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木匠王爷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卫队。这个亲卫队不仅起到保护作用,也可显示威仪。
这些牙兵亲卫队直接受藩镇主帅控制,作战十分强悍,待遇十分优厚,是藩镇将领们在关键时刻得以保命的重要力量。
马希范组建的亲卫队名叫银枪都,银枪都的人数约八千人。银枪都士兵的武器是长枪大槊,这也正常。但马希范对武器很不满意,于是把所有的长枪大槊都镀成白金。
八千个人,就要镀八千条枪,花费自然不少。但马希范不是吝啬之人,他有钱所以他任性。他追求的是美观威严,至于实用性就不在他的考虑中。
马希范招募银枪都士兵的标准很高,不仅要体格健壮、凶悍勇猛,还要求都是民间富家子弟,并且长相要英俊潇洒。因此马希范不惜财力和精力重金打造的银枪都,只不过是他用于摆排场、装场面的一个仪仗队,真正的战力其实不强。毕竟马希范是在温室里长大的,不像马殷是从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中拼杀出来的。
经过马希范大规模的修筑豪华宫殿,又耗费巨资建立亲卫队,自然花费极大。虽然楚国的国库相当丰厚,但也架不住马希范如此疯狂奢侈的花费。不久,楚国的经济终于出现危机。
马希范并不着急,因为他早有对策。他的对策很简单,那就是取之与民,用之与我。为了保证马希范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马希范宣布,所有的赋税,从此以后必须逐步增加。
马希范派遣使者到各地农村对农田进行巡田,如有发现新增农田,便会相应赏赐这些巡田使者,伴随着农田的增加,百姓们的赋税也会增加,马希范的收入也自然相应增多。
楚国的百姓在马殷时期的快乐日子一去不返。百姓开始对沉重的赋税徭役痛苦不堪、叫苦连天。出现了大量百姓逃离家乡的情况。对此,马希范毫不在意。他认为人可以跑了,地却跑不了,只要农田还在,总有人去耕种的。
马希范任命天策府学士邓懿文为新的营田使,负责统计自己管辖范围内所有州府,被百姓抛弃的无人耕种的之荒地。然后再度招募百姓进行耕种,再度收取高额的赋税。百姓可以弃田而逃,但不可能一辈子不种地,只要呆在楚国,最终还是逃不出马希范的手掌。一时间,整个楚国,民心大乱。众人争相逃难,无心工作。
除此之外,马希范又把敛财的目光转向了楚
国的官场。马希范下达了卖官令,楚国的土豪富商,只要肯出钱,就可以在楚国买下一个官职。官职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出钱的多少。楚国的官员,如果发生职位变化,必须向马希范进贡礼物,以礼物的价值来决定调动的官职。当然,鬻官卖爵还不是马希范厉害的绝招。
接着,马希范又想出了以钱赎罪的高招。平民百姓犯罪了,只要缴纳一定的钱财,便可免于处罚。如果没有钱的,也没问题,家里有青壮年人,直接被拉到军队中当兵。没钱又没青壮年的家庭,那只能自认倒霉了。
罪犯的受刑轻重程度也和金钱挂钩,如果家中经济富裕者,便可出钱,减轻刑法,没钱,那就老老实实接受酷刑拷打。
马希范在楚王府外设置一个投诉举报箱,鼓励楚国的官员百姓们相互之间,匿名检举揭发他人的罪行。有人举报,就能按举报抓人。抓了人,才有机会继续收钱。
孔目官周陟在楚国只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但为了在敛财方面讨好献媚于马希范,又一次向马希范提出快速敛财的方法。周陟建议,楚国境内的各州县,除了缴纳正常的赋税之外,还应该向中央政府缴纳一笔额外赋税,大县应缴纳米三千斛,中县缴纳米一千斛,而小县则缴纳米七百斛,如果没有米,可以用布帛代替。
马希范听罢,十分高兴,立即采用了周陡的建议!每当一个国家的君王开始昏庸腐朽、任意妄为的时候,总有那么一小部分耿直的大臣勇猛地出面进行劝谏。第一谋主拓跋恒一直在静静观察着马希范的表现,如果说溪州之战前,马希范的表现还算勉强合格外,那么溪州之战后,马希范的种种表现开始朝昏庸无道君主的方向快速发展。
作为楚国的三朝元老、天策府学士的代表性人物,拓跋恒当然要出面劝谏马希范。拓跋恒向马希范上书道:“殿下从小生长在深宫内院,继承的是父辈已成的事业,身体没有经受过农间耕作的辛苦,耳中没有闻听过战场厮杀的声音。每天忙着驰骋游玩、雕墙玉食,国库都要用尽了,但巨额的消费还是日盛一日。
百姓们的生活已经十分贫困,但沉重的赋税却从来没减少过。南唐是我们的世仇,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南汉常怀有吞噬我们之志,北方弱小的荆南也在窥探我们,等待时机。溪州的蛮族也只是暂时被姑息安抚,我们的外部形仍然势非常严峻。
俗话说,‘足寒伤心,民怨伤国’,希望殿下能够停止向各州县额外征收米税。将罪魁祸首周陡斩首示众,以谢州县的百姓们,把不必要的事务放弃,减少大规模的工程建造。如果一旦国家出现灾祸,会令四方邻居所贻笑。”
马希范不是李世民,当然听不进逆耳的忠言,面对拓跋恒言辞犀利、毫不留情的劝谏,马希范勃然大怒,对拓跋恒恨之入骨。拓跋恒毕竟是楚国三朝元老,在马殷当楚王的时候,极得马殷器重。所有谋臣之中,除了高郁,就是拓跋恒。马希范不敢公然对拓跋恒下毒手,但马希范却有另外对付拓跋恒的方法。
一日早朝之后,马希范要求侍者通知拓跋恒,以后看到拓跋恒,必须阻止他进入朝堂之中,马希范不想再看到拓跋恒。这种惩罚,虽然没有对拓跋恒造成身体的伤害,对精神的伤害是巨大的。一位身居要职的官员,居然被自己的藩王极其讨厌,以至不想看见,拓跋恒的心情当然极其郁闷。
拓跋恒心情烦燥,于是便和好友欧宏练长谈,发发感慨、诉说苦闷,结果被马希范得知。于是马希范加大了对拓跋恒的惩罚力度,宣布终生不再召见拓跋恒。勇敢直言的拓跋恒,触怒了马希范,差点丢失了性命。但楚国还是有不怕死的大臣,继续和马希范发生正面交锋。
戴偃原是本金陵人氏,唐朝末年躲避战乱来到楚地定居。戴偃从小善于诗词吟颂,极具文学才能。但他并不热衷于考取功名、当官从政,喜欢过与世无争、谈泊明志的隐士生活。世人多称其为处士,而戴偃则自称玄黄子。
过了很多年隐士生活之后,戴偃有些不甘寂寞。当他看到马希范务穷奢靡、楚国百姓苦不堪言时,戴偃热血沸腾,决定不再隐士了,他要用他的方式和马希范展开交锋。戴偃的方式很独特,以作诗来讽刺嘲弄马希范。戴偃满怀愤怒之情,写了渔夫诗集百篇赠送给马希范,其中包括“总把咽喉吞世界,尽因奢侈致危亡”、“若须抛却便抛却,莫待风高更水深”等名句。这些诗词,全是暗中带着讥讽马希范的寓意。
马希范原本就擅长文学,当然能看出戴偃渔夫诗集的问题所在,于是勃然大怒,想要严惩戴偃。但是戴偃常年过的是隐居生活,平时也不怎么抛头露面,楚国没几个人认识他。马希范于是询问身边的那帮文学幕僚们道:“戴偃是个怎么样的人?”
卫队。这个亲卫队不仅起到保护作用,也可显示威仪。
这些牙兵亲卫队直接受藩镇主帅控制,作战十分强悍,待遇十分优厚,是藩镇将领们在关键时刻得以保命的重要力量。
马希范组建的亲卫队名叫银枪都,银枪都的人数约八千人。银枪都士兵的武器是长枪大槊,这也正常。但马希范对武器很不满意,于是把所有的长枪大槊都镀成白金。
八千个人,就要镀八千条枪,花费自然不少。但马希范不是吝啬之人,他有钱所以他任性。他追求的是美观威严,至于实用性就不在他的考虑中。
马希范招募银枪都士兵的标准很高,不仅要体格健壮、凶悍勇猛,还要求都是民间富家子弟,并且长相要英俊潇洒。因此马希范不惜财力和精力重金打造的银枪都,只不过是他用于摆排场、装场面的一个仪仗队,真正的战力其实不强。毕竟马希范是在温室里长大的,不像马殷是从战场上的刀光剑影中拼杀出来的。
经过马希范大规模的修筑豪华宫殿,又耗费巨资建立亲卫队,自然花费极大。虽然楚国的国库相当丰厚,但也架不住马希范如此疯狂奢侈的花费。不久,楚国的经济终于出现危机。
马希范并不着急,因为他早有对策。他的对策很简单,那就是取之与民,用之与我。为了保证马希范高质量、高品位的生活,马希范宣布,所有的赋税,从此以后必须逐步增加。
马希范派遣使者到各地农村对农田进行巡田,如有发现新增农田,便会相应赏赐这些巡田使者,伴随着农田的增加,百姓们的赋税也会增加,马希范的收入也自然相应增多。
楚国的百姓在马殷时期的快乐日子一去不返。百姓开始对沉重的赋税徭役痛苦不堪、叫苦连天。出现了大量百姓逃离家乡的情况。对此,马希范毫不在意。他认为人可以跑了,地却跑不了,只要农田还在,总有人去耕种的。
马希范任命天策府学士邓懿文为新的营田使,负责统计自己管辖范围内所有州府,被百姓抛弃的无人耕种的之荒地。然后再度招募百姓进行耕种,再度收取高额的赋税。百姓可以弃田而逃,但不可能一辈子不种地,只要呆在楚国,最终还是逃不出马希范的手掌。一时间,整个楚国,民心大乱。众人争相逃难,无心工作。
除此之外,马希范又把敛财的目光转向了楚
国的官场。马希范下达了卖官令,楚国的土豪富商,只要肯出钱,就可以在楚国买下一个官职。官职的大小,直接取决于出钱的多少。楚国的官员,如果发生职位变化,必须向马希范进贡礼物,以礼物的价值来决定调动的官职。当然,鬻官卖爵还不是马希范厉害的绝招。
接着,马希范又想出了以钱赎罪的高招。平民百姓犯罪了,只要缴纳一定的钱财,便可免于处罚。如果没有钱的,也没问题,家里有青壮年人,直接被拉到军队中当兵。没钱又没青壮年的家庭,那只能自认倒霉了。
罪犯的受刑轻重程度也和金钱挂钩,如果家中经济富裕者,便可出钱,减轻刑法,没钱,那就老老实实接受酷刑拷打。
马希范在楚王府外设置一个投诉举报箱,鼓励楚国的官员百姓们相互之间,匿名检举揭发他人的罪行。有人举报,就能按举报抓人。抓了人,才有机会继续收钱。
孔目官周陟在楚国只不过是个无名小卒,但为了在敛财方面讨好献媚于马希范,又一次向马希范提出快速敛财的方法。周陟建议,楚国境内的各州县,除了缴纳正常的赋税之外,还应该向中央政府缴纳一笔额外赋税,大县应缴纳米三千斛,中县缴纳米一千斛,而小县则缴纳米七百斛,如果没有米,可以用布帛代替。
马希范听罢,十分高兴,立即采用了周陡的建议!每当一个国家的君王开始昏庸腐朽、任意妄为的时候,总有那么一小部分耿直的大臣勇猛地出面进行劝谏。第一谋主拓跋恒一直在静静观察着马希范的表现,如果说溪州之战前,马希范的表现还算勉强合格外,那么溪州之战后,马希范的种种表现开始朝昏庸无道君主的方向快速发展。
作为楚国的三朝元老、天策府学士的代表性人物,拓跋恒当然要出面劝谏马希范。拓跋恒向马希范上书道:“殿下从小生长在深宫内院,继承的是父辈已成的事业,身体没有经受过农间耕作的辛苦,耳中没有闻听过战场厮杀的声音。每天忙着驰骋游玩、雕墙玉食,国库都要用尽了,但巨额的消费还是日盛一日。
百姓们的生活已经十分贫困,但沉重的赋税却从来没减少过。南唐是我们的世仇,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南汉常怀有吞噬我们之志,北方弱小的荆南也在窥探我们,等待时机。溪州的蛮族也只是暂时被姑息安抚,我们的外部形仍然势非常严峻。
俗话说,‘足寒伤心,民怨伤国’,希望殿下能够停止向各州县额外征收米税。将罪魁祸首周陡斩首示众,以谢州县的百姓们,把不必要的事务放弃,减少大规模的工程建造。如果一旦国家出现灾祸,会令四方邻居所贻笑。”
马希范不是李世民,当然听不进逆耳的忠言,面对拓跋恒言辞犀利、毫不留情的劝谏,马希范勃然大怒,对拓跋恒恨之入骨。拓跋恒毕竟是楚国三朝元老,在马殷当楚王的时候,极得马殷器重。所有谋臣之中,除了高郁,就是拓跋恒。马希范不敢公然对拓跋恒下毒手,但马希范却有另外对付拓跋恒的方法。
一日早朝之后,马希范要求侍者通知拓跋恒,以后看到拓跋恒,必须阻止他进入朝堂之中,马希范不想再看到拓跋恒。这种惩罚,虽然没有对拓跋恒造成身体的伤害,对精神的伤害是巨大的。一位身居要职的官员,居然被自己的藩王极其讨厌,以至不想看见,拓跋恒的心情当然极其郁闷。
拓跋恒心情烦燥,于是便和好友欧宏练长谈,发发感慨、诉说苦闷,结果被马希范得知。于是马希范加大了对拓跋恒的惩罚力度,宣布终生不再召见拓跋恒。勇敢直言的拓跋恒,触怒了马希范,差点丢失了性命。但楚国还是有不怕死的大臣,继续和马希范发生正面交锋。
戴偃原是本金陵人氏,唐朝末年躲避战乱来到楚地定居。戴偃从小善于诗词吟颂,极具文学才能。但他并不热衷于考取功名、当官从政,喜欢过与世无争、谈泊明志的隐士生活。世人多称其为处士,而戴偃则自称玄黄子。
过了很多年隐士生活之后,戴偃有些不甘寂寞。当他看到马希范务穷奢靡、楚国百姓苦不堪言时,戴偃热血沸腾,决定不再隐士了,他要用他的方式和马希范展开交锋。戴偃的方式很独特,以作诗来讽刺嘲弄马希范。戴偃满怀愤怒之情,写了渔夫诗集百篇赠送给马希范,其中包括“总把咽喉吞世界,尽因奢侈致危亡”、“若须抛却便抛却,莫待风高更水深”等名句。这些诗词,全是暗中带着讥讽马希范的寓意。
马希范原本就擅长文学,当然能看出戴偃渔夫诗集的问题所在,于是勃然大怒,想要严惩戴偃。但是戴偃常年过的是隐居生活,平时也不怎么抛头露面,楚国没几个人认识他。马希范于是询问身边的那帮文学幕僚们道:“戴偃是个怎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