是好年纪,如果有天分,必有所成,那时再入朝也来得及。
秦嘉泽自然不知英钰心中所想,不过他提到京城的局势,也是有意为之。也不算试探,而是间接表明舅公永宁伯的立场。秦嘉泽不喜欢政治,但好歹学了那么多历史,又不是真的小白,对皇权更迭的残酷也知道一二。
父亲秦文礼进士及第之后,为何舅公轻易就答应父亲不入官场。一来是父亲性格的确不合适,舅公疼爱小辈,不欲强求。二来也是不想让秦家卷入这场风波。
否则上次舅公离家前,就不会千叮万嘱阿爸和爹爹,不可轻易与人结交,不可收重礼。而自己的婚事,更是要事先说明,让他看过,与朝中没有牵扯才行。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真正知道局势危急,行事必须谨慎小心。
秦嘉泽又继续说道,“至于功名,就像一块敲门砖,一个招牌,无论打算做什么,有功名在身,总比白身要容易得多。再者有个功名,至少证明我不是个纨绔子弟不是?哈哈!”
秦嘉泽不避讳谈到自己的不足,他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自知之明了。
英钰听完就笑起来道,“照你这么说,你岂不是一无是处了!难不成你要学令尊,为人师长,钻研经史子集,做个儒者学士。”
秦嘉泽闻言摇摇头道,“非也,非也。我读书不如父亲,也不爱经史子集,不擅吟诗作对、写文作赋。我的志向若是让父亲和学院的先生知道了,说不定要被他们,骂一句不务正业,离经叛道。呵呵,实在不知爹知道了,会是什么脸色?”
听他这么说,英钰也好奇秦嘉泽有什么想法,能让师长有如此想法,“你只管说来听听,到底想干什么?”
秦嘉泽也不再卖关子,直接说道,“往近了说,至少我也得考个举人回来。至于进士及第,我怕是力不能及,到时姑且一试吧!
我自己想做的是写小说,也可以说是话本。不过与现在坊间流传的话本有所不同。我称之为小说,正所谓‘琐屑之言,非道术所在’、‘浅识小道’。
连先贤都这么评价‘小说’,时下的文人儒者,皆不重视此道,甚至看轻它,认为小说非文人钻研之道。所以我才说师长们,恐怕是极不赞同我以此为业,更免不了要斥责我,认为我荒废正途。”
听到这里,英钰也微微皱眉,说道,“你真的打算今后以此为业吗?倒不是我和文人雅士一样,看不起小说之流。只是写书撰文,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这又与文人们倡导的正道不同,你也会很辛苦吧!”
秦嘉泽点点头,“的确,什么事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都需要长久的积累。我想着这一辈子我能有一本书能流传后世,就是最大的荣幸了。
再者,具体来说,我想编一本初级常用字字典。就是比‘字书’和‘辞源’更简便具体的训诂(用通俗的话解释字意)之书。
我才学能力有限,初步打算收录三到五千的常用字,按照新颖的方式编录。光这样就足够我花费几年时间了,到时候还得请儒者验证,也不知可不可行。
再往远的说,我想建一所学校。哦,就是学堂或者书院。这太长远了,不提也罢。单单前面这些想法要一一实现,就够我忙碌的了。你不觉得我,不自量力就好。”说着就看着英钰笑了起来。
其实秦嘉泽原本的打算,说白了就是想推广普通话。秦嘉泽入了学院,认识了来自定阳乃至外府的老师和学生,才真真切切感受到什么叫南腔北调(形容说话口音不纯,搀杂着方言)!仅仅这一府之地的语言,都够凑个语言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