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景小说网 www.njpjfc.com,沉默的公牛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今天是农历的十月初一,民间传说中的“鬼节”每一年的这一天,我都要到母亲的坟前去拜祭她老人家,为她烧一点纸钱,为她的坟茔填一把新鲜的泥土。
屈指算来,母亲离开我已整整十三个年头了。这十三年里,我和所有活在世上的人一样,为了生活,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打拼;为了名利,每分每秒都在拼命地算计。渐渐地,母亲的形象已在我的心里瘦为记忆;母亲的称呼也在我的脑中蜕成概念。每每想起这些,我总不免心生愧疚,黯然神伤。
母亲的一生实在是太平凡了。她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人,爱说爱笑,没什么心计。听父亲讲,母亲嫁给父亲时只有十九岁。她孑身一人跟父亲从遥远的辽西草原来到这里。多少年来,她为了操持我们这个家,为了抚育我们姐弟四人,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但她从不怨天忧人,总是那么乐观,积极。对于我们这些子女,她更是倾注了一个母亲身上所有的爱。
记得我出生后不久,便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管那个时期叫吃“三两粮”母亲由于过度劳累患上了严重的气管炎病,天一冷就咳嗽不止。父亲当时在乡政府工作,整天忙着搞社教,有时整月整月的不回家。所有繁重的家务劳动便落到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那会儿,粮食实行配给制,大人每人每天只给三两粮,小孩减半。我们家当时有三个孩子,加上母亲的那份,一天也还不到半斤粮食,根本难以果腹。母亲每天便领着姐姐,背着我去地里挖野菜,回来后将野菜洗干净和到玉米面里熬粥喝。印象中有一次母亲病了,躺在炕上一整天粒米未进,邻居家的边婶给母亲送过来一碗香喷喷的大米粥,让她吃。母亲瞅瞅我,又瞅瞅那碗粥。我当时正在啃着一块高粱壳子做的大饼子,见母亲看我,就说:“妈,您吃吧,我吃大饼子。”
母亲故意逗我说:“那我可吃了,我想高粱壳饼子一定比大米粥香。”
我忙争辩说:“不,这饼剌嗓子,难咽!”
母亲笑笑说:“那你吃粥吧,妈不饿。”
我望着母亲那蜡黄的脸,说:“妈,要不咱俩你吃一口,我吃一口。”
母亲听了我这话,眼泪突然地就流了下来,她使劲点点头,说:“我儿懂事了,咱们就这么办,你吃一口,我吃一口。”
于是母亲撑起虚弱的身子,把我揽进怀里。我们娘俩在夏日的最后一抹夕阳下,幸福地细细咀嚼着那碗大米粥,它是我记忆中所吃到的最香最美的食物。
母亲就是这样像老母鸡似的用她那坚实的翅膀默默地庇护着我们,父亲常常责怪她掼孩子,母亲就理直气壮地说:“谁身上掉下来的肉谁不疼呢?!”
后来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搬进了城里。由于母亲没有工作,又要租房子住,再加上我们姐弟四人都在读书,家里开销很大,仅靠父亲每月那几十元钱的工资很难维持生计。母亲就靠每月打短工来贴补家里的开销。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在建筑工地做过力工,在林场的苗埔做过小时工,在镇上的鞋厂做过临时工。那时我不知道母亲每天挣多少钱,我只记得她每天早晨上班时会吃上一大把药片,晚上下班后会给爱喝酒的父亲买回二两烧酒。那时候我非常害怕冬天,也非常痛恨冬天。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冬天意味着家中四处弥漫的总是挥之不去的呛人的煤烟味儿和母亲整夜整夜,没完没了的令人揪心的咳嗽声。我经常夜里醒来看见母亲靠坐在墙角,胸前压着个枕头,大张着嘴十分费力地一口一口地喘着气,一直坐到天亮,然后再将一大把什么“白喘朋”“安茶碱”之类的药片吞进肚里后去上班。
记得在我高考复习的那段日子,母亲每天背着个箱子去乡下卖冰棍儿... -->>
今天是农历的十月初一,民间传说中的“鬼节”每一年的这一天,我都要到母亲的坟前去拜祭她老人家,为她烧一点纸钱,为她的坟茔填一把新鲜的泥土。
屈指算来,母亲离开我已整整十三个年头了。这十三年里,我和所有活在世上的人一样,为了生活,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打拼;为了名利,每分每秒都在拼命地算计。渐渐地,母亲的形象已在我的心里瘦为记忆;母亲的称呼也在我的脑中蜕成概念。每每想起这些,我总不免心生愧疚,黯然神伤。
母亲的一生实在是太平凡了。她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女人,爱说爱笑,没什么心计。听父亲讲,母亲嫁给父亲时只有十九岁。她孑身一人跟父亲从遥远的辽西草原来到这里。多少年来,她为了操持我们这个家,为了抚育我们姐弟四人,不知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但她从不怨天忧人,总是那么乐观,积极。对于我们这些子女,她更是倾注了一个母亲身上所有的爱。
记得我出生后不久,便赶上了三年自然灾害,老百姓管那个时期叫吃“三两粮”母亲由于过度劳累患上了严重的气管炎病,天一冷就咳嗽不止。父亲当时在乡政府工作,整天忙着搞社教,有时整月整月的不回家。所有繁重的家务劳动便落到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那会儿,粮食实行配给制,大人每人每天只给三两粮,小孩减半。我们家当时有三个孩子,加上母亲的那份,一天也还不到半斤粮食,根本难以果腹。母亲每天便领着姐姐,背着我去地里挖野菜,回来后将野菜洗干净和到玉米面里熬粥喝。印象中有一次母亲病了,躺在炕上一整天粒米未进,邻居家的边婶给母亲送过来一碗香喷喷的大米粥,让她吃。母亲瞅瞅我,又瞅瞅那碗粥。我当时正在啃着一块高粱壳子做的大饼子,见母亲看我,就说:“妈,您吃吧,我吃大饼子。”
母亲故意逗我说:“那我可吃了,我想高粱壳饼子一定比大米粥香。”
我忙争辩说:“不,这饼剌嗓子,难咽!”
母亲笑笑说:“那你吃粥吧,妈不饿。”
我望着母亲那蜡黄的脸,说:“妈,要不咱俩你吃一口,我吃一口。”
母亲听了我这话,眼泪突然地就流了下来,她使劲点点头,说:“我儿懂事了,咱们就这么办,你吃一口,我吃一口。”
于是母亲撑起虚弱的身子,把我揽进怀里。我们娘俩在夏日的最后一抹夕阳下,幸福地细细咀嚼着那碗大米粥,它是我记忆中所吃到的最香最美的食物。
母亲就是这样像老母鸡似的用她那坚实的翅膀默默地庇护着我们,父亲常常责怪她掼孩子,母亲就理直气壮地说:“谁身上掉下来的肉谁不疼呢?!”
后来父亲工作调动我们全家搬进了城里。由于母亲没有工作,又要租房子住,再加上我们姐弟四人都在读书,家里开销很大,仅靠父亲每月那几十元钱的工资很难维持生计。母亲就靠每月打短工来贴补家里的开销。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在建筑工地做过力工,在林场的苗埔做过小时工,在镇上的鞋厂做过临时工。那时我不知道母亲每天挣多少钱,我只记得她每天早晨上班时会吃上一大把药片,晚上下班后会给爱喝酒的父亲买回二两烧酒。那时候我非常害怕冬天,也非常痛恨冬天。因为在我的记忆中,冬天意味着家中四处弥漫的总是挥之不去的呛人的煤烟味儿和母亲整夜整夜,没完没了的令人揪心的咳嗽声。我经常夜里醒来看见母亲靠坐在墙角,胸前压着个枕头,大张着嘴十分费力地一口一口地喘着气,一直坐到天亮,然后再将一大把什么“白喘朋”“安茶碱”之类的药片吞进肚里后去上班。
记得在我高考复习的那段日子,母亲每天背着个箱子去乡下卖冰棍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