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集外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年秋天,在上海的日报上有一点可以算是关于文学的小小的辩论,就是为了一般的青年,应否去看庄子与文选(2)以作文学上的修养之助。不过这类的辩论,照例是不会有结果的,往复几回之后,有一面一定拉出“动机论”(3)来,不是说反对者“别有用心”便是“哗众取宠”;客气一点,也就“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而问题于是呜呼哀哉了。但我因此又想到“选本”的势力。孔子究竟删过诗(4)没有,我不能确说,但看它先“风”后“雅”而末“颂”排得这么整齐,恐怕至少总也费过乐师的手脚,是中国现存的最古的诗选。由周至汉,社会情形太不同了,中间又受了楚辞(5)的打击,晋宋文人如二陆束皙陶潜(6)之流,虽然也做四言诗以支持场面,其实都不过是每句省去一字的五言诗“王者之迹熄而诗亡”了。不过选者总是层出不穷的,至今尚存,影响也最广大者,我以为一部是世说新语(7),一部就是文选。
世说新语并没有说明是选的,好像刘义庆或他的门客所搜集,但检唐宋类书中所存裴启语林(8)的遗文,往往和世说新语相同,可见它也是一部钞撮故书之作,正和幽明录(9)一样。它的被清代学者所宝重,自然因为注中多有现今的逸书(10),但在一般读者,却还是为了本文,自唐迄今,拟作者不绝,甚至于自己兼加注解。(11)袁宏道(12)在野时要做官,做了官又大叫苦,便是中了这书的毒,误明为晋的缘故。有些清朝人却较为聪明,虽然辫发胡服,厚禄高官,他也一声不响,只在倩人写照的时候,在纸上改作斜领方巾,或芒鞋竹笠,聊过“世说”式瘾罢了。
文选的影响却更大。从曹宪至李善加五臣(13),音训注释书类之多,远非拟世说新语可比。那些烦难字面,如草头诸字,水旁山旁诸字,不断的被摘进历代的文章里面去,五四运动时虽受奚落,得“妖孽”(14)之称,现在却又很有复辟的趋势了。而古文观止(15)也一同渐渐的露了脸。
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的不可轻视。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固然也是一种原因,但还在近则由选者的名位,远则凭古人之威灵,读者想从一个有名的选家,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所以自汉至梁的作家的文集,并残本也仅存十余家,昭明太子集(16)只剩一点辑本了,而文选却在的。读古文辞类纂者多,读惜抱轩全集的却少(17)。凡是对于文术,自有主张的作家,他所赖以发表和流布自己的主张的手段,倒并不在作文心,文则,诗品,诗话,而在出选本。
选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见。博览群籍,采其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集,一法也,如文选是。择取一书,删其不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新书,又一法也,如唐人万首绝句选(18)是。如此,则读者虽读古人书,却得了选者之意,意见也就逐渐和选者接近,终于“就范”了。
读者的读选本,自以为是由此得了古人文笔的精华的,殊不知却被选者缩小了眼界,即以文选为例罢,没有嵇康家诫(19),使读者只觉得他是一个愤世嫉俗,好像无端活得不快活的怪人;不收陶潜闲情赋(20),掩去了他也是一个既取民间子夜歌(21)意,而又拒以圣道的迂士。选本既经选者所滤过,就总只能吃他所给与的糟或醨。况且有时还加以批评,提醒了他之以为然,而默杀了他之以为不然处。纵使选者非常胡涂,如儒林外史所写的马二先生(22),游西湖漫无准备,须问路人,吃点心又不知选择,要每样都买一点,由此可见其衡文之毫无把握罢,然而他是处州人,一定要吃“处片”又可见虽是马二先生,也自有其“处片”式的标准了。
评选的本子,影响于后来的文章的力量是不小的,恐怕还远在名家的专集之上,我想,这许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们也该留意的罢。
十一月二十四日记。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一月北平文学季刊创刊号,署名唐俟。
(2)庄子亦称南华经,战国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现存三十三篇。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先秦至齐梁的诗文总集,三十卷。唐代李善为之作注,分为六十卷。关于“庄子与文选”的争论,参看准风月谈的重三感旧、“感旧”以后等篇。
(3)“动机论”施蛰存在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日申报自由谈发表的致黎烈文先生书——兼示丰之余先生一文中说:“对于这‘庄子’与‘文选’的问题我没有要说的话了。我曾经在自由谈的壁上,看过几次的文字争,觉得每次总是愈争愈闹意气,而离本题愈远,甚至到后来有些参加者的动机都是可以怀疑的,我不想使自己不由自主地被卷入漩涡,所以我不再说什么话了。昨晚套了一个现成的偈语:‘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唯无是非观,庶几免是非’”“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语见庄子齐物论。(4)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作品,相传曾经过... -->>
今年秋天,在上海的日报上有一点可以算是关于文学的小小的辩论,就是为了一般的青年,应否去看庄子与文选(2)以作文学上的修养之助。不过这类的辩论,照例是不会有结果的,往复几回之后,有一面一定拉出“动机论”(3)来,不是说反对者“别有用心”便是“哗众取宠”;客气一点,也就“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而问题于是呜呼哀哉了。但我因此又想到“选本”的势力。孔子究竟删过诗(4)没有,我不能确说,但看它先“风”后“雅”而末“颂”排得这么整齐,恐怕至少总也费过乐师的手脚,是中国现存的最古的诗选。由周至汉,社会情形太不同了,中间又受了楚辞(5)的打击,晋宋文人如二陆束皙陶潜(6)之流,虽然也做四言诗以支持场面,其实都不过是每句省去一字的五言诗“王者之迹熄而诗亡”了。不过选者总是层出不穷的,至今尚存,影响也最广大者,我以为一部是世说新语(7),一部就是文选。
世说新语并没有说明是选的,好像刘义庆或他的门客所搜集,但检唐宋类书中所存裴启语林(8)的遗文,往往和世说新语相同,可见它也是一部钞撮故书之作,正和幽明录(9)一样。它的被清代学者所宝重,自然因为注中多有现今的逸书(10),但在一般读者,却还是为了本文,自唐迄今,拟作者不绝,甚至于自己兼加注解。(11)袁宏道(12)在野时要做官,做了官又大叫苦,便是中了这书的毒,误明为晋的缘故。有些清朝人却较为聪明,虽然辫发胡服,厚禄高官,他也一声不响,只在倩人写照的时候,在纸上改作斜领方巾,或芒鞋竹笠,聊过“世说”式瘾罢了。
文选的影响却更大。从曹宪至李善加五臣(13),音训注释书类之多,远非拟世说新语可比。那些烦难字面,如草头诸字,水旁山旁诸字,不断的被摘进历代的文章里面去,五四运动时虽受奚落,得“妖孽”(14)之称,现在却又很有复辟的趋势了。而古文观止(15)也一同渐渐的露了脸。
以古文观止和文选并称,初看好像是可笑的,但是,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却一样的不可轻视。凡选本,往往能比所选各家的全集或选家自己的文集更流行,更有作用。册数不多,而包罗诸作,固然也是一种原因,但还在近则由选者的名位,远则凭古人之威灵,读者想从一个有名的选家,窥见许多有名作家的作品。所以自汉至梁的作家的文集,并残本也仅存十余家,昭明太子集(16)只剩一点辑本了,而文选却在的。读古文辞类纂者多,读惜抱轩全集的却少(17)。凡是对于文术,自有主张的作家,他所赖以发表和流布自己的主张的手段,倒并不在作文心,文则,诗品,诗话,而在出选本。
选本可以借古人的文章,寓自己的意见。博览群籍,采其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集,一法也,如文选是。择取一书,删其不合于自己意见的为一新书,又一法也,如唐人万首绝句选(18)是。如此,则读者虽读古人书,却得了选者之意,意见也就逐渐和选者接近,终于“就范”了。
读者的读选本,自以为是由此得了古人文笔的精华的,殊不知却被选者缩小了眼界,即以文选为例罢,没有嵇康家诫(19),使读者只觉得他是一个愤世嫉俗,好像无端活得不快活的怪人;不收陶潜闲情赋(20),掩去了他也是一个既取民间子夜歌(21)意,而又拒以圣道的迂士。选本既经选者所滤过,就总只能吃他所给与的糟或醨。况且有时还加以批评,提醒了他之以为然,而默杀了他之以为不然处。纵使选者非常胡涂,如儒林外史所写的马二先生(22),游西湖漫无准备,须问路人,吃点心又不知选择,要每样都买一点,由此可见其衡文之毫无把握罢,然而他是处州人,一定要吃“处片”又可见虽是马二先生,也自有其“处片”式的标准了。
评选的本子,影响于后来的文章的力量是不小的,恐怕还远在名家的专集之上,我想,这许是研究中国文学史的人们也该留意的罢。
十一月二十四日记。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一月北平文学季刊创刊号,署名唐俟。
(2)庄子亦称南华经,战国时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现存三十三篇。文选,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先秦至齐梁的诗文总集,三十卷。唐代李善为之作注,分为六十卷。关于“庄子与文选”的争论,参看准风月谈的重三感旧、“感旧”以后等篇。
(3)“动机论”施蛰存在一九三三年十月二十日申报自由谈发表的致黎烈文先生书——兼示丰之余先生一文中说:“对于这‘庄子’与‘文选’的问题我没有要说的话了。我曾经在自由谈的壁上,看过几次的文字争,觉得每次总是愈争愈闹意气,而离本题愈远,甚至到后来有些参加者的动机都是可以怀疑的,我不想使自己不由自主地被卷入漩涡,所以我不再说什么话了。昨晚套了一个现成的偈语:‘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唯无是非观,庶几免是非’”“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语见庄子齐物论。(4)诗即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编成于春秋时代,大抵是周初到春秋中期的作品,相传曾经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